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7231发布日期:2021-08-27 10:5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使用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目前常见的轮椅多为普通转动式或电动轮椅,虽然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比起普通轮椅使用体感更加方便,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等因素,其应用范围和人群仍不如普通轮椅广泛。普通轮椅在使用时,患者通过双手控制两侧的旁圈,便可实现轮椅的前后、后退和转向操作。然而,轮椅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会经常经历一些上坡路段,故对于年轻有力的使用者来说,可安全通过,而对于力气小或老年人来讲,往往会行至中途而无力继续前进或因反应迟钝、操作不当等而造成轮椅出现溜坡后退情况,从而发生安全问题。另外,普通轮椅在使用过程中因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故也会给患者日常使用带来不方便的情况。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696261.2,申请日2016.07.05,专利名称为:一种可止退的轮椅。公开了一种可止退的轮椅,包括安装在架体上的两个主动轮和两个方向轮,两主动轮经转轴配合轴承安装在架体上,其特征在于,转轴上靠近轴承位置安装有自行车飞轮,架体上固定安装有与自行车飞轮配合的止退组件,止退组件包括外护套,外护套的顶部经顶盖封闭,外护套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止退杆,止退杆贯穿顶盖和外护套设置。

中国专利文献:cn200520125229.6,申请日2005.12.12,专利名称为:一种上坡自动防退下坡防滑的新型轮椅。公开了一种上坡自动防退下坡防滑的新型轮椅,包括一摩擦式棘轮制动轮椅上坡自动防退装置和一手旋式轮椅下坡防滑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各有两套,他们分别被对称的安装在轮椅两侧靠近后大轮外胎的轮椅金属框架上,用来控制轮椅的上坡防退及下坡防滑。

上述专利文献cn201620696261.2中的一种可止退的轮椅,采用止退杆的上部加工有凹台,止退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触在凹台上,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顶盖底部,止退杆的顶部固定有顶板,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顶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板配合的长方体限位块,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使用者在上坡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供腿脚残疾患者使用;而专利文献cn200520125229.6中的一种上坡自动防退下坡防滑的新型轮椅,则采用摩擦式棘轮制动轮椅上坡自动防退装置与手旋式轮椅下坡防滑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微小,制造工艺简便,制造成本非常低廉。操作方便省力,对轮椅的控制功能快捷可靠。特别重要的是该装置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装在所有现行使用的普通轮椅上,而不必对这些普通轮椅进行任何改动,进而使之成为能一种上坡自动防退、下坡防滑的新型安全轮椅。但是关于一种上坡时可制动轮椅后退,防止出现溜坡问题,保证患者使用安全,且具备日常使用过程中,满足患者在轮椅上饮食、阅读和休闲功能,同时具备轮椅后退可视功能的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上坡时可制动轮椅后退,防止出现溜坡问题,保证患者使用安全,且具备日常使用过程中,满足患者在轮椅上饮食、阅读和休闲功能,同时具备轮椅后退可视功能的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坡时可制动轮椅后退,防止出现溜坡问题,保证患者使用安全,且具备日常使用过程中,满足患者在轮椅上饮食、阅读和休闲功能,同时具备轮椅后退可视功能的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所述的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桌板装置和制动装置;所述的轮椅本体包括坐垫、靠背、把手、肘垫、前侧支撑管、后侧支撑管、脚踏管、脚踏板、小轮、大轮、底部横管、支撑固定管;所述的小轮设于前侧支撑管的底部;所述的大轮设于后侧支撑管的底部;所述的大轮与轮椅本体后端的底部横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的连接管中部位置固定设有齿轮;所述的连接管末端与底部横管之间为滚珠转动连接结构;所述的轮椅本体前侧支撑管两侧还通过弹性臂连接有后视镜;

所述的桌板装置包括伸缩调节装置、调节杆和桌板;所述的伸缩调节装置设于前侧支撑管上方;所述的调节杆两端分别与调节装置和桌板连接;所述的调节杆中部为滚珠调节钮方式连接;所述的桌板置于肘垫下方;所述的桌板上还设有餐具放置槽和水杯放置槽;

