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干爽乳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3770发布日期:2021-03-02 12:3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溢干爽乳垫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溢干爽乳垫。


背景技术:

[0002]
防溢乳垫是哺乳期间用于防止渗乳的用品,它能吸收并锁住母乳,从而保持文胸干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防溢乳垫采用防滑胶片层、透气防水外层、锁水层和里衬相结合。
[0003]
如申请号为cn202999323u的文件,其包括亲水无纺布、防水底膜和吸收体组成,对折形成的夹缝两端用压花热合固定,对折后形成的半圆形中部各设有橡筋,橡筋由胶段固定,使乳垫形成更易贴身的立体状。乳垫的中央四周具有固定导流压花。在生产上述乳垫的生产线上,所述橡筋是连续的且处于被拉伸状态;乳垫中,橡筋的中段完成胶段固定的工序后,在上述乳垫的边缘将所述橡筋切断,此时的乳垫中,未被胶段固定的、左、右橡筋段向中间收缩,并在该左、右橡筋段原来所处的位置形成直线开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若遇到过量的液体,且吸水层已饱和,则液体和吸水层中的高分子吸水粉会沿着所述直线开孔向外溢出,并污染使用者的衣物、皮肤。而哺乳孕妇的乳头上一旦沾有高分子吸水粉,可能会对婴儿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溢干爽乳垫,在乳垫的表面层与吸收层之间设置有防溢层,该防溢层结构不仅具有将母乳更快速导入吸收层内的功能,还具有解决过量的母乳渗出的问题,使乳垫表面层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干爽的效果。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溢干爽乳垫,包括防溢干爽功能层,防溢干爽功能层依次包括与面层连接的防溢层、以及与底膜连接的吸水层,所述防溢层包括与所述吸水层连接的开设有开孔的防水底层、设置在所述防水底层远离所述吸水层一侧表面的基层、以及与所述基层连接的疏水层。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层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疏水层的投影面积,且所述基层与所述疏水层连接形成的柱体的上端部表面为弧形,且相邻两个柱体之间的距离大小≥所述开孔的直径大小。
[0007]
在本方案设计中,防水底层上的开孔与在每个开孔两端的对称分布的两个柱体形成了引导母乳进入下端的吸水层的“引导通道”,并且将吸附母乳的吸水层与和肌肤接触的面层进行分隔,可以保持面层表面的干爽。同时,由于柱体由基层、以及与所述基层连接的疏水层构成:在吸水层吸附母乳饱和的情况下,从饱和吸水层表面渗出的母乳由于防水底层的阻隔下,只能通过“引导通道”才能渗到面层,而基层的设计可保证从“引导通道”反渗的母乳先被同样具备吸附功能的基层的吸附,虽然柱体的体积较小,但由于柱体的数量较多,因此所有柱体的基层吸附的累积母乳体积就相当可观。疏水层的设计可保证在吸水层
未饱和时母乳经过“引导通道”先与上端的疏水层接触并由于疏水层表面的疏水特性和弧形的表面使得母乳不易粘附,迅速滑落通过“引导通道”进入吸水层,减少与基层的接触,避免基层在吸附返渗母乳前就与通过面层的母乳接触并吸附,失去了防溢的效果。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疏水层由低密度聚乙烯-改性纤维素材料制备得到。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材料-改性纤维素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马来酸酐对微晶纤维素进行固相接枝,得到改性纤维素;步骤二:将所述改性纤维素与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共混造粒;步骤三:对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混合材料进行疏水改性,得到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改性纤维素材料。
[0010]
