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后路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2717发布日期:2021-12-24 23:5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后路椎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后路椎板。


背景技术:

2.临床上各种诸如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等各种颈椎疾病往往需要后路的减压。常规的减压手术方法是行椎板切除减压,用咬骨钳将棘突和椎板咬除,暴露相应节段的椎管。用后路骨板固定材料进行内固定。然而这种手术方式使得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丢失,术后常常引起顽固性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手术疗效。如果椎板减压后不行骨板固定,则又可能形成术后颈椎失稳和后凸畸形。
3.近年来,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作为椎板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式得到发展,不仅可以用于治疗颈椎脊髓病,而且可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颈椎失稳和后凸畸形。手术方法是在“开门侧”(门缝)椎板与侧块联合处磨出纵形骨槽,在“开门侧”对侧(“铰链侧”)相对应的部位作“v”形开槽,保留1.0mm厚度的松质骨和内层皮质骨。铰链侧开槽准备好后,切断开门区上下两端的黄韧带及椎板相互重叠的部分,分离囊壁软组织和静脉。依次打开各个节段椎板。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比后路内固定融合的好处在于可以保留颈椎的活动,尤其适用于长节段的手术。但“单开门”手术后“开门侧”椎板容易闭合,引起“再关门”,重新引起椎管狭窄的临床症状。如何防止椎板“再关门”引起椎管再狭窄成为研究的焦点。但是在目前的脊柱后路中,尚无专用的适用于维持颈椎椎板开门位置,防止再关门的固定材料及器件。临床上常用用钢丝或丝线等绑扎固定,固定后很不可靠,影响手术后效果,或出现手术并发症。
4.为此,公开号为cn10400064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骨板,包括本体,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中间部,中间部连接第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接受固定件的通孔,中间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接受螺钉的长通孔。该技术方案提供的颈椎后路单开门骨板能对椎管成形手术中“开门”的椎板进行固定,防止“开门”侧椎板再闭合。
5.公开号为cn10255186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侧块棘突钢板,该钢板呈拉伸的z型,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前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一侧设有一卡板,该卡板与前述的第一固定部之间形成一供残余椎板卡接的卡口。所述的卡板沿着连接部长度方向能移动地设置于连接部上。所述的连接部沿着长度方向成型有一条形孔,对应地,所述的卡板的端部具有能在条形孔内来回移动的凸头部,该凸头部内具有螺孔,一调节螺钉穿过前述的条形孔与该螺孔连接为一体。该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卡板的凸头部被调节螺钉固定在条形孔内,在椎板完成固定后的长期使用中,会发生凸头部在条形孔内移动的风险,导致卡板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其包括:椎板固定板、侧板固定板
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椎板固定板和侧板固定板,所述椎板固定板和所述侧板固定板上形成有螺丝安装孔;还包括固定托板,所述固定托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托板片和托板块;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托板固定孔,所述托板块的一端部形成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托板固定孔可拆卸连接,连接固定后不滑动。
7.进一步,所述插入部为椭圆柱体,所述托板固定孔为椭圆形孔,所述椭圆柱体插入所述椭圆形孔不滑动;所述椭圆柱体上形成有螺孔,固定螺丝伸入所述螺孔内将所述托板块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8.进一步,所述托板固定孔为2

4个。
9.进一步,所述托板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弧形托板片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托板块连接设置。
10.进一步,所述弧形托板片与所述连接片之间的夹角α在120

150度。
11.进一步,所述托板块骑跨在所述连接片两侧,或者所述托板块形成在所述连接片一侧。
12.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椎板固定板之间的夹角β在115