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套管、单向转动齿轮、联动杆、挡片、连接杆、插槽和插销;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设于联动杆底部;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为顺时针转动轮;所述的套管分别设于连接管上设有的齿轮上方,且套管底部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的联动杆底部设于套管内部;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与齿轮之间为配合结构;所述的挡片设于联动杆上方的联动杆外围;所述的连接杆与任意一侧的联动杆竖直相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杆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的插槽设于连接杆上方的后侧支撑管上,所述的插销可穿过插槽和通孔将连接杆与插槽保持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坐垫四周分别与前侧支撑管和后侧支撑管连接,且前侧支撑管设于坐垫前方,后侧支撑管设于坐垫后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坐垫设于前侧支撑管和后侧支撑管的中部位置;所述的靠背设于坐垫的后方,且靠背两侧分别与后侧支撑管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把手设于后侧支撑管的顶部位置;所述的肘垫设于坐垫上方左右两侧位置,且肘垫两端分别与前侧支撑管和后侧支撑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脚踏管设于前侧支撑管的下方位置;所述的脚踏板设于脚踏管末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部横管连接前侧支撑管和后侧支撑管的底部位置;所述的支撑固定管呈框型上下层结构设于坐垫下方,且所述的支撑固定管两侧分别与底部横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弹性臂为360°可弯曲材料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设于前侧支撑管上方的桌板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伸缩调节装置以及转动调节杆,便可使得桌板水平的放置于患者正前方,桌板上设有的餐具放置凹槽和水杯放置凹槽可在患者饮食、阅读和休闲时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便捷。

2、桌板装置在不使用时可通过调节伸缩调节装置和转动调节杆,将桌板置于肘垫下方,从而使用方便,便于收纳。

3、连接管中部位置固定设有齿轮,且连接管末端与底部横管之间为滚珠转动连接结构的设计,使得轮椅本体在使用时,齿轮可随同大轮和连接管一起前后转动。

4、当患者使用轮椅过程中需要上坡时,通过将连接杆和插槽保持固定的插销向外移动后,联动杆和连接杆便会自动掉落,使得联动杆底部设有的单向转动齿轮与齿轮相互配合,从而使得轮椅只可向前转动,防止上坡过程中出现溜坡等危险情况。

5、当患者使用轮椅完成上坡后,只需用手向上将连接杆顶部提升至插槽内,然后通过插销穿过通孔,便可保持制动装置的固定,从而恢复轮椅前后正常转动。

6、通过在轮椅本体前侧支撑管上设有后视镜,便可患者在使用轮椅后退的过程中,时刻观察轮椅后面情况,防止误撞行人或发生危险情况,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后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后侧平面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单向转动齿轮与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轮椅本体11.坐垫

12.靠背13.把手

14.肘垫15.前侧支撑管

16.后侧支撑管17.脚踏管

18.脚踏板19.小轮

101.大轮102.连接管

103.齿轮111.底部横管

121.支撑固定管2.桌板装置

21.伸缩调节装置22.调节杆

23.桌板24.餐具放置槽

25.水杯放置槽3.制动装置

31.套管32.单向转动齿轮

33.联动杆34.挡片

35.连接杆351.通孔

36.插槽37.插销

4.弹性臂41.后视镜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后侧结构示意图。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所述的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桌板装置2和制动装置3;所述的轮椅本体1包括坐垫11、靠背12、把手13、肘垫14、前侧支撑管15、后侧支撑管16、脚踏管17、脚踏板18、小轮19、大轮101、底部横管111、支撑固定管121;所述的坐垫11四周分别与前侧支撑管15和后侧支撑管16连接,且前侧支撑管15设于坐垫11前方,后侧支撑管16设于坐垫11后方;所述的坐垫11设于前侧支撑管15和后侧支撑管16的中部位置;所述的靠背12设于坐垫11的后方,且靠背12两侧分别与后侧支撑管16连接固定;所述的把手13设于后侧支撑管16的顶部位置;所述的肘垫14设于坐垫11上方左右两侧位置,且肘垫14两端分别与前侧支撑管15和后侧支撑管16连接;所述的脚踏管17设于前侧支撑管15的下方位置;所述的脚踏板18设于脚踏管17末端;所述的小轮19设于前侧支撑管15的底部;所述的大轮101设于后侧支撑管16的底部;所述的底部横管111连接前侧支撑管15和后侧支撑管16的底部位置;所述的支撑固定管121呈框型上下层结构设于坐垫11下方,且所述的支撑固定管121两侧分别与底部横管111连接;所述的大轮101与轮椅本体1后端的底部横管111之间通过连接管102连接;所述的连接管102中部位置固定设有齿轮103;所述的连接管102末端与底部横管111之间为滚珠转动连接结构;

所述的桌板装置2包括伸缩调节装置21、调节杆22和桌板23;所述的伸缩调节装置21设于前侧支撑管15上方;所述的调节杆22两端分别与调节装置21和桌板23连接;所述的调节杆22中部为滚珠调节钮方式连接;所述的桌板23置于肘垫14下方;所述的桌板23上还设有餐具放置槽24和水杯放置槽25;

