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放置引流瓶的拉杆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0302发布日期:2021-12-17 22:5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放置引流瓶的拉杆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放置引流瓶的拉杆箱结构。


背景技术:

2.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疾病,肺部多种疾病如炎症、结核、恶性肿瘤等都可以引起胸腔积液,而肺外疾病如心功能衰竭、肝硬化、心包积液、腹腔恶性肿瘤、胰腺炎、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胸部外伤等均都为胸腔积液产生的常见病因。患者一旦形成胸腔积液,胸腔积液量大时压迫肺脏、心脏,患者感到气急、胸闷、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因此,临床处理时必须进行胸腔积液充分引流,目前胸腔积液绝大部分通过引流瓶进行相关引流工作,引流通畅时能够顺利将胸腔内的气体及液体引流到引流瓶中,达到改善胸水或和气体压迫作用。
3.目前,患者在引流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定时的对引流量进行监测,采用此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难以及时的将达到设定量后的积液从引流瓶中排出;另外,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时,患者需要手提引流瓶,采用此种方式不但提高了患者的劳动强度,并且不利于患者离床移动,给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时的监测引流至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当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既引流量达到排放值,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将引至引流瓶内的积液及时排出,同时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时,只需要手轻轻垃圾拉杆即可,降低了患者的劳动强度,给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用于放置引流瓶的拉杆箱结构。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用于放置引流瓶的拉杆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箱体,在所述箱体正面的中部设有一用于盛放引流瓶的引流瓶放置腔,在所述引流瓶放置腔的底部上设有一放置引流瓶的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用于实时监测引流至引流瓶内的积液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在所述箱体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管的位置还设有一用于供引流管通过的引流管过槽,所述引流管过槽与引流瓶放置腔相连通;
8.一当引流流至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将引流瓶内的积液排出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的正面上;
9.一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时方便拉动箱体的自动伸缩拉杆装置,所述自动伸缩拉杆装置设置在箱体的背面上;
10.一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时方便拉动箱体进行移动的自动升降移动装置,所述自动升降移动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上;
11.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重量传感器、报警装置、自动伸缩拉杆装置以及自动升降移动装置通讯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瓶放置腔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一子魔术贴,在所述箱体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瓶放置腔的另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与第一子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一母魔术贴,所述第一母魔术贴与第一子魔术贴相配合将引流瓶固定至引流瓶放置腔内。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管过槽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二子魔术贴,在所述箱体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管过槽的另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与第二子魔术贴相配合的第二母魔术贴,所述第二母魔术贴与第二子魔术贴相配合将引流管靠近引流瓶的一端压至在引流管过槽内。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动伸缩拉杆装置包括一设置在箱体背面的伸缩拉杆和一能够带动伸缩拉杆自动伸缩的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伸缩端与伸缩拉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缸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箱体底部四个顶角内的升降支架,在所述升降支架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升降支架通过第二电缸带动其升降动作,所述第二电缸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时的监测引流至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当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既引流量达到排放值,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将引至引流瓶内的积液及时排出,同时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时,只需要手轻轻垃圾拉杆即可,降低了患者的劳动强度,给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引流瓶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引流瓶后拉杆以及万向轮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的拉杆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参照图1

图5所示,图中给出了一种用于放置引流瓶的拉杆箱结构,包括箱体100、报警装置200、自动伸缩拉杆装置300、自动升降移动装置400和控制系统。
25.在箱体100正面的中部设有一用于盛放引流瓶500的引流瓶放置腔110,在引流瓶
放置腔110的底部上设有一放置引流瓶的底座111,在底座111上设有一用于实时监测引流至引流瓶内的积液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在箱体100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管600的位置还设有一用于供引流管通过的引流管过槽120,引流管过槽120与引流瓶放置腔110相连通。
26.在箱体100的底部设有稳定座170,当自动升降移动装置400收缩后,稳定座170与地面接触,稳定座170整体呈燕尾形,有效的提高了稳定座170与地面之间的稳定性能。
27.报警装置200当引流流至引流瓶500内的积液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用于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将引流瓶500内的积液排出,报警装置200设置在箱体100的正面上。
28.自动伸缩拉杆装置300能够在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时方便拉动箱体100,自动伸缩拉杆装置300设置在箱体100的背面上。
29.自动升降移动装置400能够在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时方便拉动箱体100进行移动,自动升降移动装置400设置在箱体100的底部上。
30.控制系统分别与重量传感器、报警装置200、自动伸缩拉杆装置300以及自动升降移动装置400通讯连接,其相关功能能够通过控制系统上对应的按键进行控制。
31.在箱体100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瓶放置腔110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一子魔术贴130,在箱体100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瓶放置腔110的另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与第一子魔术贴130相配合的第一母魔术贴140,第一母魔术贴140与第一子魔术贴130相配合将引流瓶500固定至引流瓶放置腔110内。
32.在箱体100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管过槽120的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一第二子魔术贴150,在箱体100的正面且位于引流管过槽120的另一侧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与第二子魔术贴150相配合的第二母魔术贴160,第二母魔术贴160与第二子魔术贴150相配合将引流管靠近引流瓶600的一端压至在引流管过槽120内。
33.自动伸缩拉杆装置300包括一设置在箱体100背面的伸缩拉杆310和一能够带动伸缩拉杆310自动伸缩的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伸缩端与伸缩拉杆的下端相连接,第一电缸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伸缩拉杆310收缩后收缩至设置在箱体100背面上端的伸缩拉杆收纳腔320内,有效的提高了该拉杆箱结构的美观性。
34.自动升降移动装置400包括分别设置在箱体100底部四个顶角内的升降支架410,在升降支架410的下端设有万向轮420,升降支架410通过第二电缸带动其升降动作,第二电缸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时的监测引流至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当引流瓶内的积液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既引流量达到排放值,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将引至引流瓶内的积液及时排出,同时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时,只需要手轻轻垃圾拉杆即可,降低了患者的劳动强度,给患者在引流过程中离床移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