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24268发布日期:2021-07-02 21:0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战争、野外活动以及手术等所引起的血管破裂,会使伤者产生疼痛、昏迷、甚至死亡,由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快速止血的目的在于给伤者赢得救治时间以及获得良好的预后,仅依靠机体自身的生理性止血还远远达不到该目的,因此引入外源性物质对伤口进行止血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止血方式止血速度仍需要提升以满足现实的需要,敷料中含有的不易降解物质进入血管容易造成血栓,且传统敷料易与新生肉芽组织产生粘连,进而影响伤口愈合并给患者带来了二次伤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止血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快速止血敷料不仅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对伤口进行止血,极大的降低了因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而且还具有修复受损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另外所述敷料可避免与新生肉芽组织产生粘连,减少换药带来的二次伤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止血敷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1)改性芦花制备:取8~10份芦花剔除杂质后进行清洗,之后与3~5份碳酸钠、50~6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于100~110℃水浴条件下反应0.5~1h,过滤、洗涤、晾干,于常温常压条件下放入等离子体石英反应器中处理20~60s,得改性芦花;(2)核壳结构静电纺丝制备:以壳聚糖季铵盐、丝素蛋白为壳层原料,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为核层原料,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制备核壳结构静电纺丝;(3)改性无纺布制备:将步骤(1)所得改性芦花与步骤(2)所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进行充分混合、梳理成网,之后再通过针刺法制备得到无纺布,将无纺布放入浓度为25~30%wt的尿囊素水溶液当中浸泡3~4h,得改性无纺布;(4)氨基改性轻石制备:将粒径为0.2~0.4mm的轻石颗粒分别经4moll-1盐酸浸泡洗和水洗后,再在550~600℃高温条件下焙烧2~3h,之后将轻石颗粒分散到70%乙醇溶液当中,向其中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于60~70℃条件下反应2~3h后,再加入聚乙烯亚胺继续反应1~2h,过滤、洗涤、干燥得氨基改性轻石;(5)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制备:将壳聚糖季铵盐、明胶、聚乙烯醇溶于去离子水当中,之后再分别将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匀,静置消泡后转移到模具中,经-18~-45℃低温冷冻干燥12~24h得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6)快速止血敷料制备:通过压敏胶将所述改性无纺布、所述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依次进行粘合,经γ射线均匀照射杀菌后即得快速止血敷料;其中所述改性无纺布为贴肤层,中间层为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最外层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在本发明中,所述芦花为芦苇顶端的穗状花序,本身亲水性不高,且现有技术也没有公开将其用于敷料中的报道。本申请则通过碱液高温浸泡洗以及等离子改性处理,将芦花表面的油脂成分去除,且经等离子处理后芦花纤维表面被氧化,氧化后的芦花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以及贴肤性能,使其适用于敷料的制备当中,除此之外,改性后的芦花吸水后会产生溶胀现象,可对出血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核壳结构静电纺丝制备过程具体为:1)将壳聚糖季铵盐溶于水中,之后加入到含有丝素蛋白的溶剂a中混合均匀,得外管纺丝液;2)将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溶于溶剂b中,得内管纺丝液;3)将外管纺丝液和内管纺丝液分别装入到两个注射器中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季铵盐在水中的质量分数为15~20%;所述丝素蛋白在溶剂a中的质量分数为25~40%;所述外管纺丝液中壳聚糖季铵盐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5:10~15;所述溶剂a为六氟异丙醇。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溶剂b为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二者体积为1:2~5,所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在溶剂b中的的浓度比为0.8~2:1~1.5:20~40。优选的,在步骤3)中,同轴静电纺丝条件为:电压为10~18kv;接收距离为10~20cm;内管纺丝液流速为0.1~1.0ml/h,外管纺丝液的流速为0.1~1.0ml/h,且内管纺丝液的流速小于外管纺丝液的流速。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以及抗菌性能,本身带有的正电基团能加速血小板黏附并刺激血管收缩,促进凝血。