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

文档序号:25969555发布日期:2021-07-23 14:1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外治疗法,而在施针后有时会需要对毫针的针柄进行加热来提高针灸的效果,通常是在毫针的针柄上套上一小节艾条施灸,使热力借助针身传递到人体的穴位上,并通过腧穴经络的传导,来温通经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而现有的温针器中,其燃烧点的方向很难改变,从而很难做到对不同角度的毫针的针柄进行灼烧;目前多采用艾绒或艾条进行灼烧,但部分人群不耐受艾灸的气味,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寻求一种燃烧点的方向可改变以及使用酒精温针的温针器,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点的方向可改变以及使用酒精温针的温针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端设有上端口,所述上端口与波纹管下端连接,所述瓶体下端设有下端口,所述下端口与螺旋盖连接;所述波纹管上端设有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转向管下端设有的铰链中心球组成球形铰链组件;所述螺旋盖上设有第一气孔,所述螺旋盖的下方连接有铜板,所述螺旋盖、铜板呈圆形,所述铜板上设有两个关于圆心对称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距圆心的距离与第二气孔距圆心的距离相同,所述瓶体、波纹管、转向管的内部构成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设有棉绳,所述棉绳的一端从转向管的上端口溢出。

优选的,所述瓶体呈长方体状,且所述瓶体的上端做立体圆锥形过渡,所述瓶体的一侧面呈波纹状,所述波纹状侧面还设有呈队列式均匀分布的防滑点。

优选的,所述瓶体有上端口设有外螺纹,所述波纹管下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瓶体上端口与波纹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体有下端口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旋盖设有内螺纹,所述瓶体下端口与螺旋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旋盖的侧边和波纹管下端的外侧均设有多个防滑条,所述螺旋盖内螺纹底部和波纹管下端的内螺纹底部均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铰链座内侧设有球型通孔,所述球型通孔内壁设有第一陶瓷面,所述铰链中心球外表面设有第二陶瓷面,所述第一陶瓷面与第二陶瓷面之间密封接触,第一陶瓷面、第二陶瓷面厚度均匀,所述铰链中心球设有上下贯穿的球型孔洞。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面、第二陶瓷面的材质为耐火陶瓷。

优选的,所述螺旋盖、铜板的尺寸相同,所述螺旋盖的圆心设有第一铆钉孔,所述铜板的圆心设有第二铆钉孔,所述螺旋盖、铜板通过第一铆钉孔、第二铆钉孔、铆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铆钉为旋转铆钉。

优选的,所述瓶体还设有座架,所述座架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和所述瓶体上半部、立体圆锥形过渡部、瓶体上端口及波纹管下半部组成的形状相同,所述座架的下端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转向管呈空心圆台状,所述转向管还设有铜帽,所述铜帽呈空心圆台状,所述铜帽的上部做圆角过渡,所述铜帽的外侧设有防滑点,所述防滑点呈队列式均匀分布在所述铜帽上。

优选的,所述瓶体、波纹管的内部填充多个棉球,所述棉绳和棉球紧密充满瓶体、波纹管内部的空间,所述棉球为酒精湿制棉球。

优选的,所述铰链座与转向管下端设有的铰链中心球组成的球形铰链组件中,所述转向管的转向能够实现最大30度的万向旋转。

优选的,所述铜板的下端还设有多条棱条,所述棱条均匀分布在铜板的下表面构成防滑面,且所述棱条不覆盖第二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通过所述铰链座与转向管下端设有的铰链中心球组成的球形铰链组件,转向管的转向能够实现最大30度的万向旋转,从而做到对不同角度的毫针的针柄进行灼烧,通过所述球面型通孔内壁设有第一陶瓷面,铰链中心球外壁设有第二陶瓷面,加大铰链座与铰链中心球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防止在进行灼烧过程中产生酒精遗漏。

(2)本实用新型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通过所述瓶体、波纹管、转向管的内部构成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设有棉绳,所述棉绳的一端从转向管的上端口溢出,所述瓶体、波纹管的内部填充多个棉球,所述棉绳和棉球充满瓶体、波纹管内部的空间,其棉绳用于酒精燃烧的燃芯,棉球用于储存酒精,从而能够点燃从转向管的上端口溢出的棉绳,从而实现酒精温针的效果,进而解决了部分人群不耐受艾灸气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球形铰链组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瓶体、螺旋盖、铜板及铆钉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铜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波纹管;3、转向管;4、棉绳;5、棉球;6、第一陶瓷面;7、铰链座;8、铰链中心球;9、螺旋盖;10、第一气孔;11、第一铆钉孔;12、铜板;13、第二铆钉孔;14、第二气孔;15、棱条;16、铆钉;17、座架;18、铜帽;19、第二陶瓷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端设有上端口,所述上端口与波纹管2下端连接,所述瓶体1下端设有下端口,所述下端口与螺旋盖9连接;所述波纹管2高度为8cm,所述波纹管2的下端口直径为3cm,所述波纹管2上端设有铰链座7,所述铰链座7与转向管3下端设有的铰链中心球8组成球形铰链组件,所述转向管3高度为3cm,内直径为0.8cm,壁厚为2mm,通过所述球形铰链组件,转向管3的转向能够实现最大30度的万向旋转,请参照图2,以波纹管纵轴方向为0度,以铰链中心球8球心为出发点,以转向管3的纵轴画射线,所述射线向左平旋30度,继而所述射线以波纹管2纵轴为轴旋转360度,所述射线旋转围成的锥形区间即为转向管3的万向旋转区间,当转向管3的转向幅度为30度时,转向管3的外壁会与铰链座7的上端碰撞;当转向管3为竖直方向时,此时转向管3的转向幅度为0度,当转向管3的外壁与铰链座7的上端接触时,此时转向管3的转向幅度为30度,从而阻止转向管3的转向幅度继续变大;所述螺旋盖9上设有第一气孔10,所述螺旋盖9与瓶体1下端口恰当旋紧时,第一气孔10距离瓶体1波纹状面最远,所述螺旋盖9的下方连接有铜板12,所述螺旋盖9、铜板12呈圆形,所述铜板12上设有两个关于圆心对称的第二气孔14,所述第一气孔10距圆心的距离与第二气孔14距圆心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气孔10与第二气孔14的直径均为0.3cm,所述瓶体1、波纹管2、转向管3的内部构成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设有棉绳4,所述棉绳4的一端从转向管3的上端口溢出,溢出长度为1cm,所述棉绳4的直径为0.8cm,长度不小于25cm。

