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针筒和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0731发布日期:2021-07-30 13:1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活塞、针筒和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活塞、针筒和注射器。
背景技术
:造影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监测器械,为了增强影响观察效果,通常会在造影机上连接针筒,以用以注射造影剂。针筒通常会在针筒的筒本体内设置活塞,使造影机的推杆与活塞连接,以推动活塞在针筒的筒本体内滑动。然而,目前与针筒配套的活塞一般与推杆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插接为一体的,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活塞与推杆连接处容易松脱,从而突发医疗风险,增强医务人员的劳作强度。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旨在提高活塞与推杆的连接强度,避免活塞与推杆脱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活塞,所述活塞应用于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推杆,所述针筒内滑动设有胶塞,所述活塞形成有供所述推杆插入的容纳腔,所述活塞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胶塞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推杆卡接的环形凹槽;和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容纳腔的槽底壁位于所述前端部。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具有供所述推杆卡入的槽口,所述环形凹槽还包括与所述槽口相对的槽底壁、以及连接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槽侧壁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之间圆滑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壁为粗糙面。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环形凹槽相对的槽侧壁之间的宽度为w,2.70mm≤w≤2.80mm。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h,0.25mm≤h≤0.35mm。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胶塞形成有安装槽,所述活塞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活塞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所述胶塞部分卡接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于所述胶塞朝向所述活塞的端部,定义所述第二限位部背离所述主体部中心线的侧面到所述主体部中心线的距离为s1,所述第一限位部背离所述主体部中心线的侧面到所述主体部中心线的距离为s2,满足关系:s1>s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针筒,所述针筒包括:筒本体,所述筒本体具有一开口;胶塞,所述胶塞滑动设于所述筒本体内,并密封所述开口;以及活塞,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胶塞,所述活塞包括主体部和前端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胶塞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设有环形凹槽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容纳腔的槽底壁位于所述前端部。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注射器,包括推杆和的针筒,所述推杆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针筒包括筒本体、活塞和胶塞,所述活塞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胶塞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推杆卡接的环形凹槽;和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容纳腔的槽底壁位于所述前端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胶塞和活塞连接注射器的针筒和推杆,胶塞滑动设于针筒内,推杆插接于活塞的容纳腔内,通过将活塞插接于胶塞,使得通过推动推杆即可推动活塞和胶塞在针筒内滑动,从而使针筒能够反复进液、输液和排气。活塞的主体部设置环形凹槽,在与推杆进行配合时,可方便快捷的将推杆与环形凹槽进行卡接固定,方便推杆与活塞的组合安装,节约安装和加工成本。同时设置环形凹槽,其与推杆的接触面增大,还可以加强活塞与推杆的连接强度,解决活塞与推杆容易松脱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筒一实施例中活塞与胶塞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活塞与胶塞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活塞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活塞100第二限位部13主体部10前端部30容纳腔10a胶塞300环形凹槽10b限位凸起50第一限位部1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活塞100,该活塞100应用于注射器,注射器包括针筒和推杆,针筒内滑动设有胶塞300,活塞100形成有供推杆插入的容纳腔10a。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活塞100包括主体部10和前端部30,主体部10与胶塞300连接,容纳腔10a的至少部分形成于主体部10内,主体部10的内侧壁设有与推杆卡接的环形凹槽10b,前端部30与主体部10连接,并抵接于胶塞300。