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6947发布日期:2021-12-11 10:3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床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2.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动床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动床包括:主控制盒11、驱动电机41、wifi盒42、按摩设备43等。主控制盒11通过通信线90分别与驱动电机41、wifi盒42、按摩设备43相连以进行控制。由于客户需求不同,可能增加其他模块单元,每个新增加的模块单元都需要与主控制盒11相连接,由此导致电动床底面电器排布和线路排布复杂而且杂乱。随着客户需要电动床配备更多的电器,导致现有的排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床控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动床排线方式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床控制设备,包括:主控制盒和至少两个副控制盒;
5.所述主控制盒和所述副控制盒均包括:执行控制接口和至少两个模块间连接接口;
6.所述主控制盒和所述副控制盒分别通过各自的所述执行控制接口连接至各自的执行单元;
7.所述主控制盒与所述副控制盒之间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相连接;
8.在每个所述副控制盒内均设有模块内总线;所述模块内总线在所述副控制盒内连接于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之间;
9.各个所述副控制盒的所述模块内总线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连接至所述主控制盒以构成完整通信总线。
10.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
11.所述主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包括:电源设备和重用电设备;
12.所述副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按摩模块、生理监测模块、显示模块、香薰模块或终端通信模块。
13.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主控制盒与所述副控制盒之间通过第一可拆卸机构和第二可拆卸机构构成首尾相接的机械结构;
14.所述第一可拆卸机构设于所述主控制盒或所述副控制盒的一端,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设于所述主控制盒或所述副控制盒的另一端;
15.所述第一可拆卸机构与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相互配合,在安装状态下使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相连接。
1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
17.所述第一可拆卸机构包括:沿侧壁延伸的卡槽凹部;
18.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包括:沿侧壁延伸的卡槽凸部;
19.所述卡槽凸部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卡槽凹部与所述卡槽凸部相配合。
20.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包括:接口凸部和接口凹部;
21.所述接口凸部设于所述主控制盒或所述副控制盒的一端,所述接口凹部设于所述主控制盒或所述副控制盒的另一端;
22.所述接口凸部与所述接口凹部相配合;
23.所述接口凸部与所述接口凹部的安装方向,和所述卡槽凹部与所述卡槽凸部的安装方向相同;
24.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卡槽凹部和所述卡槽凸部相配合以使所述接口凸部与所述接口凹部相连接。
25.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副控制盒的壳体与所述主控制盒的壳体具有形状相同的横截面。
2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副控制盒的一端设有第一可拆卸机构和接口安装槽,所述副控制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可拆卸机构和接口挡板;
27.所述主控制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可拆卸机构和接口安装槽;
28.所述接口安装槽与所述接口挡板相互配合;
29.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在所述接口挡板的投影落入所述接口挡板内。
30.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还包括:端面挡板;
31.所述端面挡板设有接口挡板;
32.所述端面挡板与所述卡槽凹部相配合,或者,所述端面挡板与所述卡槽凸部相配合;
33.所述端面挡板安设于所述电动床控制设备的两端。
34.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主控制盒在命令周期内通过通信总线广播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副控制盒标识;
35.所述副控制盒仅接收携带自身副控制盒标识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自身的执行单元进行控制。
3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在每个所述副控制盒内均设有模块内电源线;所述模块内电源线在所述副控制盒内连接于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之间;
37.各个所述副控制盒的所述模块内电源线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连接至所述主控制盒以构成完整电源线。
38.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在每个所述副控制盒内均设有模块内使能控制线;所述模块内使能控制线在所述副控制盒内连接于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之间;
39.各个所述副控制盒的所述模块内使能控制线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连接至所述主控制盒以构成完整使能控制线。
40.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需要采用使能信号的所述副控制盒连接至各自的使能控制线;所述主控制盒通过所述使能控制线发送使能信号;
41.所述副控制盒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使能信号对自身的执行单元进行控制。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床控制设备,通过将模块内总线组成完整的通信总线,各个执行单元通过副控制盒连接至通信总线,以接收主控制盒的控制指令,不再需要将所有的电器设备均通过外部通信线连接至主控制盒,大幅减少了电器布线数量,形成了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相连,其他执行单元分别与各自副控制盒连线的布线结构,布线方式科学合理,简单有序,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布线结构。
