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术后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6185发布日期:2021-10-30 08:5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术后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器,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术后止血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医学心内介入治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且越来越多,如冠脉支架置入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介入射频消融术等,都需通过股动脉、股静脉、桡动脉等血管穿刺置管操作完成,术后须止血,因股动脉止血困难,出血并发症多,近些年冠脉支架置入术多选择桡动脉径路,但桡动脉血管较细,穿刺置管困难,不能完成时仍需选择股动脉径路,且有些介入手术是必须选择股动脉或股静脉径路的,如复杂的冠脉支架置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股动脉穿刺仍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技术,但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选择人工徒手压迫止血15

30分钟后,应用压力绷带加压包扎6

8小时,医生较累,且出血并发症较多,传统的人工指压绷带包扎的拔管止血法施加压力不好控制;而现有的介入术后止血器固定效果比较差,另外压迫止血的压力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介入术后止血器,解决了现有的介入术后止血器固定效果比较差,另外压迫止血的压力无法调节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术后止血器,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固定带一、外粘带一、右连接带一、横向套一、纵向套体一、左连接带一、锁紧带一、内粘带一、压紧装置、连接臂一、连接臂二、固定带二、外粘带二、左连接带二、横向套体二、纵向套体二、右连接带二、锁紧带二和内粘带二;所述固定带一上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外粘带一,所述固定带一右端上固定连接有锁紧带一;所述横向套一内部横向活动连接在固定带一上,所述横向套一上面纵向固定连接有纵向套体一;所述右连接带一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一上面中央右侧,所述右连接带一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一相连接;所述左连接带一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一上面中央左侧,所述左连接带一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一相连接;所述锁紧带一下面固定连接有内粘带一;所述连接臂一内侧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一侧面上,所述连接臂一外侧与纵向套体一内部相连接;所述固定带二位于固定带一一侧,所述固定带二上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外粘带二,所述固定带二右端上固定连接有锁紧带二;所述横向套体二内部横向活动连接在固定带二上,所述横向套体二上面纵向固定连接有纵向套体二;所述左连接带二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体二左侧中央,所述左连接带二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二相连接;所述右连接带二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体二右侧中央,所述右连接带二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二相连接;所述连接臂二内侧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另一侧面上,所述连接臂二外侧与纵向套体二内部相连接;所述锁紧带二下面固定连接有内粘带二。
5.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装置具体结构包括外壳、旋钮、螺杆、活动座和压板;所述外壳内部竖向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内部螺纹孔活动连接在螺杆上,所述活动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螺杆上侧通过旋钮活动连接在外壳上侧中央内部。
6.作为优选,所述外粘带一和外粘带二均为钩面粘扣带。
7.作为优选,所述右连接带一、左连接带一、内粘带一、左连接带二、右连接带二和内粘带二均为卷毛面粘扣带。
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的下侧面均设有防护层。
9.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外部表面上设有防滑纹。
10.作为优选,所述压板底部设有止血层。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外粘带和内粘带,能够满足不同患者大小捆绑固定的需要,从而提高了使用固定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右连接带和左连接带,能够直接与外粘带相连接,从而满足了压紧装置移动调节后固定的需要,也就确保了使用时压紧装置不会移动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14.(3)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旋钮能够带动螺杆旋转,而螺杆的旋转则能够使活动座带动压板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压紧力进行调节,也就提高了止血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1‑
固定带一;2

外粘带一;3

右连接带一;4

横向套一;5

纵向套体一;6

左连接带一;7

锁紧带一;8

内粘带一;9

压紧装置;10

连接臂一;11

连接臂二;12

固定带二;13

外粘带二;14

左连接带二;15

横向套体二;16

纵向套体二;17

右连接带二;18

锁紧带二;19

内粘带二;91

外壳;92

旋钮;93

螺杆;94

活动座;95

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术后止血器,包括固定带一1、外粘带一2、右连接带一3、横向套一4、纵向套体一5、左连接带一6、锁紧带一7、内粘带一8、压紧装置9、连接臂一10、连接臂二11、固定带二12、外粘带二13、左连接带二14、横向套体二15、纵向套体二16、右连接带二17、锁紧带二18和内粘带二19;所述固定带一1上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外粘带一2,所述固定带一1右端上固定连接有锁紧带一7;所述横向套一4内部横向活动连接在固定带一1上,所述横向套一4上面纵向固定连接有纵向套体一5;所述右连接带一3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一4上面中央右侧,所述右连接带一3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一2相连接;所述左连接带一6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一4上面中央左侧,所述左连接带一6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一2相连接;所述锁紧带一7下面固定连接有内粘带一8;所述连接臂一10内侧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9一侧面上,所述连接臂一10外侧与纵向套体一5内部相连接;所述固定带二12位于固定带一1一侧,所述固定带二12上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外粘带二13,所述固定带二12右端上固定连接有锁紧带二18;所述横向套体二15内部横向活动连接在固定带二12上,所述横向套体二15上面纵向固定连接有纵向套体二16;所述左连接带二14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体二15左侧中央,所述左连接带二14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二13相连接;所述
右连接带二17内侧固定连接在横向套体二15右侧中央,所述右连接带二17外侧下面与外粘带二13相连接;所述连接臂二11内侧固定连接在压紧装置9另一侧面上,所述连接臂二11外侧与纵向套体二16内部相连接;所述锁紧带二18下面固定连接有内粘带二19。
[0020]
如图2所示,所述压紧装置9具体结构包括外壳91、旋钮92、螺杆93、活动座94和压板95;所述外壳91内部竖向活动连接有活动座94;所述活动座94内部螺纹孔活动连接在螺杆93上,所述活动座94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95;所述螺杆93上侧通过旋钮92活动连接在外壳91上侧中央内部。
[0021]
其中,所述外粘带一2和外粘带二13均为钩面粘扣带;所述右连接带一3、左连接带一6、内粘带一8、左连接带二14、右连接带二17和内粘带二19均为卷毛面粘扣带;所述固定带一1和固定带二12的下侧面均设有防护层;所述旋钮92外部表面上设有防滑纹;所述压板95底部设有止血层。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将固定带一1和固定带二12分别捆绑固定连接需要止血位置两侧,这里设置的外粘带和内粘带,能够满足不同患者大小捆绑固定的需要,从而提高了使用固定的效果,而后沿着固定带方向将压紧装置9移动到需要止血的位置,这里设置的右连接带和左连接带,能够直接与外粘带相连接,从而满足了压紧装置9移动调节后固定的需要,也就确保了使用时压紧装置9不会移动提高了使用的效果,这旋转旋钮92能够带动螺杆93旋转,而螺杆93的旋转则能够使活动座94带动压板95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压紧力进行调节,也就提高了止血的效果。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