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81070发布日期:2021-04-30 13:00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兽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又名氟甲砜霉素、氟洛芬,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分子式为c12h14cl2fno4s,化学结构式为:氟苯尼考是上世纪80年代末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氯霉素类兽医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好、体内分布广、高效安全等特点,对于敏感菌所致的家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作用,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由于氯霉素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已禁止用于食品动物,因此,在动物疾病防治上,尤其是食品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氟苯尼考溶解度低,为非水溶性的粉末,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低,给药时往往是通过混入饲料中进行给药,限制了药效的充分发挥,且当发生比较严重的感染时,往往由于动物采食量严重下降甚至食欲废绝,通过混饲给药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提高氟苯尼考的速释性能,缩短其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使其用药后快速起效,对于更加有效地发挥氟苯尼考在畜禽养殖中的治疗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制备的速释性氟苯尼考技术及形式主要有:加入助溶剂、微粉化、β-环糊精包合、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pvpk分散体、peg6000分散体、超微粉碎等方法。但是效果不甚理想,现有的氟苯尼考制剂存在水中不易溶解,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而用添加增溶剂、助溶剂等方法制成液体制剂后常存在稳定性差、毒性大和刺激性大,从而会导致用药后生物利用度不好或对机体造成伤害等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510996047.2中公开了一种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溶性粉由氟苯尼考聚多巴胺复合物和基质稀释剂组成:所述的氟苯尼考聚多巴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表面活性剂和氟苯尼考加到弱碱溶液中,混匀,得混合物a,此处的表面活性剂可加可不加;2)将盐酸多巴胺加入到混合物a中,继续搅拌,得混合物b,喷雾干燥,得氟苯尼考聚多巴胺复合物。其制备方法是:1)先计算称取基质稀释剂和氟苯尼考聚多巴胺复合物,再将氟苯尼考聚多巴胺复合物和基质稀释剂混匀,即制得该氟苯尼考可溶性粉。该可溶性粉中含有氟苯尼考聚多巴胺复合物不仅可有效改善氟苯尼考的溶解度,还可以提高溶出速度。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所需的时间短,生产能耗小。但是该申请并没有关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的稳定性。中国专利申请202011180411.5中公开了一种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将氟苯尼考粉末加到基质稀释剂中,常温下搅拌混匀,得到预混物;将尿素、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加入到所述预混物中,其中氟苯尼考、尿素、聚维酮k30和聚乙二醇6000的质量比为1:4:4:1,余量为基质稀释剂加至1000g继续搅拌0.5-2小时,得到氟苯尼考混合物;将氟苯尼考混合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的氟苯尼考可溶性粉。该发明所述可溶性粉中含有氟苯尼考尿素复合物不仅可有效改善氟苯尼考的溶解度,还可以提高溶出速度。但是该申请同样没有关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的稳定性。因此,开发一种溶解度好、生物利用度高,且稳定性好的氟苯尼考粉十分必要。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溶解度好、生物利用度高,且稳定性好的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氟苯尼考粉,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包合剂40%-70%,分散剂5%-10%,稳定剂1-2%、增溶剂3-8%和填充剂8-20%。优选地,所述的氟苯尼考粉,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包合剂50%-60%,分散剂6%-9%,稳定剂1.5-2%、增溶剂5%-6%、填充剂10-15%。再优选地,所述的氟苯尼考粉,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包合剂55%,分散剂8%,稳定剂2%、增溶剂5%、填充剂10%。其中,所述的包合剂选自磺丁基-β-环糊精、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的包合剂为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混合物;再优选地,所述的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4: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3:1。所述的分散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的稳定剂为泛酸和维生素b12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的泛酸与维生素b12的质量比为2-5:1;再优选地,所述的泛酸与维生素b12的质量比为3-4:1;再优选地,所述的泛酸与维生素b12的质量比为3:1。所述的增溶剂选自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600和聚乙二醇800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的增溶剂选自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中的一种或两种;再优选地,所述的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的质量比为4-6:1;优选地,所述的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的质量比为4:1。所述的填充剂为无水葡萄糖、蔗糖、氧化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剂为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再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剂为质量比5-10:1的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剂为质量比9:1的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所述的分散剂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3-8:1;优选为4-6:1;进一步优选为4:1。