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5151发布日期:2021-06-11 21:3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用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用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老年人受疾病的困扰造成自身腿部力量出现退化,长时间移动的话不得不借助轮椅这一类的代步工具,但是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虽然能短暂走路,但膝关节无力,长时间久坐的话就会出现站立、起立困难等现象,更多的是需要外人的搀扶才能站起身。

申请号201710106383.4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病人护理轮椅,包括:架体、坐垫、靠背、推杆,扶手架、主动轮、从动轮和腿部放置架,两个主动轮的转轴分别固定在架体的两侧,架体设置有主动轮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主动轮相配合的从动轮,坐垫水平设置在架体的上端,且靠背通过两根竖直的支撑杆铰接设置在架体上,推杆固定在支撑杆的上端,且推杆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架体设置有主动轮的两侧上端还固定有两个扶手架,扶手架上设置有扶手垫,架体上与靠背相对的一侧固接有两根固定杆,每根固定杆远离靠背的一端铰接有一根腿部放置架,腿部放置架的端部连接有踏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专利公开的轮椅还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结构,对于下肢功能障碍的人员的自理性功能有限。如何在利用轮椅在辅助病人行进的同时,针对高龄和下肢伤残者提供康复训练,提高使用者的个人操作能力,是轮椅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理用轮椅。

一种护理用轮椅,所述轮椅的结构包括轮椅支架、行进轮、座板、座板支撑板和座板撑起机构;

所述座板支撑板设置于轮椅支架的中部;

所述座板设置于座板支撑板上,座板的外侧(坐下时座板靠近小腿的一侧)与座板支撑板的外侧铰接;

所述座板撑起机构负责撑起座板,并使座板围绕与座板支撑板的铰接端转动。

所述座板撑起机构的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一和连杆二;

所述座板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下支撑固定板;

所述座板的外侧通过合页销轴与座板支撑板的外侧相连;

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下支撑固定板上;

所述伺服电机一的电机轴一上设置有大螺母,所述下支撑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槽;

所述大螺母设置于滑槽中;

所述大螺母上设置接有吊耳一,所述座板支撑板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吊耳二;

所述座板支撑板设置有空槽一;

所述连杆二穿过空槽一,分别通过吊耳一和吊耳二连接大螺母和支撑板。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分别位于轮椅两侧的上扶手架、拐杖和连杆一,

所述上扶手架内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有销轴二;

所述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一;

所述连杆一的一端通过销轴一与座板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二与钢丝绳连接;

所述钢丝绳设置有挂轴;

所述拐杖通过挂轴挂于钢丝绳上;

所述挂轴为2个。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脚支撑板;

所述轮椅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设置有涡卷弹簧;

所述脚支撑板通过涡卷弹簧连接于轮椅支架的下端;

所述涡卷弹簧可通过调整施加在脚支撑板上的力延伸或伸缩。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小腿支撑板,所述小腿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脚支撑板上方,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下端靠近所述脚支撑板的内侧;

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上端连接到轮椅支架上;

所述小腿支撑板的板面为倾斜状。

所述小腿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为2个,分别设置于下固定支撑板的两侧;

所述伺服电机二通过电机轴二连接链轮,所述链轮设置于固定支撑板的空槽二中,并通过小螺母固定;

所述链轮可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的方式带动行进轮转动。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扶手、轮椅下支撑架、万向轮和站立板;

所述扶手设置于轮椅支架上端的后侧;所述站立板设置于轮椅支架下端的后侧,所述设置于轮椅支架下端的前侧;

所述站立板通过轮椅下支撑架与万向轮连接。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下固定支撑板上,负责为伺服电机二和伺服电机一提供动力。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手轮圈和手刹,所述手轮圈设置于行进轮的外侧;

