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7020发布日期:2021-09-08 00:5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由于喉部肌肉还没有发展完整,导致在喉部有痰造成呼吸苦难时,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可以比较方便的通过喉部肌肉的调节使痰液排出体外,因此需要借助外部设备,比如吸痰器。现有的吸痰器结构复杂,吸痰效果不好,特别是儿童呼吸道内由粘稠刀的痰液时,很难吸出,往往会将吸痰器拔出后再通过其它器具注入盐水,而后再将吸痰器插入后吸出,由于吸痰器的重复拔插,对儿童的呼吸道造成损害。另外,当新生儿处于环境干燥、发热或者呼吸道疾病时,均可影响呼吸道的湿化,容易损伤气管粘膜的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防御功能,引起呼吸道炎症,造成肺不张、动脉血氧下降等。因此,在针对新生儿的吸痰工作中最好同时进行呼吸道湿化。
3.中国专利cn209033295u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呼吸道清洁器,包括集痰瓶和盐水瓶,集痰瓶上连接有吸气管;盐水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瓶盖上连接有进气管,吸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换向机构上,进气管的一端也连接在换向机构上,换向机构包括外壳体、换向球体、连接杆和旋转手柄,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换向球体,所述换向球体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换向球体的一端贯穿外壳体延伸到外壳体的内侧连接有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本实用新型儿科护理用呼吸道清洁器,通过换向机构即可调节吸气管和进气管的使用及连通情况,不需要拆下吸筒安装在吸气管或进气管上,操作方便,不会有灰尘落入吸气管和进气管的管口处,使用安全可靠。但是该专利无法在插入吸液管的同时对呼吸道进行加湿,仅能在无法吸取污物时转换通道进行堵塞加湿稀释,并不能有效地保护小儿脆弱的呼吸道,此外,存在较长的共用管路,容易造成污物与清洗稀释液发生混合,此外,没有设置疏通结构,不能对发生堵塞的吸液管路进行疏通。
4.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至少包括清洁主体,所述清洁主体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插入管,所述插入管至少包括加湿外管和吸液内管,其中,所述加湿外管按照套设在所述吸液内管上的方式与所述吸液内管连接;所述加湿外管和吸液内管按照在所述插入管靠近所述连接管的管体内部形成相互平行的输送支管的方式分别连通有加湿连接管和吸液连接管,所述加湿连接管按照将所述连接管中的加湿液输送到加湿外管的方式与所述加湿外管构成加湿通道;所述吸液连接管按照将所述吸液内管吸取的污物传输到连接管的方式与所述吸液内管构成污物清洁通道。
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插入管插入到患者呼吸道的情况下,所述加湿外管按照能够对呼吸道的内部进行加湿润滑并稀释污物的方式套接在所述吸液内管的管道外壁上;且所述吸液内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吸液开口,所述套设在吸液内管外部的加湿外管的外管壁上按照能够排出加湿液体的方式均匀设置有排液孔。
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插入管的连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加湿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吸液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清洁主体内部还设置有吸液腔和加湿腔,所述吸液腔与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加湿腔与第一连接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插入管的一端还设置有能够对所述吸液内管进行充气疏通的充气部。
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液腔内还设置有连通第二连接管并为所述吸液内管提供吸液驱动力的驱动泵;所述吸液腔按照贯穿所述清洁主体的外壁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清洗吸液腔的第一阀门。
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湿腔内设置有提供加湿液传输驱动力的抽液泵,所述抽液泵按照能够抽取加湿腔内加湿液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加湿腔的底部;所述加湿腔贯穿所述清洁主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
