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面瘫患者专用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7767发布日期:2021-12-08 11: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面瘫患者专用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面瘫患者专用理疗仪。


背景技术:

2.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歪嘴”、“吊线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患有面瘫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深而出现传导神经冲动泛化情况、现鳄泪症和口眼联动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会继发患侧面肌痉挛,进一步可发展成失神经性肌萎缩。
3.医务人员在治疗神经内科面瘫患者时,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长时间的对面部神经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缓慢治疗的效果;有的患者需要配合敷药以及热敷来缓解面部神经;但是目前用于治疗面瘫患者的仪器大多功能比较单一,且在针对温热疗法上的仪器多为需要患者自己改变面对仪器的角度,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同事对患者面部的温热治疗也会导致受热不均影响治疗效果,从而耽误医疗过程的进行,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面瘫患者专用理疗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医务人员在治疗神经内科面瘫患者时,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长时间的对面部神经进行按摩,从而达到缓慢治疗的效果;有的患者需要配合敷药以及热敷来缓解面部神经;但是目前用于治疗面瘫患者的仪器大多功能比较单一,且在针对温热疗法上的仪器多为需要患者自己改变面对仪器的角度,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同事对患者面部的温热治疗也会导致受热不均影响治疗效果,从而耽误医疗过程的进行,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神经内科面瘫患者专用理疗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红外偏正光照机构、多源治疗仪机构和高频电疗机构,所述多源治疗仪机构包括弧形连接板、延伸板、电机盒、电动伸缩杆、辅助块和多源治疗照射板,所述弧形连接板固定于配电箱的上端中部,所述延伸板固定于弧形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电机盒固定于延伸板的上端,所述电机盒内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盒和延伸板并向下延伸,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辅助块固定于电动伸缩杆的下端,所述多源治疗照射板固定于辅助块的下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红外偏正光照机构包括柔性管、扩展块、连接导
线、t形滑槽、挂钩、红外光照头和t形滑块,所述连接导线、挂钩、红外光照头和t形滑块均设置有两个,所述柔性管的一端固定于配电箱的上端,所述扩展块固定于柔性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导线开设于扩展块的下端,两个所述t形滑块均滑动连接于t形滑槽内,所述挂钩分别固定于两个t形滑块的下端,两个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连接于配电箱的前端,且两个连接导线分别贯穿两个挂钩并向前延伸,两个所述红外光照头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接导线的另一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高频电疗机构包括两个上部连接软管、下部连接软管和高频电疗接触面,两个所述上部连接软管均连接于配电箱的上端,两个所述下部连接软管均连接于配电箱的前端,两个所述高频电疗接触面分别固定于两个上部连接软管和两个下部连接软管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多源治疗照射板的前端设置为圆弧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导线和两个红外光照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后部设置有配重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方案中,整个装置功能齐全,能够实现对面瘫患者的多种物理治疗,且不是强刺激如针刺,可以对患者进行温热疗法,通过多源治疗机构对患者的面部和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通过红外偏振光照机构对患者的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通过高频电疗机构对患者五官进行超短波治疗,同时在进行温热疗法,通过多源治疗机构对患者的面部和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时,装置中可以通过打开电机盒内的正反转电机来带动连接正反转电机输出端的电动伸缩杆进行顺逆时针旋转,从而使通过辅助块连接的多源治疗照射板做弧形往返运动,使患者面部的受热非常均匀,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且装置中电动伸缩杆的设置也能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提高装置兼容性也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14.2、本方案中,通过高频电疗机构对患者五官进行超短波治疗时,可以通过两个上部连接软管和两个下部连接软管来对面部不同宽度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高频电疗,不仅操作便捷,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配性,在通过红外偏振光照机构对患者的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时,大方向可以通过柔性管进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移动,小方向上也能通过滑动在扩展块内t形滑槽的两个t形滑块来改变两个红外光照头的横向位置,且操作便捷,实用性非常高,并且装置中底座内后部的配重块也有效防止整个装置的重心在前导致前翻的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立体图。
19.图中:1

