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3660发布日期:2021-10-19 22:2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折复位固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骨折部位进行免捆扎柔性固定的工具。


背景技术:

2.用于股骨干等骨折的固定方式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学习周期短,但是创伤大,误伤几率高,需要配套型号较多,感染和不愈合、延迟愈合、断钉和断板时有发生,术后疤痕大,影响美观,不符合微创原则。而髓内钉采用闭合及微创技术,带锁髓内钉可以防止骨折旋转畸形、降低了内置物断裂的风险,减少了手术感染率,促进骨折愈合率高,而且中心固定避免应力遮挡作用,再骨折发生率低。髓内钉方式符合微创原则,是目前发展方向,但是操作困难,难学习,髓内钉远端锁定困难,复位分闭合和有限切开两种,但是均非解剖复位,有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发生,病人压力较大。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由于髓内钉为直线型固定方式,针对如锁骨或桡骨等曲度大的异形骨,髓内钉固定方式无法很好解决。而且,断骨对接后的回复期内存在骨吸收问题,影响正常恢复。
3.对于骨干部位骨折的另一种手术方法是在骨折部位两侧分别垂直穿钉,两钉共有四个露出端,手术医生通过线绳以8字形方式反复缠绕各钉头以连接捆绑两钉与骨折区域,形成牢固的捆绑关系,最后将绳头系结,消毒缝合。这种手术方式免除了采用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麻烦,但手术过程需要医生反复缠绕线绳,效率较低,缠绕的线绳反复叠加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凸起,尤其是在钉头部位缠绕堆高影响肌肉缝合效果,绳端需要系绳结,最终缝合肌肉后形成突出部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强烈,影响血液循环,影响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目前骨干骨折部位通过在外露穿钉露出部反复缠绕绳子并最后捆扎有绳结从而造成缝合肌肉部凸出、带来不适感和影响血液循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用以最大程度降低缝合肌肉凸出问题,减少不适感,促进血液循环以利于快速康复,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1是: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包括主套环片和柔性连接部件。穿钉,至少两根分别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各主套环片用于套接在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依次通过和柔性连接部件连接形成四边形,将d主套环沿ab线对称翻转后形成了近似字形结构。或者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通过柔性连接部件连接形成近似8字形结构。应用时,各主套环片用于分别套接在由两根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的露出端部。
6.针对方案1,在四边形对角的两个主套环片上分别又连接有辅绳带,且在每个辅绳带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辅套环片。
7.针对方案1,所述主套环片或辅套环片为圆套环片或者为扁套环片,为扁套环片时
还设置对扁套环片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是在扁套环片的外表面设置凸凹纹,同时设有用于压迫该扁套环片的表面含有凸凹纹的垫片,穿钉的端部有螺纹段并安装有锁母,旋拧锁母压迫垫片进而压紧扁套环片。
8.针对方案1,柔性连接部件(或绳带)与各套环片一体成型,或者柔性连接部件(或绳带)末端与套环片压合固定在一起,或者柔性连接部件(或绳带)末端串接在相应套环片内。
9.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2是: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包括套环片和柔性连接部件。穿钉,至少两根分别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每个穿钉有外露部,套环片用于套接在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两个套环片之间通过柔性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或者三个套环片依次通过柔性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或者四个套环片依次通过柔性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应用时各组件单独或组合形成近似8字形结构套固于相应的穿钉端部。
10.针对方案2,所述套环片为圆套环片或者为扁套环片,为扁套环片时还设置对扁套环片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是在扁套环片的外表面设置凸凹纹,同时设有用于压迫该扁套环片的表面含有凸凹纹的垫片,穿钉的端部有螺纹段并安装有锁母,旋拧锁母压迫垫片进而压紧扁套环片。
11.针对方案2,柔性连接部件(或绳带)与各套环片一体成型,或者柔性连接部件(或绳带)末端与套环片压合固定在一起,或者柔性连接部件(或绳带)末端串接在相应套环片内。
12.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扁平形状的能够被快速固定应用的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相对于现有通过在两根穿钉露出端反复缠绕绳子最后在捆系成绳结的方式,明显减少凸出部,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难度,改善血液循环以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对患者舒适感。相对于目前通过钢板固定,能够消除因钢板连接存在的应力过大问题,能更好地实现对接部位吻合。
14.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带组不仅能够应用于骨折区域正面,也能够正面和背面同时快速固定,以及能够实现调节张紧的功能。
15.3.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缝合肌肉内层的绳带和套环可以采用以降解吸收材料,从而可以免除二次拆线的问题及麻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免捆扎固定带组使用状态与展开状态示意图。
