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0113发布日期:2021-09-10 20:3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更具体而言,涉及能够集中按摩用户所需的部分,以如艾灸或温热按摩等的各种方式进行按摩,可迅速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


背景技术:

2.以往,为了缓解由于以不适当的姿势长时间连续工作或长时间将这种姿势养成习惯而在脊柱部位的肌肉和神经组织中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疼痛,且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或缓解瞬间肌肉僵硬等,在沿着身体部位移动的同时通过疼痛产生部位的温热刺激而改善血液循环的热处理床被广泛使用。
3.用于这种温热治疗的现有温热治疗仪在沿用户的身体向长度方向上移动的同时进行按摩,该现有温热治疗仪被配置成在整个移动区间重复往复运动的同时,仅能在制造时设定的按摩模式下进行按摩。
4.也就是说,尽管适合于整体上按摩用户的身体,但是存在局限性,即,无法仅对用户所需的特定部位进行集中按摩。
5.因此,需要对于这些部分的改善。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

0250827号(授权日:2001年10月05日)


技术实现要素:

9.技术问题
10.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其旨在提供能够集中按摩用户所需的部分,以如艾灸或温热按摩等的各种方式进行按摩,可迅速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
1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的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地理解到未提及或者其他的技术问题。
12.解决问题的方案
13.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根据本发明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为包括温灸器、使上述温灸器移动的驱动部、控制上述驱动部的动作的控制部及供用户选择所需的温热按摩模式的输入部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在上述控制部中搭载有自动模式,在上述自动模式下,当用户输入所需的位置时,上述温灸器被控制成在自动地移动到上述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温热按摩。
14.此时,在上述控制部中还搭载有手动模式,在上述手动模式下,用户直接控制上述驱动部,使得上述温灸器向用户的长度方向移动且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上述温灸器进行温热按摩。
15.此时,上述手动模式可以包括:手动1模式,在上述手动1模式下,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上述温灸器的高度变更为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以固定上述温灸器的垂直高度的方式进行熏艾灸的动作;及手动2模式,在上述手动2模式下,进行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上述温灸器的垂直高度固定为用户所需的高度后以向长度方向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按摩的动作以及在向长度方向固定上述温灸器后直到用户所需的高度为止以将上述温灸器向高度方向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指压的动作中一种以上的动作,或者进行在与上述熏艾灸的动作同时进行上述按摩的动作和上述指压动作中一种以上的动作。
16.此时,上述自动模式可以包括:自动1模式,在上述自动1模式下,将上述温灸器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后,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上述温灸器的高度变更为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以固定上述温灸器的垂直高度的方式进行熏艾灸的动作;及自动2模式,在上述自动2模式下,将上述温灸器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后,进行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上述温灸器的垂直高度固定为用户所需的高度后以向长度方向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按摩的动作以及在向长度方向固定上述温灸器后以直到用户所需的高度为止向高度方向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指压的动作中一种以上的动作,或者进行在与上述熏艾灸的动作同时进行上述按摩的动作和上述指压动作中一种以上的动作。
17.此时,当用户选择上述自动模式并输入所需的位置时,上述控制部可以使上述温灸器向用户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描扫用户的脊柱形状,然后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并进行温热按摩。
18.此时,在从用户的长度方向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一次描扫后,进行从用户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移动到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二次描扫的情况下,当上述一次描扫和上述二次描扫结束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上述温灸器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并进行温热按摩。
19.此时,当从用户的长度方向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一次描扫结束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上述温灸器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并进行温热按摩。
20.此时,当从用户的长度方向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一次描扫结束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上述温灸器移动到用户的长度方向一侧,然后使上述温灸器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并进行温热按摩。
