组合套管手术工具、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及剥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5606发布日期:2021-10-27 18: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组合套管手术工具、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及剥离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套管手术工具、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及剥离器。


背景技术:

2.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头骨折,桡骨茎突骨折,髂前上棘和下棘骨折,股骨大转子骨折,hoffa骨折,胫骨平台schaztker1型骨折,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胫骨平台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后踝骨折,舌状跟骨骨折,传统上这些部位的骨折大部分都需要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而这些部位骨块距离皮肤表面特别深。骨块和皮肤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肌肉肌腱神经血管。肌肉和肌腱的张力特别大拉开特别困难,神经血管在这些区域分部比较多且分散无规律,并且脆弱易断易破,容易拉伤,甚至切断。即使神经血管不被拉伤拉断,对于手术操作者来说深而小的洞也不利于骨块的复位和固定。而扩大手术创口势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伤害。所以,对于以上提到的骨折类型,手术操作者总是在创伤的大小和骨块的复位固定上小心翼翼地做着艰难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套管手术工具、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及剥离器的技术方案。
4.一种组合套管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钝头针和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所述钝头针一端为圆头结构,另一端为尖锥结构,所述平口空心套管组件包括若干平口空心套管,平口空心套管两端具有平口结构,所述若干平口空心套管能够依次叠套,最小的平口空心套管能够套配于钝头针外。
5.所述的组合套管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头针的长度为140

160毫米,主体部分直径为2.5

3.5毫米,尖锥结构长度为15

25毫米,尖锥结构的头端为直径0.7

0.13毫米的球头。
6.所述的组合套管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头针的长度为150毫米,主体部分直径为3毫米,尖锥结构长度为20毫米,尖锥结构的头端为直径1毫米的球头。
7.所述的组合套管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有5

12个平口空心套管,平口空心套管的两端管壁端面为圆弧面,平口空心套管的长度为90

110毫米,最小的平口空心套管的内径为2.5

3.5毫米,外径为4.5

5.5毫米,所有平口空心套管的内径和外径以1

3毫米逐个递增。
8.所述的组合套管手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有8个平口空心套管,平口空心套管的长度为100毫米,最小的平口空心套管的内径为3毫米,外径为5毫米,所有平口空心套管的内径和外径以2毫米逐个递增。
9.一种配合如上所述套管手术工具使用的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斜口空心套管,斜口空心套管至少一端具有斜口结构,所述若干斜口空心套管的尺寸和个
数与平口空心套管一一对应,最小的斜口空心套管能够套配于钝头针外,其余斜口空心套管能够套配于对应的平口空心套管外。
10.所述的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口空心套管一端具有平口结构,另一端具有斜口结构,斜口结构的角度为20

40
°

11.所述的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口空心套管的斜口结构的角度为30
°

12.一种配合如上所述组合套管手术工具使用的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柄部、颈部和匙部。
13.所述的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长度为80

120毫米,宽度8

12毫米,厚度为1.5

2.5毫米;颈部长度为15

25毫米,颈部宽度为1.5

2.5毫米,厚度为1

2毫米;匙部长度为20

40毫米,匙部宽度为2.5

3.5,厚度为1

2毫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开大口子留大刀疤甚至皮肤坏死的缺点;
16.2)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性;
17.3)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手术的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方便骨科医生掌握;
18.4)本实用新型均为钝头设计,避免了神经、血管的和其他软组织被刺伤;
19.5)本实用新型为双套管设计,一套为斜口空心套管组件,一套为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斜口空心套管是为了更方便插入到达目的地,但斜口空心套管的缺口部分在打导针打开口电钻头和拧空心螺钉时容易被挤入的软组织干扰,并且旋转的导针也容易把挤入的软组织绞伤,平口空心套管能全部阻挡软组织,但插入时不顺畅,斜口平口配合使用各取所长各隐所短。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套管手术工具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钝头针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口空心套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斜口空心套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剥离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

4所示,一种组合套管手术工具,包括钝头针1和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所述钝头针1一端为圆头结构10,另一端为尖锥结构11,所述平口空心套管组件包括若干平口空心套管2,平口空心套管2两端具有平口结构,所述若干平口空心套管2能够依次叠套,最小的平口空心套管2能够套配于钝头针1外。管与管之间保留微小的缝隙,允许管与管之间自由滑动而不阻滞,管壁两端端面为圆润处理,其中内口圆润幅度较小,仅不割手而已,而外口圆润幅度较大,能在肌肉间隙中进出排开肌肉组织。
30.所述钝头针1的长度为140

160毫米,主体部分直径为2.5

3.5毫米,尖锥结构11长度为15

25毫米,尖锥结构11的头端为直径0.7

0.13毫米的球头。优选地,所述钝头针1的长度为150毫米,主体部分直径为3毫米,尖锥结构11长度为20毫米,尖锥结构11的头端为直径1毫米的球头。
31.所述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有5

12个平口空心套管2,平口空心套管2的两端管壁端面为圆弧面,平口空心套管2的长度为90

110毫米,最小的平口空心套管2的内径为2.5

3.5毫米,外径为4.5

5.5毫米,所有平口空心套管2的内径和外径以1

3毫米逐个递增。优选地,所述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有8个平口空心套管2,平口空心套管2的长度为100毫米,最小的平口空心套管2的内径为3毫米,外径为5毫米,所有平口空心套管2的内径和外径以2毫米逐个递增。
32.为配合组合套管手术工具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和剥离器。
33.如图5、6所示,一种配合上述组合套管手术工具使用的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包括若干斜口空心套管3,斜口空心套管3至少一端具有斜口结构30,所述若干斜口空心套管3的尺寸和个数与平口空心套管2一一对应,最小的斜口空心套管3能够套配于钝头针1外,其余斜口空心套管3能够套配于对应的平口空心套管2外。
34.作为优化,所述斜口空心套管一端具有平口结构,另一端具有斜口结构30,斜口结构30的角度为20

