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

文档序号:25681153发布日期:2021-06-29 23:4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都是用超声雾化器或雾化泵进行雾化治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一台超声雾化器或泵只能用于一名患者,多名患者同时雾化时需要多台超声雾化器或泵;2、对于眼科一台超声雾化器或泵只能雾化单眼,不能同时雾化双眼。3、雾化器或泵噪声大,主要器件易磨损老化引起雾量减小影响治疗效果。4、使用维修成本较高。5、用后的雾化装置更换、消毒操作不便利,增加了治疗师的工作量。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中药雾化治疗系统,既工作稳定可靠、安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适用于各科系多名患者同时雾化治疗,又可以同时雾化双眼的,雾化治疗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雾化设备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其可同时为多名患者进行雾化治疗的、可更换雾化装置,可以实现单或双侧出雾;此系统的雾化装置更换、消毒操作便利,为患者节省时间,同时减轻护士护理操作工作量,疗效确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进管、稳压分气罐、安装架、设备操作控制盒、可调节支架和雾化装置;气源进管与稳压分气罐相连,稳压分气罐设置于安装架上,稳压分气罐与设备操作控制盒之间通过管路相连,设备操作控制盒上固定安装可调节支架,可调节支架上安装雾化装置,雾化装置与设备操作控制盒之间通过管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气源进管上安装有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稳压分气罐上连接有分气管,所述的分气管与设备操作控制盒相连,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两侧引出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与可调节支架上的雾化装置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内设置有由电磁阀yv、继电器kv、时间继电器kt组成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盒体上两侧设置有给电按钮、工作指示灯,给电按钮、工作指示灯分别与电磁阀yv、继电器kv、时间继电器kt相连;所述设备操作控制盒内的电磁阀yv输入端与分气管相连,电磁阀yv输出端与出气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可调节支架包括底座、连接臂、前伸杆、固定环以及销轴,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于设备操作控制盒顶部,所述的底座通过销轴与连接臂相连,所述的连接臂前端与前伸杆相连,所述的前伸杆前端两侧连接固定环,两固定环上均安装雾化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前端连接件、中间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臂一端与底座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中间连接件与第二连接臂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臂另一端与前端连接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前端连接件前端通过销轴连接有转动连接块,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与前伸杆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动连接块上设置有杆体固定套,所述的前伸杆一端固定于杆体固定套上,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侧与固定环通过螺钉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与连接片固定相连的连接耳,所述固定环上还设置有锁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出气管呈y型,y型出气管的前端两分支管分别与两雾化装置相连,出气管走行于可调节支架的下方并固定于可调节支架上;所述的雾化装置为口含嘴式雾化装置,所述的口含嘴式雾化装置上设置有喷气嘴、进气接口,进气接口与y型出气管的分支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顶部上设置有10组可调节支架,每组可调节支架上均安装有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同时为10名患者做雾化熏眼,而且每名患者均可实现双眼雾化治疗;不同患者应用只需更换雾化装置的喷气嘴即可,更换及消毒便利,利于护士操作,减轻护士护理操作工作量;为患者节省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于操作,易于推广普及。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眼科、耳鼻喉科、呼吸科、内科、儿科等;此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通过设备操作控制盒内所设置的控制电路进行每组雾化装置的雾化控制,可调节支架实现高低调节,适用于不同患者需求,疗效确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可调节支架的前端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转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的设备操作控制盒内部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记:1为气源进管、2为过滤器、3为稳压分气罐、4为安装架、5为设备操作控制盒、6为给电按钮、7为可调节支架、8为分气管、9为雾化装置、10为固定环、11为出气管、12为前端连接件、13为工作指示灯、14为销轴、15为第二连接臂、16为中间连接件、17为第一连接臂、18为底座、19为前伸杆、20为喷气嘴、21为进气接口、22为转动连接块、23为连接片、24为锁扣、25为杆体固定套、26为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超微雾化治疗系统,包括气源进管1、稳压分气罐3、安装架4、设备操作控制盒5、可调节支架7和雾化装置9;气源进管1与稳压分气罐3相连,稳压分气罐3设置于安装架4上,稳压分气罐3与设备操作控制盒5相连之间通过管路相连,设备操作控制盒5上固定安装可调节支架7,可调节支架7上安装雾化装置9,雾化装置9与设备操作控制盒5之间通过管路相连。

所述的气源进管1上安装有过滤器2;所述的过滤器2可以对进来的气源进行过滤,进一步除掉气源的杂质。

所述的稳压分气罐3上连接有分气管8,所述的分气管8与设备操作控制盒5相连,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5两侧引出有出气管11,所述的出气管11与可调节支架7上的雾化装置9相连。

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5包括盒体,所述的盒体内设置有由电磁阀yv、继电器kv、时间继电器kt组成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盒体上两侧设置有给电按钮6、工作指示灯7,给电按钮6、工作指示灯7分别与电磁阀yv、继电器kv、时间继电器kt相连;所述设备操作控制盒5内的电磁阀yv输入端与分气管8相连,电磁阀yv输出端与出气管11相连。

具体地,通过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5内的电磁阀yv、继电器kv、时间继电器kt来实现控制出气对患者进行雾化,患者通过给电按钮6即可启动设备操作控制盒5内的电磁阀导通给气,同时工作指示灯7被点亮,设备正常工作;气体通过出气管11进入雾化装置9,再由雾化装置9的喷气嘴20喷出,对患者双眼进行雾化治疗。

结合图3、4、5和6所示,所述的可调节支架7包括底座18、连接臂、前伸杆19、固定环10以及销轴14,所述的底座18固定连接于设备操作控制盒5顶部,所述的底座18通过销轴14与连接臂相连,所述的连接臂前端与前伸杆19相连,所述的前伸杆19前端两侧连接固定环10,两固定环10上均安装雾化装置9;所述的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臂17、第二连接臂15、前端连接件12、中间连接件16,所述的第一连接臂17一端与底座18通过销轴14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件16通过销轴14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中间连接件16与第二连接臂15一端通过销轴14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臂15另一端与前端连接件12通过销轴14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前端连接件12前端通过销轴14连接有转动连接块22,所述的转动连接块22与前伸杆19相连。具体地,在使用时,患者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连接臂17与第二连接臂15之间的角度,以实现支架整体的高度,以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同时,前伸杆19与第二连接臂15之间的角度也可进行调节,以实现雾化装置9的高度与角度的进一步调节。

所述的转动连接块22上设置有杆体固定套25,所述的前伸杆19一端固定于杆体固定套25上,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片23;所述连接片23的两侧与固定环10通过螺钉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环10上设置有与连接片23固定相连的连接耳26,所述固定环10上还设置有锁扣24;具体地,通过所述的固定环10可以安装雾化装置9,并通过固定环10上的锁扣24可以锁紧固定住雾化装置9,需要卸下雾化装置9时,再打开锁扣24即可。

所述的出气管11呈y型,y型出气管的前端两分支管分别与两雾化装置9相连,出气管走行于可调节支架7的下方并固定于可调节支架7上;如图7所示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雾化装置9为口含嘴式雾化装置,所述的口含嘴式雾化装置上设置有喷气嘴20、进气接口21,进气接口21与y型出气管的分支管相连。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设备操作控制盒5顶部上设置有10组可调节支架7,每组可调节支架10上均安装有雾化装置9;本实用新型设置了10组可调节支架7仅为一种实施例,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还可以增设更多的可调节支架7和雾化装置9。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