21.此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使得上述温灸器根据上述手动模式和上述自动模式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的移动速度和在上述位置进行温热按摩的上述温灸器的动作速度不同。
22.此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使得,当上述温灸器根据上述手动模式移动时,上述温灸器在调节上述温灸器的垂直高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使得用户识别上述温灸器的移动位置。
23.此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使得,当将上述温灸器根据上述自动模式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上述温灸器在将上述温灸器的垂直高度下降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24.此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成当将上述温灸器根据上述自动模式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重新确定上述温灸器移动到的位置是否为用户所需的位置。
25.此时,上述控制部可以控制使得,对在扫描过程中确定的上述位置上的基准指压力与扫描后在上述温灸器移动的位置上的新指压力进行比较,在基准指压力和新指压力相
同时,上述温灸器根据上述自动模式进行温热按摩,在基准指压力和新指压力不同时,上述温灸器以上述温灸器移动的位置为基准向长度方向重复移动预定距离,确定新指压力和基准指压力相同的位置,然后根据上述自动模式进行温热按摩。
26.发明的效果
27.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通过使用手动模式直接感测温灸器的移动位置,以将温灸器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集中按摩,从而可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
28.并且,使用自动模式来将温灸器自动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之后,集中执行按摩,从而可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且能够改善用户便利性。
29.尤其,可以根据各个模式获得通过艾灸的效果或温热按摩效果,从而可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
30.另外,在自动模式下,在扫描用户的脊柱形状之后,将温灸器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从而可以将温灸器移动到准确的位置。
31.本发明的效果并非限定于上述效果,应当理解,包括从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或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的结构中推论出的所有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的截面图。
33.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控制部的构成的示意图。
34.图3至图5为温热治疗仪根据应用于本发明的自动模式进行动作的各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35.图6为示出温热治疗仪根据应用于本发明的自动模式进行动作的状态的截面图。
36.附图标记
37.100:温灸器
38.101:主垫
39.102:辅助垫
40.103:搭载部
41.200:驱动部
42.210:驱动马达
43.211:输送部件
44.300:控制部
45.310:手动模式
46.311:手动1模式
47.312:手动2模式
48.320:自动模式
49.321:自动1模式
50.322:自动2模式
51.400:输入部
52.x:长度方向
53.y:高度方向
54.v1:移动速度
55.v2:动作速度
56.h:垂直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57.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轻松实现本发明。本发明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58.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或“具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规定了所记述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组件、元素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组件、元素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并且,如果层、膜、区域、板等部分被描述为在其他部分之上,则不仅包括直接在其他部分的上面的情况,也包括其中间具有其他部分的情况。相反,如果层、膜、区域、板等部分被描述为在其他部分之下,则不仅包括直接在其他部分的下面的情况,也包括其中间具有其他部分的情况。
59.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的截面图。
6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包括:温灸器100;将上述温灸器100移动的驱动部200;控制上述驱动部200的动作的控制部300;及使用户选择所需的温热按摩模式的输入部400。
61.此时,上述可控制温灸器移动的温热治疗仪可以包括:以用户的上半身和其脊柱为对象使用的主垫101;及以用户的下半身为对象使用的辅助垫102。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包括搭载部103,上述搭载部103供主垫101和辅助垫102布置并支撑。
62.温灸器100可以在沿着用户的脊柱在长度方向(x)上移动的同时按摩脊柱,并且上述温灸器100可以通过使用从电源单元(图中未示出)供应的电能而产生的高温的热量和远红外线等来向用户提供温热热敷和温热按摩效果。温灸器100可以根据形状形成为盖型或辊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和结构。上述温灸器100包括利用电能产生热量的发热部和通过该发热部加热的加热部。在此,作为发热部,可以使用灯或电加热器等,作为加热部,可以使用远红外线辐射体,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使用能够由各种发热体或热量加热的各种材料和物质。