140度。
13.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底端形成撑脚板,所述撑脚板与所述侧板固定板垂直设置。
14.进一步,所述弧形托板片与所述连接片之间的夹角α在140度。。
15.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椎板固定板之间的夹角β在130度。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后路椎板,包括固定托板,固定托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托板片和托板块,连接板上形成有托板固定孔,通过在托板块的一端部形成插入部,使插入部与所述托板固定孔可拆卸连接,连接固定后,插入部在托板固定孔内不会发生滑动或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凸头部在条形孔内移动导致卡板发生位移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后路椎板,托板固定孔设置为椭圆形孔,插入部设置为椭圆柱体,椭圆形的设计,可以进一步防止插入部在托板固定孔内发生旋动导致的固定不稳定,有利于提升稳定性。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后路椎板,通过设置2

4个托板固定孔,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可根据病人的椎体骨的大小选择合适托板固定孔,可互换或交叉使用,使得手术操作选择更灵活。
2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后路椎板,托板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弧形托板片和连接片,托板片的弧形设计,与骨表面生理弧度贴合,降低了骨与接骨板的位移现象,可以产生更好的固定效果。
2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椎后路椎板,弧形托板片与连接片之间的夹角α设置为120

150度,可根据病人椎体骨的大小情况灵活选择合适角度的固定托板,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椎板固定板之间的夹角β在115

140度,通过上述组合,可以产生多种规格的颈椎后路椎板,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
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后路椎板的结构示意图1;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后路椎板的结构示意图2;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后路椎板的结构示意图3;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后路椎板完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中a

a向剖视图;
28.图6是实施例1中固定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实施例2中固定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

椎板固定板;2

侧板固定板;3

连接板;4

螺丝安装孔;5

固定托板;6

托板片;7

托板块;8

托板固定孔;9

插入部;10

螺孔;11

螺丝;12

托板片;13

连接片;14

撑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实施例1
35.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颈椎后路椎板,包括:椎板固定板1、侧板固定板2和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椎板固定板1和侧板固定板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椎板固定板1之间存在多种不同夹角,具体的,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椎板固定板1之间的夹角β在115

140度范围内,所述夹角β优选130度。所述椎板固定板1和所述侧板固定板2上形成有螺丝安装孔4,所述椎板固定板1与所述侧板固定板2与椎骨位置确定后,在所述螺丝安装孔4内穿入螺丝进行固定;还包括固定托板5,所述固定托板5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托板片6和托板块7,具体的,所述托板片6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弧形托板片12和连接片13,所述连接片13与所述托板块7连接设置,所述弧形托板片12与所述连接片13之间的夹角α可以是多种不同角度,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托板片12与所述连接片13之间的夹角α在120

150度,且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α的角度优选为140度;所述托板块7骑跨在所述托板片12两侧。所述连接板3上形成有托板固定孔8,对于所述托板固定孔8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如2

4个,优选地为2个,多个所述托板固定孔8的设计使得医生可根据病人的椎体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所述托板固定孔8进行安装所述固定托板5,可互换或交叉使用,使得手术操作选择更灵活;所述托板块7的一端部形成插入部9,所述插入部9与所述托板固定孔8可
拆卸连接,连接固定后不滑动,对所述插入部9与所述固定孔8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二者相匹配不转动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入部9优选为椭圆柱体,所述托板固定孔8优选为椭圆形孔,所述椭圆柱体插入所述椭圆形孔,椭圆形的设计使得所述椭圆柱体插入所述椭圆形孔后不容易发生滑动和转动;且所述椭圆柱体上还形成有螺孔10,固定螺丝11伸入所述螺孔10内将所述托板块7与所述连接板3固定,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进一步,所述固定托板5固定安装好后,所述连接片13垂直于所述连接板3,此时,所述连接片13与所述椎板固定板1之间的角度在25

50度之间,优选40度,该角度可以最大范围的应用多患者的椎骨规格。
36.进一步,所述连接板3底端形成撑脚板14,所述撑脚板14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板3,提升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撑脚板14与优选与所述侧板固定板2垂直设置,且所述撑脚板14的底端为弧形设计。
37.进一步,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托板块7形成在所述托板片12一侧,该种设计的固定托板5相比实施例1中的固定托板5承压能力更强操作者可根据具体手术情况进行选择上述两种不同的固定托板5进行手术。
3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