17.图2是套环片与绳带一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套环片与绳带复合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套环片与绳带串联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免捆扎固定带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免捆扎固定带组使用状态示意图。
22.图7是图6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免捆扎固定带组使用状态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结构示意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号:穿钉1,圆套环片2,绳带3,绳带一31,绳带二32,锁扣33,倒齿34,卡齿35,扁套环片4,含齿垫片5,锁母6,螺纹段7。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从图1可以看出,该带组主要由套环片和绳带组成,绳带可以为绳子或者边带,套环片为扁套环片。绳带与各套环片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如图2所示为一体成型式,例如采用pvc塑料薄片。或者绳带末端与套环片压合固定在一起,例如图3所示,将绳子末端通过压合或粘合或套装或其他固定方式,与不锈钢套环片固定在一起。或者采用如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将绳带末端串接在相应套环片内。
3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根穿钉分别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的两侧,两根穿钉的端部分别露出骨质部分。各主套环片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为圆套环片2,各圆套环片2分别套接在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
33.图1可以看出,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依次通过绳带连接形成四边形,将d套环沿ab线对称翻转后形成了近似8字形结构,此时仅有中部交叉的两根绳带重叠一次,其余部分可以不重叠,从而重叠程度小。在制作该带组时,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四边形结构,也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8字形结构,此时可将重叠部分直接压平以消除重叠部分。
34.本实施例带组在手术过程应用时,选择合适的型号,先将a和b主套环片置于骨干上下侧,穿孔时贯穿a和b主套环片所在的中心,第一根钉固定后即可将a和b主套环套片接在第一根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再向骨折部位另一侧拉伸绳带使c和d四个主套环片牵引至合适位置的骨干上下侧(不能再拉伸为止),穿孔时贯穿c和d主套环片所在的中心,第二根钉固定后即可将c和d主套环套片接在第二根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露出较长部分的穿钉可以被截断,保留合适长度位于缝合肌肉的外侧,从而位于缝合肌肉内侧的部分,无论是绳带或是套环片,都非常扁平,基本没有重叠部分,相对于现有通过在两根穿钉露出端反复缠绕绳子最后在捆系成绳结的方式,明显减少凸出部,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难度,改善血液循环以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对患者舒适感。另外,位于缝合肌肉内层的绳带和套环可以采用以降解吸收材料,从而可以免除二次拆线的麻烦。
35.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即在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依次通过绳带连接形成四边形基础上,或在近似8字形结构基础上,又在两个主套环片a、b上分别又连接有辅绳带,且在每个辅绳带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辅套环片c’和d’。从图5可以看出,该方案的应用,不仅能使ad绳带和bc绳带固定在骨折区域正面,而且能使ad’绳带和bc’绳带固定在骨折区域背面,从而对骨折部位周围都进行了固定。
36.实施例3:在实施例2基础上,将辅套环片c’和d’分别替换为扁套环片c”和d”。实施例2通常需要将穿钉垂直固定于骨干中心,或者需要选配合适的固定带组。但本实施例设计
了能够伸缩调节的辅绳带套环结构,从而不需要严格考究于打钉位置,打钉时只需要满足位于正面即满足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的位置(如实施例1)即可,位于背面的ad”绳带和bc”可在被套装后通过伸缩调节以张紧。
37.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采用扁套环片c”和d”后,还需要设置对扁套环片c”和d”的锁紧机构。
38.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本实施采用一种锁紧机构是在扁套环片4的外表面设置凸凹纹,同时设有用于压迫该扁套环片的表面含有凸凹纹的垫片(含齿垫片5),穿钉的端部有螺纹段并安装有锁母,旋拧锁母6压迫垫片,垫片在将扁套环片压紧在骨干表面。
39.实施例4:在实施例1或2基础上,将部分绳带设计为能够伸缩的结构。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3而言,不是通过调节扁套环的固定位置,而是调节绳带的长度。
40.具体地,如图11所示,设计部分绳带包括绳带一31和绳带二32以及锁扣部件。绳带一31和绳带二32两外端分别连接相应套环片,绳带一31和绳带二32之间通过可调锁件固定连接。可调锁紧是在绳带一31的内端固定锁扣33,锁扣33内设置卡齿35,在绳带二32的内段设置倒齿34,将绳带二32的倒齿段插入锁扣33后,卡齿35插入倒齿34沟槽内以防止其反向移动。
41.实施例5:另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包括穿钉和套环片。至少两根分别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如图1。套环片用于套接在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两个套环片之间通过绳带连接在一起,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会出现各穿钉露出端分别有两个套环片叠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带组部件组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固定关系。虽然存在了叠加的套环片,但每个套环片的厚度仅有0.3