63.并且,驱动部200可以包括使温灸器100向用户的长度方向x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可以包括使温灸器100往复移动的驱动马达210和输送部件211。驱动马达210通过接收电能而旋转,输送部件211连接到驱动马达以根据驱动马达210的旋转传递旋转力以使温灸器100移动。输送部件211连接到温灸器100,以用于根据驱动马达210的正向或反向旋转沿着用户的长度方向x在一个或另一个方向上输送温灸器100。作为输送部件211,可以在输送带、输送链及输送绳索中选择性地使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可以利用驱动马达210的驱动力来输送对象的各种工具,例如使用齿条和小齿轮的方式等。上述驱动马达210可以被配置成在与温灸器100隔开布置的状态下提供驱动力,或在插入到温灸器100内部的状态下提供驱动力。
64.另外,上述驱动部20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上述第二驱动部件使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上升以对用户施加加压力,或使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下降以除去对用户的加压力。
65.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控制部的构成的示意图。
66.如图2所示,对上述控制部300输入手动模式310和自动模式320,上述手动模式310是用户直接控制驱动部200使得温灸器100沿着用户的长度方向x移动且在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进行温热按摩的模式,在上述自动模式320下,当用户输入所需的位置时,温灸器100被控制成在自动地移动到上述位置的状态下进行温热按摩。
67.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使用输入部400来选择手动模式310,在选择手动模式310之后,用户在直接感测温灸器100的移动位置的同时使温灸器100移动,当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在上述位置集中进行温热按摩,由此可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
68.并且,用户可以利用输入部400来选择自动模式320,在用户选择自动模式320后输入所需的位置时,控制部300将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然后集中地进行温热按摩。
69.普通人的脊柱主要分为颈椎(cervical vertebra)、胸椎(thoracic vertebra)、腰椎(lumber vertebra)和荐椎/尾椎(sacrum/coccyx)。颈椎是第1骨至第7骨,与如头痛、失眠、视神经、耳部疾病、耳鸣和头晕等的植物神经功能有关。胸椎是第8骨至第19骨,与如心脏功能、消化功能、血管收缩和内脏疾病等的植物神经功能密切相关。腰椎是第20骨至第24骨,与如结肠炎、腹泻、便秘、下腹痛、下背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和膀胱疾病等的植物神经功能有关。荐椎/尾椎是第25骨至第30骨,与如生殖器、前列腺、痔疮和直肠等的植物神经功能有关。如上所述的脊柱位置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被预先输入到控制部300,由此用户可以指定需要按摩的位置,并将温灸器100移动到该特定脊柱位置进行温热按摩,从而不仅可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70.上述手动模式310包括以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温灸器100的高度沿着高度方向y变更为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固定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的方式进行熏艾灸的动作的手动1模式311。也就是说,温灸器100的高度越高,温热按摩强度越大,因此用户所需的高度是指能够以用户选择的强度进行温热按摩的温灸器100的高度。
71.并且,手动模式310可以包括以与上述手动1模式311不同的方式控制温灸器100的手动2模式312。也就是说,在手动2模式312下,可以进行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固定为用户所需的高度后以向长度方向x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按摩的动作以及在向长度方向x固定温灸器100后直到用户所需的高度为止以将温灸器100向高度方向y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指压的动作中的一种以上的动作。也就是说,分别或同时进行除了熏艾灸的动作之外的按摩动作和指压动作。或者,也可以进行与熏艾灸的动作同时进行按摩动作和上述指压动作中的一种以上的动作。即,也可以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按摩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按摩动作及指压动作。此时,优选地,以能够区分每个动作的方式进行艾灸动作、按摩动作及指压动作。
72.即,如上所述,用户可以利用输入部400来选择手动模式310,在选择手动模式310之后,用户在直接感测温灸器100的移动位置的同时使温灸器100移动。当上述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在上述位置集中地进行温热按摩,此时,用户可以选择手动1模式
311和手动2模式312。手动1模式311是在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艾灸动作的模式,手动2模式312是在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按摩动作或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按摩动作和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按摩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按摩动作及指压动作的模式,可以包括一种动作或多种动作,用户通过选择上述模式来可以在所需的位置接受适当的温热按摩。
73.上述自动模式320包括自动1模式,在上述自动1模式下,将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后,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温灸器100的高度变更为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以固定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的方式进行熏艾灸的动作。