所述手刹设置于座板支撑板的侧面,用于控制轮椅的制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完全摒弃了传统轮椅的设计理念,既能够电动移动,又能够病人自己操纵手动移动,便于辅助人员控制方向,简单实用,并能够在病人想要站立的时候给予辅助站立;本发明轮椅两边配置双拐,能够跟随轮椅座垫的上升而移出,以便于病人站立以后能够用双拐支撑走路;轮椅的脚部支撑部分与轮椅支架的连接部分采用涡卷弹簧内嵌的方式,在病人坐在轮椅上时既能对病人的双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且病人坐立时双脚又能对该脚板施力,然后脚板回弹,以此往复,增加病人腿部的锻炼,避免长时间久坐双腿麻木无法站立的现象。且在病人站立时该脚板被踩踏到底部,以便于病人的双脚接触到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轮椅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轮椅结构俯视图;

图3为拐杖部位示意图;

图4为下支撑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座板撑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扶手,2、靠背,3、拐杖,4、手轮圈,5、站立板,6、轮椅下支撑架,7、万向轮(前轮),8、脚支撑板,9、小腿支撑板,10、下支撑固定板,11、手刹,12、合页销轴,13、座板,14、销轴一,15、连杆一,16、销轴二,17、圆环,18、涡卷弹簧,19、上扶手架,20、钢丝绳,21、座板支撑板,22、空槽一,23、电机板,24、伺服电机一,25、左限位块,26、电机轴一,27、蓄电池,28、大螺母,29、右限位块,30、吊耳一,31、连杆二,32、吊耳二,33、支撑板,34、电机轴二,35、链轮,36、空槽二,37、小螺母,38、滑槽,39、伺服电机二,40、挂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护理用轮椅,所述轮椅的结构包括轮椅支架、行进轮、座板13、座板支撑板21和座板撑起机构;

所述座板支撑板21设置于轮椅支架的中部;

所述座板13设置于座板支撑板21上,座板13的外侧(图中右侧)与座板支撑板21的外侧铰接;

所述座板撑起机构负责撑起座板13,并使座板13围绕与座板支撑板21的铰接端转动。

当病人需要起身时座板撑起机构将座板13顶起,由于座板13的外侧与座板支撑板21的外侧铰接,所以座板13只能做顺时针转动,坐在座板13上的病人也会随着座板13的翻转而逐渐成站立姿态。

如图4、5所示,所述座板撑起机构的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一24和连杆二31;

所述座板支撑板21的下方设置有下支撑固定板10;

所述座板13的外侧通过合页销轴12与座板支撑板21的外侧相连;

所述伺服电机一24通过电机板23设置于下支撑固定板10上;

所述伺服电机一24的电机轴一26上设置有大螺母28,所述下支撑固定板10上设置有滑槽38;

所述大螺母28设置于滑槽38中;

所述大螺母28上设置接有吊耳一30,所述座板13下方设置有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上设置有吊耳二32;

如图6所示,所述座板支撑板21设置有空槽一22;

所述连杆二31穿过空槽一22,分别通过吊耳一30和吊耳二32连接大螺母28和支撑板33。

当病人需要起身时,控制伺服电机一24运转,伺服电机一24通过电机轴一26带动大螺母28在滑槽38内左右移动,且左右都分别有左限位块25和右限位块29,病人不需要起身时大螺母28紧挨右限位块29。当病人需要起身时大螺母28向左移动,在大螺母28上焊接有吊耳一30,所以随着28大螺母的左移,通过吊耳一30、连杆二31、吊耳二32、支撑板33把座板13顶起。由于座板13的右侧(即外侧)通过合页销轴12与座板支撑板21相连,所以座板13只能做顺时针转动,坐在座板13上的病人也会随着13座板的翻转而逐渐成站立姿态。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分别位于轮椅两侧的上扶手架19、拐杖3和连杆一15,

如图3所示,所述上扶手架19内设置有钢丝绳20,所述钢丝绳20设置有销轴二16;

所述座板13两侧分别设置有销轴一14;

所述连杆一15的一端通过销轴一14与座板13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二16与钢丝绳20连接;

所述钢丝绳20设置有挂轴40;