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充气部至少包括充气气囊、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充气气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充气气囊与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充气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向阀按照气体从所述充气气囊流入第二连接管内并对所述吸液内管进行反向疏通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二单向阀按照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进入到充气气囊中的方式设置。
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清洁主体上还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泵、抽液泵电性连接;所述电源通过导线还连接有能够分别控制驱动泵和抽液泵开闭的开关。
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湿腔还可拆卸地连接有加湿液瓶,在插入管插入到患者呼吸道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打开第二阀门,使得所述加湿液瓶可拆卸地与所述加湿腔的阀门开口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加湿管道的插入吸液管,能够在插入呼吸道的过程中对干燥呼吸道进行润湿,避免装置管体的插入损伤呼吸道;另外,由于加湿管的设置能够均匀的对呼吸道进行加湿处理的同时还能够对妨碍吸液管进行污物吸取的粘稠污物进行稀释,使得装置能够更好的吸取污物;最后通过设置能够疏通气囊,使得当吸液管发生堵塞时,通过调节连接管连接的三通阀到充气气囊,通过手动挤压充气气囊反向充气的方式疏通吸液管内的堵塞。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的插入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19.附图标记列表
20.1:清洁主体
ꢀꢀꢀꢀꢀꢀꢀꢀꢀꢀꢀ
2:插入管
ꢀꢀꢀꢀꢀꢀꢀꢀꢀꢀꢀꢀꢀꢀ
3:吸液腔
21.4:加湿腔
ꢀꢀꢀꢀꢀꢀꢀꢀꢀꢀꢀꢀꢀ
5:充气部
ꢀꢀꢀꢀꢀꢀꢀꢀꢀꢀꢀꢀꢀꢀ
6:电源
22.7:开关
ꢀꢀꢀꢀꢀꢀꢀꢀꢀꢀꢀꢀꢀꢀꢀ
8:加湿液瓶
ꢀꢀꢀꢀꢀꢀꢀꢀꢀꢀꢀꢀ
11:连接管
23.21:加湿外管
ꢀꢀꢀꢀꢀꢀꢀꢀꢀꢀ
22:吸液内管
ꢀꢀꢀꢀꢀꢀꢀꢀꢀꢀꢀ
23:加湿连接管
24.24:吸液连接管
ꢀꢀꢀꢀꢀꢀꢀꢀ
31:驱动泵
ꢀꢀꢀꢀꢀꢀꢀꢀꢀꢀꢀꢀꢀ
32:第一阀门
25.41:抽液泵
ꢀꢀꢀꢀꢀꢀꢀꢀꢀꢀꢀꢀ
42:第二阀门
ꢀꢀꢀꢀꢀꢀꢀꢀꢀꢀꢀ
51:充气气囊
26.52:第一单向阀
ꢀꢀꢀꢀꢀꢀꢀꢀ
53:第二单向阀
ꢀꢀꢀꢀꢀꢀꢀꢀꢀ
54:进气管
27.111:第一连接管
ꢀꢀꢀꢀꢀꢀꢀ
112:第二连接管
ꢀꢀꢀꢀꢀꢀꢀꢀ
211:排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1至3进行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图1示出了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清洁主体1、插入管2、吸液腔3、加湿腔4、充气部5、电源6、开关7和加湿液瓶8。
31.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清洁主体1上设置有吸液腔3、加湿腔4、电源6和开关7。吸液腔3和加湿腔4通过清洁主体1的连接管11连接有能够对小儿呼吸道进行加湿和污物吸出的插入管2。吸液腔3通过连接管11 与插入管2的吸液管路连接,从而能够将小儿呼吸道内的污物吸出到吸液腔 3中。加湿腔4通过连接管11连接有加湿管道,从而能够将加湿腔4内的加湿液输送到呼吸道内壁接触的插入管2的表面。此外,加湿液还能够对粘稠污物进行稀释,方便吸液管路更加容易地吸出污物。连接管11通过三通阀还连接有充气部5。充气部5能够在插入管2由于吸出较为粘稠污物发生堵塞时,通过向连接管11和插入管2内反向充气,从而疏通管路内的堵塞。在插入管2插入到患者呼吸道的情况下,加湿液瓶8可拆卸地与加湿腔4的阀门开口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加湿腔的插入管2,能够在插入管2插入呼吸道的过程中对干燥呼吸道进行润湿,避免装置管体的插入损伤呼吸道,还能够对粘稠污物进行稀释,使得装置能够更好的吸取污物。通过设置能够充气部5,使得当插入管2发生堵塞时,通过手动挤压充气部5反向充气的方式疏通吸液管内的堵塞。
32.清洁主体1通过连接管11连接有插入管2。插入管2包括加湿外管21 和吸液内管22。加湿外管21按照包裹吸液内管22管壁的方式与所述吸液内管22连接。优选的,插入管2的一端被设置为内外双层管道,其中,内层管道被设置为吸取污物的吸液内管22。围绕在吸液内管22外部的外层管被设置为加湿外管21。优选的,加湿外管21和吸液内管22按照在插入管 2靠近连接管11的管体内部形成相互平行的输送支管的方式分别连通有加湿连接管23和吸液连接管24。相互套接的加湿外管和吸液内管22沿插入管2的管体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在靠近连接管11的一端形成设置在插入管 2内部的两根相互平行的分支管道。优选的,两根分支管道分别连接加湿外管21和吸液内管22。加湿连接管23按照将连接管11输送的加湿液输送到加湿外管21的方式与加湿外管21构成加湿通道。吸液连接管24按照将吸液内管22吸取的污物传输到连接管11的方式与吸液内管22构成污物清洁通道。优选的,在插入管2插入到患者呼吸道的情况下,加湿外管21按照能够对呼吸道的内部进行加湿润滑并稀释污物的方式套接在所述吸液内管22的管道外壁上。且吸液内管22远离连接管11的一端设置有
