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5270发布日期:2021-08-10 14:1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内固定技术是脊柱外科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椎疾病、创伤的治疗,在脊椎内固定系统中,万向螺钉和连接棒这两种器械的组合使用是一种较常用的内固定方式。

图1为一种万向螺钉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仅表示了各部分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省略了具体的螺纹结构,参见图1所示,所述万向螺钉1包括螺钉座11、螺钉12、螺钉帽13,在手术过程中,当多个所述螺钉12置入固定在患者脊椎后,即可将连接棒(图中未示出)穿过所述螺钉座11的卡槽111,然后在所述卡槽111中拧入所述螺钉帽13,这样就可将连接棒与所述螺钉座11固定连接。

由于市售的连接棒产品通常使用钛合金等硬质高强度金属制成且具有固定规格(例如直径为5.5mm,长度为50、60至100、140mm这样的不同长度型号),因此,当万向螺钉1在患者脊椎固定后,根据具体患者情况,需要确定贯通连接多个所述万向螺钉1的连接棒长度,之后在手术室中现场使用工具对连接棒进行截取和弯曲。然后固定在所述万向螺钉1之间,从而实现对患者脊椎的施力。对于连接棒首尾两端露出所述万向螺钉1的位置,通常希望长度越短越好,例如,在连接棒首尾两端在所述万向螺钉1外仅露出0.3-0.5mm就会非常理想,这样可避免露出部位对人体组织造成额外刺激甚至损伤。

在对连接棒进行弯曲的过程中,由于连接棒自身轴向可提供较长的力臂,因此操作相对容易,但轴向尺寸截取的过程通常费时费力,现有的手术过程中,当所述万向螺钉1在患者脊椎固定后,通常是使用例如缝合线甚至棉线这样的柔性绳搭接在多个所述万向螺钉1的所述螺钉座11上,模拟出连接棒的轨迹,然后两手掐住两端的所述螺钉座11外的线头部分,将柔性绳取出后,用尺子测量获得两手之间的柔性绳长度,获得连接棒需要截取的长度,由于柔性绳自身没有刚度,因此,这种方式并不能与连接棒安装后的真实形状重合,仅仅只能测量获得多个所述螺钉座11之间的轨迹距离,所以需要医生根据经验测量在获得的两手之间的柔性绳长度基础上进行调整,来进行连接棒的初次截取,通常初次截取后都会有较大余量,例如,在一端的连接棒露出部分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另一端甚至会露出5mm以上,这样就需要再次进行截取操作。如前所述,由于连接棒的截取过程费时费力,因此多次截取修正长度必然会增加手术耗时,不但增加了患者的不适,还会使得医护人员长时间站立等待而增加疲劳度。因此,如能快速准确的测量所需截取的连接棒的长度,则可大大提升治疗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脊椎内固定器械包括万向螺钉和连接棒,所述万向螺钉包括螺钉座,其包括一个与所述螺钉座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托,一个与所述定位托可旋转连接的固定杆,以及一个与所述连接棒直径相同的测量棒,所述定位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轴向通孔,所述定位托在轴向上包括一个用于与所述螺钉座连接的插入部,以及一个用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插入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握持部的所述轴向通孔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杆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内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测量棒由柔性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测量棒由紫铜棒或者黄铜棒制成。

优选地,所述测量棒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弧形限位端头,所述弧形限位端头的直径与所述螺钉座的外圆面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长度l1是所述螺钉座的所述卡槽的螺距的1-2倍。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直径设置为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导程比所述第一外螺纹导程大2-5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大大提升了脊椎内固定术实施过程的治疗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一种万向螺钉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的定位托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用于与图2的定位托连接的固定杆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用于被图3的固定杆压紧固定的测量棒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为一种万向螺钉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的定位托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用于与图2的定位托连接的固定杆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用于被图3的固定杆压紧固定的测量棒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所述脊椎内固定器械包括万向螺钉1和连接棒(图中未示出),所述万向螺钉1包括螺钉座11,其包括一个与所述螺钉座11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托2,一个与所述定位托2可旋转连接的固定杆3,以及一个与所述连接棒直径相同的测量棒4,所述定位托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杆3连接的轴向通孔21,所述定位托2在轴向上包括一个用于与所述螺钉座11连接的插入部22,以及一个用于握持的握持部23,所述插入部22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21,所述握持部23的所述轴向通孔21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杆3连接的第一内螺纹231,所述固定杆3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内螺纹231连接的第二外螺纹31,所述测量棒4由柔性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当多个万向螺钉1在患者脊椎固定后,可先将所述测量棒4顺序卡入多个万向螺钉1的所述螺钉座11的卡槽111内,

然后在一端的所述螺钉座11上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托2,所述定位托2的作用主要是给所述固定杆2提供导向,因此,所述第一外螺纹221的长度l1可以是所述螺钉座11的所述卡槽111的螺距的1-2倍,也就是说,所述定位托2只需拧1-2圈即可完成固定,所述握持部23用于医生手动旋转,因此直径可设置为10mm左右,这样便于医生用两个指头轻松拧动。之后即可调整所述测量棒4的位置,使得所述测量棒4的端头在该所述螺钉座11外露出的位置符合要求,然后即可拧动所述固定杆3,使所述固定杆3将所述测量棒4与这一端的所述螺钉座11固定,所述第一内螺纹23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31可使用比所述第一外螺纹221导程大2-5倍的导程,这样,即便是使用在长尾的万向螺钉1上,也可以很容易的只旋转较少的圈数,就能够使得所述固定杆3顶住所述测量棒4,从而将所述测量棒4固定。

在固定了一端的所述螺钉座11上的所述测量棒4后,即可将所述测量棒4进行塑形,也即是按照所述连接棒可能需要弯曲的形状对所述测量棒4进行弯曲,所述测量棒4由柔性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紫铜棒或者黄铜棒以及其他柔软的金属,这样就可以较容易的手动进行弯曲。

待所述测量棒4塑形完成后,即可在剩余的所述螺钉座11上安装所述定位托2,并用所述固定杆3将所述测量棒4固定。

在所有的所述螺钉座11上均固定所述测量棒4后,即可在另一端的所述螺钉座11上,将延伸出的所述测量棒4的部分贴合所述螺钉座11进行弯曲,从而形成贴合所述螺钉座11的折痕。

完成上述过程后,即可将全部所述螺钉座11上的所述定位托2拆卸下来,然后即可取下所述测量棒4,将所述测量棒4有折痕至另一端之间的部分拉直,然后测量之间的距离,即可获得所述连接棒的实际长度,从而可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对所述连接棒进行截取。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只需对所述连接棒进行一次截取,即可满足手术使用要求,从而大大提升了治疗效率和效果。

参见图4所示,为了避免在对所述测量棒4进行塑形过程中,最先固定的所述测量棒4的端部产生位移,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在所述测量棒4的一端,可设置有一个弧形限位端头41,所述弧形限位端头41的直径与所述螺钉座11的外圆面直径相同,这样当所述弧形限位端头41与所述螺钉座11的外圆面贴合后,即可有效限制所述测量棒4的位移,在最终测量时,即可从折痕处测量至所述弧形限位端头41内侧面的所述测量棒4的长度,从而获得所述连接棒所需截取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脊椎内固定器械辅助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大大提升了脊椎内固定术实施过程的治疗效率和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