所述拐杖3可通过挂轴40挂于钢丝绳20上;

当座板13的顺时针翻转时,位于座板13两侧的销轴一14随着座板13的翻转,通过连杆一15、销轴二16推动上扶手架19内的钢丝绳20向右移动,采用钢丝绳的原因是它既能弯曲,又能在一定的空间限制下保持直线状态。钢丝绳20上有两处焊接有挂轴40,而挂轴40的另一端又挂着拐杖3,随着钢丝绳20的右移,拐杖3也向右移,当右侧挂轴随钢丝绳20移动到上扶手架19的右端并开始向下移动时,拐杖3开始竖起直至站立,等待病人使用;

当病人抓住拐杖3时把拐杖3与挂轴40脱离,即可使用拐杖3进行站立。

综上所述,当病人需要站立时,通过座板13的顺时针翻转带动拐杖3从轮椅两侧划出,辅助病人站立工作完成。

病人站立以后让13座板恢复到正常状态,等待病人的下次使用。

当病人又坐到轮椅上以后可以自己或者借助外人把拐杖3挂到挂轴40上,例如可以将挂轴40插到拐杖3上的预留孔内。

采用两个挂轴40的原因是两点便能支撑住3拐杖的平衡。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脚支撑板8;

所述轮椅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圆环17,所述圆环17的内部设置有涡卷弹簧18;

所述脚支撑板8通过涡卷弹簧18连接于轮椅支架的下端;

所述涡卷弹簧18可通过调整施加在脚支撑板8上的力延伸或伸缩。

当病人坐到座板13上,双脚放到脚支撑板8上,脚支撑板8通过圆环17与涡卷弹簧18对病人的双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病人坐着时可通过双脚对所述脚支撑板8施力,脚支撑板8下沉,放松后然后脚支撑板8回弹,以此往复,可增加病人腿部的锻炼,避免长时间久坐双腿麻木无法站立的现象;且当病人站立时所述脚支撑板8被踩踏到底部,以便于病人的双脚接触到地面。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小腿支撑板9,所述小腿支撑板9设置于所述脚支撑板8上方,所述小腿支撑板9的下端靠近所述脚支撑板8的内侧(图中左侧);

所述小腿支撑板9的上端连接到轮椅支架上;

所述小腿支撑板9的板面为倾斜状。

正常情况下病人坐到座板13上,两个小腿搭在小腿支撑板9上,该小腿支撑板做成倾斜状的原因是:既能使病人坐立时的姿势更舒适,又能在病人起身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病人起身时双脚伸向轮椅底部而跌倒。

所述小腿支撑板9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便于病人腿部的透气。

如图4所示,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伺服电机二39,所述伺服电机二39为2个,分别设置于下固定支撑板10的两侧;

所述伺服电机二39通过电机轴二34连接链轮35,所述链轮设置于固定支撑板10的空槽二36中,并通过小螺母37固定;

所述链轮35可通过链轮链条传动的方式带动行进轮转动。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扶手1、轮椅下支撑架6、万向轮7和站立板5;

所述扶手1设置于轮椅支架上端的后侧(图中左侧);所述站立板5设置于轮椅支架下端的后侧,所述设置于轮椅支架下端的前侧;

所述站立板5通过轮椅下支撑架6与万向轮7连接;

当需要通过电动控制时,病人自己无法控制轮椅的方向,需要病人家属的参与,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此时病人家属双手握住扶手1,双脚站到5站立板上控制行进方向,这样便实现了轮椅的自动行进,且全程病人家属都是站在轮椅站立板5的,也不会增加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安装在下固定支撑板10上,负责为伺服电机二39和伺服电机一24提供动力。

该蓄电池也安装在下固定支撑板10上,以便于整体结构紧凑,外观更美观。

所述轮椅的结构还包括手轮圈4和手刹11,所述手轮圈4设置于行进轮的外侧,可以手动驱动轮椅前进;

所述手刹11设置于座板支撑板21的侧面,用于控制轮椅的制动。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