所制备得到的氟苯尼考粉中氟苯尼考的重量百分比为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20%氟苯尼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配方含量的氟苯尼考和包合剂,向75℃-90℃的水中依次加入氟苯尼考和包合剂,采用包合技术,搅拌至绝大部分溶解,得到混合物a;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的增溶剂、稳定剂和分散剂,保温搅拌2-3h,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填充剂,得到混合物b;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过筛,混合,即得到氟苯尼考粉;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0℃-220℃,所述的过筛粒径为100μm-18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合理控制包合剂的组分,使用质量比为2-4:1的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既能保证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同时又可以降低环糊精的用量,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大降低成本;(2)本发明进一步采用质量比为4-6:1的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作为增溶剂,能够更好的加速氟苯尼考的溶解;(3)本发明在组分中添加质量比为2-5:1的泛酸与维生素b12混合物作为稳定剂不仅提高了氟苯尼考粉的稳定性,并控制分散剂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3-8:1,结合包合技术不仅能将大部分的氟苯尼考包合,还可以将游离的氟苯尼考高度分散在分散剂中,使之完全溶解,在极大地提高了氟苯尼考的溶解度的同时延长药物释放速度,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4)添加质量比5-10:1的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作为填充剂可以改善适口性,掩盖了氟苯尼考原有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有效保证病畜对药物的采食量;(5)本发明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技术与冷冻干燥技术和压力式干燥技术比,成本低,通过控制进风温度和过筛粒径使产品成料率高,产品粒度差距小,基本上无粉尘,物料不黏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20%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比为3:1)4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泛酸和维生素b12(质量比为3:1)2%、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质量比为4:1)8%、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质量比7:1)20%。所述的20%氟苯尼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配方含量的氟苯尼考和包合剂,向75℃的水中依次加入氟苯尼考和包合剂,采用包合技术,搅拌至绝大部分溶解,得到混合物a;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的增溶剂、稳定剂和分散剂,保温搅拌2h,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填充剂,得到混合物b;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进风温度为180℃,过筛粒径为100μm,混合,即得到氟苯尼考粉。实施例2一种20%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比为4:1)6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泛酸和维生素b12(质量比为4:1)1%、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质量比为5:1)3%、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质量比9:1)10%。所述的20%氟苯尼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配方含量的氟苯尼考和包合剂,向90℃的水中依次加入氟苯尼考和包合剂,采用包合技术,搅拌至绝大部分溶解,得到混合物a;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的增溶剂、稳定剂和分散剂,保温搅拌3h,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填充剂,得到混合物b;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进风温度为220℃,过筛粒径为180μm,混合,即得到氟苯尼考粉。实施例3一种20%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比为2:1)5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9%,泛酸和维生素b12(质量比为2:1)1.5%、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质量比为6:1)7%、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质量比9:1)8.5%。所述的20%氟苯尼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配方含量的氟苯尼考和包合剂,向80℃的水中依次加入氟苯尼考和包合剂,采用包合技术,搅拌至绝大部分溶解,得到混合物a;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的增溶剂、稳定剂和分散剂,保温搅拌3h,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填充剂,得到混合物b;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进风温度为200℃,过筛粒径为150μm,混合,即得到氟苯尼考粉。实施例4一种20%氟苯尼考粉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氟苯尼考20%,磺丁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质量比为3:1)5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泛酸和维生素b12(质量比为3:1)2%、聚乙二醇200和聚乙二醇600(质量比为4:1)5%、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质量比9:1)10%。所述的20%氟苯尼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配方含量的氟苯尼考和包合剂,向90℃的水中依次加入氟苯尼考和包合剂,采用包合技术,搅拌至绝大部分溶解,得到混合物a;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a中继续加入配方用量的增溶剂、稳定剂和分散剂,保温搅拌3h,使之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填充剂,得到混合物b;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进风温度为200℃,过筛粒径为150μm,混合,即得到氟苯尼考粉。对比例1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使用质量比为6:1的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包合剂,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2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仅使用泛酸作为稳定剂,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3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稳定剂为质量比1:1的泛酸和维生素b12,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4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稳定剂为质量比1:7的泛酸和维生素b12,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填充剂为质量比4:1的无水葡萄糖和碳酸钙,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6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分散剂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1,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泛酸和维生素b12(质量比为3:1)5%;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7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分散剂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为9:1,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9%,泛酸和维生素b12(质量比为3:1)1%;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8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增溶剂仅使用聚乙二醇200,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9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增溶剂仅使用聚乙二醇600,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效果试验1、长期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一部检测,检测温度25℃±2℃,湿度60%±5%,对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2-4制备的样品进行实验,检测制备得到的氟苯尼考粉中氟苯尼考含量,检测结果见下表1。