74.并且,自动模式320可以包括以与上述自动1模式321不同的方式控制温灸器100的自动2模式322。也就是说,在自动2模式322下,可以进行在用户所需的位置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固定为用户所需的高度后以向长度方向x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按摩的动作以及在向长度方向x固定温灸器100后直到用户所需的高度为止以将温灸器100向高度方向y重复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指压的动作中一种以上的动作。也就是说,分别或同时进行除了熏艾灸的动作之外的按摩动作和指压动作。或者,也可以进行与熏艾灸的动作同时进行按摩动作和上述指压动作中的一种以上的动作。即,也可以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按摩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按摩动作及指压动作。此时,优选地,以能够区分每个动作的方式进行艾灸动作、按摩动作及指压动作。
75.即,如上所述,用户可以利用输入部400来选择自动模式320,在选择自动模式320之后可以选择所需按摩的位置。然后,当上述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后,在上述位置集中地进行温热按摩,此时,用户可以选择自动1模式321和自动2模式322。自动1模式321是使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后在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艾灸动作的模式,自动2模式322是使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后在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按摩动作或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按摩动作和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按摩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和指压动作,或同时进行艾灸动作、按摩动作及指压动作的模式,可以包括一种动作或多种动作,用户通过选择上述模式中的一种来可以在所需的位置接受适当的温热按摩。
76.如上所述,根据各个模式可以获得痛过艾灸的效果或温热按摩效果,可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
77.如上所述,当用户选择自动模式320并输入所需的位置时,控制部300可以使温灸器100在向用户的长度方向x移动的同时描扫用户的脊柱形状,然后使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温热按摩。
78.也就是说,控制部300在使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之前,先描扫用户的脊柱形状,然后基于该描扫信息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
79.此时,作为用户的脊柱形状,不仅是包括上述颈椎、胸椎、腰椎和荐椎/尾椎的整个脊柱区间的脊柱形状,还是一部分区间的脊柱形状可被生成为数据,并存储于控制部300。
80.也就是说,在自动模式320下,在描扫用户的脊柱形状后将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因此可以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并进行温热按摩。
81.图3至图5为温热治疗仪根据应用于本发明的自动模式进行动作的各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即,当用户选择自动模式320并输入所需的位置(s200)时,描扫脊柱形状(s300),其
详细内容如下。
82.首先,如图3所示,在从用户的长度方向x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一次描扫(s310)后,进行从用户的长度方向x另一侧移动到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二次描扫(s320)的情况下,当上述一次描扫(s310)和上述二次描扫(s320)结束时,上述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s400)并进行温热按摩(s500)。
83.也就是说,从用户的一侧到另一侧进行一次描扫(s310),然后从用户的另一侧到一侧进行二次描扫(s320),结束上述二次描扫(s320)的用户的一侧成为基准点,从而温灸器100自动移动。如上所示,通过使用一次描扫(s310)和二次描扫(s320)描扫用户的脊柱形状时,能够确保准确的脊柱形状数据,从而可以移动到用户所需的正确的位置。
84.或者,如图4所示,在从用户的长度方向x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一次描扫(s310)结束时,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s400)并进行温热按摩(s500)。
85.也就是说,从用户的一侧到另一侧仅进行一次描扫(s310),结束一次描扫(s310)的用户的另一侧成为基准点,从而温灸器100自动移动。如上所述,在一次描扫(s310)结束的位置将温灸器100直接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用户的等待时间缩短,从而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86.或者,如图5所示,在从用户的长度方向x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同时描扫脊柱形状的一次描扫(s310)结束时,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温灸器100重新移动到用户的长度方向一侧(s330),然后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s400),进行温热按摩(s500)。
87.也就是说,从用户的一侧到另一侧仅进行一次描扫(s310),当一次描扫(s310)结束时,将温灸器100重新移动到用户的一侧,再设定温灸器100的位置,将用户的一侧设定为基准点,基于此使温灸器100移动。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可以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正确位置。然而,虽然在一次描扫(s310)后温灸器100从用户的另一侧移动到一侧的过程中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如后所述,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最大限度地下降到下死点的状态下高速移动时,在一次描扫(s310)后温灸器100从用户的另一侧移动到一侧的时间可以被最小化。
88.另一方面,控制部300可以控制使得温灸器100根据手动模式310和自动模式32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的移动速度v1和在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温热按摩的温灸器100的动作速度v2不同。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使温灸器100的移动速度v1和动作速度v2不同来使温灸器100的移动过程最佳化,并使温热按摩效果最大化。