0.5mm,相对于现有通过在两根穿钉露出端反复缠绕绳子最后在捆系成绳结的方式,仍然减少了凸出部,提高手术效率,提高对患者舒适感。位于缝合肌肉内层的绳带和套环可以采用以降解吸收材料,从而可以免除二次拆线的麻烦。
42.实施例6:又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至少两根分别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如图1。三个套环片依次通过绳带连接在一起,如图9所示,每个套环片用于套接在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也可以将部分圆套环片2分别替换为扁套环片4,以满足调节需求。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5,会出现在穿钉露出端有一个套环片,或两个套环片叠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带组部件组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固定关系。虽然存在了叠加的套环片,但每个套环片的厚度仅有0.3

0.5mm,相对于现有通过在两根穿钉露出端反复缠绕绳子最后在捆系成绳结的方式,仍然减少了凸出部,提高手术效率,提高对患者舒适感。位于缝合肌肉内层的绳带和套环可以采用以降解吸收材料,从而可以免除二次拆线的麻烦。
43.实施例7:又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至少两根分别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如图1。四个套环片依次通过绳带连接在一起,如图8所示,每个套环片用于套接在穿钉露出骨质部分的端部,也可以将部分圆套环片2分别替换为扁套环片4,以满足调节需求。两个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带组组合使用如图8所示,图8相对于图7(实施例3)而言,仅有两个组套环片是重叠的,其余套环片分别是单片。选择合适的带组部件组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固定关系。虽然存在了叠加的套环片,但每个套环片的厚度仅有0.3

0.5mm,相对于现有通过在两根穿钉露出端反复缠绕绳子最后在捆系成绳结的方式,仍然减少了凸出部,提高手术效率,提高对患者舒适感。位于缝合肌肉内层的绳带和套环可以采用以降解吸收材料,
从而可以免除二次拆线的麻烦。
44.实施例8:在实施例1基础上,将各绳带穿入各套环片内,可参考图12,这种结构既满足了绳带与相应套环的连接关系,又能够实现随意调节,即在套环a和套环b固定后,随意移动套环c和套环d的位置,以达到最佳下钉位置。
45.实施例9:在实施例1或图8基础上,通过实施例所述固定带组对骨折部位的正面进行固定后,再次对骨折部位的背面进行固定时,可选用类似于图12所示的结构,即在背面套装一个同样的固定带组,或者将其中一个固定带组的一个套环片设计为扁套环片4,在该扁套环片4的外表面设置凸凹纹,同时设有用于压迫该扁套环片的表面含有凸凹纹的垫片(含齿垫片5),穿钉的端部有螺纹段并安装有锁母,旋拧锁母6压迫垫片,垫片在将扁套环片压紧在骨干表面。
46.实施例10: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体成型的骨折免捆扎固定带组,如图13所示,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通过柔性连接部件一体成型为近似8字形结构。各主套环片在应用时,用于分别套接在由两根贯穿固定于骨折部位两侧的穿钉的露出端部。
47.实施例11:在实施例1基础上,用于连接a、b、c和d四个主套环片的柔性连接部件为无缝钢线环(闭环),且无缝钢线环采用如图14所示的形式串联各主套环片。该方案中,位于各端角部位的套环片,可以是两个环片或三个环片复合在一起的复合套环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