所述瓶体1呈长方体状,以图2为标准,所述瓶体1的壁厚为1.5mm,长为6cm、宽为4cm、高为12cm,所述瓶体1的上端口直径为3cm,高为1.5cm,所述瓶体1的下端口直径为3.5cm,高为1cm,且所述瓶体1的上端做立体圆锥形过渡,所述瓶体1的一侧面呈波纹状,该面即为“12cm*4cm”所在面,所述波纹状符合指形的凹型设计,有利于抓握,所述波纹状侧面还设有呈队列式均匀分布的防滑点。

所述瓶体1上端口设有外螺纹,所述波纹管2下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瓶体1上端口与波纹管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体1下端口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旋盖9设有内螺纹,所述瓶体1下端口与螺旋盖9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旋盖9的侧边和波纹管2下端的外侧均设有多个防滑条,所述螺旋盖9内螺纹底部和波纹管2下端的内螺纹底部均设有橡胶垫,使其在螺纹连接时达到密封的效果,所述螺旋盖9内螺纹底部为与铜板12接触面的内侧,所述波纹管2下端的内螺纹底部为与瓶体1上端口顶部接触的部位,所述橡胶垫呈圆环形。

所述铰链座7内侧设有球型通孔,所述球型通孔内壁设有第一陶瓷面6,所述铰链中心球8外表面设有第二陶瓷面19,所述第一陶瓷面6与第二陶瓷面19之间密封接触,第一陶瓷面6与第二陶瓷面19厚度均匀,所述铰链中心球8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球型孔洞,所述第一陶瓷面6一侧与球面型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陶瓷面19的一侧与铰链中心球8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陶瓷面6与第二陶瓷面19之间接触的面密封接触,且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第一陶瓷面6、第二陶瓷面19的材质为耐火陶瓷。

所述螺旋盖9、铜板12的尺寸相同,其直径均为3.8cm,所述螺旋盖9高度为1.0cm,所述螺旋盖9的圆心设有第一铆钉孔11,所述铜板12的圆心设有第二铆钉孔13,所述螺旋盖9、铜板12通过第一铆钉孔11、第二铆钉孔13、铆钉16连接,所述铆钉16为旋转铆钉,即该铆钉16的一端通过第一铆钉孔11与螺旋盖9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铆钉孔13与铜板12活动连接,使其螺旋盖9与铜板12之间能够相对运动,且螺旋盖9与铜板12之间密封性良好,当铜板12旋转到一定的角度后,第一气孔10分别可与两个所述第二气孔14重合。

所述瓶体1还设有座架17,所述座架17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尺寸和所述瓶体1上半部、立体圆锥形过渡部、瓶体1上端口及波纹管2下半部组成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座架17的下端设有防滑垫。

所述转向管3呈空心圆台状,所述转向管3还设有铜帽18,所述铜帽18呈空心圆台状,所述铜帽18的上部做圆角过渡,所述铜帽18的外侧设有防滑点,所述防滑点呈队列式均匀分布在所述铜帽18上。

所述瓶体1、波纹管2、转向管3、铰链座7、铰链中心球8、螺旋盖9、铜板12、铜帽18均采用紫铜材质制成。

所述瓶体1、波纹管2的内部填充多个棉球5,所述棉绳4和棉球5充满瓶体1、波纹管2内部的空间。

所述铜板12的下端还设有多条棱条15,所述棱条15均匀分布在铜板12的下表面构成防滑面,且所述棱条15不覆盖第二气孔14。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铜质直式转颈酒精温针器,使用时,先添加酒精,添加酒精时需将瓶体1下端口朝上直立,旋开螺旋盖9,注入酒精,加入酒精量以下方的转向管3处仅有少许酒精微微渗出为宜;针灸针具以毫针较为普遍适用,毫针直径须不小于0.25mm为宜;

瓶体1须横卧,即手指接触波纹状侧面使其面朝下与地面平行,打开尾端通气孔,即旋转铜板12,使第二气孔14与第一气孔10重合,点燃转向管3上端口处溢出的棉绳4,点燃3秒后,接近患者行针部位施温针操作,需要调整转向管3的角度时,可用镊子夹住转向管3的上端部进行调节;

温针结束后,将温针器移离患者,然后将温针器尾端通气孔旋转关闭,即旋转铜板12,使第二气孔14与第一气孔10不重合,再用铜帽18灭掉明火,盖严铜帽18,放置座架17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