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0866发布日期:2021-10-24 17:2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


背景技术:

2.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解决多种眼底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machemer发明的玻璃体切割机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machemer起初使用的是17g(直径1.5毫米)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多功能仪器,这种仪器需要光纤维袖套,手术需要做2.3毫米大小的巩膜切口,1974年omalley和heitz设计了较细小的玻切头,其直径为0.9毫米(20g,器械直径0.9mm),这种损伤较小的三通道20g导管系统一直沿用至今,仍然还有医生在使用这套系统,现在主要是以23g(器械直径0.6mm)和25g(器械直径0.5mm)玻璃体手术系统占据主导地位。23g或25g显微手术系统和传统的玻璃体切割系统相比,有更高的切割频率和抽吸力。配套的系列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器械包括玻切头、导光纤维、内眼显微镊、眼内电凝器、以及显微镜观察系统等等,这些器械比传统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用的器械更加精细和复杂。
3.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周边部的视网膜前表面的玻璃体切除或增殖膜剥除,以及进行激光光凝等操作。由于眼球是一个球体,对于周边部的处理常常需要借助外巩膜的顶压才能实现对周边部结构的观察和处理。在临床上,目前的常规解决方案是助手左手扶接触镜头,右手使用巩膜顶压器由助手在术中进行顶压,主刀医生进行眼内的观察和操作,这要求助手具有熟练的顶压巩膜的技巧,如果显微镜的助手镜未安装倒像装置,则更加增加了助手的难度,助手需要在反向的视野中移动巩膜顶压器,给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增加了难度,同时安全性大大降低。
4.因此,如何降低现有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视网膜顶压的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将镜片固定环与巩膜顶压器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对于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变得更加简便、迅速、安全,避免因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不佳所发生的各类并发症,有效提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质量和效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包括镜片安装环和顶压器,所述顶压器设置于所述镜片安装环侧边,且所述顶压器与所述镜片安装环呈预设倾角设置。
7.优选地,所述顶压器内侧设置有安装台阶。
8.优选地,所述安装台阶与镜片卡接配合。
9.优选地,所述镜片安装环为直径10~12mm的圆环。
10.优选地,所述顶压器的长度为8~14mm。
11.优选地,所述顶压器的端部设有圆球型按压部。
12.优选地,所述顶压器焊接于所述镜片安装环侧边。
13.优选地,所述预设倾角为15
°
~45
°

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包括镜片安装环和顶压器,顶压器设置于镜片安装环侧边,且顶压器与镜片安装环呈预设倾角设置。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手术中在对眼球球体进行观察周边视网膜时,将安装好顶压器的镜片安装环的接触镜放置在角膜中央与之充分接触,助手一手扶好接触镜的同时,旋转接触镜以使顶压器顶压特定部位的巩膜,一手即可轻松完成原来双手难度很高的所有动作,同样能够完成手术医生的观察需求,使得手术医生对于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变得更加简便、迅速、安全,避免因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不佳所发生的各类并发症,有效提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其中,图1中:
18.镜片安装环—1,顶压器—2。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镜片安装环1和顶压器2,顶压器2设置于镜片安装环1侧边,且顶压器2与镜片安装环1呈预设倾角设置。
22.其中,顶压器2设置于镜片安装环1侧边,且顶压器2与镜片安装环1呈预设倾角设置,顶压器2用于对眼球球体进行压迫以使医生观察眼球周边部结构,镜片安装环1用于安装不同规格的接触式棱镜或全视网膜镜。
23.具体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手术中在对眼球球体进行观察周边视网膜时,将安装好顶压器2的镜片安装环1的接触镜放置在角膜中央与之充分接触,助手一手扶好接触镜的同时,旋转接触镜以使顶压器2顶压特定部位的巩膜,一手即可轻松完成原来双手难度很高的所有动作,同样能够完成主刀医生的观察需求,使得主刀医生对于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变得更加简便、迅速、安全,避免因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不佳所发生的各类并发症,有效提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质量和效率。
24.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当中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能够对眼球球体进行更加稳
定的顶压的优点,顶压器2内侧设置有安装台阶,安装台阶与镜片卡接配合。将顶压器2内侧安装台阶与镜片进行卡接配合连接,可以使顶压器2更加稳定地安装到镜片上,在助手对顶压器2进行旋转时,使顶压器2更加稳定,有利于眼球球体的顶压,同时有利于医生的观察和治疗。
25.进一步地,镜片安装环1为直径10~12mm的圆环。基于不同患者眼球的大小,镜片安装环1设置为不同直径,在治疗眼球直径较大的患者时,可以将镜片安装环1的直径设置的大一些,在治疗眼球直径较大的患者时,可以将镜片安装环1的直径设置的大一些,在治疗眼球直径较小的患者时,可以将镜片安装环1的直径设置的小一些,以便于主刀医生对眼球球体进行观察,有利于主刀医生的观察和治疗,本技术将镜片安装环1的大小设置为10~12mm的圆环,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眼球球体大小,使用范围广泛。
26.进一步地,顶压器2的长度为8~14mm。基于不同患者眼球的大小,顶压器2设置为不同长度,在治疗眼球直径较大的患者时,可以将顶压器2的长度设置的长一些,在治疗眼球直径较小的患者时,可以将顶压器2的长度设置的短一些,以便于助手对眼球球体进行顶压,有利于主刀医生的观察和治疗,本技术将顶压器2的长度设置为8~14mm,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眼球球体大小,使用范围广泛。
27.需要说明的是,顶压器2的端部设有圆球型按压部。由于患者眼球形状为球体,在助手通过顶压器2对患者眼球球体进行顶压时,使顶压器2的端部的圆球型按压部与患者眼球球体进行契合,有利于对患者眼球球体的顶压,使助手的作业更加方便。
28.进一步地,顶压器2焊接于镜片安装环1侧边。根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基本操作,顶压器2焊接于镜片安装环1侧边,有利于助手进行眼球顶压作业。
29.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倾角为15
°
~45
°
。由于患者眼球具有不同情况的近视或者远视,所以将顶压器2的预设倾角设置为15
°
~45
°
,符合了现有患者的观察需求。
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主要包括镜片安装环和顶压器,顶压器设置于镜片安装环侧边,且顶压器与镜片安装环呈预设倾角设置。本技术公开的多功能视网膜手术用工具,手术中在对眼球球体进行观察周边视网膜时,将安装好顶压器的镜片安装环的接触镜放置在角膜中央与之充分接触,助手一手扶好接触镜的同时,旋转接触镜以使顶压器顶压特定部位的巩膜,一手即可轻松完成原来双手难度很高的所有动作,同样能够完成主刀医生的观察需求,使得主刀医生对于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变得更加简便、迅速、安全,避免因周边部视网膜的观察和处理不佳所发生的各类并发症,有效提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质量和效率。
3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