附图说明
4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44.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动床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副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4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5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动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5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模块间连接接口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5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副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副控制盒与主控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55.图12为未采用接口挡板的电动床控制设备;
5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5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床包括:驱动电机41和床板99。
59.驱动电机41驱动床板99翻转使电动床体构成特定形态,为人体提供更好的睡眠姿态。
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床控制设备,用于图2所示的电动床,该电动床控制设备包括:主控制盒和副控制盒。
61.具体地,主控制盒用于电动床的整体控制,副控制盒接收主控制盒指令并对与该副控制盒连接的执行单元进行控制。
62.所述主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包括:电源设备和重用电设备。
63.电源设备连接电源插座等,并对副控制盒及其执行单元提供工作电能。
64.重用电设备包括:用于驱动电动床折叠变形的驱动电机。由于折叠变形是每个电动床都需要具备的功能,因此驱动电机是电动床的基本配置,而且驱动电机用电量大,一般
通过与电源相连的主控制盒直接控制。
65.此外,主控制盒的执行单元还可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和照明设备等。
66.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控制指令,人机交互模块可连接键盘、人机交互触摸界面、无线通讯模块等,无线通讯模块可连接遥控器或者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例如,无线通讯模块采用红外通讯,接收遥控器指令并发送至主控制盒,或者,无线通讯模块采用蓝牙、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建立连接,接收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的指令,并发送至主控制盒。此外,用户也可通过触摸屏等人机交互触摸界面对主控制盒发出指令。
67.照明设备,用于控制灯光亮度、开关、色彩变化等。
68.副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按摩模块、生理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显示模块、香薰模块或终端通信模块。
69.蓝牙模块作为通信单元,主要用于与智能终端建立连接,接收智能终端指令,并发送至主控制盒。
70.wifi模块作为通信单元,主要用于接入wifi热点,与云端服务器建立连接。
71.按摩模块可以包括物理震动器等,根据主控制盒接受的指令启动并控制强度,对床体上的人体进行按摩。
72.生理监测模块主要采用压力传感器、体温监测仪、血氧监测仪等,用于根据主控制盒的控制,对床体上的人体的生理情况进行监测,获取生理数据。
73.环境监测模块主要采用温度传感器、光感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用于根据主控制盒的控制,对床体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获取环境数据,进一步可根据环境数据控制照明设备对环境光进行调整。
74.显示模块包括触摸屏、显示屏等,用于人机交互,接受主控制盒的控制。
75.香薰模块可以采用加热器对香体进行加热,使香体散发香味,香薰模块接受主控制盒的控制。
76.终端通信模块可采用:蓝牙、wifi、nfc等,与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建立连接。终端通信模块可作为主控制盒的执行模块,也可作为副控制盒的执行模块。
77.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床控制设备也可用于电动床之外的其他床体,即不需要采用驱动电机进行折叠变形的床体。这些床体的主控制盒的执行单元不包括驱动电机,但是其副控制盒的执行单元也可采用生理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等。
7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副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副控制盒21包括:执行控制接口31和至少两个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2b。执行控制接口31和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2b设于副控制盒21的本体22。副控制盒21内均设有模块内总线51。模块内总线51在所述副控制盒的本体22内连接于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2b之间。模块内总线51连接副控制盒内的中央处理单元61,副控制盒内的中央处理单元61通过执行控制接口31连接至副控制盒的执行单元40。
79.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类似,主控制盒也具有执行控制接口和至少两个模块间连接接口,主控制盒的执行控制接口连接至主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具体原理可参考图3所示的副控制盒,此处不再赘述。
8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至7所示,若干副控制盒21之间通过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2b进行连接,副控制盒21同样通过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2b与主控制盒11进行连接。各个所述副控制盒21内的所述模块内总线51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2b连接至主控制盒的中央处理单元62以构成完整通信总线50。主控制盒11和副控制盒21分别通过各自的执行控制接口32连接至各自的执行单元。
