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多卡因预封装注射装置

文档序号:25808555发布日期:2021-07-09 13:1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多卡因预封装注射装置

1.本发明涉及利多卡因的注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利多卡因预封装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2.利多卡因是一种非常常见且临床使用量巨大的局部麻醉药品,临床上使用的利多卡因皆是瓶装(如胶塞药瓶、安瓿瓶等),一般是医务人员先将一次性注射器拆上无菌盘,然后消毒安瓿颈后再把安瓿瓶打破(掰瓶),由台上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安装注射器针头,小心伸入瓶内吸取适量的利多卡因药液或是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胶塞药瓶内吸取药液,再给患者注射。这种操作步骤较多,花费的时间较长,且污染的风险较大,尤其是需要注射多瓶利多卡因时,操作更麻烦,耗时更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的利多卡因预封装注射装置。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多卡因预封装注射装置,包括注药筒,该注药筒前端设有注射针,注药筒的内腔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注射杆,该注射杆后端成型有空腔,所述注射杆内部设有中空的导流针,该导流针前端与所述注药筒的内腔连通、后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封装有利多卡因的胶塞药瓶安放在所述空腔内;当所述导流针插入该空腔内的胶塞药瓶后,通过拉动注射杆使该胶塞药瓶内的利多卡因药液通过该导流针吸入所述注药筒的内腔,再推动注射杆将该注药筒的内腔内的药液推入所述注射针进行注射。
5.作为优选,所述注药筒前端通过橡胶塞密封,所述注射针插入该橡胶塞与所述注药筒的内腔连通。
6.作为优选,所述注射针包括套接在所述注药筒的外壁的针座和固定在该针座上的针芯,该针芯后端插入所述橡胶塞与注药筒的内腔连通,注药筒的内腔内的药液推入该针芯进行注射。
7.作为优选,所述针芯前端覆盖有针帽。
8.作为优选,所述注射杆前端固设有密封所述注药筒的内腔的密封塞,所述导流针穿过该密封塞与所述注药筒的内腔连通,所述注药筒后端向内腔延伸有凸缘,该凸缘可阻挡所述密封塞移动出所述注药筒的内腔。
9.作为优选,所述注药筒后端外壁设置有手柄。
10.作为优选,所述注射杆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圆柱体,在该圆柱体上开设所述空腔。
11.作为优选,在所述注射杆内沿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针密封插设在该通孔内,该导流针前端穿过所述密封塞、后端伸入所述空腔。
12.作为优选,所述导流针伸入所述空腔的后端可插入安放在该空腔内的胶塞药瓶内。
13.作为优选,所述胶塞药瓶的高度大于所述空腔的深度。
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注射杆内设置有导流针,并可通过该导流针将胶塞药瓶内的利多卡因药液吸入注药筒内,然后通过注射杆将药液推入注射针,该方案直接将胶塞药瓶安放在注射杆的空腔内,通过简单的推拉动作就能注射利多卡因,其操作非常简单,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多卡因预封装注射装置,包括注药筒1,该注药筒前端设有注射针2,注药筒的内腔设有可前后移动的注射杆3,该注射杆后端成型有空腔31,所述注射杆内部设有中空的导流针4,该导流针前端与所述注药筒的内腔连通、后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封装有利多卡因的胶塞药瓶5安放在所述空腔内;当所述导流针插入该空腔内的胶塞药瓶后,通过拉动注射杆使该胶塞药瓶内的利多卡因药液通过该导流针吸入所述注药筒的内腔,再推动注射杆将该注药筒的内腔内的药液推入所述注射针进行注射。在吸入药液时,注药筒前端处于密闭状态,即使安装了注射针,注射针也应保持密闭状态,以保证注射杆在向后移动过程中注药筒的内腔保持负压状态,从而使药液顺利、快速吸入注药筒的内腔。
