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7124发布日期:2021-09-25 11:1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折叠式艾灸盒。


背景技术:

2.目前艾灸是中医外治法中的特色疗法之一,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通过产生温热作用和药理作用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并且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其经济,简便,有效的特点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为了便于临床使用,临床艾灸时多采用防火艾灸器具,例如艾灸盒,可以节约医生的操作时间,同时整个艾灸过程容易把控。
3.目前的艾灸盒一般都是采用单盒体的形式,这样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单个艾灸盒的艾灸面积小,在遇到一些特殊病患时,需要采用多个艾灸盒同时铺开进行艾灸,而且艾灸过程中需要单独进行固定,十分不方便。针对与上述的问题,如果采用一种大面积的艾灸盒,由于每个艾灸区域的所需艾灸效果不同,在一个艾灸盒内很难在不同区域实现不同的艾灸操作,而且这种大面积的艾灸盒后期存储时不容易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式艾灸盒,本艾灸盒采用折叠的方式实现多个盒体的连接以及收纳,艾灸面积大。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折叠式艾灸盒,包括底盒、提手、伸缩杆和分盒;底盒上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提手包括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端上的竖杆,两个所述竖杆能够分别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盒两侧对应的滑槽内,两个所述竖杆上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孔;伸缩杆能够伸缩,且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伸缩杆的中部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所述竖杆上的滑孔内;分盒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分盒的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轨槽,所述伸缩杆向外一端的活动插装在轨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底盒包括主盒架、主盒盖以及设置在主盒架内的第一防护网;所述主盒盖扣装在主盒架上;所述滑槽竖向设置在主盒架的两侧上。
8.进一步的,所述主盒盖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卡置艾条的卡孔。
9.进一步的,所述主盒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启闭的观察孔。
10.进一步的,所述分盒包括盒框、封盖以及设置在盒框内的第二防护网;所述封盖扣装在盒框上,所述轨槽设置在盒框两侧的外壁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封盖靠近底盒中心的一侧侧边上设置有与横杆配合的避让台阶,所述避让台阶上设置有凹陷区。
12.进一步的,所述盒框远离封盖一侧的边框上设置有软质胶垫。
13.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向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轨槽内设置有配合限位销的限位孔。
14.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两侧上均设置卡部,所述分盒侧壁上设置有有配合卡部的卡区。
15.进一步的,所述底盒的高度与分盒的高度相同。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艾灸盒采用可收纳式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保证底盒与两个分盒展开使用,提高了整个艾灸盒的艾灸面积,适应大面积艾灸的需求;此外利用伸缩杆在竖杆上滑动方式以及配合伸缩杆在轨槽内的滑动,可以实现分盒与底盒的展开或收纳动作,在后期存储时有利于减少了整个艾灸盒展开后的面积;实现空间收纳。由于底盒与两个分盒分别独立,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实现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艾灸,提高了不同艾灸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了一种折叠式艾灸盒,包括底盒100、提手200、伸缩杆300和分盒400;底盒100上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10;提手200包括横杆210和设置在横杆210两端上的竖杆220,两个所述竖杆220能够分别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底盒100两侧对应的滑槽110内,两个所述竖杆220上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孔230;伸缩杆300能够伸缩,且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伸缩杆300的中部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所述竖杆220上的滑孔230内;分盒40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分盒400的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轨槽410,所述伸缩杆300向外一端的活动插装在轨槽410内。其中在本技术中,为了更为美观,所述底盒100的高度与分盒400的高度相同,同时在两个分盒400进行折叠收纳后会收纳在底盒100的顶部,为此两个分盒400的宽度应当等于底盒100的宽度,这样整体配置规范,外形统一。伸缩杆300在本技术中为常规伸缩杆状结构,在本技术中伸缩杆300包括主体部310和活动插装在主体部330两端的杆体320;其中杆体320能够相对主体部330进行滑动。
