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9941发布日期:2021-04-23 18:2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心脑血管医疗设备领域,特别的,是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由于具有创伤小、检测快、结果相对明显的技术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脑血管病人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头部的造影照射,需要患者躺在造影床上,然后将头部固定,以防止头部晃动导致图像模糊,使医生产生误诊,现有的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在造影时,由于人体的后脑勺形状圆扁不一,其底部的承接面会与后脑勺之间产生空隙,以致于患者受造影仪转动影响产生眩晕时,病患为下意识扬起头部带动脖子,提供上拱空间,造成造影成片图像出现错位拖尾,加大医生清楚观察病患处的困难程度,不利于患者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伸缩杆、固定板、承压架、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内侧固定连接在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插嵌在固定板两侧,所述固定板中部安装有承压架,所述承压架包括基座、限位架、胶垫、助力装置、控制角,所述基座通过伸缩杆焊接连接在固定板之间,所述限位架嵌接连接在基座内部,且顶端与控制角过渡配合在胶垫内侧,所述胶垫中部设置有助力装置。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填补组件、制衡件、插座、承载柱,所述填补组件通过制衡件安装在插座上,所述插座内部贯穿有承载柱。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柱一端套接在填补组件底部,另一端通过插座插嵌连接在基座内部。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补组件包括顶位垫、滑导板、隔板、触地块、贴合侧板,所述顶位垫四周固定连接有贴合侧板,所述贴合侧板间隙配合在胶垫底部,所述滑导板为弧形结构,焊接连接在顶位垫和隔板之间,所述隔板两侧开设有触地块。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衡件包括磨合环、反弹球、量位槽、凸起、顶出装置,所述量位槽,安装有顶出装置和反弹球,且其上方固定连接有磨合环,所述磨合环上插嵌有两个以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与顶位垫间接配合在一起,所述反弹球滚动接触于磨合环内侧。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扶正槽体、扩充架、支撑弧板、导向空腔,所述扶正槽体设置于导向空腔之间,所述导向空腔内侧与反弹球活动卡合,且导向空腔嵌接与扩充架内侧,所述扩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弧板。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正槽体包括折纹板、导轨、剖开球体、铁块、扣位
条,所述导轨内侧滑动接触有铁块,所述铁块间接配合在开球体和扣位条之间,所述扣位条内侧凹槽位置活动卡合有折纹板。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纹板为弯折状孤形结构,其内侧与触地块滑动配合。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活动卡合在剖开球体之间的v形剖面处,使得以隔板为支点,进一步抬高贴合侧板,加快设备工作效率。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充架的凹陷表面顶部边缘为弹性夹层,受反弹球的撞击会向外突出变形,撑大导向空腔的腔口,可以将夹持的反弹球吹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在助力装置内设置有填补组件和制衡件,利用填补组件和制衡件在承载柱内相配合,当病患为下意识扬起头部带动脖子上拱时,填补组件一侧将在制衡件上被压制偏移一侧,使得制衡件一侧凹陷带动另一侧突出震动,带动冲击力左右回流在其内部,进而带动填补组件另一侧吸附于正患者后脑勺,并逐渐贴合摆正患者后脑勺,有效提高固定装置使用效率。
16.2、本发明当一端顶位垫下压时,通过滑导板的弧形结构,将另一端顶位垫加速顶出,使得结构重心偏移,保证贴合侧板向上翘去贴合抬高胶垫底部一处,填补承压架与后脑勺之间的空隙。
17.3、本发明利用反弹球滚动接触于磨合环内侧,滑导板会带动反弹球滚动挤压进导向空腔内部,其冲击力使得扩充架突出拉长弹性形变,降低支撑高度,保证能将上方的扶正槽体回正。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承压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助力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填补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制衡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顶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扶正槽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伸缩杆