40
°
。平口结构处理参照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斜口结构30的尖端必须打磨至内缘高而外缘低,侧缘部分全部打磨至圆润为止。
35.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斜口空心套管的斜口结构30的角度为30
°

36.如图7所示,一种配合上述组合套管手术工具使用的剥离器,包括依次相连的柄部40、颈部41和匙部42。其中,所述柄部40长度为80

120毫米,宽度8

12毫米,厚度为1.5

2.5毫米;颈部41长度为15

25毫米,颈部41宽度为1.5

2.5毫米,厚度为1

2毫米;匙部42长度为20

40毫米,匙部42宽度为2.5

3.5,厚度为1

2毫米。优选地,所述柄部40长度为100毫米,宽度10毫米,厚度为2毫米;颈部41长度为20毫米,颈部41宽度为2毫米,厚度为1.5毫米;匙部42长度为30毫米,匙部42宽度为3,厚度为1.5毫米。柄部40上具有便于把持的凹槽结构,匙部42的两侧微呈弧状圆润突起。
37.剥离器的作用是钝性分离包括神经血管在内的一切软组织,为钝头针和套管开路。
38.本实用新型适用,但不仅限于以下类型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头骨折,桡骨茎突骨折,髂前上棘和下棘骨折,股骨大转子骨折,hoffa骨折,胫骨平台schaztker1型骨折,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胫骨平台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后踝骨折,舌状跟骨骨折。
39.下面以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手术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套管手术工具、斜口空心套管组件及剥离器的配套使用方法。
40.手术前,先在x片和ct片上测量出骨块的大小以及骨块的内侧缘距离胫骨平台内侧缘的距离和骨块外侧缘距离胫骨平台外侧缘的距离达到手术前心中有数。对于骨块直径小于10毫米的,需要谨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及配套器械,对于骨块直径大于10毫米的建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及配套器械。麻醉成功后,病人取俯卧位,适当垫高足踝部分,使膝关节呈微屈膝状态,减轻腘窝部皮肤和软组织及神经肌肉肌腱的张力和抵抗力。正式划手术刀前用体表交叉克氏针法在c形臂x透视下,定位找到骨折块的体表投影位置。一小刀片在骨块体表投影的靠头颅侧方向的位置划一个小口子,长度不超过10毫米。以剥离器钝性分离皮下的软组织,尤其是推开潜在的神经血管,开辟出一个相对较深但却比较小的软组织通道。退出剥离器,换钝头针1从腘窝后方顺着开辟好的软组织通道进入,直达骨端,并用x线透视机确认找到骨折块。
41.当c臂机透视确认钝头针1已找到并抵达骨折块时,以最小号的斜口空心套管3,斜口结构30朝下套入钝头针1尾端,进入软组织。当斜口结构30尖端碰到阻力时轻轻旋转斜口结构30尖端,如果能继续前进,则前进,如果仍然不能继续前进,停止前进。适当少量退出斜口空心套管3,再以剥离器找到阻挡的地方,以剥离器钝性推开阻碍斜口空心套管3前进的软组织阻挡,同时继续尝试斜口空心套管3的插入,依此方法直到斜口结构30尖端抵达骨折块。斜口空心套管3确认抵达骨折块之后,可以考虑退出斜口空心套管3,再以平口空心套管2套入钝头针1,直到平口空心套管2的一端抵达骨折块,之后再进行大一号的斜口空心套管3插入。依此方法,不断加大一号斜口空心套管3和平口空心套管2的插入,直到套管的内径已经大于计划使用的空心螺钉尾帽的直径即停止套管加大。此时拔出钝头针1,保留所使用过的所有平口空心套管2,在最小平口空心套管2的内径通道里打入一枚计划使用的空心螺钉导针,再次,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块被导针准确击穿并固定于胫骨平台原骨折撕脱位置无误后,拔出除最大号平口空心套管2外的所有套管,以空心开口电钻头顺导针方向电动开口,退出开口电钻头,取一枚适合的空心螺钉顺导针方向旋转骨折块。保留导针,退出螺丝刀和最大平口空心套管2。c臂机透视验证骨折块固定妥当后再拔除导针。如果骨折块足够大,大到能允许也适合打第二枚甚至第三枚空心钉。依此法继续打钉。若骨折块仅够打入一枚螺钉,则手术结束。冲洗缝合。口子较小只需要缝一到两针,大部分空心螺钉尾帽直径不到五毫米。最终使用的套管数量常在2

4根之间。并不是所有套管全用完,即使是用到了第四根套管,直径也才11毫米,也才需要缝两针口子。
4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改进之处:
43.1)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开大口子留大刀疤甚至皮肤坏死的缺点;
44.2)大大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的可能性;
45.3)采用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手术的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方便骨科医生掌握;
46.4)本实用新型均为钝头设计,避免了神经、血管的和其他软组织被刺伤;
47.5)本实用新型为双套管设计,一套为斜口空心套管组件,一套为平口空心套管组件,斜口空心套管是为了更方便插入到达目的地,但斜口空心套管的缺口部分在打导针打开口电钻头和拧空心螺钉时容易被挤入的软组织干扰,并且旋转的导针也容易把挤入的软组织绞伤,平口空心套管能全部阻挡软组织,但插入时不顺畅,斜口平口配合使用各取所长
各隐所短。
4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