在本方案设计中,作为主材料的低密度聚乙烯是目前常用的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通过将其与改性纤维素进行共混,赋予材料疏水的特性:改性纤维素是由天然纤维经高强度机械处理得到纤维素,而纤维素表面含有多个羟基,便可通过对其改性来达到本方案疏水的效果,而在达到疏水效果的同时可降低纤维素的极性,使得改性后的纤维素与低密度聚乙烯的相容性提高,得到本方案所需的低密度聚乙烯-改性纤维素材料。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一中马来酸酐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5~5:1,同时在引发剂、密封条件下进行固相接枝。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二中低密度聚乙烯与改性纤维素共混并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所述低密度聚乙烯与改性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10。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对混合材料进行疏水改性的改性剂为硅烷溶液或纳米二氧化硅溶液。
[0014]
在本方案设计中,由于纤维素表面的纤维素分子存在大量的活性取代基,马来酸酐在接枝过程中五元环打开,具有反应活性的两端基团都可接枝在纤维素表面,使得经马来酸酐接枝后的纤维素表面变得粗糙和黏结,初步具有微纳粗糙结构,因而具有了疏水的性能;同时材料直径也有所增大,因此活性点数量大大增加,为进一步对表面形成的微纳粗糙结构修饰低表面能物质(本方案选择硅烷溶液或者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提供了基础。
[0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层由含有聚乙烯醇基的第一反应液与含有丙烯酰胺的第二反应液在引发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的互穿网络水凝胶材料制得。
[001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含有聚乙烯醇基的第一反应液与所述含有丙烯酰胺的第二反应液在40~50℃混合反应后,进行冷冻—解冻循环,且循环次数不小于两次。
[00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
在本方案设计中,本发明人利用聚乙烯醇基和丙烯酰胺作为原料并控制条件形成三元多孔互穿网络结构,其优势在于,形成的多孔互穿网络结构不仅具有高吸水性,且形成一种网络互锁的网络结构,且网络结构中的孔径分布于10~200微米之间,因此吸水速率较快,同时由于网络互锁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形成的水凝胶材质作为本方案的基层在吸水的基础上还具有弹性的缓冲能力,因此虽然增设了一层防溢层,但由于防溢层整体具有缓冲能力不会使得使用者感到不适。
[0019]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乳垫的表面层与吸收层之间设置有防溢层,该防溢层结构不仅具有将母乳更
快速导入吸收层内的功能,还具有解决过量的母乳渗出的问题,使乳垫表面层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干爽的效果。
[0020]
本发明的防溢层设计中,防水底层上的开孔与在每个开孔两端的对称分布的两个柱体形成了引导母乳进入下端的吸水层的“引导通道”,并且将吸附母乳的吸水层与和肌肤接触的面层进行分隔,可以保持面层表面的干爽。同时,形成的柱体在吸水层吸附母乳饱和的情况下,从饱和吸水层表面渗出的母乳通过“引导通道”渗出,基层对从“引导通道”反渗的母乳吸附;疏水层的设计可保证母乳先与上端的疏水层接触并由于疏水层表面的疏水特性和弧形的表面使得母乳不易粘附,迅速滑落通过“引导通道”进入吸水层;因此,使得本发明防溢层具有良好的防溢效果。
[0021]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疏水层改性材料和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材料符合本发明设计的需求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0022]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2为本发明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3为本发明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5]
附图4为本发明防溢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5为实施例1的改性纤维素扫描电镜图。
[0027]
附图6为实施例1的微粒扫描电镜图。
[0028]