1、固定板

2、承压架

3、定位框

4、基座

31、限位架

32、胶垫

33、助力装置

34、控制角

35、填补组件

341、制衡件

342、插座

343、承载柱

344、顶位垫

411、滑导板

412、隔板

413、触地块

414、贴合侧板

415、磨合环

421、反弹球

422、量位槽

423、凸起

424、顶出装置

425、扶正槽体

5b1、扩充架

5b2、支撑弧板

5b3、导向空腔

5b4、折纹板

b11、导轨

b12、剖开球体

b13、铁块

b14、扣位条

b15。
具体实施方式
26.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图1

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伸缩杆1、固定板2、承压架3、定位框4,所述定位框4内侧固定连接在有伸缩杆1,所述伸缩杆1顶端插嵌在固定板2两侧,所述固定板2中部安装有承压架3,所述承压架3包括基座31、限位架32、胶垫33、助力装置34、控制角35,所述基座31通过伸缩杆1焊接连接在固定板2之间,所述限位架32嵌接连接在基座31内部,且顶端与控制角35过渡配合在胶垫33内侧,所述胶垫33中部设置有助力装置34,所述助力装置34包括填补组件341、制衡件342、插座343、承载柱344,所述填补组件341通过制衡件342安装在插座343上,所述插座343内部贯穿有承载柱344,所述承载柱344一端套接在填补组件341底部,另一端通过插座343插嵌连接在基座31内部,在助力装置内设置有填补组件和制衡件,利用填补组件和制衡件在承载柱内相配合,当病患为下意识扬起头部带动脖子上拱时,填补组件一侧将在制衡件上被压制偏移一侧,使得制衡件一侧凹陷带动另一侧突出震动,带动冲击力左右回流在其内部,进而带动填补组件另一侧吸附于正患者后脑勺,并逐渐贴合摆正患者后脑勺,有效提高固定装置使用效率。
29.实施例2
30.如图4

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结合以下结构部件的相互配合,所述填补组件341包括顶位垫411、滑导板412、隔板413、触地块414、贴合侧板415,所述顶位垫411四周固定连接有贴合侧板415,所述贴合侧板415间隙配合在胶垫33底部,所述滑导板412为弧形结构,焊接连接在顶位垫411和隔板413之间,所述隔板413两侧开设有触地块414,所述制衡件342包括磨合环421、反弹球422、量位槽423、凸起424、顶出装置425,所述量位槽423,安装有顶出装置425和反弹球422,且其上方固定连接有磨合环421,所述磨合环421上插嵌有两个以上的凸起424,所述凸起424与顶位垫411间接配合在一起,所述反弹球422滚动接触于磨合环421内侧,所述顶出装置425包括扶正槽体5b1、扩充架5b2、支撑弧板5b3、导向空腔5b4,所述扶正槽体5b1设置于导向空腔5b4之间,所述导向空腔5b4内侧与反弹球422活动卡合,且导向空腔5b4嵌接与扩充架5b2内侧,所述扩充架5b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弧板5b3,所述扶正槽体5b1包括折纹板b11、导轨b12、剖开球体b13、铁块b14、扣位条b15,所述导轨b12内侧滑动接触有铁块b14,所述铁块b14间接配合在开球体b13和扣位条b15之间,所述扣位条b15内侧凹槽位置活动卡合有折纹板b11,所述折纹板b11为弯折状孤形结构,其内侧与触地块414滑动配合,所述隔板413活动卡合在剖开球体b13之间的v形剖面处,使得以隔板413为支点,进一步抬高贴合侧板415,加快设备工作效率,所述扩充架5b2的凹陷表面顶部边缘为弹性夹层,受反弹球422的撞击会向外突出变形,撑大导向空腔5b4的腔口,可以将夹持的反弹球422吹出,当一端顶位垫下压时,通过滑导板的弧形结构,将另一端顶位垫加速顶出,使得结构重心偏移,保证贴合侧板向上翘去贴合抬高胶垫底部一处,填补承压架与后脑勺之间的空隙,利用反弹球滚动接触于磨合环内侧,滑导板会带动反弹球滚动挤压进导向空腔内部,其冲击力使得扩充架突出拉长弹性形变,降低支撑高度,保证能将上方的扶正槽体回正。
31.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心脑血管科用造影头部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32.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当头部底部的承压架3与后脑勺产生空隙时,为防止给病患为下意识扬起头部带动脖子,提供上拱空间,在基座31和限位架32中部设有助力装置34,在
头部较为突出的顶部挤压一侧顶位垫411时,利用隔板413活动卡合在剖开球体b13之间的v形剖面处,通过滑导板412滑动在磨合环421表面时,将另一侧顶位垫411抬高,推送贴合侧板415配合胶垫33形成吸合口吸附在患者脖子处,同时,滑导板412在磨合环421上滑动,会受凸起424的摩擦,降低滑导板412偏移速度,避免产生刚性碰撞,影响到患者的舒适度,进而带动反弹球422挤进导向空腔5b4内部,带动一侧扩充架5b2的弹性夹层沿支撑弧板5b3的弧形两侧进一步凹陷,抬高相对的扶正槽体5b1一侧,使得折纹板b11充分贴合触地块414,且在扣位条b15内侧扩张其弯折状孤形结构,且铁块b14受折纹板b11弯折挤压形变的影响,解除折纹板b11对铁块b14的压制,使得铁块b14可以在导轨b12内滑动,改变扶正槽体5b1整体重心位置,偏移压制另一侧的扩充架5b2,使得另一侧导向空腔5b4边缘的反弹球422受到导向空腔5b4内部的冲击,被吹出导向空腔5b4的腔口,将同侧扩充架5b2带动突出且拉长变形,进而制衡件342底部少了一角支撑,将撬动制衡件342,根据扶正槽体5b1改变的倾斜角度,进行带动后脑勺回正并完全整体贴合于后脑勺,以防病患为下意识扬起头部带动脖子提供的上拱空间,所造成的造影成片图像出现错位拖尾。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