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米诺膦酸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81156发布日期:2021-04-30 13:00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诺膦酸贴剂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的,以致骨的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的老年性骨骼疾病。调查表明,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我国老年人中患病比例占一半以上。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更高,我国60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达70%,我国已将它列为三大重点攻关研究的老年性疾病之一。米诺膦酸是一种含氮的二碳酸盐化合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内的焦磷酸法尼酯合成酶,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进而使骨代谢循环减退,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米诺膦酸片由日本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和日本astellas制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于2009年1月在日本首次获准上市,迄今未在国内上市。2020年12月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首仿米诺膦酸片在中国上市。口服米诺膦酸片每日一次,每次1mg,服药后至少30分钟内不可横卧,且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腹部不适(3.2%)、腹痛(2.4%)、血钙减少(2.0%)及胃炎(1.4%)。为减轻这些副作用及服药后不可横卧的缺点,开发了由皮肤吸收药物的制剂,即透皮贴剂。贴剂具有使用方便,贴敷舒适,对皮肤无刺激性,缓慢递送药物,可长期起效,无痛给药,患者可自行给药等特点,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具有更好的用药顺应性。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副反应小、效果明显、可长时间起效的米诺膦酸贴剂,以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贴剂,包括以下组分:米诺膦酸、压敏胶、透皮促进剂、增粘剂、防腐剂、增塑剂以及ph调节剂。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组分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熔炼混合后得到含量均匀的膏体,随后将其均匀的涂抹在背衬层上,再贴上保护层进行干燥、裁切、包装得到贴剂。进一步,所述米诺膦酸的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2.0%-10%。进一步,所述压敏胶为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异丁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至少一种,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20%-45%。进一步,所述透皮促进剂为丙二醇、氮酮、薄荷醇、克罗米通、肉豆蔻酸异丙酯、己二酸二异丙酯中至少一种,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1.0%-5.0%。进一步,所述增粘剂为脂环族饱和烃树脂、松香和氢化松香树脂中至少一种,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10%-30%。进一步,所述防腐剂选自二丁基羟基甲苯、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中至少一种,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1.0%-5.0%。进一步,所述增塑剂选自液体石蜡、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酣类中至少一种,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10%-30%。进一步,所述ph调节剂选自酒石酸、磷酸、盐酸、硫酸、二乙胺、二乙醇胺中至少一种,含量为膏体总重量的1.0%-5.0%。所述背衬层包括但不限于无纺布、聚酯无纺布、聚乙烯膜、铝箔中的一种。所述保护膜包括但不限于涂有石蜡或二甲基硅油的pet聚酯膜、聚丙烯膜、聚乙烯膜、纸-聚酯复合膜中的一种。米诺磷酸贴剂的制备工艺如下:a.将处方量的压敏胶、增粘剂、增塑剂以及防腐剂在40-60℃下,搅拌40-60min得到均匀膏体,作为a相。b.40-60℃下将处方量的米诺膦酸、ph调节剂以及透皮促进剂加入到a相,并搅拌均匀,得到b相。c.以无纺布作为背衬层,涂二甲基硅油的pet聚酯膜作为防粘层,将b相进行涂布、干燥、裁切、包装等工序,得米诺膦酸贴剂。所述米诺膦酸贴剂可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基于以上,本发明所提供的米诺膦酸贴剂具有使用方便,贴敷舒适,对皮肤无刺激性,缓慢递送药物,可长期起效,无痛给药,患者可自行给药等特点,对于老年人患者具有更好的用药顺应性。具体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发明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发明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处方组成:制备工艺:a.将处方量的聚丙烯酸酯、氢化松香树脂、甘油以及二丁基羟基甲苯在40-60℃下,搅拌40-60min得到均匀膏体,作为a相。b.40-60℃下将处方量的米诺膦酸、酒石酸以及l-薄荷醇加入到a相,并搅拌均匀,得到b相。c.以无纺布作为背衬层,涂二甲基硅油的pet聚酯膜作为防粘层,将b相进行涂布、干燥、裁切、包装等工序,得米诺膦酸贴剂。实施例2:处方组成:制备工艺:a.将处方量的聚丙烯酸酯、聚异丁烯、氢化松香树脂、甘油以及二丁基羟基甲苯在40-60℃下,搅拌40-60min得到均匀膏体,作为a相。b.40-60℃下将处方量的米诺膦酸、酒石酸以及l-薄荷醇加入到a相,并搅拌均匀,得到b相。c.以无纺布作为背衬层,涂二甲基硅油的pet聚酯膜作为防粘层,将b相进行涂布、干燥、裁切、包装等工序,得米诺膦酸贴剂。实施例3:处方组成:制备工艺:a.将处方量的聚丙烯酸酯、氢化松香树脂、甘油以及二丁基羟基甲苯在40-60℃下,搅拌40-60min得到均匀膏体,作为a相。b.40-60℃下将处方量的米诺膦酸、酒石酸、l-薄荷醇以及克罗米通加入到a相,并搅拌均匀,得到b相。c.以无纺布作为背衬层,涂二甲基硅油的pet聚酯膜作为防粘层,将b相进行涂布、干燥、裁切、包装等工序,得米诺膦酸贴剂。实施例4:处方组成:制备工艺:a.将处方量的聚丙烯酸酯、聚异丁烯、氢化松香树脂、甘油以及二丁基羟基甲苯在40-60℃下,搅拌40-60min得到均匀膏体,作为a相。b.40-60℃下将处方量的米诺膦酸、酒石酸、l-薄荷醇以及克罗米通加入到a相,并搅拌均匀,得到b相。c.以无纺布作为背衬层,涂二甲基硅油的pet聚酯膜作为防粘层,将b相进行涂布、干燥、裁切、包装等工序,得米诺膦酸贴剂。实施例5:米诺膦酸贴剂的药物释放试验使用实施例1-4制备的米诺膦酸贴剂,来进行药物对ph7.4磷酸缓冲液的释放试验,求出来自米诺膦酸贴剂的药物释放速率。其结果示于下表:实施例24小时后的释放率(%)实施例183.3实施例287.4实施例390.1实施例493.5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使用两种不同的压敏胶或透皮促进剂可提高药物从基质的释放性。实施例6:米诺膦酸贴剂的体外透皮试验使用实施例1-4制备的米诺膦酸贴剂,来进行使用了取自大鼠腹部的皮肤的体外透过试验。其结果示于下表:实施例24小时累积透过量(nmol/cm2)实施例1178.45实施例2258.32实施例3297.16实施例4321.37从上表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2~4与实施例1比较,药物释放性、透皮吸收性(累积透过量)明显优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