附图说明:1面层、2面层连续喷胶、3上卫生纸、4上卫生纸连续喷胶、5防溢层、50防水底层、51开孔、52基层、53疏水层、6防溢层连续喷胶、7吸水层、8底膜连续喷胶、9底膜、10离型纸断续刮胶、11离型纸、20表层、21防溢干爽功能层、22开口、23弹性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一、防溢层的制备(1)基层的制备在90℃下将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10%聚乙烯醇水溶液,降温至55℃,在过硫酸铵与偶氮二异丁腈比例为1:3的情况下,将pva水溶液与10%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混合,总引发剂浓度为aam单体的0.1%重量%,滴入速度为1ml/min,升温至60℃进行预聚合,保温反应2h左右,然后冷却至室温,迅速倒入模具中,然后置于-17℃冷冻12h,解冻8h,如此冷冻-解冻循环三次;先用甲醇浸泡30min,然后用足量的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置入50~60℃烘箱内恒温干燥,制备得到基层。
[0030]
(2)疏水层的制备a.将微晶纤维素(mcc,粒径250μm)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以固液比为1:3在150℃下搅拌回流0.5h使mcc活化;然后加入licl在70℃下搅拌加热直至溶液呈均匀乳白色,然后密封12h;最后倒入模具中成型,并对其进行洗涤、室温干燥,得到的产物和马来酸酐(mah)以质量比为1:4在常温下混合,加入2%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在80℃下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时间4h;最后洗涤、过滤、室温干燥,得到改性纤维素,如附图5扫描电镜图所示,表面粗糙,直
径较大,孔隙率达到8%以上,证明得到的纤维素被马来酸酐成功接枝且表面性能变化明显。b.将改性纤维素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质量比为1:8的比例放入搅拌机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呈条状,螺杆为双螺纹,长度为109.5mm,螺杆开头直径为14mm,尾部直径为5mm,挤出温度140℃,螺杆转速30r/min,得到复合坯料。c.将复合坯料破碎成粉末,与经pvp修饰的纳米氧化铜颗粒在密封条件下混合,粉末与改性纳米氧化铜颗粒的质量比为4:1,送入双螺杆机进行3次混合造粒,主螺杆转速50r/min,进给螺杆转速15r/min,并进一步制备得到3mm左右的微粒。如附图6的微粒扫描电镜图所示,微粒表面粗糙程度大,有利于形成疏水性能,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静态水接触角(wca),平均wca为147
±2°
,证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疏水效果。
[0031]
(3)防溢层制备如附图4所示,将制备得到的材料与具有规律开孔51的防水底层50( pe材料,厚度3mm)进行连接,防水底层50、基层52、疏水层53相互均通过喷胶连接(图中未标识)。
[0032]
二、防溢干爽乳垫制备如附图1、3所示,防溢乳垫整体由表层20和防溢干爽功能层21连接制得,其中防溢干爽功能层21的主要结构依次为底膜9(pe材料)、底膜连续喷胶8、吸水层7(高分子吸收芯体)、防溢层连续喷胶6、防溢层5。表层20主要结构为分布于防溢层5一侧的连续结构:上卫生纸连续喷胶4、上卫生纸3、面层连续喷胶2、面层1(无纺布);分布于底膜9一侧的连续结构:10离型纸断续刮胶、11离型纸。
[0033]
实施例2一、防溢层的制备(1)基层的制备在90℃下将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10%聚乙烯醇水溶液,降温至55℃,在过硫酸铵与偶氮二异丁腈比例为1:3的情况下,将pva水溶液与10%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混合,总引发剂浓度为aam单体的0.1%重量%,滴入速度为1ml/min,升温至60℃进行预聚合,保温反应2h左右,然后冷却至室温,迅速倒入模具中,然后置于-17℃冷冻12h,解冻8h,如此冷冻-解冻循环三次;先用甲醇浸泡30min,然后用足量的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置入50~60℃烘箱内恒温干燥,制备得到基层。
[0034]
(2)疏水层的制备a.将微晶纤维素(mcc,粒径250μm)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以固液比为1:3在150℃下搅拌回流0.5h使mcc活化;然后加入licl在70℃下搅拌加热直至溶液呈均匀乳白色,然后密封12h;最后倒入模具中成型,并对其进行洗涤、室温干燥,得到的产物和马来酸酐(mah)以质量比为1:5在常温下混合,加入2%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在80℃下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时间5h;最后洗涤、过滤、室温干燥,得到改性纤维素。b.将改性纤维素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放入搅拌机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呈条状,螺杆为双螺纹,长度为109.5mm,螺杆开头直径为14mm,尾部直径为5mm,挤出温度140℃,螺杆转速30r/min,得到复合坯料。c.将复合坯料破碎成粉末,与经pvp修饰的纳米氧化铜颗粒在密封条件下混合,粉末与改性纳米氧化铜颗粒的质量比为4:1,送入双螺杆机进行3次混合造粒,主螺杆转速50r/min,进给螺杆转速15r/min,并进一步制备得到3mm左右的微粒。
