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28569发布日期:2021-06-18 20:1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互联网实现食谱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人,需要对其饮食进行干预,制定合理的食谱,有助于加强药物治疗的效果,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食谱软件,通过输入用户基本信息,例如年龄、身高、体重等,就可以计算出每日所需的卡路里;然后根据用户所需要的卡路里,来计算获得对应的食谱。这样的食谱虽然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根据用户的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等情况实现食谱的动态调整;

2.没有选择性,难以顾及用户的口味,不利用用于坚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基于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又可以顾及用户口味,使用户更容易坚持根据食谱进食,从而有效地对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饮食、健康管理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获取人体生理数据;

(20)根据所述的生理数据生成建议食谱;

(30)提供与所述建议食谱关联的替换选项供用户选择,并根据用户的选择生成确定食谱。

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用户基础生理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

(12)获取用户实时生理数据,包括血糖、体重和运动量。

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所述的用户基础生理数据,并基于食谱数据库生成初步食谱;

(22)根据所述的用户实时生理数据优化所述的初步食谱生成建议食谱。

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1)具体为:

根据所述的用户基础生理数据计算用户单日所需热量、食物份及所需营养元素和对应的食物,根据所述的所需营养元素和对应的食物在所述的食谱数据库中查找向符合的食谱组成初步食谱;

所述的步骤(22)具体为:

根据所述的用户实时生理数据,判断并调整所述初步食谱中的食物,确定食物的烹饪方法,生成建议食谱。

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2)具体为:

根据所述的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确定所述建议食谱中的食物是否需要调整,根据所述的运动量确定是否需要增减食物,并根据所述初步食谱中的食物确定辅料及烹饪方法,生成所述的建议食谱。

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以所述的建议食谱中的食物、辅料及烹饪方法作为默认项,以所述初步食谱中的食物作为备选项供用户选择;

(32)以用户选择的食物替换所述建议食谱中的食物,并根据用户选择的食物更新所述的辅料及烹饪方法;

(33)生成确定食谱。

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30)还包括以下步骤:

(34)将用户选择的食物设定为优选食物并写入所述的食谱数据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所述的存储器中存储有软件,所述的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所述的软件,利用所述的显示器,实现上述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

采用了该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及装置,其在获取用户人体生理数据后,根据所述的生理数据生成建议食谱,从而能够方便地基于实时的用户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等情况等数据对食谱进行动态调整;进而还可以提供与所述建议食谱关联的替换选项供用户选择,由此使确定的食谱内容更符合用户的喜好,让用户更易于坚持根据食谱进食,达到有效地对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饮食、健康管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填写用户基础信息界面示意图。

图5为建议食谱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6为食材替换界面示意图。

图7为食物营养元素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8为食谱数据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包括:

(10)获取人体生理数据;

(20)根据所述的生理数据生成建议食谱;

(30)提供与所述建议食谱关联的替换选项供用户选择,并根据用户的选择生成确定食谱。

其中,所述的步骤(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用户基础生理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

(12)获取用户实时生理数据,包括血糖、体重和运动量。

所述的步骤(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根据所述的用户基础生理数据,并基于食谱数据库生成初步食谱;

(22)根据所述的用户实时生理数据优化所述的初步食谱生成建议食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装置用以实现上述方法。该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所述的存储器中存储有软件,所述的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所述的软件,利用所述的显示器实现上述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步骤(21)具体为:

根据所述的用户基础生理数据计算用户单日所需热量、食物份及所需营养元素和对应的食物,根据所述的所需营养元素和对应的食物在所述的食谱数据库中查找向符合的食谱组成初步食谱;

所述的步骤(22)具体为:

根据所述的用户实时生理数据,判断并调整所述初步食谱中的食物,确定食物的烹饪方法,生成建议食谱。

其中,所述的步骤(22)具体为:

根据所述的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确定所述建议食谱中的食物是否需要调整,根据所述的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确定是否需要增减食物,并根据所述初步食谱中的食物确定辅料及烹饪方法,生成所述的建议食谱。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步骤(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以所述的建议食谱中的食物、辅料及烹饪方法作为默认项,以所述初步食谱中的食物作为备选项供用户选择;

(32)以用户选择的食物替换所述建议食谱中的食物,并根据用户选择的食物更新所述的辅料及烹饪方法;

(33)生成确定食谱。

所述的步骤(30)还包括以下步骤:

(34)将用户选择的食物设定为优选食物并写入所述的食谱数据库。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安装对应的食谱动态生成软件app的用户终端。

以手机为例,在安装并运行食谱动态生成软件app后,本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过程如图3所示。

首先,用户进入食谱动态生成软件app,阅读注意事项并如图4的界面所示填写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基础信息。

而后,软件根据用户的基础信息可以计算出每日所需的卡路里;再根据用户所需要的卡路里,来计算对应的食谱份数(医学逻辑);根据食谱份数来计算出糖尿病人群所需要的碳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元素。

基于食谱动态生成软件app中自带的或网络服务器中的食谱数据库(如图8所示),并根据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来组合形成该用户每天都不重复的一日三餐/四餐的初步食谱。

之后,食谱动态生成软件app获取用户的实时动态数据(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等)。这些实时动态数据可以通过手机与各种检测设备(血糖仪、体重秤等等)进行数据交互获得,也可以通过手机自带的检测设备(计步器等)获得。然后,在初步食谱的基础上,根据实时动态数据进行随时动态调整,让食谱越来越适合用户目前的身体状况,形成建议食谱。

而后,如图5所示,在手机上显示该建议食谱。同时提供用户建议食谱中食物的备选项,用户可以利用图6所示的食材替换界面,根据喜好替换掉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从而使最终的确定食谱更符合用户的口味,有利于用户坚持根据食谱进餐。同时,建议食谱中食物的备选项优选的是初步食谱中所包含的食物,这些食物同样符合用户所需的营养元素,有利于用户更好地控制血糖。另外,当用户选择一种食物后,食谱中的其它食物(包括默认项及备选项)都可能进行相应地调整,例如用户选择了一种高热量的食物后,另一食物备选项中热量较高的食物被自动去除。

进一步的,建议食谱还可以包括具体食谱中各种食物的营养元素(如图7所示),同时提供辅料与烹饪方法、烹饪步骤等信息。辅料与烹饪方法对于血糖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了解该信息,还可进行适当地调整。

在生成确定食谱后,食谱动态生成软件app会保存该确定食谱。一方面,如果用户对食谱中的食物进行了选择,软件可以记录并标识用户喜好,并运用到下次的建议食谱的生成中,使建议食谱更符合用户的口味。另一方面,软件可以记录用户的一周/一月内选择同一食物的次数,给予相应地提示,或者再超过预设次数后禁止选择该食物,以帮助用户形成更健康的食谱。

采用了该发明的基于生理数据的食谱动态生成方法及装置,其在获取用户人体生理数据后,根据所述的生理数据生成建议食谱,从而能够方便地基于实时的用户血糖、体重和运动量等情况等数据对食谱进行动态调整;进而还可以提供与所述建议食谱关联的替换选项供用户选择,由此使确定的食谱内容更符合用户的喜好,让用户更易于坚持根据食谱进食,达到有效地对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饮食、健康管理的目的,更好地控制血糖与原理并发症。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