表1根据上表1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的稳定性比较高,放置24个月氟苯尼考的含量依然在95%以上,尤其是实施例4通过控制稳定剂的种类以及质量比,使制备得到的氟苯尼考粉的稳定性最好,放置24个月后氟苯尼考的含量可达到99%以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比例2-4改变稳定剂的种类或稳定剂组分的质量比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时得到的氟苯尼考粉稳定性明显降低,由此可知只有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配方得到的氟苯尼考粉才能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试验例2加速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一部检测,检测温度40℃±2℃,湿度75%±10%,对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2-4制备的样品进行实验,检测制备得到的氟苯尼考粉中氟苯尼考含量,检测结果见下表2。表2根据上表2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也比较高,高温高湿条件下放置6个月氟苯尼考的含量依然在96%以上,尤其是实施例4通过控制稳定剂的种类以及质量比,使制备得到的氟苯尼考粉的稳定性最好,放置6个月后氟苯尼考的含量依然可达到98.8%,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比例2-4改变稳定剂的种类或稳定剂组分的质量比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时得到的氟苯尼考粉稳定性明显降低,与长期稳定性试验结论一致。试验例3溶出度实验试验方法:(1)准备7个200ml烧杯,编号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对比例8、对比例9,分别盛100ml纯化水(25℃),备用;(2)将相对应各试验组的20%氟苯尼考粉先以1.5g(以氟苯尼考计3mg/ml)添加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澄清,观察溶解效果;然后各试验组再继续往烧杯中添加搅拌至不能完全溶解状态,记录各试验组所添加的20%氟苯尼考粉的重量,即为该试验组最大的溶水性(即最大能够溶解的氟苯尼考的含量)。(3)取各试验组最大溶水性实验下加水溶解8小时后的溶液进行氟苯尼考含量检测,比较各试验组氟苯尼考的百分含量情况,具体数据见下表3。表3最大溶水性(mg/ml)氟苯尼考含量%溶解后不同时间变化实施例15.6099.2%加水溶解后8小时内无析出实施例25.8299.3%加水溶解后8小时内无析出实施例35.9499.5%加水溶解后8小时内无析出实施例46.0299.9%加水溶解后8小时内无析出对比例15.0695.4%加水溶解5小时后有沉淀析出对比例85.1296.5%加水溶解6小时后有沉淀析出对比例95.1496.7%加水溶解6小时后有沉淀析出根据上表3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中的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最大溶水性较高,并且放置8小时后溶液中氟苯尼考含量依然可以达到99%以上;尤其是实施例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最大溶水性最高为6.02mg/ml;而对比例1、8-9改变包合剂的种类或增溶剂的比例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时会明显影响氟苯尼考粉中的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最大溶水性,并且放置8小时后氟苯尼考在溶液中的含量明显降低,从而影响氟苯尼考在水中溶解。试验例41、随机选取60日龄重量在23kg±2.5kg的肉猪70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实施例1-4及对比例6、7、市售产品(购自广州正格农牧服务有限公司)均按30mg/kg(以氟苯尼考重量计)内服给药。2、血药浓度测定:采集各试验组猪只给药前空白血样(0h),作为空白对照;给药后,分别对各试验组给药后的1h、2h、3h、5h、10h、12h、24h采血,进行血药浓度(μg/ml)测定,计算并得出达到血药浓度的时间(t)、消除半衰期(t1/2b)、血药峰值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具体检测数据见下表4。表4注:*表示相对于市售产品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相对于市售产品组差异显著(p<0.05)。根据上表4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给药后,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相较于市售氟苯尼考粉半衰期延长,达到血药浓度的时间短,能够快速达到治疗浓度,血药峰值浓度较高,药时曲线下面积大;尤其是实施例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相较于市售氟苯尼考粉半衰期延长,且差异显著(p<0.05),达到血药浓度的时间短,且差异显著(p<0.05);血药峰值浓度高,且差异显著(p<0.05),药时曲线下面积相比其高,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半衰期长,体内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对比例6-7改变分散剂和稳定剂的质量比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氟苯尼考粉的容积与释放,从而影响所制备得到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试验例5临床效果试验5.1采食量实验试验方法:选取60日龄重量在23kg±2.5kg的肉猪24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30头。实施例1-4及对比例1、5均按每吨饲料添加20%氟苯尼考(以氟苯尼考重量计)1000g;设立空白对照组:不给药;氟苯尼考原粉组:按每吨饲料添加氟苯尼考原粉(以氟苯尼考重量计)1000g;各实验组饲养管理相同,实验周期5天,统计每组试验猪只的日平均采食量,检测数据见下表5。表5注:*表示相对于氟苯尼考原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示相对于氟苯尼考原粉组差异显著(p<0.05)。根据上表5的检测数据可知在饲料中添加本发明是实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猪的采食量相对于空白组虽有降低但是降低并不明显,当相对于氟苯尼考原粉组采食量明显提高,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5分别改变包合剂和填充剂的种类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采食量。5.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临床应用效果试验方法:1、材料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药物对照组:市场售品、实施例1-4、对比例2-4、6-72、动物分组在广东省内选择一定规模的猪场,收集了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自然病例猪260头,公母均有。经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确诊后,选择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共253头(均表现有典型症状),随机分为11组;空白对照组,市场售品(购自广州正格农牧服务有限公司),实施例1-4组、对比例2-4、6-7组,每组23头;按每吨水添加20%氟苯尼考粉500g,猪群饮水给药,连用5天,具体数据见下表6。表6根据上表6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用于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检测,总治愈率在60%以上,总有效率在85%以上,尤其是实施例4制备的氟苯尼考粉,治愈率最好,可以达到87%,由此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氟苯尼考粉能够更好的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