所述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将其与壳聚糖季铵盐一同进行纺丝,使得制备的纺丝材料不仅具有止血、杀菌的功效,而且还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透气性、亲肤性以及抗拉伸强度,使其适合作为贴肤层材料用于敷料的制备当中。此外,壳聚糖季铵盐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共同作用起到了协同抑菌、止血镇痛、修复受损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通过同轴静电纺丝将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封装在上述纺丝材料的内部,实现了药物的缓释控制。所述聚己内酯作为内层纺丝材料不仅起到了药物载体的作用,还起到了增强同轴静电纺丝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季铵盐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在本发明中,所述尿囊素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一方面可使伤口处于微润的环境中,利于其愈合,另一方面又可避免敷料与伤口长在一起,减少二次伤痛。优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改性芦花与核壳结构静电纺丝的重量比为30~48:51~70。优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盐酸浸泡洗时间为2~3h,盐酸的重量为轻石颗粒重量的2~3倍。优选的,在步骤(4)中,所述轻石颗粒、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聚乙烯亚胺的重量比为5~7:1~2:10~25。优选的,在步骤(5)中,所述壳聚糖季铵盐、明胶、聚乙烯醇、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的重量比为1~3:10~15:2~5:1~2:3~4。在本发明中,所述轻石为一种多孔、吸水性的材料,本申请通过酸洗、高温焙烧可提高轻石的孔隙率并提高其吸水率,而通过氨基改性后可显著提高轻石的吸水率。将其与多孔海绵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为多孔海绵提供强大的吸水拉动力,将改性无纺布吸收的液体迅速转移到中间层,防止渗液在贴肤层积聚,提高伤口愈合速度。在本发明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耐磨性以及韧性,优异的防水、透气性能,使其特别适合作为敷料的保护层,避免外界环境对敷料内层以及伤口的影响,避免伤口产生闷热感,利于伤口的愈合。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快速止血敷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由亲水性较强的改性芦花作为贴肤层一部分,可迅速吸收伤口渗液以及水分,并由氨基改性轻石提供的强大的吸水拉动力,又将渗液以及水分转移到中间层,防止渗液以及水分在贴肤层积聚,影响止血以及伤口愈合。(2)本发明所述改性无纺布吸水后,纺丝内部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开始缓慢释放,与壳聚糖季铵盐共同作用起到了协同抑菌、止血镇痛、修复受损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且延长了药效,减少了给药频次。(3)本发明所述尿囊素不仅为伤口愈合提供了微润环境,还可避免敷料与肉芽组织粘连到一起,减少换药带来的二次痛苦。(4)本发明所述快速止血敷料所含成分不会进入血液,避免血栓的形成。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1)改性芦花制备:取9份芦花剔除杂质后进行清洗,之后与4份碳酸钠、55份去离子水混合并于105℃水浴条件下反应0.7h,过滤、洗涤、晾干,于常温常压条件下放入等离子体石英反应器中处理45s,得改性芦花;其中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气体压力为30pa,放电功率为25w。(2)核壳结构静电纺丝制备:1)将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得质量分数为18%的壳聚糖溶液,将丝素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得质量分数为34%的丝素蛋白溶液,将二者混合得外管纺丝液,其中,外管纺丝液中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3:13;2)将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溶于乙醇:二氯甲烷1:3混合液中,得内管纺丝液,所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在混合液中的浓度比为1:1.3:30;3)将外管纺丝液和内管纺丝液分别装入到两个注射器中,设置纺丝电压为14kv;接收距离为15cm;内管纺丝液流速为0.3ml/h,外管纺丝液的流速为0.6ml/h,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3)改性无纺布制备:将步骤(1)所得改性芦花与步骤(2)所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按重量比2:3进行充分混合、梳理成网,之后再通过针刺法制备得到无纺布,将无纺布放入浓度为27%wt的尿囊素水溶液当中浸泡3.5h,得改性无纺布。(4)氨基改性轻石制备:将粒径为0.2~0.4mm的轻石颗粒分别经4moll-1盐酸浸泡洗和水洗后,再在570℃高温条件下焙烧2.5h,之后将轻石颗粒分散到70%乙醇溶液当中,向其中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于65℃条件下反应2.5h后,再加入聚乙烯亚胺继续反应1.5h,过滤、洗涤、干燥得氨基改性轻石。其中,所述盐酸浸泡洗时间为2.5h,所述盐酸的重量为轻石颗粒重量的2.5倍;所述轻石颗粒、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聚乙烯亚胺的重量比为6:1.5:18。