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5720发布日期:2022-06-14 19:0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消毒器,特别关于一种可携式消毒器。


背景技术:

2.人们对于生活上的公共卫生更加注意,例如在医院、诊所、办公机关的门口皆有配备酒精,以供人们消毒。然而,生活上的行为常常会不小心就碰触到细菌或病毒,但附近或身上并没有消毒剂可供消毒,以致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人们经常使用的升降梯的键盘或半自动门的开关键,更是成为病毒与细菌传播的媒介物与温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消毒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方便使用者携带,利于使用者随时进行消毒,有效提高使用效能及产品竞争力,更具实用性。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携式消毒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5.一容置件;
6.一盖件,与该容置件连接而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
7.一第一消毒元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消毒元件至少部分位于该容置件内。
8.其中,该容置空间为密封的容置空间。
9.其中,该第一消毒元件为一含有消毒剂的海绵或一杀菌灯。
10.其中,更包含:
11.一第二消毒元件,设置于该盖件,且该第二消毒元件朝向该第一消毒元件而凸出于该盖件。
12.其中,该容置件的一侧具有一滑轨,该盖件沿该滑轨滑行而连接于该容置件。
13.其中,更包含:
14.一消毒剂补充件,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与该第一消毒元件接触。
15.其中,该盖件位于该容置件内并具有一推压部,该第一消毒元件固定于该推压部上,且该推压部配置以沿该容置件的一长轴方向滑行而使该第一消毒元件凸出该容置件或缩回该容置件内。
16.其中,该盖件为一笔件,该容置件为一笔盖,该盖件插入该容置件内而与该容置件连接。
17.其中,该盖件插入该容置件内时该盖件的一端部接触该第一消毒元件或被该第一消毒元件照射。
18.其中,该可携式消毒器为一笔状体,其中该盖件与该容置件沿一长轴方向结合,该可携式消毒器更包含:
19.一弹簧,沿该长轴方向设置于该容置件内;
20.一按压件,沿该长轴方向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穿过并接触该弹簧;以及
21.一控制件,沿该长轴方向设置于该盖件内并包覆该按压件的一部分且接触该按压件,该控制件具有一控制部由该控制件的一外壁凸出从而当控制件被按压而使该按压件压缩该弹簧且使该控制部卡合于该盖件时按压件的一端部凸出该容置件,当该控制部未卡合于该盖件时该按压件的该端部缩回该容置件内且接触该第一消毒元件或由该第一消毒元件照射消毒。
22.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中,藉由将第一消毒元件设置于由容置件与盖件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使用者可随身携带可携式消毒器,以利随时进行消毒。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具有多种变化态样,例如可实施为注射器或笔状体型式,也可以与其他物体整合实施,例如与指环、手机环结合。或者,可携式消毒器可具有穿孔以与其他物品连接,例如系在使用者常用的笔件上。上述实施皆可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使用效能及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消毒器的外观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可携式消毒器的分解示意图。
25.图3为图1的可携式消毒器与笔件连接的示意图。
26.图4为图3的笔件藉由可携式消毒器进行消毒的示意图。
27.图5为使用者藉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消毒器消毒手指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分解示意图。
29.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示意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示意图。
31.图11及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示意图。
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示意图。
33.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与指环结合的示意图。
3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与手机环结合的示意图。
35.图16及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不同态样的示意图。
36.图18至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携式消毒器10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可携式消毒器10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可携式消毒器100包含容置件110、盖件120以及一第一消毒元件130。盖件120与容置件110连接而形成容置空间s。本实施例的容置空间s为密封的容置空间。盖件120可例如藉由卡合、螺合、磁吸、或一体成型而与容置件110连接,本实施例是以盖件120与容置件110为一体成型制成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为扁平结构,容置件110为锥形结构,盖件120的一侧与容置件110的一侧相互连接,且连接处作为旋转枢轴,使得盖件120可朝容置件110转动并与容置件110扣合。
38.该第一消毒元件130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至少部分位于容置件110内。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毒元件130完全位于容置件110内。该第一消毒元件130例如为海绵或杀菌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毒元件130可为沾了消毒剂的海绵,消毒剂例如为酒精。在使用
