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视野皮下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6882发布日期:2021-05-11 16:5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视野皮下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视野皮下扩张器,应用在医疗外科手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进行脊柱椎旁或胸椎后路椎旁微创通道系统治疗等微创手术时,需要在人体上切孔后将切孔处的软组织扩张开以便于将内窥镜等手术器件从切孔处伸入患处,目前大多微创手术是采用多级扩张套管逐级扩张组织的方式,但是一级一级地将切孔扩开导致扩孔时间较长,进而延长了微创手术的时间;而且现有的扩张套管通常采用圆管型结构,但是为患者进行手术通常只需要切开长条形的开口即可,而且长条形的切孔更加便于术后的缝合,圆形的扩张套管直径较长条形的切口更宽,导致患者的手术切孔的实际面积大于手术操作所需要的面积,不利于患者身体损伤的最小化处理和后期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视野皮下扩张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手术切孔的扩张,无需一级一级添加套管,在节约扩孔时间的同时为微创手术的患者减小了损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广视野皮下扩张器,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内管和外管、设置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的滑槽、与外管一体连接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设置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扩张管、分别设置在扩张管底部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所述底板的顶部面上设有用于卡合扩张管的插槽,所述扩张管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斜坡型相切结构连接。

所述底板为椭圆型板状结构,底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均为弧型结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呈对称结构设置在底板的两侧。

所述底板的顶部面上开设有插槽,插槽为圆环型结构,插槽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处断开,插槽的宽度与扩张管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插槽顶部面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内管和外管,内管与插槽的内侧边相平齐,外管与插槽的外侧边相平齐,内管和外管的底部面均与底板的顶部面不可拆卸连接。

所述内管和外管均为椭圆型管状结构,内管和外管的高度相等,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滑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扩张管的厚度。

所述外管顶部面的一侧不可拆卸地设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均为弧型结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连接处形成用于夹持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固定槽。

所述扩张管为椭圆型管状结构,扩张管的高度大于内管和外管的高度,扩张管的顶部设有椭圆型的卡环,卡环从扩张管的顶部向外侧延伸,卡环与扩张管不可拆卸连接。

所述扩张管底部面的两侧均为斜坡型结构且斜坡面由扩张管的外壁向内壁逐渐变低,扩张管底部面的两侧的斜坡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斜坡面相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弧型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适配,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扩张管之间均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由弹性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面分别与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的底部面不可拆卸连接,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的侧壁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面垂直,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均为弧型结构,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的弧度与底板的椭圆型外缘相适配。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使用时,只需使用固定臂将外管连同内管进行固定,就可以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推动扩展管以调整手术切孔扩张的大小。

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扩张管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斜坡型相切结构连接,在扩张管向下推动的同时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向底板的两侧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向外移动将手术切孔撑开。

3、本发明提供的底板、内管、外管和扩张管均为椭圆型结构,相较于圆型机构套管往患者的切孔内放置起来更加容易,而且椭圆形的结构便于后期的缝合。

4、椭圆形微通道系统的优势在于,比起圆形的微通道系统,椭圆形的微通道系统可以在不增加关节突与棘突间破坏的情况下,延长纵向的手术范围,从而对脊柱的长截断等各种类型手术起到有效的保护椎旁肌肉的作用,并且具有能够有效处理椎管内病变的独到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底板、内管和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扩张管和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连接板与扩张管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内管;2、滑槽;3、第一固定片;4、固定槽;5、第二固定片;6、外管;7、卡环;8、扩张管;9、第一撑开片;10、第一连接板;11、底板;12、第二撑开片;13、第二连接板;14、连接件;15、第一限位槽;16、插槽;17、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所述的一种广视野皮下扩张器,包括底板11、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的内管1和外管6、设置在外管6和内管1之间的滑槽2、与外管6一体连接的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5、设置在滑槽2内上下滑动的扩张管8、分别设置在扩张管8底部两侧的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所述底板11的顶部面上设有用于卡合扩张管8的插槽16,所述扩张管8底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呈斜坡型相切结构连接。

所述底板11为椭圆型板状结构,底板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的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7,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7均为弧型结构,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7呈对称结构设置在底板11的两侧。

所述底板11的顶部面上开设有插槽16,插槽16为圆环型结构,插槽16在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7处断开,插槽16的宽度与扩张管8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插槽16顶部面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内管1和外管6,内管1与插槽16的内侧边相平齐,外管6与插槽16的外侧边相平齐,内管1和外管6的底部面均与底板11的顶部面不可拆卸连接。

所述内管1和外管6均为椭圆型管状结构,内管1和外管6的高度相等,设置在内管1和外管6之间的滑槽2的宽度大于等于扩张管8的厚度。

所述外管6顶部面的一侧不可拆卸地设有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5,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5均为弧型结构,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5的连接处形成用于夹持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5的固定槽4。

所述扩张管8为椭圆型管状结构,扩张管8的高度大于内管1和外管6的高度,扩张管8的顶部设有椭圆型的卡环7,卡环7从扩张管8的顶部向外侧延伸,卡环7与扩张管8不可拆卸连接。

所述扩张管8底部面的两侧均为斜坡型结构且斜坡面由扩张管8的外壁向内壁逐渐变低,扩张管8底部面的两侧的斜坡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的斜坡面相适配。

所述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均为弧型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7相适配,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与扩张管8之间均通过连接件14连接,连接件14由弹性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的顶部面分别与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的底部面不可拆卸连接,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的侧壁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的顶部面垂直,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均为弧型结构,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的弧度与底板11的椭圆型外缘相适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发明时,首先,使用蛇形固定臂插入到固定槽4内将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5夹持住,使得外管6被固定在蛇形固定臂上,也就是整个装置都被固定在蛇形固定臂上了,在为患者进行切孔后调整蛇形固定臂的角度,使得底板11首先从切孔处进入,将底板11置于切孔的底部,按压扩张管8顶部的卡环7,使得扩张管8从内管1和外管6之间的滑槽2内向下移动,扩张管8向下移动的同时扩张管8的底部从底板11上的插槽16插入,进而使得扩张管8两侧的底部面对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施力,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的斜坡型结构使得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在受力后分别向底板11两侧的外部移动,进而使得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上的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将患者的切孔撑开,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手术操作;当扩孔完成后,将卡环7向上提,使得扩张管8逐渐从插槽16内抽出,扩张管8在滑槽2内向上移动,在连接件14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同时向底板11的中心方向收回,进而使得第一撑开片9和第二撑开片12复位,这样的扩孔方法免去了一级一级添加套管的方式,节约了扩孔时间,而且椭圆形微通道系统更加有利于医生手术操作的视野,在不增加关节突与棘突间破坏的情况下延长了纵向的手术范围,对脊柱的长截断等各种类型的手术起到有效的保护椎旁肌肉的作用,并且具有能够有效处理椎管内病变的独到优势,有益于患者后期的康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