(5)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制备:将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当中,之后再分别将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匀,静置消泡后转移到模具中,经-35℃低温冷冻干燥16h得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所述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的重量比为2:13:4:1.6:3.5。(6)快速止血敷料制备:通过压敏胶将所述改性无纺布、所述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依次进行粘合,经γ射线均匀照射杀菌后即得快速止血敷料;其中所述改性无纺布为贴肤层,中间层为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最外层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实施例2(1)改性芦花制备:取8份芦花剔除杂质后进行清洗,之后与3份碳酸钠、5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于100℃水浴条件下反应0.5h,过滤、洗涤、晾干,于常温常压条件下放入等离子体石英反应器中处理20s,得改性芦花;其中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气体压力为20pa,放电功率为10w。(2)核壳结构静电纺丝制备:1)将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得质量分数为15%的壳聚糖溶液,将丝素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得质量分数为25%的丝素蛋白溶液,将二者混合得外管纺丝液,其中,外管纺丝液中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10;2)将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溶于乙醇:二氯甲烷1:2混合液中,得内管纺丝液,所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在混合液中的浓度比为0.8:1:20;3)将外管纺丝液和内管纺丝液分别装入到两个注射器中,设置纺丝电压为10kv;接收距离为10cm;内管纺丝液流速为0.4ml/h,外管纺丝液的流速为0.7ml/h,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3)改性无纺布制备:将步骤(1)所得改性芦花与步骤(2)所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按重量比30:51进行充分混合、梳理成网,之后再通过针刺法制备得到无纺布,将无纺布放入浓度为25%wt的尿囊素水溶液当中浸泡3h,得改性无纺布。(4)氨基改性轻石制备:将粒径为0.2~0.4mm的轻石颗粒分别经4moll-1盐酸浸泡洗和水洗后,再在550℃高温条件下焙烧3h,之后将轻石颗粒分散到70%乙醇溶液当中,向其中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于60℃条件下反应3h后,再加入聚乙烯亚胺继续反应1h,过滤、洗涤、干燥得氨基改性轻石。其中,所述盐酸浸泡洗时间为2h,所述盐酸的重量为轻石颗粒重量的3倍;所述轻石颗粒、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聚乙烯亚胺的重量比为5:1:10。(5)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制备:将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当中,之后再分别将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匀,静置消泡后转移到模具中,经-18℃低温冷冻干燥24h得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所述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的重量比为1:10:2:1:3。(6)快速止血敷料制备:通过压敏胶将所述改性无纺布、所述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依次进行粘合,经γ射线均匀照射杀菌后即得快速止血敷料;其中所述改性无纺布为贴肤层,中间层为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最外层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实施例3(1)改性芦花制备:取10份芦花剔除杂质后进行清洗,之后与5份碳酸钠、60份去离子水混合并于110℃水浴条件下反应1h,过滤、洗涤、晾干,于常温常压条件下放入等离子体石英反应器中处理60s,得改性芦花;其中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氧气,气体压力为40pa,放电功率为40w。(2)核壳结构静电纺丝制备:1)将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得质量分数为20%的壳聚糖溶液,将丝素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得质量分数为40%的丝素蛋白溶液,将二者混合得外管纺丝液,其中,外管纺丝液中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1:3;2)将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溶于乙醇:二氯甲烷1:5混合液中,得内管纺丝液,所述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茅花提取物、聚己内酯在混合液中的浓度比为2:1.5:40;3)将外管纺丝液和内管纺丝液分别装入到两个注射器中,设置纺丝电压为18kv;接收距离为20cm;内管纺丝液流速为0.2ml/h,外管纺丝液的流速为0.5ml/h,进行同轴静电纺丝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3)改性无纺布制备:将步骤(1)所得改性芦花与步骤(2)所得核壳结构静电纺丝按重量比24:35进行充分混合、梳理成网,之后再通过针刺法制备得到无纺布,将无纺布放入浓度为30%wt的尿囊素水溶液当中浸泡4h,得改性无纺布。