81.主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包括:驱动电机41等。
82.副控制盒的执行单元包括:wifi模块42、按摩模块43、蓝牙模块44、生理监测模块45、环境监测模块46、显示模块、香薰模块和/或终端通信模块等(图中未示出)。
83.主控制盒和副控制盒的执行单元的具体内容已经在上文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8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动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床控制设备,通过将模块内总线组成完整的通信总线,各个执行单元通过副控制盒连接至通信总线,以接收主控制盒的控制指令,省去了主控制盒和副控制盒之间的通信线90,大幅减少了电器布线数量,形成了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直接相连,其他执行单元分别与各自副控制盒连线的布线结构,布线方式科学合理,简单有序,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布线结构。
85.具体地,若干副控制盒均采用标准尺寸,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即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在宽、高均采用相同尺寸,在主控制盒与若干副控制盒相连后,形成一个从整体上整齐美观的电动床控制设备。主控制盒的长度可以与副控制盒不同,以区分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便于工厂安装人员快速找到主控制盒。
8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副控制盒的壳体与所述主控制盒的壳体具有形状相同的横截面,使组装好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构成一个完整美观的产品,例如,如图5所示,构成一个整体呈矩形的产品。此外,其他整体美观的产品形状也处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87.此外,原先副控制盒具有各自不同的型号,例如不同的物理接口机构、不同的接口引脚、不同的接口信号标准。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控制盒对物理接口机构、接口引脚、接口信号标准进行了标准化统一,使之具有相同的物理接口机构、接口引脚、接口信号标准,从而构建成模块化、标准化的副控制盒系统,便于电动床组装,而且使得床底布线体系更加简单,也便于对电动床的电器元件进行维修。
88.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主控制盒与所述副控制盒之间通过第一可拆卸机构和第二可拆卸机构构成首尾相接的机械结构。所述第一可拆卸机构设于所述主控制盒或所述副控制盒的一端,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设于所述主控制盒或所述副控制盒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可拆卸机构与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相互配合,在安装状态下使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相连接。
89.具体地,如图5至7所示,所述第一可拆卸机构包括:沿侧壁延伸的卡槽凹部71。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包括:沿侧壁延伸的卡槽凸部72。所述卡槽凸部72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卡槽凹部71与所述卡槽凸部72 相配合。沿侧壁延伸例如为沿副控制盒的高度方
向延伸至上、下底面为止。卡槽凹部71具体由两个沿侧壁延伸的卡合机构711、以及卡合机构711所在的侧壁构成。卡槽凸部72卡合至卡槽凹部71内,且卡槽凸部72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构成梯形截面,卡槽凹部71的凹槽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减小构成梯形截面,使卡槽凹部71与卡槽凸部72相配合,确保卡合贴紧,避免脱落。
90.此外,也可以为如下形式,第一可拆卸机构包括:沿侧壁延伸的卡槽凸部72。所述第二可拆卸机构包括:沿侧壁延伸的卡槽凹部71。
9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模块间连接接口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31a设于副控制盒的一端,模块间连接接口31b设于副控制盒的另一端,所述接口凸部33a设于副控制盒的一端的模块间连接接口31a,所述接口凹部33b设于副控制盒的另一端的模块间连接接口31b。即模块间连接接口31a包括:接口凸部33a。具体地,接口凸部 33a为设于模块间连接接口31a的若干平行排列的金属片构成的凸起部。模块间连接接口31b包括:接口凹部33b。具体地,接口凹部33b为设于模块间连接接口31b的若干平行排列的金属片之间构成的凹槽部。接口凸部33a 与接口凹部33b紧密配合,使接口凸部33a插入接口凹部33b并在金属片侧面紧密接触,形成犬牙交错的接口结构,以满足电连接要求。
92.主控制盒的模块间连接接口、接口凸部、接口凹部的设置方式与副控制盒完全相同,具体可参照副控制盒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93.所述接口凸部33a与所述接口凹部33b的安装方向,和所述卡槽凹部 71与所述卡槽凸部72的安装方向相同;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卡槽凹部71 和所述卡槽凸部72相配合以使所述接口凸部33a与所述接口凹部33b相连接。
94.具体地,如图6和9所示,在主控制盒11与副控制盒21相互安装时,将卡槽凹部71与卡槽凸部72对齐并沿着高度方向h进行移动,使卡槽凸部 72卡入卡槽凹部71内,以使副控制盒与主控制盒构成机械连接。同时,如图9所示,基于沿高度方向h移动,使接口凸部33a卡入接口凹部33b内,以使副控制盒与主控制盒构成电连接。即接口凸部与所述接口凹部的安装方向,和所述卡槽凹部与所述卡槽凸部的安装方向相同,均沿着高度方向安装或拆卸。并且在安装状态下,卡槽凹部71和卡槽凸部72卡合在一起以使接口凸部33a与接口凹部33b紧密连接在一起。即在将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机械连接在一起时,就使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通过模块间连接接口电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便捷快速地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床控制设备。副控制盒之间的模块间连接接口安装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95.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的通信协议中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沟通过程包括:
96.所述主控制盒在命令周期内通过通信总线广播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含副控制盒标识;