底座;2

配电箱;3

弧形连接板;4

延伸板;5

电机盒;6

电动伸缩杆;7


助块;8

多源治疗照射板;9

上部连接软管;10

下部连接软管;11

高频电疗接触面;12

柔性管;13

扩展块;14

连接导线;15

t形滑槽;16

挂钩;17

红外光照头;18

t形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面瘫患者专用理疗仪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配电箱2,配电箱2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红外偏正光照机构、多源治疗仪机构和高频电疗机构,多源治疗仪机构包括弧形连接板3、延伸板4、电机盒5、电动伸缩杆6、辅助块7和多源治疗照射板8,弧形连接板3固定于配电箱2的上端中部,延伸板4固定于弧形连接板3的上端,电机盒5固定于延伸板4的上端,电机盒5内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盒5和延伸板4并向下延伸,电动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辅助块7固定于电动伸缩杆6的下端,多源治疗照射板8固定于辅助块7的下端。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个装置功能齐全,能够实现对面瘫患者的多种物理治疗,且不是强刺激如针刺,可以对患者进行温热疗法,通过多源治疗机构对患者的面部和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通过红外偏振光照机构对患者的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通过高频电疗机构对患者五官进行超短波治疗,同时在进行温热疗法,通过多源治疗机构对患者的面部和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时,装置中可以通过打开电机盒5内的正反转电机来带动连接正反转电机输出端的电动伸缩杆6进行顺逆时针旋转,从而使通过辅助块7连接的多源治疗照射板8做弧形往返运动,使患者面部的受热非常均匀,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且装置中电动伸缩杆6的设置也能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提高装置兼容性也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装置中红外偏正光照机构、多源治疗仪机构和高频电疗机构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4.具体的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红外偏正光照机构包括柔性管12、扩展块13、连接导线14、t形滑槽15、挂钩16、红外光照头17和t形滑块18,连接导线14、挂钩16、红外光照头17和t形滑块18均设置有两个,柔性管12的一端固定于配电箱2的上端,扩展块13固定于柔性管12的另一端,连接导线14开设于扩展块13的下端,两个t形滑块18均滑动连接于t形滑槽15内,挂钩16分别固定于两个t形滑块18的下端,两个连接导线14的一端连接于配电箱2的前端,且两个连接导线14分别贯穿两个挂钩16并向前延伸,两个红外光照头17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接导线14的另一端。
25.本实施例中:在通过红外偏振光照机构对患者的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时,大方向可以通过柔性管12进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移动,小方向上也能通过滑动在扩展块13内t形滑槽15的两个t形滑块18来改变两个红外光照头17的横向位置,且操作便捷,实用性非常高。
26.具体的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高频电疗机构包括两个上部连接软管9、下部连接软
管10和高频电疗接触面11,两个上部连接软管9均连接于配电箱2的上端,两个下部连接软管10均连接于配电箱2的前端,两个高频电疗接触面11分别固定于两个上部连接软管9和两个下部连接软管10之间。
27.本实施例中:通过高频电疗机构对患者五官进行超短波治疗时,可以通过两个上部连接软管9和两个下部连接软管10来对面部不同宽度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高频电疗,不仅操作便捷,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配性。
28.具体的请结合图1所示,多源治疗照射板8的前端设置为圆弧面。
29.本实施例中:将多源治疗照射板8设置为圆弧面能提高对患者面部的照射均匀性。
30.具体的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两个连接导线14和两个红外光照头17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环。
31.本实施例中:两个限位环的设置能有效预防两个挂在挂钩16的连接导线14意外向后滑落,造成意外损失。
32.具体的,底座1内后部设置有配重块。
33.本实施例中:装置中底座1内后部的配重块也有效防止整个装置的重心在前导致前翻的意外发生。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整个装置功能齐全,能够实现对面瘫患者的多种物理治疗,且不是强刺激如针刺,可以对患者进行温热疗法,通过多源治疗机构对患者的面部和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通过红外偏振光照机构对患者的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通过高频电疗机构对患者五官进行超短波治疗,同时在进行温热疗法,通过多源治疗机构对患者的面部和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时,装置中可以通过打开电机盒5内的正反转电机来带动连接正反转电机输出端的电动伸缩杆6进行顺逆时针旋转,从而使通过辅助块7连接的多源治疗照射板8做弧形往返运动,使患者面部的受热非常均匀,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且装置中电动伸缩杆6的设置也能适配不同身高的患者,提高装置兼容性也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通过高频电疗机构对患者五官进行超短波治疗时,可以通过两个上部连接软管9和两个下部连接软管10来对面部不同宽度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高频电疗,不仅操作便捷,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配性,在通过红外偏振光照机构对患者的乳突部进行照射治疗时,大方向可以通过柔性管12进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移动,小方向上也能通过滑动在扩展块13内t形滑槽15的两个t形滑块18来改变两个红外光照头17的横向位置,且操作便捷,实用性非常高,并且装置中底座1内后部的配重块也有效防止整个装置的重心在前导致前翻的意外发生。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