18.在实施过程中,拉动注射杆后移时,在注药筒的内腔形成容纳空间11,且该容纳空间随着注射杆后移逐渐变大;本发明在所述注药筒前端通过橡胶塞12密封,使得容纳空间呈密闭状态,由此在负压状态下可将药液通过导流针吸入容纳空间内。当需要注射时,所述注射针插入该橡胶塞与所述注药筒的内腔连通,再通过推动注射杆前移压缩容纳空间,从而将容纳空间内的药液推入注射针。作为优选,所述注射针2包括套接在所述注药筒的外壁的针座21和固定在该针座上的针芯22,针座可采用胶套,方便套接以更换注射针;该针芯后端插入所述橡胶塞与注药筒的内腔连通,从而可将注药筒的内腔内的药液推入该针芯进行注射。如需注射多瓶药液时,可在针芯前端覆盖针帽23,以保证注药筒的内腔密闭,或者通过针座直接拆下注射针,这样橡胶塞的弹性可保证针芯在该橡胶塞上的针孔处于密闭状态。
19.所述注射杆前端固设有密封所述注药筒的内腔的密封塞32,进一步密封所述容纳空间,以提高密封性。一般地,密封塞的直径大于注射杆的直径,保证注射杆的推拉动作更加顺畅;所述导流针穿过该密封塞与所述注药筒的内腔连通,使药液顺利吸入容纳空间。所述注药筒后端向内腔延伸有凸缘13,注射杆后移至最后端时,所述密封塞抵靠在凸缘上,该凸缘阻挡所述密封塞移动出所述注药筒的内腔,以防止注射杆脱离注药筒,从而保证吸药和注射的顺利进行。作为优选,所述注药筒后端外壁设置有手柄14,可用食指和中指抵住该手柄,用大拇指按压注射杆后端或胶塞药瓶后端以推动注射杆前移进行注射操作,该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0.在实施过程中,注射杆后端向外延伸形成圆柱体,一般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注射杆
的直径,一方面有利于在该圆柱体上开设所述空腔,以便容纳胶塞药瓶;另一方面方便后移注射杆,即在后移过程中,食指和中指抵住手柄,拇指抵住圆柱体边缘,然后撑开拇指使注射杆后移以进行吸药操作。作为优选,在所述注射杆内沿轴线开设有通孔33,所述导流针密封插设在该通孔内,防止从通孔漏液;该导流针前端穿过所述密封塞、后端伸入所述空腔,以便连通空腔内的胶塞药瓶。所述导流针伸入所述空腔的后端为针头,该针头可插入安放在该空腔内的胶塞药瓶内,确保药液吸入容纳空间。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防止在注射过程中药液可能从导流针回流至胶塞药瓶,可先拔掉胶塞药瓶,然后在空腔内放置堵塞塞住针头。一般来说,从上向下注射时,药液在重力作用下由上向下从注射针流出,很难由下向上从导流针回流至胶塞药瓶;即使是从下向上注射,穿刺注射处的负压一般也会大于胶塞药瓶内的负压,药液也很难从导流针回流至胶塞药瓶。
21.本发明的所述胶塞药瓶的高度大于所述空腔的深度,即胶塞药瓶后端伸出空腔,方便拔出胶塞药瓶。在实施过程中,初始状态是密封塞与橡胶塞抵靠在一起,即容纳空间的容积为o。操作时,先将胶塞药瓶放置在空腔内,然后用力向前推胶塞药瓶,使导流针的针头穿过胶塞药瓶的胶塞以插入胶塞药瓶内;然后后移注射杆,使容纳空间不断变大,药液在负压作用下从到导流针进入容纳空间,直至胶塞药瓶内的药液全部进入容纳空间;然后将注射针套设在注药筒前端,再通过手柄推动注射杆将药液推入注射针进行注射。如需连续注射多瓶药液,可将本发明的预封装注射装置设计成一次性使用装置,预备多个本装置即可;也可将本发明的预封装注射装置设计成可重复使用的装置,即在更换药液时,先拔掉注射针或用针帽覆盖针芯,保证注药筒前端密封;然后拔掉空的胶塞药瓶更换新的药液的胶塞药瓶,再采用上述一样的吸药、注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