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肉注射器用注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5145发布日期:2021-04-09 20:3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肌肉注射器用注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注射器安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肌肉注射器用注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防护装置,指的是配合注射器使用,主要用于提升注射操作安全性和洁净度的辅助配件,其结构主要包括防护外管和管内限位块,其中防护外管保证遮盖保护和引导针头插入的功能,管内限位块则用于限制针头的最大插入深度,避免发生针头插入过深的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注射防护装置在用于肌肉注射时,则又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整个防护装置过长、管内限位块限制针头的最大插入深度不足,不能满足相较于皮肤注射操作更深的肌肉注射的要求;第二,整个注射防护效果不到位,辅助注射使用仍然存在使用不够方便、不够高效以及对操作精度要求相对较高的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市场上急需一种适用于肌肉注射,且可以让注射操作更加简单、精准、舒适、卫生以及安全的注射防护装置。

专利公告号为cn211751547u,公告日为2020.10.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注射器的安全防护组件,包括固定座和针管护罩,所述针管护罩与固定座设有活动卡接机构,针管护罩的前部与固定座的前部之间设有铰接回弹机构,针管护罩与固定座解除卡接后铰接回弹机构的回弹力使针管护罩围绕铰接处翻转并将注射器针管罩设其中;在固定座的上设有将固定座安装在注射器上的安装机构。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注射器安全防护组件,存在配合注射器使用时整个注射操作仍然难度较大、准度不方便把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肌肉注射器用注射防护装置,其能通过在防护外管上设置插入用限位环、内管单元、弹簧单元以及径向卡合板单元的方式,达到肌肉注射操作简单、高效以及精准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肌肉注射器用注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内环面上的插入用限位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内并用于插入安装注射器的内管单元,设置在所述插入用限位环上表面上并用于对所述内管单元的向下插入动作进行缓冲保护的弹簧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外环面上端位置处并在所述内管单元上插入注射器时用于对所述内管单元进行高位固定操作、在所述内管单元连带注射器完成肌肉处插入动作后对所述内管单元进行向上防回退操作的径向卡合板单元,所述插入用限位环上表面与所述防护外管下表面之间的竖向距离为1.2-1.8cm。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管单元包括部分插入所述防护外管内并用于卡合安装注射器的圆管主体,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内环面下端位置处并用于限位固定注射器针筒前端的针筒限位环,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外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防护外管内环面上进行卡合滑动的下方内衬环、上方内衬环,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方内衬环上表面上并用于接收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的卡合动作的待卡合环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环形下表面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弹簧单元的上环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内环面上并用于夹紧注射器的弹性夹紧环。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待卡合环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方内衬环上表面上的圆环主体,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外环面上的若干圈待位用卡合环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环形上表面上并用于接收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对注射器的卡合防回退动作的弹性圈。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弹簧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用限位环上表面上的内管插入用环形槽,设置在所述内管插入用环形槽内底面上的下环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环形槽上并用于向上插入所述上环形槽的弹簧主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外环面上端位置处的弧形板,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的径向矩形口,设置在所述径向矩形口上的弦向卡合柱,以及插在所述径向矩形口上并用于接收所述弦向卡合柱的卡合动作的径向板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径向板部包括长方体板,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板上并通过所述弦向卡合柱插入卡合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方体板固定在所述防护外管管口外侧的初始圆孔,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板上并通过所述弦向卡合柱插入卡合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方体板固定在所述待位用卡合环槽上的待位圆孔,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板上并通过所述弦向卡合柱插入卡合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方体板固定在所述弹性圈上的注射用圆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初始圆孔、待位圆孔和所述注射用圆孔之间并用于所述弦向卡合柱滑动移位的两个孔间槽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径向板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待位圆孔和所述注射用圆孔之间的所述孔间槽道内侧面上的一对卡合柱防回退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柱防回退块的竖向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边的腰向所述注射用圆孔一侧倾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初始圆孔、待位圆孔和所述注射用圆孔的孔径相等,比所述弦向卡合柱的直径均大2-3mm,所述孔间槽道的宽度比所述弦向卡合柱的直径小1-3mm。

本发明具有防护装置自身结构合理有效,肌肉注射时注射器插入动作不易过深、过快或偏斜,注射器先在内管卡合到底再插入肌肉的动作简单高效,针头插入到位后注射器自带卡合防回退效果,注射器针筒不用扶住固定,防护装置对针筒粗细不同的注射器均适用,以及整个肌肉注射操作更加精准、卫生、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弹簧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内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径向卡合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卡合柱防回退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待卡合环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5以及附图6所示,一种肌肉注射器用注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外管1,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1内环面上的插入用限位环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1内并用于插入安装注射器的内管单元3,设置在所述插入用限位环2上表面上并用于对所述内管单元3的向下插入动作进行缓冲保护的弹簧单元4,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1外环面上端位置处并在所述内管单元3上插入注射器时用于对所述内管单元3进行高位固定操作、在所述内管单元3连带注射器完成肌肉处插入动作后对所述内管单元3进行向上防回退操作的径向卡合板单元5,所述插入用限位环2上表面与所述防护外管1下表面之间的竖向距离为1.2-1.8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单元3的作用是让注射器在所述防护外管1内可以稳稳地、直上直下地插入,避免针头在肌肉注射时偏斜,而且所述内管单元3是注射器被间接固定的作用部位,因为直接卡住注射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的作用是:第一,在所述内管单元3安装进入所述防护外管1时,径向卡合作用待位不触发,保证所述内管单元3顺利向内安装;第二,在注射器插入所述内管单元3时,可以固定所述所述内管单元3;第三,在注射器完成针头插入动作后,卡住所述内管单元3,此时即为固定注射器,这样注射操作只需向内推动注射器活塞板即可,无需再握持针筒,这是十分方便的。