97.所述副控制盒仅接收携带自身副控制盒标识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自身的执行单元进行控制。
98.具体地,命令周期内,主控制盒向副控制盒下行发送控制命令;命令周期外,副控制盒向主控制盒上行反馈数据及响应。例如,若干副控制盒b1、b2、b3、b4、
……
、bn连接至主控制盒,其中,b1、b2、b3、b4、
……
、 bn分别表示若干副控制盒的标识,在系统内可以预先设置。若用户希望控制电机驱动床板翻转,用户利用遥控器发送控制指令至主控制盒,主控制
盒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后,确定需要控制副控制盒b1的执行单元驱动电机。则主控制盒通过模块内总线51构成的完整通信总线50广播发送携带有该副控制盒标识b1的控制指令。此时,全部副控制盒均会收到该广播发送的控制指令,各个副控制盒的中央处理单元将收到的控制指令携带的标识b1与自身的标识对比,若标识不同,则停止对该控制指令的执行。而副控制盒 b1收到该携带有标识b1的控制指令后,经对比确定控制指令携带的标识 b1与自身的标识相同,则副控制盒b1的中央处理单元对该控制指令进行执行,控制自身连接的执行单元,即驱动电机,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对应的动作。通过上述通信协议,实现了各个副控制盒共享一条通信总线,避免命令发送错误。
9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副控制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副控制盒与主控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动床控制设备中,在每个所述副控制盒21内均额外设有模块内电源线52;所述模块内电源线52在所述副控制盒21内连接于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 (31a、31b)之间;各个所述副控制盒21的所述模块内电源线52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31a、31b)连接至所述主控制盒11以构成完整电源线。
100.可选地,在每个所述副控制盒21内均额外设有模块内使能控制线53;所述模块内使能控制线53在所述副控制盒21内连接于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 (31a、31b)之间;各个所述副控制盒21的所述模块内使能控制线53通过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连接至所述主控制盒11以构成完整使能控制线。
10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动床控制设备,除了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通信总线,还采用了类似结构的电源线和使能控制线,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床控制设备还可以采用使能信号,并将电能输送至各个执行单元。由于副控制盒与主控制盒之间的连线只有这三类,由此实现了全部副控制盒的模块化连接,在将副控制盒与主控制盒通过模块间连接接口组装为电动床整体控制设备的同时,将分段的通信总线、电源线和使能控制线也全都连接为完整线路。
102.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需要采用使能信号的所述副控制盒连接至各自的使能控制线;所述主控制盒通过所述使能控制线发送使能信号;
103.所述副控制盒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使能信号对自身的执行单元进行控制。
104.具体地,使能信号即为enable信号,可用于执行设备开启、关闭、重置等。模块间连接接口具体可提供若干使能信号接口,模块内使能控制线连接于使能信号接口之间,例如根据n个使能信号接口,使副控制盒至主控制盒内构成n条完整的使能信号线。对于需要使用使能信号的执行单元,该执行单元对应的副控制盒连接至对应的使能信号线,以接收主控制盒针对该使能信号线的使能信号。例如,对于床底灯等照明设备,使其连接对应的照明控制的使能控制线,通过照明使能信号控制该床底灯的开启和关闭。
105.图12为未采用接口挡板的电动床控制设备,如图12所示,主控制盒和副控制盒一般设有接口安装槽,以便于接口凸部与所述接口凹部的安装连接。但是接口安装槽会使接口暴露于外部环境,导致灰尘落于模块间连接接口,影响接口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实施例三的电动床控制设备。
10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拆分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所述副控制盒21的一端设有第一可拆卸机构和接口安装槽
73,所述副控制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可拆卸机构和接口挡板74。所述接口安装槽73与所述接口挡板74相互配合,在前一个副控制盒的第一可拆卸机构与后一个副控制盒的第二可拆卸机构安装在一起时,使前一个副控制盒的接口挡板74恰好覆盖后一个副控制盒的接口安装槽73,并且接口安装槽73与接口挡板74紧密配合,不留缝隙。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副控制盒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总线、使能控制线、电源线均为分段结构,在模块间连接接口位置进行连接,此处的密封非常关键,如果裸露于外部环境,将对通信总线、使能控制线、电源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关键位置进行重点密封,从而将内部通信总线、使能控制线、电源线与外部隔离,提高电动床控制设备使用寿命,并且整体没有缝隙,外观更加美观。
107.具体地,在安装状态下,所述模块间连接接口在所述接口挡板74的投影落入所述接口挡板74内,以便于接口凸部与所述接口凹部的安装连接。
108.进一步,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床控制设备还包括:端面挡板75。
109.所述端面挡板75设有接口挡板74;所述端面挡板75采取类似于卡槽凸部72的结构,与所述卡槽凹部71相配合。所述端面挡板安设于所述电动床控制设备的两端。对于主控制盒与若干副控制盒连接的结构,即构成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整体结构的两端,利用端面挡板75的接口挡板74对接口安装槽73进行隔离,利用端面挡板75的主体侧壁对模块间连接接口的侧面进行隔离,从而使构成的电动床控制设备整体结构的两端的接口也被隔离,提高电动床控制设备使用寿命,并且两端的端面挡板构成电动床控制设备两端侧壁,使外观更加美观。此外,端面挡板75也可与卡槽凸部72相配合,例如端面挡板75采取类似于卡槽凹部71的连接结构。
110.具体地,如图13所示,所述主控制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可拆卸机构和接口安装槽73。即主控制盒的两端采取相同的可拆卸机构及安装槽或挡板机构,使得主控制盒与副控制盒连接后,整个电动床控制设备的两端具有相同的连接结构,从而可以采用相同结构的端面挡板,避免额外加工两种端面挡板带来的额外工作量。并且可以进一步简化电动床控制设备的安装流程。
111.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112.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