吸液开口。优选的,套设在吸液内管22外部的加湿外管21的外管壁上按照能够排出加湿液体的方式均匀设置有排液孔211。连接管11与插入管2的连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1和第二连接管112。第一连接管111与加湿连接管23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管112与吸液连接管24可拆卸连接。通过一体设置双管道连接的吸液内管22和加湿外管21的设计,既能够在插入小儿呼吸道的同时对呼吸道进行湿化,降低异物插入带来的损伤,还能够对粘稠污物进行稀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更换连接管或拔出插入管在重新稀释的装置的不方便性和操作难度,提高了装置的可操作性,且能够有效保证装置各部件独立分隔的卫生状况。
33.优选的,清洁主体1内部还设置有吸液腔3和加湿腔4。吸液腔3与第二连接管112连通。加湿腔4与第一连接管111连通。第二连接管112远离插入管2的一端还设置有能够对堵塞状态下的吸液内管22进行充气疏通的充气部5。吸液腔3内还设置有连通第二连接管112并为吸液内管22提供吸液驱动力的驱动泵31。优选的,驱动泵31采用型号为yr370bpm的微型泵。吸液腔3按照贯穿清洁主体1的外壁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清洗吸液腔 3的第一阀门32。加湿腔4内设置有提供加湿液传输驱动力的抽液泵41。抽液泵41采用型号为yr370bpm的微型泵。抽液泵41按照能够抽取加湿腔4内加湿液的方式设置在加湿腔4的底部。加湿腔4贯穿清洁主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42。吸液腔3能够通过第一阀门32将其腔室内的污物排出,还能够通过第一阀门32的开口对腔室内部进行清洁,有效地保证装置内部部件的干净卫生。加湿腔4能够通过第二阀门42向其腔室内部添加加湿液,从而供设置在加湿腔4内部的抽液泵41抽取,从而将加湿液运输到插入管2接触的呼吸道内壁表面。优选的,可拆卸连接在加湿腔4的开口上的加湿液瓶8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更换和向加湿腔4中补充加湿液。
34.充气部5包括充气气囊51、第一单向阀52、第二单向阀53。充气气囊5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12。充气气囊(51)与第二连接管(112) 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52。优选的,第一单向阀52按照气体从充气气囊 51单向流入到第二连接管112内并对吸液内管22进行反向疏通的方式进行设置。充气气囊51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54。进气管54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3。优选的,第二单向阀53按照气体通过进气管54进入到充气气囊51中的方式设置。清洁主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6。电源6与驱动泵31、抽液泵41电性连接。电源6通过导线还连接有能够分别控制驱动泵31和抽液泵41开闭的开关7。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单独控制开关7上的驱动泵31或/和抽液泵41的电源开关,使得装置对呼吸道进行加湿或者污物抽取。
35.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儿护理输液用支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36.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向加湿腔4内添加加湿液同时将插入管与连接管连接。然后,根据患者呼吸道干燥程度打开抽液泵的电源开关,然后将插入管缓慢的插入到患者呼吸道中,然后打开吸液内管连接的驱动泵开始吸取患者呼吸道中的污物。当存在粘稠污物时,停止吸液操作,利用抽液泵向加湿外管输送加湿液对粘稠污物进行稀释。完成稀释后,在通过吸液内管进行污物吸取到吸液腔中。当存在污物堵塞吸液内管时,调节第二连接管连接结构,使其与充气部连接,通过手动操作向吸液内管反向充入气体,使得其中的堵塞污物排出。本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加湿管道的插入吸液管,能够在插入呼吸道的过程中对干燥呼吸道进行润湿,避免装置管体的插入损伤呼吸道;另外,由于加湿管的设置能够均匀的对呼吸道进行加湿处理的同时还能够对妨碍吸液管进行污物吸取的粘稠污物进行稀释,使得装置能够更好的吸取污物;最后通过设置能够疏通气囊,使得当
吸液管发生堵塞时,通过调节连接管连接的三通阀到充气气囊,通过手动挤压充气气囊反向充气的方式疏通吸液管内的堵塞。
37.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