最后是所述弹簧单元4,其使用目的就是让注射针头插入动作不要太快,否则会增大注射疼痛感。

所述内管单元3包括部分插入所述防护外管1内并用于卡合安装注射器的圆管主体301,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301内环面下端位置处并用于限位固定注射器针筒前端的针筒限位环302,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301外环面上并用于在所述防护外管1内环面上进行卡合滑动的下方内衬环303、上方内衬环30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方内衬环304上表面上并用于接收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的卡合动作的待卡合环部305。所述内管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301环形下表面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弹簧单元4的上环形槽306,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管主体301内环面上并用于夹紧注射器的弹性夹紧环30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夹紧环307的材质为现有医用无菌橡胶,医用夹紧针筒不同粗细的注射器,保证注射器在所述针筒限位环302上插到底,然后再进行针头插入肌肉的操作。

此外,所述下方内衬环303、上方内衬环304的外径均比所述防护外管1内径小1-2mm,保证所述圆管主体301连带注射器可以稳稳地向下插入,最后是所述待卡合环部305,其作用就是将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的卡合作用最终传递给内管单元3或注射器,保证整个注射操作更加简单精准。

所述待卡合环部305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方内衬环304上表面上的圆环主体305a,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305a外环面上的若干圈待位用卡合环槽305b,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305a环形上表面上并用于接收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对注射器的卡合防回退动作的弹性圈305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单元3一开始安装进入所述防护外管1时,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上未触发卡合作用,此时所述待卡合环部305向内连带插入,然后在注射器需要全部插入所述圆管主体301时,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选择卡合一个所述待位用卡合环槽305b,此时所述圆管主体301就不能上下动了,此时注射器就可以在所述圆管主体301内插到底了。

然后,所述内管单元3连带注射器已经完成全部插入动作,即针头已经到肌肉部位了,此时所述弹性圈305c外侧被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夹住,整个所述内管单元3连带注射器就不能向上回退了,保证针头稳稳地位于肌肉位置,这样注射操作时就无需再握持针筒了。

所述弹簧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用限位环2上表面上的内管插入用环形槽401,设置在所述内管插入用环形槽401内底面上的下环形槽402,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环形槽402上并用于向上插入所述上环形槽306的弹簧主体4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主体403的材质为现有医用低弹性系数的安全弹簧。

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外管1外环面上端位置处的弧形板501,设置在所述弧形板501上的径向矩形口502,设置在所述径向矩形口502上的弦向卡合柱503,以及插在所述径向矩形口502上并用于接收所述弦向卡合柱503的卡合动作的径向板部504。所述径向板部504包括长方体板504a,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板504a上并通过所述弦向卡合柱503插入卡合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方体板504a固定在所述防护外管1管口外侧的初始圆孔504b,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板504a上并通过所述弦向卡合柱503插入卡合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方体板504a固定在所述待位用卡合环槽305b上的待位圆孔504c,设置在所述长方体板504a上并通过所述弦向卡合柱503插入卡合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方体板504a固定在所述弹性圈305c上的注射用圆孔504d,以及设置在所述初始圆孔504b、待位圆孔504c和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之间并用于所述弦向卡合柱503滑动移位的两个孔间槽道504e。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卡合板单元5具有三种使用方式,且相对应的效果和优点如下。

首先,所述内管单元3还未在所述防护外管1内安装时,所述弦向卡合柱503与所述初始圆孔504b卡合,所述长方体板504a内侧端位于所述防护外管1管口外侧,不会阻挡所述内管单元3的插入动作,此为第一种使用方式,即不触发卡合。

其次,所述内管单元3插入安装到位后、注射器插入之前,即对应防护装置的整个存放运输过程,此时所述长方体板504a已经向内推动,卡住一个所述待位用卡合环槽305b上,此时注射器就可以在所述圆管主体301内插入到底,以待插入肌肉,而整个防护装置也存在结构整体性强的优点。

最后,注射器针头要小心插入肌肉了,此时所述长方体板504a先向外拉,将所述弦向卡合柱503重新卡入所述初始圆孔504b,然后所述内管单元3连带注射器插入肌肉并到位,接着所述长方体板504a全部向内推进,使得所述弦向卡合柱503进入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这时所述长方体板504a就以相对较大的卡合尺寸卡在所述弹性圈305c上,以保证注射器不会回退,当然,此时所述圆管主体301下端以及插入所述内管插入用环形槽401,但没有在所述内管插入用环形槽401上插到底。

所述径向板部50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待位圆孔504c和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之间的所述孔间槽道504e内侧面上的一对卡合柱防回退块504f。所述卡合柱防回退块504f的竖向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边的腰向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一侧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柱防回退块504f的引入可以使得所述径向板部504具有一次使用后报废的优点,即所述弦向卡合柱503极难逆向越过所述卡合柱防回退块504f而从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回到所述待位圆孔504c,这样就可以保证所述注射防护装置具有强制一次性使用的优点。

所述初始圆孔504b、待位圆孔504c和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的孔径相等,比所述弦向卡合柱503的直径均大2-3mm,所述孔间槽道504e的宽度比所述弦向卡合柱503的直径小1-3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弦向卡合柱503的直径按如上要求设置,可以保证其在所述初始圆孔504b、待位圆孔504c和所述注射用圆孔504d内卡合强度足够,在所述孔间槽道504e内滑动阻力也相对适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