89.此时,在手动模式310的情况下,优选地,温灸器100的移动速度v1大于温灸器100的动作速度v2。由此,可以缩短温灸器100的移动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并使温热按摩效果最大化。
90.图6为示出根据应用于本发明的自动模式温热治疗仪进行动作的状态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控制部300可以控制使得根据自动模式320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的移动速度v1和在上述位置进行温热按摩的温灸器100的动作速度v2不同。
91.即,如上所述,在根据自动模式320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通过增加移动速度v1以实现高速移动,从而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用户所需的位置进行温热按摩时,通过减少温灸器100的动作速度v2以使按摩效果最大化。
92.并且,如上所述,为了防止高速移动的温灸器100和用户的身体碰撞,优选地,在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的情况下,控制部300控制温灸器100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h最大限度地下降到下死点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93.另一方面,在手动模式310的情况下,需要用户在直接识别温灸器100的位置的状态下控制温灸器100移动,因此控制部300控制在调节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94.此时,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温灸器100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上升到能够以用户选择的强度进行温热按摩的温灸器100的高度(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在温灸器100的移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温热按摩。
95.或者,控制部300也可以控制温灸器100在将低于用户所需的高度并用户能够识别温灸器100的移动位置的高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当如上所述构成时,用户可以正确识别温灸器100的位置。
96.或者,由于温热治疗仪的产品特性,若用户在将温灸器100降低到最低位置(下死点)的状态下也可以识别,则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温灸器100在下降到最低位置的状态下移动。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在温灸器100移动时,由于用户身体引起的阻力减少,因此可以使耗电量最小化。但是,可识别温灸器100的高度根据用户的体型而不同,因此控制部300可以利用上述的一次描扫s310或一次描扫s310和二次描扫s320来建议用户可以选择适合其体型的移动方式。
97.如上所述,在自动模式320的情况下,在描扫后将温灸器100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时,为了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而进行高速移动是重要的,为此,可以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最大限度地下降到下死点的状态下进行移动。这是因为,在自动模式320的情况下,温灸器100自动地移动,因此用户无需识别温灸器100的位置,且需要防止高速移动的温灸器100和用户的身体碰撞。
98.或者,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温灸器100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上升到以能够用户选择的强度进行温热按摩的温灸器100的高度(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进行移动。也就是说,在为了温灸器100的移动而使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下降和上升的过程中会花费一定时间,当温灸器100的移动距离远时,在温灸器100下降到下死点的状态下使温灸器100移动是有效的,因为驱动马达210的耗电可以减少。但当温灸器100的移动距离短时,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固定到用户所需的高度的状态下使温灸器100进行移动。
99.优选地,控制部300通过对根据温灸器100的移动距离的花费时间、根据温灸器100的下降和上升的花费时间及在温灸器100移动时花费的耗电进行比较来确定在固定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的状态下移动还是在将温灸器100的垂直高度下降到下死点的状态下移动。
100.并且,当如上所述构成时,在温灸器100的移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温热按摩。
101.另外,在根据自动模式320将温灸器100移动到用户所需的位置时,控制部300可以控制成重新确定温灸器100移动的位置是否为用户所需的位置。
102.即,这是因为在描扫用户的脊柱形状之后使温灸器100移动的过程中,各个脊柱位置由于用户的移动而改变。因此,优选在如上确认是否有用户的移动之后进行温热按摩。
103.如上所述,在有用户的移动时,通过确认此使温灸器100移动是重要的。为此,控制部300对在描扫过程中确认的上述位置的基准指压力和在描扫后温灸器100移动的位置的
新指压进行比较,当基准指压力和新指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判断没有用户的移动的状况,进行根据自动模式320的温热按摩,当基准指压力和新指压力不同时,这是有用户的移动的状况,因此以温灸器100移动的位置为基准沿长度方向x反复移动预定距离,确认新指压力与基准指压力相同的位置,然后进行根据自动模式320的温热按摩,从而即使是有用户移动的情况,也可以在正确位置进行温热按摩。
104.如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主旨并不限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相同主旨范围内,可通过对构成要件的附加、修改、删除、增加等容易地提出其它实施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主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