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川芎提取物的中草药抑菌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5589038发布日期:2021-06-22 17:0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物制剂,具体涉及含川芎提取物的中草药抑菌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菌泡腾片需要放在水中溶解后再外用,具有一定抑菌性。相对其他抑菌剂,泡腾片使用方便易于保存,所以广受欢迎。但目前市面上的抑菌泡腾片,其抑菌效果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含川芎提取物的中草药抑菌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草药抑菌泡腾片对皮肤日常暴露容易接触到的常见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达到降低流行性疾病传播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含川芎提取物的中草药抑菌泡腾片,主要包括活性成分和辅料;

所述活性成分包括20质量份川芎、15质量份栀子、10质量份川楝子和10质量份诃子;

所述辅料包括酸源、碱源、润滑剂、稀释剂和矫味剂。

进一步的,酸源头采用酒石酸和/或柠檬酸。

进一步的,碱源采用碳酸氢钠。

进一步的,润滑剂采用聚乙二醇。

进一步的,稀释剂采用乳糖。

进一步的,矫味剂采用茶多酚。

本发明提供的含川芎提取物的中草药抑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1)浸膏提取:

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量取川芎、栀子、川楝子、诃子,打粉后用乙醇浸泡过夜,经超声提取,经过滤减压浓缩得浸膏;

(2)分别对辅料进行研磨;

(3)酸粒和碱粒的制粒:

取两份等量的浸膏,分别置于两研钵中,两研钵分别用来制备酸粒和碱粒;向两研钵中均加入稀释剂和矫味剂并研磨;另取一研钵,取润滑剂放入该研钵,再加入无水乙醇,经研磨后加入碱源进行包裹,之后加入制备碱粒的研钵中进行混合;向两研钵中加无水乙醇混合,经过16目筛整粒,并干燥;

(4)压片:

将酸源、润滑剂混合后加入酸粒的研钵中继续研磨,之后使酸粒和碱粒混匀后进行压片,得目标产品。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辅料在温度15℃~25℃、湿度10%~30%的环境中研磨,并过100目筛。

进一步的,步骤(3)中,干燥于50℃烘箱中干燥1.5h。

进一步的,步骤(3)中,酸粒和碱粒的两研钵中所加稀释剂、矫味剂与研钵中浸膏质量比为45~55:4~7:3;碱粒的研钵中所加减源与研钵中浸膏的质量比为30~35:3,酸粒的研钵中所加酸源与研钵中浸膏的质量比为30~35:3。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泡腾片中包括川芎、栀子、川楝子、诃子四种中药。川芎为伞形科(umbelliferae)藁本属(ligusticum)的植物川芎(ligc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上品,主产于四川。其性温、味辛,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现代研究发现,川芎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栀子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现代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和抗炎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表明,栀子提取物有明显的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

川楝子含三萜、木脂素、黄酮、甾体、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抗病毒、驱虫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体外实验研究发现川楝子的水提物对堇色毛菌、奥杜盎氏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诃子为传统蒙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强心、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涩肠敛肺,降火利咽,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体外抗菌实验表明,诃子水提物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菌率高于诃子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

上述四种具有体外抗菌活性的中药进行组合,可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显著促进了抑菌效果。本发明泡腾片对皮肤日常暴露容易接触到的常见细菌类型均具有良好抑制作用。本发明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将其泡入水中即可随时对手部等皮肤暴露部位进行浸泡清洗,从而达到清洁抑菌效果。很多季节性流行性感冒病毒都是通过手口途径传播,使用本发明泡腾片,可达到降低流行性疾病传播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保护范围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均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

本实施例泡腾片制备方法如下:

(1)浸膏提取:

取15~30质量份川芎、10~20质量份栀子、5~15质量份川楝子和5~15质量份诃子混合,打粉后用质量浓度70%的乙醇浸泡过夜,再用超声提取60min,经过滤后减压浓缩得浸膏。本实施例中一份质量为50克~150克。

(2)辅料过筛:

辅料包括酸源、碱源、润滑剂、稀释剂和矫味剂,本实施例中,酸源采用酒石酸,碱源采用碳酸氢钠,稀释剂采用乳糖,润滑剂采用peg6000,矫味剂采用茶多酚。所有辅料均在温度15℃~25℃,湿度10%~30%的环境中研磨至过100目筛。

本发明的主要创新在于活性成分的组合,辅料的用量按制备泡腾片的常规用量即可。

(3)制粒:

取两份等量的浸膏,本实施例中取两份3g浸膏,分别置于两个研钵中,一份用来制备碱粒,一份用来制备酸粒。向制备碱粒的研钵中,加入50g乳糖和6.5g茶多酚,研匀。向制备酸粒的研钵中,同样加入56g乳糖和6.5g茶多酚,研匀。

另取一研钵,取5g的peg6000放入该研钵,再加入5ml无水乙醇,经研磨后加入33g的nahco3进行包裹,混匀之后加入制备碱粒的研钵中再次混合。为了便于后续压片,向酸粒和碱粒的研钵中分别加入用作粘结剂的无水乙醇混匀,之后过16目筛整粒,并于50℃烘箱中干燥1.5h。

本发明中润滑剂peg6000和无水乙醇为制粒的粘结剂,其用量按照泡腾片制备工艺中的常规用量即可。

(4)压片:

将33g的酒石酸、4g的peg6000混匀后加入酸粒的研钵中再继续混匀,之后使酸粒和碱粒混匀后进行压片,即得本实施例泡腾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来测定实施例1所得泡腾片的抑菌性及抗菌增效作用。

(1)菌株活化:

在无菌条件下,用新鲜配制的细菌固体斜面培养基,转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菌种,37℃下培养24h,备用;用真菌固体斜面培养基,转接青霉和黑曲霉的保藏菌种,28℃培养72h,备用。

(2)菌悬液的制备:

在活化好的供试菌斜面试管中加入无菌水,倒入有玻璃珠的5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包扎好后放入摇床振荡37℃下振荡30min。用血球计数法,以无菌水制成含菌体数量为106cfu/ml的菌悬液,置于4℃冰箱内保存。

(3)抑菌泡腾片供试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1所制备的泡腾片,研碎,过200目筛,称取10g,加入75%乙醇50ml,浸泡60min后,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过滤,滤渣中再加75%乙醇50ml,超声提取1次,过滤。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1g/ml,得抑菌泡腾片供试液,置于4℃冰箱内保存备用。

(4)单味药材供试液的制备:

分别取川芎、栀子、川楝子和诃子的干燥药材适量,粉碎后过200目筛,各称取10g,同上一步骤(3)的方法制备供试液,并同样浓缩至1g/ml,之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备用。

(5)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作用:

将5种供试菌菌悬液各取0.2ml接种于培养基表面,涂布均匀,制成含菌平板。把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径5mm滤纸片,灭菌后将滤纸分别浸泡在无菌水、75%乙醇、以及抑菌泡腾片供试液中浸泡2h。无菌水浸泡的滤纸作为空白,75%乙醇浸泡的滤纸做对照,各滤纸间距离均等,平行3次。细菌置于30℃下培养24h,真菌置于28℃下培养72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取平均值,计算抑菌圈增加率。抑菌圈增加率=(供试液抑菌圈直径-对照抑菌圈直径)/对照抑菌圈直径×100%。所测抑菌圈增加率数据见表1,表1中,与泡腾片供试液比较,**p<0.01,*p<0.05。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抑菌泡腾片对供试菌的抑菌的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黑曲霉。且本发明泡腾片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的抑制作用果均优于单味药材,证明配伍后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

表1抑菌圈增加率数据

(6)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在无菌条件下取灭菌试管4支,以0.5g/ml的供试液进行二倍稀释,分别稀释至0.25、0.125、0.0625g/ml。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各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以滤纸片周围刚出现抑菌圈的样品溶液质量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各剂量平行测定三次,取最大值。所测最小抑菌浓度数据见表2。表中,“++”表示抑菌效果较明显,“+”表示抑菌效果弱,“-”表示无抑菌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抑菌泡腾片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1最小抑菌浓度数据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在本发明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各步骤的序号并不能用于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各步骤的先后变化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