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倒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5060发布日期:2021-09-29 03:3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防倾倒湿化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湿化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防倾倒湿化瓶。


背景技术:

2.氧疗为最常用的医疗手段,为了避免呼吸道干燥造成的不适,在进行氧疗时必须对氧气进行充分的湿化,现有氧气湿化装置包括湿化瓶、进气管和排气管,使用时,将湿化水灌装到湿化瓶中,然后利用进气管使得氧气通过湿化水后逸出,完成湿化,湿化后的氧气再通过排气管输出供患者呼吸,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不小心牵拉氧气管使得湿化瓶倾倒后,使得湿化瓶内的水顺着排气管进入患者呼吸道,造成呛水,严重还会导致窒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防倾倒湿化瓶。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防倾倒湿化瓶,包括湿化瓶,湿化瓶内具有湿化水,湿化瓶的顶端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且所述的排气管的排气端没入湿化水中,所述湿化瓶内设有气液分离块,所述的气液分离块与湿化瓶之间密封,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具有供进气管通过的通孔;所述的进气管与通孔之间密封;
5.所述的进气管的排气端设有配重块,所述进气管紧靠配重块的一端具有多个排气孔;
6.所述的湿化瓶由上瓶体和下瓶体构成,所述的上瓶体和下瓶体螺旋固定,所述的进气管、排气管和气液分离块均设在上瓶体上。
7.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湿化瓶的基础上,通过增设的气液分离块,在湿化瓶倾倒后避免湿化水通过排气管进入患者呼吸道,容易造成患者窒息与呛咳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在进气管上增设的配重块,在湿化瓶倾倒后,使得进气管的排气端依然没入湿化液中,从而保障氧气湿化的效果,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8.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为软管,在软管的表面套设有与所述通孔相互配合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与软管之间通过胶水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套管为硬管,所述的通孔紧贴硬管的面具有橡胶层,保证进气管与通孔之间的密封。
9.优选的,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在上瓶体的位置紧靠进气管的一端,提高氧气湿化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的气液分离块与上瓶体之间螺旋固定,方便气液分离块的更换。
11.优选的,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包括内圈框、防水透气膜和外圈框,所述的通孔位于内圈框上,所述的外圈框与上瓶体之间螺旋固定,且所述的外圈框面积大于内圈框的面积,所述外圈框与内圈框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构成一个整体,且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用于固定防水透气膜的安装框。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在湿化瓶倾倒后通过,通过设置的气液分离块
阻隔湿化水通过排气管进入患者呼吸道,进而避免造成患者窒息与呛咳,通过在进气管上增设的配重块,使得进气管的排气端依然没入湿化液中,从而保障氧气湿化的效果。
14.2、湿化瓶采用组合式的结构,使得对湿化瓶内部的消毒更方便。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竖立状态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倾倒状态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块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湿化瓶,2、进气管,21、配重块,22、排气孔,3、排气管,4、气液分离块,41、通孔,42、内圈框,43、防水透气膜,44、外圈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如图1

2所示的防倾倒湿化瓶,包括湿化瓶1,湿化瓶1内具有湿化水,湿化瓶1的顶端具有进气管2和排气管3,且所述的排气管3的排气端没入湿化水中,所述湿化瓶1内设有气液分离块4,所述的气液分离块4与湿化瓶1之间密封,所述的气液分离块4具有供进气管2通过的通孔41;所述的进气管2与通孔41之间密封;
23.所述的进气管2的排气端设有配重块21,所述进气管2紧靠配重块21的一端具有多个排气孔22;
24.所述的湿化瓶1由上瓶体和下瓶体构成,所述的上瓶体和下瓶体螺旋固定,所述的进气管2、排气管3和气液分离块4均设在上瓶体上,方便对湿化瓶1内部进行消毒杀菌。
25.在湿化瓶1过程中倾倒后,湿化瓶1内部的湿化水被气液分离块3上的防水透气膜43阻挡,避免湿化水通过排气管3进入患者呼吸道,造成患者窒息与呛咳的情况出现,同时配重块21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进气管2的排气端压入湿化液中,从而保障进入湿化瓶1中的氧气的湿化效果。
2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了保证进气管2与通孔41之间的密封,进气管2为软管,在软管的表面套设有与所述通孔41相互配合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与软管之间通过胶水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套管为硬管,通孔41紧贴硬管的面具有橡胶层。
2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了提高氧气湿化的效果,气液分离块4在上瓶体的位置紧靠进气管2的一端,使得湿化瓶1中可以装载更多湿化液,湿化液面与进气管2之间的距离更近。
2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方便对气液分离块4的更换,所述的气液分离块4与上瓶体之间螺旋固定。
2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3所示,所述的气液分离块4包括内圈框42、防水透
气膜43和外圈框44,所述的通孔41位于内圈框42上,所述的外圈框44与上瓶体之间螺旋固定,且所述的外圈框44面积大于内圈框42的面积,所述外圈框44与内圈框42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构成一个整体,且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用于固定防水透气膜43的安装框。
3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防倾倒湿化瓶,包括湿化瓶,湿化瓶内具有湿化水,湿化瓶的顶端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且所述的排气管的排气端没入湿化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瓶内设有气液分离块,所述的气液分离块与湿化瓶之间密封,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具有供进气管通过的通孔;所述的进气管与通孔之间密封;所述的进气管的排气端设有配重块,所述进气管紧靠配重块的一端具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的湿化瓶由上瓶体和下瓶体构成,所述的上瓶体和下瓶体螺旋固定,所述的进气管、排气管和气液分离块均设在上瓶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为软管,在软管的表面套设有与所述通孔相互配合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与软管之间通过胶水形成一个整体,且所述套管为硬管,所述的通孔紧贴硬管的面具有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在上瓶体的位置紧靠进气管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倾倒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块与上瓶体之间螺旋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倾倒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包括内圈框、防水透气膜和外圈框,所述的通孔位于内圈框上,所述的外圈框与上瓶体之间螺旋固定,且所述的外圈框面积大于内圈框的面积,所述外圈框与内圈框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构成一个整体,且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用于固定防水透气膜的安装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倾倒湿化瓶,包括湿化瓶,湿化瓶内具有湿化水,湿化瓶的顶端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且所述的排气管的排气端没入湿化水中,所述湿化瓶内设有气液分离块,所述的气液分离块与湿化瓶之间密封,所述的气液分离块具有供进气管通过的通孔;所述的进气管与通孔之间密封;所述的进气管的排气端设有配重块,所述进气管紧靠配重块的一端具有多个排气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在湿化瓶倾倒后通过,通过设置的气液分离块阻隔湿化水通过排气管进入患者呼吸道,进而避免造成患者窒息与呛咳,通过在进气管上增设的配重块,使得进气管的排气端依然没入湿化液中,从而保障氧气湿化的效果。气湿化的效果。气湿化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翟飞 闫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菊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