23.在本技术中,分盒400和底盒100的内部设置可以采用常规的艾灸盒设计即可;例如专利号为201920204982.4一种隔药艾灸盒中的内部结构设计,这样可以实现避免艾条烫伤患者。在本技术中,提手200可以通过竖杆220与滑槽110的配合,实现在艾灸使用时完全收纳在底盒100的顶部上,避免占用空间,同时也可以降低整个艾灸盒在使用时的高度。其中,由于提手200在本技术中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提起整个艾灸盒,为此为了避免提手200从滑槽110内脱出,竖杆220的下端可以设计有一个限位钉的结构,或者是滑槽110内设置有限位销结构,限位销与滑孔230相配合实现限位。在本技术中,竖杆220和横杆210均为条状的结构,同时横杆210上的棱边进行倒角,提高操作人员握持的手感。
24.参见图2和图3,在本技术中给出了底盒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所述底盒100
包括主盒架120、主盒盖130以及设置在主盒架120内的第一防护网140;所述主盒盖130扣装在主盒架120上;所述滑槽110竖向设置在主盒架120的两侧上。其中主盒盖130与主盒架120的分体设计便于操作者进行取放艾灸或者是观察整个艾灸的燃烧情况,而且主盒架120在本技术中为一个框架的结构设计,第一防护网140设计在主盒架120内部的底部或下部,便于收纳艾条燃烧后所掉落的灰烬。
25.为了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艾条燃烧后加热了整个主盒架120进而烫伤患者,为此在主盒架120的下端上设置有隔热或者绝热的隔热条,隔热条采用软质的硅胶制成。在本技术中,由于艾条至第一防护网140与主盒盖130之间的区域,为此所述主盒盖13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卡置艾条的卡孔150,利用卡孔150来卡置艾条,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调整艾条在卡孔150内伸入深度来调节艾条相对患者皮肤的距离,提高了整个艾灸盒的适应性。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盒架120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一些用于放置艾条的托盘或者是托架等,这样可以不采用卡孔150的设计。
26.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艾条卡置在卡孔150内,为此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调节艾条的燃烧端距离患者皮肤的距离,所述主盒架120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启闭的观察孔160;这样除了便于观察外,同时可启闭的设计可以避免艾条燃烧后产生的艾烟过快流散。
27.参见图1至图3,在本技术中分盒400的结构基本可以采用与底盒100相同的结构设计,只是尺寸有所减小。其中,所述分盒400包括盒框420、封盖430以及设置在盒框420内的第二防护网440;所述封盖430扣装在盒框420上,所述轨槽410设置在盒框420两侧的外壁上。在本技术中第二防护网440同样设置在盒框420内部的下部或者底部上;而封盖430同样与主盒盖130同样的设置。但是在本技术中由于后期分盒400需要进行收纳,也避免分盒400与横杆210产生运动干涉以及提高后期的收纳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盖430靠近底盒100中心的一侧侧边上设置有与横杆210配合的避让台阶450,所述避让台阶450上设置有凹陷区460。在完全展开后,提手200还可以在滑槽110内继续向下滑动,这时横杆210可以隐没在避让台阶450上,实现横杆210的隐藏,同时凹陷区460也便于操作人员抠起横杆210。
28.其中,为了避免分盒400在展开时从轨槽410内脱出,所述伸缩杆300向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310,所述轨槽410内设置有配合限位销310的限位孔470。为了避免分盒400在使用时烫伤患者,所述盒框420远离封盖430一侧的边框上设置有软质胶垫。此外在本技术中,无论是分盒400还是底盒100,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打开时发生烫伤,其中封盖430和主盒盖130相对的两侧边沿上均设置有隔热胶条,操作人员通过抓取隔热胶条来实现提起封盖430或主盒盖130。当然也可以设计一些凹坑结构,凹坑内设置隔热垫。
29.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中为了实现在收纳时,两个分盒400不会相对底盒100松散;所述竖杆220的两侧上均设置卡部240,所述分盒400侧壁上设置有有配合卡部240的卡区480。在收纳时,操作工人将两个分盒400提起,由于两个分盒400通过伸缩杆300连接,因此伸缩杆300在滑孔230内向上滑动,同时整个提手200也被提起,竖杆220在滑槽110内向上滑动直至被限位。这时工作人员可以相向推动两个分盒400,这时伸缩杆300在轨槽410内滑动进而实现两个分盒400靠拢并贴合,杆体320相对主体部310进行收缩,以适配两个分盒400的相对距离。当两个分盒400收纳完成后,卡部240与卡区480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将两个分盒
400锁紧,避免松散。当然这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整个提手200向下推,使得横杆210隐没在避让台阶450内,当然也可以保留横杆210高于分盒400的顶部,这时操作人员可以提起横杆210,进而同时提起整个艾灸盒。
30.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艾灸盒采用可收纳式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能够保证底盒100与两个分盒400展开使用,提高了整个艾灸盒的艾灸面积,适应大面积艾灸的需求;此外利用伸缩杆300在竖杆220上滑动方式以及配合伸缩杆300在轨槽410内的滑动,可以实现分盒400与底盒100的展开或收纳动作,在后期存储时有利于减少了整个艾灸盒展开后的面积;实现空间收纳。由于底盒100与两个分盒400分别独立,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实现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艾灸,提高了不同艾灸的针对性和独立性。
31.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