上,当盖件120扣合于容置件110时,即形成密封的容置空间s,以保持该第一消毒元件130的消毒效果。
39.另外,容置件110及/或盖件120可包含穿孔。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包含穿孔t,穿孔t与容置空间s不连通,且穿孔t配置以与扩充元件连接。扩充元件例如是使用者常用的笔件、夹件等等。请参照图3及图4,其系以笔件为例子与可携式消毒器100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笔件p藉由连接绳r穿过穿孔 t而与可携式消毒器100连接,这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可携式消毒器100。笔件p例如是用来触碰触控萤幕的触控笔。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需要对触控笔消毒时,只要打开盖件120并使笔件p的笔尖接触该第一消毒元件130即可。使用者也可以透过该笔件p接触操作升降梯的键盘(图未示)或半自动门的开关键(图未示)后,再透过第一消毒元件130来对该笔件p进行消毒。
40.图5为使用者藉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消毒手指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100可更包含一第二消毒元件140。该第二消毒元件 140设置于盖件120,且朝向该第一消毒元件130而凸出于盖件120。该第二消毒元件140例如为沾了酒精的海绵。当盖件120扣合于容置件110时,该第二消毒元件 140可接触到该第一消毒元件130;当盖件120脱开容置件110时,使用者的手指可按压该第二消毒元件140以消毒手指。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无论是透过手指或例如笔件p接触操作升降梯的键盘或半自动门的开关键后,可以选择性地透过第一消毒元件130或第二消毒元件140来对该手指或笔件p进行消毒。
4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a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a与容置件110a系以相互螺合而连接,并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a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部分位于容置件110a内。第二消毒元件140a 设置于盖件120a内。另外,容置件110a具有穿孔t。此外藉由一扩充元件,例如钥匙,可藉由穿孔t而与可携式消毒器100a连接。
42.图7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b的示意图,其中图7 为可携式消毒器100b的分解图,图8为可携式消毒器100b的剖面图,图9为可携式消毒器100b的操作图。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b系枢接于容置件110b而可相对容置件110b水平旋转。盖件120b与容置件110b各具有对应的枢接部121、111,可供盖件120b与容置件110b枢接。在此是藉由枢接部121插入枢接部111而达成枢接。当盖件120b旋转至其外周缘与容置件110b的外周缘对齐时,盖件120b与容置件110b形成密封的容置空间s,且第一消毒元件130b容置于容置空间s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毒元件130b完全位于容置件110b内。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b、容置件110b、及第一消毒元件130b皆为圆形或弧形结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b与容置件110b各具有穿孔t,且穿孔t与枢接部121与111重迭。藉由穿孔t可让扩充元件,例如钥匙圈,连接于可携式消毒器 100b。
4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c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c与容置件110c枢接,使得盖件120c可相对容置件110b垂直旋转。盖件120c系以垂直旋转的方式而盖合容置件110c,并因此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c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完全位于容置件110c内。当盖件120c盖合容置件110c时,可携式消毒器100c为立方体结构。
44.图11及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d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
中,容置件110d的一侧具有滑轨112,盖件120d沿滑轨112滑行而连接容置件 110d,并形成密封的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d容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完全位于容置件110d内。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100d更包含消毒剂补充件 150。消毒剂补充件150位于容置空间s内并与第一消毒元件130d接触。消毒剂补充件150具有凸部151接触及/或穿入第一消毒元件130d,以输出提供消毒剂给第一消毒元件130d。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100d更包含凸部保持件101,其系位于容置件110d内并对应凸部151设置,以容置及/或固定凸部151。如图12所示,使用者可将盖件120d滑动离开容置件110d并露出第一消毒元件130d,再将欲消毒的元件接触第一消毒元件130d,便可进行消毒操作。
