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2612发布日期:2021-11-29 14:4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


背景技术:

2.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
3.对于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的吞咽障碍患者,为了保证营养和水分,常给病人留置胃管,胃管经鼻孔插入至胃或空肠,以每天提供患者水分、药物和流质食物,保证营养。一般的胃饲方法为把胃管长期经鼻至食管至胃,滞留在患者的鼻、食管和胃中,这种留置胃管法增加了患者的食物返流、误吸、肺炎、胃炎、营养不良,以及身体心理的不适感,并且不能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甚至引起患者废用性吞咽障碍加重,同时因为外观不雅,很多患者难以接受。
4.为此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在使用时,仅有一根45厘米的胃管从口插管到食道,然后位于患者外部的一端与注液器连接,工作人员一只手持着注液器与管体的连接端,不能完全握持着注液器,另一只手推动注液器的活塞杆进而将营养物质通过注液器与管体注入患者的胃部,在此过程中注入营养液不能过快,过快患者会导致患者不舒服,需要有一个缓慢注入的过程,但是此过程中易导致管体内部的营养物质温度降低,注入患者胃部导致患者不适。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部的底端贯穿设有贯穿孔,所述套管内部底端与贯穿孔之间分别设有加热腔,所述套管内部的前端设有连接腔,所述贯穿孔内部设有管体,所述套管表面的一侧贯穿至加热腔内部设有注液管,所述套管表面另一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第一环箍与第二环箍,所述第一环箍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底部设有卡块,所述第二环箍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顶部贯穿设有卡孔,所述第二连接块表面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表面的底端贯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抵接块,且连接杆表面套设有弹簧。
9.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一端位于套管外部,另一端位于贯穿孔内部,所述管体表面另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贯穿孔内部的前端相匹配。
10.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管的表面设有一对紧固环,且两个紧固环分别位于加热腔内壁与套管表面,所述注液管通过一对紧固环与套管连接,且注液管位于套管表面外部的位置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与套管的一端贯穿呈敞口状,所述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与套管内部的连接腔相对。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箍与第二环箍相同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相对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j字型,所述卡块贯穿卡孔,且卡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底端卡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位于抵接块与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延伸至第二连接块的底端,所述连接杆、弹簧余抵接块位于第二连接块的底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设置的加热腔、注液管和贯穿孔,以达到具有便于对管体内部的流体进行加热的作用,使管体的连接端部分位于贯穿孔内部,再将适合温度的液体通过注液管注入到加热腔内部,然后将密封盖与注液管连接,使得温度能将管体及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便于流体更适于患者。
17.2、通过设置的连接腔、两个环箍、两个连接块、卡孔与卡块,以达到具有将套管与注液器进行连接的作用,将注液器的注射端插入倒连接腔内部,使得注液器的前端与管体的连接端连接,然后将第一环箍与第二环箍通过卡块与卡孔卡接限制在套管外部,使得套管限制在注射器外部,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持着套管与注液器进行注流体液食,防止使用人员持着管体位置造成管体摇晃甚至从患者口中松动脱离。
18.3、通过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杆、弹簧和抵接块,以达到具有将便于将卡块与卡孔进行脱离的作用,工作人员推动连接杆将抵接块与卡块的底端接触,此时弹簧被拉伸,进一步推动使得卡块位于卡孔底端中间,便于使得卡块与卡孔分离,便于使得两个环箍进行分离展开,便于将套管与注液器分离拆开。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的整体结构的第一视角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的整体结构的第二视角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中套管的局部剖切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中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1、套管;2、加热腔;3、连接腔;4、管体;5、限位块;6、贯穿孔;7、注液管;8、密封盖;9、第一环箍;10、第二环箍;11、第一连接块;12、卡块;13、第二连接块;14、卡孔;15、连接板;16、连接杆;17、弹簧;18、抵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26.参照图1

5,一种改良间歇性经口管饲导管,管体4的一端位于套管1外部,另一端位于贯穿孔6内部,管体4表面另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块5,且限位块5与贯穿孔6内部的前端相匹配使得便于将管体4与注液器的连接端稳定在贯穿孔6与连接腔3连通位置,套管1内部的底端贯穿设有贯穿孔6,套管1内部底端与贯穿孔6之间分别设有加热腔2,加热腔2内部可注入温度适合的液体,便于经过贯穿孔6将管体4及其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套管1内部的前端设有连接腔3,连接腔3与套管1的一端贯穿呈敞口状,连接腔3便于容纳注液器的前端,套管1与连接腔3相对的部分为透明硅胶质地,贯穿孔6内部设有管体4,管体4的直径为0.4至0.5厘米之间,并且管体4为软硅胶质地,套管1表面的一侧贯穿至加热腔2内部设有注液管7,注液管7便于向加热腔2内部注入温度适宜的液体,注液管7的表面设有一对紧固环,且两个紧固环分别位于加热腔2内壁与套管1表面,注液管7通过一对紧固环与套管1连接,且注液管7位于套管1表面外部的位置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8,密封盖8防止加热腔2内部的液体泄漏,套管1表面另一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第一环箍9与第二环箍10,第一环箍9和第二环箍10与套管1内部的连接腔3相对,第一环箍9与第二环箍10相同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块11与第二连接块13相对设置,第一环箍9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1,且第一连接块11底部设有卡块12,第二环箍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13,且第二连接块13顶部贯穿设有卡孔14,卡块12为j字型,卡块12贯穿卡孔14,且卡块12与第二连接块13的底端卡接,使得两个环箍进行连接限制,第二连接块13表面设有连接板15,且连接板15表面的底端贯穿设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与连接板15活动贯穿,连接杆16的一端设有抵接块18,抵接块18用以抵接卡块12,且连接杆16表面套设有弹簧17,弹簧17具有将抵接块18进行复位,弹簧17位于抵接块18与连接板15之间,连接板15延伸至第二连接块13的底端,连接杆16、弹簧17余抵接块18位于第二连接块13的底端。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管体4的连接端与注液器的注液端进行连接,然后将管体4的远离注液器的一端通过连接腔3穿入并经贯穿孔6内部穿出,使得管体4远离注液器的一端延伸至套管1的外部,继续插入,使得注液管7与管体4的连接端位于贯穿孔6连通连接腔3的位置,注液管7的前端位于连接腔3内部,然后将第一环箍9与第二环箍10相合在一起,此时两个连接块相接触,卡块12与卡孔14卡接,将两个环箍限制在套管1外部,使得套管1倍限制在注射器外部,然后工作人员持着套管1与注液器进行注流体液食工作。
28.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29.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0.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
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