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7215发布日期:2021-11-15 21:3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肛肠术后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2.肛肠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肛肠手术后,患者当天需要卧床休息,常伴有肠胀气,并且术后予以口服通便药物,大便通常为稀便及水样便,因排泄物刺激性大,导致肛管周围皮肤黏膜充血水肿,更使得患者肠道内胀气、便液积累无法排除,患者会很难受,严重者出现湿疹及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所以需要对患者肠道进行辅助减压引流,然而目前医生大多是剪切一段pvc导管(内径一般为3

4mm)插入患者直肠作为排气管帮助排气,但是使用的排气管一方面是剪切部位不圆滑,插入直肠过程中难免会对患者肛门肠道造成损伤而且也不好插入,另一方面是排气管管细且排气孔少很容易被堵住,导致排气管无法使用,只能增加患者的异物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描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插入管和体外管;插入管与体外管相通,且插入管的顶部设有封闭插入头,插入管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引流孔,相邻引流孔相对错开分列在插入管的侧壁;且体外管设有排出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的内径为6mm,外径为6.7mm;且引流管的长度为300mm,所述插入管的长度为100mm,并且所述引流孔为长8

10mm,宽4

5mm的椭圆形引流孔,且相邻两个相对错开的引流孔的间距为5mm。插入管插入患者肛肠内,并且由于插入管侧壁设有多个引流孔,胀气以及便液可以从引流孔进入插入管内进而从体外管排出,引流管的内径6mm,相比常规使用的pvc导管内径大,能够更好的进行引流减压,而且引流孔相对现有使用的更大,便液或者黏液并不会堵住,这就保证了该引流管能正常使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为硅胶管,硅胶管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和永久变形小,能够很好的对患者肛肠内进行引流减压,而且体外管部分也不容易产生打折导致引流通道被截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入管和体外管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简化结构和加工工艺。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管的外壁设有刻度线,刻度线可让医生直观知晓插入的长度,使其操作更为精准,避免人为凭经验判断,导致过多导致患者不舒服,过少引流效果不好的问题的产生。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插入头为弧形插入头,弧形结构起到引导插入的作用,既便于插入又能对患者减轻伤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插入管位于最后一个引流孔下方的部位设有
膨胀部,膨胀部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引流管脱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体外管设有防挤结构,防挤结构设置的目的是防止体外管折弯导致引流通道被截断,防挤结构可以是在经常发生折弯的部分对管道进行加厚,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只要能避免管道打折将引流通道截断即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体外管的排出口与排泄引流袋,排泄引流袋的设置能够防止污物弄脏床单,减少护理工作。
14.本实用新型采用硅胶管充当引流管,且引流管分为插入管和体外管,插入管插入患者肛肠内,并将插入管的顶部设置成封闭弧形插入头,便于插入减轻患者不适感。插入管侧壁错位设置的引流孔将肠内的胀气、便液以及黏液等排出体外,适用于肛肠术后患者及肛门梗阻的患者,有助于排气、排液、观察直肠内出血,减轻术后坠胀不适感,而且由于引流孔有多个而且引流管的内径较大,不会出现被堵塞无法引流的问题,适用范围广而且使用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18.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如图1和2所示,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为硅胶管,且引流管的内径为6mm,外径为6.7mm;长度为300mm。
23.所述引流管1包括一体成型的插入管11和体外管12;所述插入管的长度为100mm。
24.插入管11与体外管12相通,且插入管11的顶部设有封闭插入头111,并且所述封闭插入头为弧形封闭结构,插入管11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引流孔112,相邻引流孔112相对错开分列在插入管11的侧壁;且体外管12设有排出口121。并且所述引流孔112为长8

10mm,宽4

5mm的椭圆形引流孔,且相邻两个相对错开的引流孔的间距为5mm。
25.即引流管顶部下方1cm处开设第一个引流孔,第二个引流孔位于第一个引流孔的相对侧下方5mm处,依此规则在插入管上设置6个引流孔。
26.为了防止污物弄脏床单,减少护理工作,所述体外管的排出口与排泄引流袋。
27.将插入管插入患者肛肠内,肛肠内的气体、水样便以及黏液等从引流孔进入插入管内,进而从体外管排出,实现对患者肛肠的减压。
28.实施例2:
29.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壁设有刻度线,可以每10cm一个刻度线,刻度线可让医生直观知晓插入的长度,使其操作更为精准,避免人为凭经验判断,导致过多导致患者不舒服,过少引流效果不好的问题的产生,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30.实施例3:
31.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如图3和4所示,在插入管11位于最后一个引流孔下方的部位设有膨胀部113,膨胀部处引流管的外径为1cm,内径不变;膨胀部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引流管脱落,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32.实施例4:
33.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在插入管11位于最后一个引流孔下方的部位设有膨胀部113,膨胀部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引流管脱落,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
34.实施例5:
35.一种一次性肛肠减压引流管,在体外管设有防挤结构,防挤结构设置的目的是防止体外管折弯导致引流通道被截断,防挤结构可以是在经常发生折弯的部分对管道进行加厚,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只要能避免管道打折将引流通道截断即,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36.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