主体部10可以为圆柱形、方柱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具体可以根据胶塞300和针筒的形状设置。胶塞30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者硅胶,当然也可为其他弹性体;活塞100的材质可以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简称abs)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工程塑料材质,本申请对胶塞300和活塞100的具体的材质不作限定。前端部30可以为锥形,以便于插入胶塞300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胶塞300和活塞100连接注射器的针筒和推杆,胶塞300滑动设于针筒内,推杆插接于活塞100的容纳腔10a内,通过将活塞100插接于胶塞300,使得通过推动推杆即可推动活塞100和胶塞300在针筒内滑动,从而使针筒能够反复进液、输液和排气。活塞100的主体部10设置环形凹槽10b,在与推杆进行配合时,可方便快捷的将推杆与环形凹槽10b进行卡接固定,方便推杆与活塞100的组合安装,节约安装和加工成本。同时设置环形凹槽10b,其与推杆的接触面增大,还可以加强活塞100与推杆的连接强度,解决活塞100与推杆容易松脱的问题。参见图4,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0b具有供推杆卡入的槽口,环形凹槽10b还包括与槽口相对的槽底壁、以及连接槽底壁的槽侧壁,槽侧壁与主体部10的内侧壁圆滑连接。如此设置可使环形凹槽10b的槽侧壁与主体部10的内侧壁连接处形成弧形导引面,以在推杆插入活塞100的容纳腔10a内时,为推杆导向,便于推杆本身的凸出部分插入环形凹槽10b内,并可以避免推杆插接于活塞100内时,推杆本身的凸出部分和活塞100发生磨损,从而损坏推杆与活塞100的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环形凹槽10b的槽底壁为粗糙面。该粗糙面可以通过晒纹工艺刻蚀而成,该粗糙面增加了活塞100与推杆接触面的摩擦力,使推杆插入活塞100后,不易从环形凹槽10b内滑出,从而加强了活塞100与推杆的连接强度。同时,通过晒纹工艺将环形凹槽10b的底部加工为粗糙面不会改变环形凹槽10b的深度,从而可以保证推杆与活塞100的接触面积足够大,使推杆能够牢固的连接于活塞100。参见图4,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定义环形凹槽10b的深度为h,0.25mm≤h≤0.35mm。例如,该间距h可以为0.25mm、0.26mm、0.27mm、0.28mm、0.29mm、0.30mm、0.31mm、0.32mm、0.33mm、0.34mm或者0.35mm等。可以理解的是,当h<0.25mm时,环形凹槽10b过浅,会减小推杆与活塞100的连接强度,使与活塞100连接的推杆容易与活塞100脱落;当h>0.35mm后,环形凹槽10b深度过大,会减小活塞100的主体部10设置环形凹槽10b处的厚度,难以保证活塞100的主体部10的结构强度,从而使活塞100在使用时容易损坏,影响活塞10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参见图4,定义环形凹槽10b相对的槽侧壁之间的宽度为w,2.70mm≤w≤2.80mm。例如,该间距w可以为2.70mm、2.71mm、2.72mm、2.73mm、2.74mm、2.75mm、2.76mm、2.77mm、2.78mm、2.79mm或者2.80mm等。可以理解的是,当w<2.70mm时,由于环形凹槽10b的宽度过窄,不能保证推杆本身的凸出部分能够完全容纳于环形凹槽10b内,并与环形凹槽10b实现卡接定位,从而不能保证活塞100与推杆的连接强度;当w>2.80mm后,会由于环形凹槽10b的宽度过大,致使推杆的凸出部分容易在环形凹槽10b内发生晃动,无法卡接固定于环形凹槽10b内,从而影响活塞100与推杆的连接强度,导致推杆与活塞100容易脱落。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胶塞300形成有安装槽,活塞100插设于安装槽内,主体部1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部11,活塞100通过第一限位部11卡接于安装槽内。可以在胶塞300对应安装槽的位置设置限位凸起50,活塞100插入胶塞300后第一限位部11可以与限位凸起50抵接,以将活塞100固定于胶塞300内,防止活塞100与胶塞300脱落。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主体部10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部13,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3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胶塞300部分卡接于限位空间内。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将限位凸起50卡接于限位空间内。第二限位部13可以抵接于胶塞300朝向活塞100的一端,从而将限位凸起50夹持于第一限位部11和第二限位部13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内,以提高活塞100与与胶塞300的连接强度,防止胶塞300在针筒内滑动时,由于形变而与活塞100脱落。参见图2,在本申请的一例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15抵接于胶塞300朝向活塞100的端部,定义第二限位部13背离主体部10中心线的侧面到主体部10中心线的距离为s1,第一限位部11背离主体部10中心线的侧面到主体部10中心线的距离为s2,满足关系s1>s2。如此设置可以增大第二限位部13与胶塞300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胶塞300在针筒内滑动时形变程度过大,进而保证胶塞300可以始终抵接并密封筒本体的开口,避免发生漏液现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针筒,该针筒包括筒本体、胶塞300和活塞100,该活塞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针筒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筒本体具有一开口,胶塞300滑动设于筒本体内,并密封开口,活塞100连接于胶塞3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注射器,该注射器包括推杆和针筒,该针筒的包括筒本、胶塞300和活塞100。该活塞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注射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