[0035]
(3)防溢层制备
如附图4所示,将制备得到的材料与具有规律开孔51的防水底层50( pe材料,厚度3mm)进行连接,防水底层50、基层52、疏水层53相互均通过喷胶连接(图中未标识)。
[0036]
二、防溢干爽乳垫制备如附图1、3所示,防溢乳垫整体由表层20和防溢干爽功能层21连接制得,其中防溢干爽功能层21的主要结构依次为底膜9(pe材料)、底膜连续喷胶8、吸水层7(高分子吸收芯体)、防溢层连续喷胶6、防溢层5。表层20主要结构为分布于防溢层5一侧的连续结构:上卫生纸连续喷胶4、上卫生纸3、面层连续喷胶2、面层1(无纺布);分布于底膜9一侧的连续结构:10离型纸断续刮胶、11离型纸。
[0037]
实施例3一、防溢层的制备(1)基层的制备在90℃下将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10%聚乙烯醇水溶液,降温至55℃,在过硫酸铵与偶氮二异丁腈比例为1:3的情况下,将pva水溶液与10%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混合,总引发剂浓度为aam单体的0.1%重量%,滴入速度为1ml/min,升温至60℃进行预聚合,保温反应2h左右,然后冷却至室温,迅速倒入模具中,然后置于-17℃冷冻12h,解冻8h,如此冷冻-解冻循环三次;先用甲醇浸泡30min,然后用足量的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置入50~60℃烘箱内恒温干燥,制备得到基层。
[0038]
(2)疏水层的制备a.将微晶纤维素(mcc,粒径250μm)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以固液比为1:3在150℃下搅拌回流0.5h使mcc活化;然后加入licl在70℃下搅拌加热直至溶液呈均匀乳白色,然后密封12h;最后倒入模具中成型,并对其进行洗涤、室温干燥,得到的产物和马来酸酐(mah)以质量比为1:3.5在常温下混合,加入5%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在80℃下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时间4h;最后洗涤、过滤、室温干燥,得到改性纤维素。b.将改性纤维素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放入搅拌机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呈条状,螺杆为双螺纹,长度为109.5mm,螺杆开头直径为14mm,尾部直径为5mm,挤出温度140℃,螺杆转速30r/min,得到复合坯料。c.将复合坯料破碎成粉末,采用化学沉积法(cvd)对粉末进行硅烷化改性,具体为: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与粉末混合,固液比为1:5,在室温、转速500r/min条件下反应6h,反应结束后喷雾干燥,得到1mm左右的微粒。
[0039]
(3)防溢层制备如附图4所示,将制备得到的材料与具有规律开孔51的防水底层50( pe材料,厚度3mm)进行连接,防水底层50、基层52、疏水层53相互均通过喷胶连接(图中未标识)。
[0040]
二、防溢干爽乳垫制备如附图1、3所示,防溢乳垫整体由表层20和防溢干爽功能层21连接制得,其中防溢干爽功能层21的主要结构依次为底膜9(pe材料)、底膜连续喷胶8、吸水层7(高分子吸收芯体)、防溢层连续喷胶6、防溢层5。表层20主要结构为分布于防溢层5一侧的连续结构:上卫生纸连续喷胶4、上卫生纸3、面层连续喷胶2、面层1(无纺布);分布于底膜9一侧的连续结构:10离型纸断续刮胶、11离型纸。
[0041]
实施例4一、防溢层的制备
(1)基层的制备在90℃下将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10%聚乙烯醇水溶液,降温至55℃,在过硫酸铵与偶氮二异丁腈比例为1:3的情况下,将pva水溶液与10%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混合,总引发剂浓度为aam单体的0.1%重量%,滴入速度为1ml/min,升温至60℃进行预聚合,保温反应2h左右,然后冷却至室温,迅速倒入模具中,然后置于-17℃冷冻12h,解冻8h,如此冷冻-解冻循环三次;先用甲醇浸泡30min,然后用足量的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置入50~60℃烘箱内恒温干燥,制备得到基层。
[0042]
