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4423发布日期:2021-05-28 14:1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担架,具体是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



背景技术:

为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先担架也为户外救援常用设备中的一种,但是目前的户外救援用担架其结构和功能过于简单,不能根据待救护人员的实际受伤情况来调节架靠与架床的角度和架床的高度,这就使得救护人员在搬运待救护人员时导致其进一步的受伤,且目前的户外救援用担架并不具备缓震功能,这也可能造成在运送待救护人员时由于地形原因而进一步加重其伤势。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包括架床,所述架床上方中部右侧设置有栅栏,所述架床右端转动连接有架靠,所述架靠上方右端设置有枕头;所述架床下方设置有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带轮传动连接有与架床转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缓震机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转动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有与滑动连接的推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震机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等距的分布的缓震弹簧组,所述缓震弹簧组上方与架床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右端前方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与架床右端前方固定连接的立板,所述立板中部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轴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带轮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与架床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带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与底板下方左侧固定连接前后对称的连接板和与底板下方右侧固定连接前后对称的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滑动连接有交叉板,所述固定板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交叉板转动连接,所述交叉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有滑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有与固定套转动连接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滑动杆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底框,所述底框下方四角处设置有万向滑轮,所述底框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滑动套滑动连接,所述横杆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与横杆中部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对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纵板,所述纵板左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轴,所述液压伸缩轴左端与矩形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轴与架靠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架靠可转动调节的角度为水平0°至逆时针旋转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待救护的人员搬至架床上方,依据待救护人员情况摇动转动把手进而带动了一系列带动机构运动进而使得架靠转动至令带救护人员舒适的角度,再依据实际情况启动液压伸缩轴,液压伸缩轴推动了与矩形块固定连接的滑动杆移动,进而带动了一系列的机构运动,进而将架床调节至合适的高度;目前的户外救援用担架其结构和功能过于简单,不能根据待救护人员的实际受伤情况来调节架靠与架床的角度和架床的高度,这就使得救护人员在搬运待救护人员时导致其进一步的受伤,且目前的户外救援用担架并不具备缓震功能,这也可能造成在运送待救护人员时由于地形原因而进一步加重其伤势;本担架可根据待救护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调节架床和架靠的的角度和架床的高度,同时本担架还设置有缓震机构,以避免在运送受伤人员时导致其伤势进一步加重,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的正视图;

图3为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的侧视图;

图4为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床、2-栅栏、3-架靠、4-枕头、5-缓震机构、501-底板、502-缓震弹簧组、6-驱动机构、601-立板、602-转动轴、603-转板、604-转动把手、605-主动轮、7-传动机构、701-传动轴、702-从动轮、8-升降机构、801-连接板、802-固定板、803-固定框、804-交叉板、805-固定轴、806-固定套、9-滑动机构、901-滑动杆、902-矩形块、903-滑动套、10-移动机构、1001-底框、1002-万向滑轮、1003-横杆、11-推动机构、1101-固定块、1102-纵板、1103-液压伸缩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户外救援用可调节式担架,包括架床1,所述架床1上方中部右侧设置有栅栏2,所述架床1右端转动连接有架靠3,所述架靠3上方右端设置有枕头4;

所述架床1下方设置有缓震机构5,所述缓震机构5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6,使用时将待救护的人员搬至架床1上方,依据待救护人员情况摇动转动把手604进而带动了转动轴602转动,进而使得与转动轴602固定连接的主动轮605转动,进而带动了与主动轮605带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702转动,进而使得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轴701转动,进而使得与传动轴701固定连接的架靠3转动至合适的角度;

所述驱动机构6带轮传动连接有与架床1转动连接的传动机构7,所述缓震机构5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8,所述升降转动连接有滑动机构9,所述滑动机构9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10,所述移动机构10固定连接有与滑动连接的推动机构11;

再依据实际情况启动液压伸缩轴1103,液压伸缩轴1103推动了与矩形块902固定连接的滑动杆901移动,进而使得与固定套806固定连接的交叉板804转动,进而进而使得底板501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其上方的架床1和架靠3向上或向下移动。

所述缓震机构5包括有底板501,所述底板501上方设置有等距的分布的缓震弹簧组502,所述缓震弹簧组502上方与架床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01右端前方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6。

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有与架床1右端前方固定连接的立板601,所述立板601中部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02,所述转动轴602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603,所述转板603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604,所述转动轴602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605,所述主动轮605带轮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7。

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有与架床1转动连接的传动轴701,所述传动轴701前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702,所述从动轮702与主动轮605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有与底板501下方左侧固定连接前后对称的连接板801和与底板501下方右侧固定连接前后对称的固定板802,所述连接板80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03,所述固定框803滑动连接有交叉板804,所述固定板802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05,所述固定轴805与交叉板804转动连接,所述交叉板804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806,所述固定套806转动连接有滑动机构9。

所述滑动机构9包括有与固定套806转动连接的滑动杆901,所述滑动杆901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块902,所述滑动杆901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903,所述滑动套903滑动连接有移动机构10。

所述移动机构10包括有底框1001,所述底框1001下方四角处设置有万向滑轮1002,所述底框1001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杆1003,所述横杆1003与滑动套903滑动连接,所述横杆1003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11。

所述推动机构11包括有与横杆1003中部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101,所述固定块1101相对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纵板1102,所述纵板1102左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轴1103,所述液压伸缩轴1103左端与矩形块902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轴701与架靠3固定连接。

所述架靠3可转动调节的角度为水平0°至逆时针旋转60°。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框803的长度为横杆1003长度的四分之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待救护的人员搬至架床1上方,依据待救护人员情况摇动转动把手604进而带动了转动轴602转动,进而使得与转动轴602固定连接的主动轮605转动,进而带动了与主动轮605带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702转动,进而使得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轴701转动,进而使得与传动轴701固定连接的架靠3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再依据实际情况启动液压伸缩轴1103,液压伸缩轴1103推动了与矩形块901固定连接的滑动杆901移动,进而使得与固定套806固定连接的交叉板804转动,进而进而使得底板501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其上方的架床1和架靠3向上或向下移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