所述的制动装置3包括套管31、单向转动齿轮32、联动杆33、挡片34、连接杆35、插槽36和插销37;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32设于联动杆33底部;所述的套管31分别设于连接管102上设有的齿轮103上方,且套管31底部与连接管102固定连接;所述的联动杆33底部设于套管31内部;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32与齿轮103之间为配合结构;所述的挡片34设于联动杆33上方的联动杆33外围;所述的连接杆35与任意一侧的联动杆33竖直相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杆35顶部设有通孔351;所述的插槽36设于连接杆35上方的后侧支撑管16上,所述的插销37可穿过插槽36和通孔351将连接杆35与插槽36保持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把手13、肘垫14、前侧支撑管15、后侧支撑管16、脚踏管17、脚踏板18、小轮19、大轮101、底部横管111均有两个,且呈对称结构设于坐垫1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坐垫11和靠背12均有弹性柔软吸汗棉质布料制成,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所述的设于后侧支撑管16顶部的把手13方便推行使用;所述的设于坐垫11上方左右两侧位置的肘垫14用于放置患者的双臂,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所述的设于前侧支撑管15上方的桌板装置2,在使用时通过调节伸缩调节装置21以及转动调节杆22,便可使得桌板23水平的放置于患者正前方,桌板23上设有的餐具放置凹槽24和水杯放置凹槽25可在患者饮食、阅读和休闲时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便捷;所述的桌板装置12在不使用时可通过调节伸缩调节装置21和转动调节杆22,将桌板23置于肘垫14下方,从而使用方便,便于收纳;

所述的连接管102中部位置固定设有齿轮103,且连接管102末端与底部横管111之间为滚珠转动连接结构的设计,使得轮椅本体1在使用时,齿轮103可随同大轮101和连接管102一起前后转动;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32为顺时针转动轮,只可顺时针转动,无法逆时针转动;所述的通过制动装置3中设于齿轮103上方的套管31,以及套管31内设有的单向转动齿轮32和联动杆33,当患者使用轮椅过程中需要上坡时,通过将连接杆35和插槽36保持固定的插销37向外移动后,联动杆33和连接杆35便会自动掉落,且通过联动杆33上方外围设有的挡片34保持限位,使得联动杆33底部设有的单向转动齿轮32与齿轮103相互配合,从而使得轮椅只可向前转动,两个齿轮之间由于相互抵挡作用,从而限制轮椅向后转动,防止上坡过程中出现溜坡等危险情况;所述的当患者使用轮椅完成上坡后,只需用手向上将连接杆35顶部提升至插槽36内,然后通过插销37穿过通孔351,便可保持制动装置3的固定,从而恢复轮椅前后正常转动;

本申请中的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座椅具体使用方法:当患者使用轮椅在上坡前,可直接将轮椅本体1后侧支撑管16连接固定设有的插销37向外移动,使得制动装置3本体自动掉落,便可完成单向转动齿轮32和齿轮103的配合转动结构;患者在上坡过程中,可正常转动轮椅向前行驶,如行至中途感觉无力继续向前转动,则可原地稍作休息(也可以采取向前转动一圈再停止的停歇循环式操作),此时,由于单向转动齿轮32和齿轮103的相互配合作用,故轮椅不会后退,而是固定在原地,当患者休息后,便可继续向前转动轮椅,从而完成上坡过程,当上坡后,可一手抬起一侧的联动杆33,另一手将插销37插入插槽36,将连接杆35与插槽36保持固定,便可继续正常使用轮椅。

实施例2

请参看附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轮椅本体1前侧支撑管15两侧还通过弹性臂4连接有后视镜41;所述的弹性臂4为360°可弯曲材料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通过在轮椅本体1前侧支撑管15上设有后视镜41,便可患者在使用轮椅后退的过程中,时刻观察轮椅后面情况,防止误撞行人或发生危险情况,保证安全。

本申请中的一种可防止上坡时倒退的多功能轮椅,通过设于前侧支撑管上方的桌板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伸缩调节装置以及转动调节杆,便可使得桌板水平的放置于患者正前方,桌板上设有的餐具放置凹槽和水杯放置凹槽可在患者饮食、阅读和休闲时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便捷;桌板装置在不使用时可通过调节伸缩调节装置和转动调节杆,将桌板置于肘垫下方,从而使用方便,便于收纳;连接管中部位置固定设有齿轮,且连接管末端与底部横管之间为滚珠转动连接结构的设计,使得轮椅本体在使用时,齿轮可随同大轮和连接管一起前后转动;当患者使用轮椅过程中需要上坡时,通过将连接杆和插槽保持固定的插销向外移动后,联动杆和连接杆便会自动掉落,使得联动杆底部设有的单向转动齿轮与齿轮相互配合,从而使得轮椅只可向前转动,防止上坡过程中出现溜坡等危险情况;当患者使用轮椅完成上坡后,只需用手向上将连接杆顶部提升至插槽内,然后通过插销穿过通孔,便可保持制动装置的固定,从而恢复轮椅前后正常转动;通过在轮椅本体前侧支撑管上设有后视镜,便可患者在使用轮椅后退的过程中,时刻观察轮椅后面情况,防止误撞行人或发生危险情况,保证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