(2)疏水层的制备a.将微晶纤维素(mcc,粒径250μm)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以固液比为1:3在150℃下搅拌回流0.5h使mcc活化;然后加入licl在70℃下搅拌加热直至溶液呈均匀乳白色,然后密封12h;最后倒入模具中成型,并对其进行洗涤、室温干燥,得到的产物和马来酸酐(mah)以质量比为1:3.5在常温下混合,加入5%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在80℃下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时间4h;最后洗涤、过滤、室温干燥,得到改性纤维素。b.将改性纤维素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放入搅拌机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呈条状,螺杆为双螺纹,长度为109.5mm,螺杆开头直径为14mm,尾部直径为5mm,挤出温度140℃,螺杆转速30r/min,得到复合坯料。c.将复合坯料破碎成粉末,采用化学沉积法(cvd)对粉末进行硅烷化改性,具体为: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粉末混合,固液比为1:5,在室温、转速500r/min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喷雾干燥,得到1mm左右的微粒。
[0043]
(3)防溢层制备如附图4所示,将制备得到的材料与具有规律开孔51的防水底层50( pe材料,厚度3mm)进行连接,防水底层50、基层52、疏水层53相互均通过喷胶连接(图中未标识)。
[0044]
二、防溢干爽乳垫制备如附图1、3所示,防溢乳垫整体由表层20和防溢干爽功能层21连接制得,其中防溢干爽功能层21的主要结构依次为底膜9(pe材料)、底膜连续喷胶8、吸水层7(高分子吸收芯体)、防溢层连续喷胶6、防溢层5。表层20主要结构为分布于防溢层5一侧的连续结构:上卫生纸连续喷胶4、上卫生纸3、面层连续喷胶2、面层1(无纺布);分布于底膜9一侧的连续结构:10离型纸断续刮胶、11离型纸。
[0045]
实施例5一、防溢层的制备(1)基层的制备在90℃下将聚乙烯醇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10%聚乙烯醇水溶液,降温至55℃,在过硫酸铵与偶氮二异丁腈比例为1:3的情况下,将pva水溶液与10%丙烯酰胺单体水溶液混合,总引发剂浓度为aam单体的0.1%重量%,滴入速度为1ml/min,升温至60℃进行预聚合,保温反应2h左右,然后冷却至室温,迅速倒入模具中,然后置于-17℃冷冻12h,解冻8h,如此冷冻-解冻循环三次;先用甲醇浸泡30min,然后用足量的去离子水浸泡4h,然后置入50~60℃烘箱内恒温干燥,制备得到基层。
[0046]
(2)疏水层的制备a.将微晶纤维素(mcc,粒径250μm)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以固液比为1:3在150℃下搅拌回流0.5h使mcc活化;然后加入licl在70℃下搅拌加热直至溶液呈均匀乳白色,然后
密封12h;最后倒入模具中成型,并对其进行洗涤、室温干燥,得到的产物和马来酸酐(mah)以质量比为1:3.5在常温下混合,加入5%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在80℃下进行固相接枝,反应时间4h;最后洗涤、过滤、室温干燥,得到改性纤维素。b.将改性纤维素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质量比为1:1的比例放入搅拌机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呈条状,螺杆为双螺纹,长度为109.5mm,螺杆开头直径为14mm,尾部直径为5mm,挤出温度140℃,螺杆转速30r/min,得到复合坯料。c.将复合坯料破碎成粉末,采用化学沉积法(cvd)对粉末进行硅烷化改性,具体为:将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与粉末混合,固液比为1:5,在室温、转速500r/min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喷雾干燥,得到1mm左右的微粒。
[0047]
(3)防溢层制备如附图4所示,将制备得到的材料与具有规律开孔51的防水底层50( pe材料,厚度3mm)进行连接,防水底层50、基层52、疏水层53相互均通过喷胶连接(图中未标识)。
[0048]
二、防溢干爽乳垫制备如附图1、3所示,防溢乳垫整体由表层20和防溢干爽功能层21连接制得,其中防溢干爽功能层21的主要结构依次为底膜9(pe材料)、底膜连续喷胶8、吸水层7(高分子吸收芯体)、防溢层连续喷胶6、防溢层5。表层20主要结构为分布于防溢层5一侧的连续结构:上卫生纸连续喷胶4、上卫生纸3、面层连续喷胶2、面层1(无纺布);分布于底膜9一侧的连续结构:10离型纸断续刮胶、11离型纸。
[004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