45.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e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100e为注射器的实施态样。在本实施例中,容置件110e为针筒。盖件120e容置于容置件110e内并具有推压部122。推压部122位于容置件110e 内并藉由垫圈102而与容置件110e连接。换言之,盖件120e藉由垫圈102而与容置件110e连接并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e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位于容置件110e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毒元件130e可固定在推压部122上。推压部122 沿容置件110e的长轴方向滑行而使第一消毒元件130e凸出容置件110e或缩回容置件110e内。当使用者推压盖件120e时,推压部122将第一消毒元件130e推出容置件110e;当使用者拉盖件120e时,推压部122将第一消毒元件130e带回容置件 110e内。容置件110e的端部设有开口113,第一消毒元件130e经由开口113而进出容置件110e。另外,可携式消毒器100e可更包含密封件103,密封件103系与容置件110e的端部连接。当第一消毒元件130e在容置件110e内时,密封件103可卡合于容置件110e的端部,以将开口113密封。在使用上,使用者推压盖件120e而使第一消毒元件130e凸出容置件110e,再使第一消毒元件130e接触待消毒的元件即可进行消毒操作。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直接以凸出容置件110e的第一消毒元件 130接触操作升降梯的键盘或半自动门的开关键。当然也可以手指接触操做升降梯的键盘或半自动门的开关键后,再透过第一消毒元件130来对该手指进行消毒。
46.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f与一穿戴于手指的指环 200结合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f与容置件110f枢接。当盖件120f盖合于容置件110f时,二者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f设置于容置空间s 内,并位于容置件110f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容置件110f与指环200连接,例如是藉由卡合、扣合、锁合、粘合、或磁吸而连接。
47.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g与手机环200a结合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g与容置件110g枢接。当盖件120g盖合于容置件110g 时,二者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g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部分位于容置件110g内并凸出容置件110g。在本实施例中,容置件110g与手机环200a为一体成型。使用者打开盖件120g并使欲消毒的元件接触第一消毒元件130g,即可进行消毒操作。
48.图16及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h的不同态样的示意图,其中图16所示的第一消毒元件130h为海绵,图17所示的第一消毒元件130h为杀菌灯(例如紫外灯)。在本实施例中,盖件120h为笔件,容置件110h为笔盖,盖件120h插入容置件110h内而与容置件110h连接,并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h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并完全位于容置件110h内。在图16的实施态样中,当盖件120h插入容置件110h内时,盖件120h的端部
系接触第一消毒元件130h而消毒。在图17的实施态样中,当盖件120h插入容置件110h内时,盖件120h的端部系被第一消毒元件130h照射而消毒。
49.另外,在图17的实施态样中,可分别在容置件110h与盖件120h上设置对应的感应元件s1、s2。当盖件120h插入容置件110h并使感应元件s1与s2作动时,会启动第一消毒元件130h在一预设时间内进行消毒,例如消毒5秒钟。感应元件s1与 s2可为结构感应元件、光感应元件、磁感应元件或电感应元件。
50.图18至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100i的示意图,其中图 18至图21所示的第一消毒元件130i为海绵,图22所示的第一消毒元件130i为杀菌灯。图18为可携式消毒器100i的外观示意图,图19为可携式消毒器100i的分解示意图,图20与图21为可携式消毒器100i的不同操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22为可携式消毒器100i的第一消毒元件130i为杀菌灯的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100i为笔状体。盖件120i与容置件110i沿长轴方向相互螺合而连接,并形成容置空间s。第一消毒元件130i容置于容置空间s内,并位于容置件110i内。
51.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100i更包含弹簧104、按压件105及控制件 106。弹簧104沿长轴方向设置于容置件110i内。按压件105沿长轴方向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穿过并接触弹簧104。弹簧104的两端部分别抵靠容置件110i与按压件105。容置件110i的端部114具有开口113以让按压件105凸出容置件110i,而第一消毒元件130i位于容置件110i的端部114内。控制件106沿长轴方向设置于盖件120i内,并包覆按压件105的一部分,且具有控制部1061由控制件106的外壁凸出。如图20所示,当控制件106被按压而使按压件105压缩弹簧104且使控制部 1061卡合于盖件120i时,按压件105的端部1051系凸出容置件110i。如图21所示,当使用者操作盖件120i的操作部123而使控制部1061未卡合于盖件120i时,按压件105的端部1051系缩回容置件110i内。当按压件105的端部1051缩回容置件 110i内时,端部1051接触第一消毒元件130i而消毒。在图22的实施态样中,按压件105的端部1051被第一消毒元件130i照射而消毒。
52.另外,在图22的实施态样中,可分别在容置件110i与按压件105上设置对应的感应元件s1、s2。当按压件105的端部1051缩回容置件110i内且感应元件s1与 s2作动时,会启动第一消毒元件130i在一预设时间内进行消毒,例如消毒5秒钟。感应元件s1与s2可为结构感应元件、光感应元件、磁感应元件或电感应元件。
53.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中,藉由将第一消毒元件/ 及或第二消毒元件设置于由容置件与盖件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使用者可随身携带可携式消毒器,以利随时进行消毒。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携式消毒器具有多种变化态样,例如可实施为注射器或笔状体,也可以与其他物体整合实施,例如与手机环结合。或者,可携式消毒器可具有穿孔以与其他物品连接,例如系在使用者常用的笔件上。上述实施皆可提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携式消毒器的使用效能及产品竞争力。
54.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