(4)氨基改性轻石制备:将粒径为0.2~0.4mm的轻石颗粒分别经4moll-1盐酸浸泡洗和水洗后,再在600℃高温条件下焙烧2h,之后将轻石颗粒分散到70%乙醇溶液当中,向其中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并于70℃条件下反应2h后,再加入聚乙烯亚胺继续反应2h,过滤、洗涤、干燥得氨基改性轻石。其中,所述盐酸浸泡洗时间为3h,所述盐酸的重量为轻石颗粒重量的2倍;所述轻石颗粒、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聚乙烯亚胺的重量比为7:2:25。(5)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制备:将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溶于100ml去离子水当中,之后再分别将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混合均匀,静置消泡后转移到模具中,经-45℃低温冷冻干燥12h得负载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所述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甘油和氨基改性轻石的重量比为3:15:5:2:4。(6)快速止血敷料制备:通过压敏胶将所述改性无纺布、所述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与热塑性聚氨酯薄膜依次进行粘合,经γ射线均匀照射杀菌后即得快速止血敷料;其中所述改性无纺布为贴肤层,中间层为氨基改性轻石的多孔海绵,最外层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对比例1除敷料制备过程不含有芦花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2除步骤(1)中,芦花不经等离子处理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3除敷料制备过程不含有轻石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4除步骤(4)中轻石不经氨基改性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对比例5除步骤(3)中无纺布未经尿囊素溶液浸泡外,其余均同实施例1。试验例1、最大液体吸收率测定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所述敷料剪成2cm×2cm大小,增加市售医用明胶敷料作为对照组,称量净重记为w1,分别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浸泡30min,再次称重记为w2,最大液体吸收率计算公式为:(w2-w1)/w1×100%,结果如表1所示(n=3)。2、出血量、出血时间测定取健康sd大鼠27只,体重为190±10g,随机分为9组,每组3只,用水合氯醛(10%)对各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并在其尾部制造1cm伤口使其流血,之后迅速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所得敷料以及市售医用明胶敷料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应各组小鼠尾部进行止血,记录止血时间,计算出血量。止血时间从制造完伤口开始计时,出血量计算方法:称量敷料净重为m1,止血后称量敷料重量为m2,出血量为:m2-m1,结果如表1所示。3、愈合试验:取健康sd大鼠24只,体重为190±10g,随机分为8组,每组3只,试验前一天脱去大鼠背部待处理部位的毛发,试验前用水合氯醛(10%)对各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用剪刀在小鼠背部制造1.5cm×1.5cm伤口,分别贴敷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所得的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新生肉芽组织是否与敷料发生粘连,敷料愈合伤口过程中每5天更换一次,结果如表2所示。表1(n=3)最大吸液率(%)止血时间(s)出血量(g)实施例11678±3.12113±4.540.178±0.04实施例21665±5.26118±4.100.181±0.03实施例31660±3.46121±6.180.182±0.06对比例11560±5.92183±5.600.407±0.05对比例21583±7.10174±4.570.402±0.07对比例31510±5.89208±5.190.423±0.05对比例41539±6.73195±4.480.417±0.06对比例51658±4.12122±3.900.183±0.04对照组1436±3.22241±4.280.514±0.03由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制备的敷料在125s内实现了对小鼠进行止血,远远小于对比例以及对照组所用止血时间,说明本发明制备的敷料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表2(n=3)由表2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的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制备的敷料在第14天对小鼠的伤口愈合率高达89%以上,17天时小鼠伤口基本上愈合,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敷料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且敷料不与伤口发生黏连,可减少换药带来的二次痛苦。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