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护理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5628发布日期:2021-07-06 18:4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泌尿外科护理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泌尿外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膀胱冲洗可以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治疗一些膀胱疾病。对患者实施膀胱冲洗可以采用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内,然后将膀胱内的尿液引流出;然后通过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冲洗液,如生理盐水。现有操作方式下存在的问题是:(1)导尿管不易固定,在进行膀胱清洗时容易发生移动;(2)收集的尿液以及冲洗液暴露于空气中,气味大、刺鼻;(3)操作时有些器械直接放置在病床上,对患者床铺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清洗装置,用于方便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膀胱清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泌尿外科护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箱体,在箱体顶部设有箱盖和提手,在箱体内设有第一至第三盒体;

回收单元,它包括放置在第二盒体内的回收袋、与回收袋连接的回收管、设置在回收管上的气囊、与回收管连接的三通阀、与三通阀连接的导尿管;液体在回收管内单向流动,且向回收袋一侧流动;

冲洗夹持单元,它包括冲洗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放置在第一盒体内,使用时用于夹持患者大腿,第三夹持机构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上并用于夹持导尿管;冲洗机构包括放置在第三盒体内的储液袋、连接储液袋和三通阀的连接管。

进一步地,在箱体的顶部铰接安装有一对前后设置的提手,箱盖为铰接设置在箱体顶部且左右设置的一对,在箱体前后内壁设有托举箱盖的托块。

进一步地,在托块顶部设有磁铁,在箱盖上设有与磁铁对应的铁片。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第一、第二夹杆均为圆弧形结构,在第一、第二夹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第二夹杆环抱在患者大腿上。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夹杆上的下杆、与下杆铰接连接的上杆,在上、下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上、下杆配合作用夹持住导尿管。

进一步地,在导尿管外部设有固定筒,在固定筒外壁设有环槽,上、下杆置于环槽位置处。

进一步地,在储液袋上设有扁平部,在扁平部上固定有压杆,将储液袋在压杆上卷绕实现对储液袋的挤压。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夹杆的内壁设有垫块,垫块整体呈圆弧形,垫块的横截面为锥形,垫块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夹杆上固定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下杆与第一夹杆固定连接,下杆可以随意弯折且弯折后能够定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泌尿外科护理用清洗装置,一方面通过第一、第二夹持机构将导尿管与患者大腿相对固定在一起,进而实现对导尿管的固定;护理时只要叮嘱患者不要移动大腿即可。在第一、第二夹持机构的作用下,导尿管相对尿道的位置固定,这样可以确保冲洗液能够直接进入膀胱内,确保冲洗效果。在进行清洗操作时,整个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如电源、气源,只需要操作者徒手挤压气囊或储液袋,即可执行尿液回收、膀胱冲洗操作。在执行清洗操作时,将箱体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内,回收袋、储液袋均放置在箱体内对应的第二、第三盒体内,回收袋、储液袋均不与床体接触,保证了床体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盖板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冲洗夹持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回收单元示意图;

图6为储液袋俯视示意图;

图7为储液袋侧视图;

图8为连接管示意图;

图9为第一夹持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夹持机构的正视图之一;

图11为第一夹持机构的正视图之二;

图12为挤压储液袋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为第一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箱体,10托块,11提手,12铰接轴,13箱盖,14把手,15耳板,16第一盒体,17第二盒体,18第三盒体,19第四盒体,2回收袋,21阀门,22回收管,23气囊,24三通阀,241第一阀口,242第二阀口,243第三阀口,244连接环,25固定筒,251环槽,26导尿管,3储液袋,31扁平部,32压杆,33袋口,34连接管,341连接部,4第一夹持机构,41第一夹杆,42第二夹杆,43手柄,44支耳,45垫块,5第二夹持机构,51下杆,52上杆,53半圆槽,6患者,61阴茎,62膀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箱体1、回收单元和冲洗夹持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箱体1为本发明的主体部件,箱体为长方体形结构,箱体顶部敞口、内部中空。在箱体的顶部设有一对前后设置的提手11,提手为u型结构,提手的两端通过铰接轴12与箱体顶部铰接连接。使用时,将提手向上翻折并握住两个提手的中部,进而实现对本发明的拿持。当需要进行清理作业时,将本发明的箱体放置在床体上。然后将提手向下翻折,使得提手与箱体的上表面接触,在箱体的顶部设有一对左右设置的箱盖13,箱盖的侧边与对应侧的相体侧壁之间铰接连接。在箱体的前后内壁上分别设有托10,托块用于与箱盖的下表面接触,以已实现对箱盖的托举。在托块的上表面内设有磁铁,在箱盖的对应面内设有铁片,当箱盖上的铁片与托块上的磁铁接触后,可以实现对箱盖的吸附固定,进而避免箱盖的自行打开。

在箱盖的上表面内设有凹槽,在凹槽内固定有耳板15,在耳板上铰接连接有把手14,把手的设置便于箱盖的开启,操作时握住把手向上提拉,便可以将箱盖与托块分离,随后将箱盖继续翻转直至箱盖与箱体外侧壁接触。

在箱体的内侧设有第一盒体16、第二盒体17、第三盒体18和第四盒体19。在第一盒体内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在第二盒体内放置回收单元,在第三盒体内放置储液袋3,在第四盒体内放置其它所需的护理工具。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均为多个,以便于储存尽可能多的回收单元和储液袋。

如图4、图5所示,回收单元包括回收袋2、与回收袋连接的回收管22、设置在回收管上的气囊23、与回收管连接的三通阀24、与三通阀连接的导尿管26。回收袋为塑料袋,自然状态下,回收袋呈扁平状态,即回收袋内没有空气,与回收袋连接的回收管的一端设有阀门21,在阀门的作用下外部的空气不可进入回收袋内。打开阀门后,回收管内的液体可以进入回收袋内。三通阀24包括第一阀口241、第二阀口242和第三阀口243,其中第一阀口与回收管直接连接为一体,第二阀口与导尿管26固定连接或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三阀口上固定有连接环244,连接环上设有内螺纹。在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上均设有阀门,用于实现对三通阀各个阀口的开闭。

回收管为软管,导尿管为硬管。导尿管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连接,导尿管的第二端敞口,且为圆弧形设计,以便于插入尿道内。在导尿管的外壁固定有固定筒25,固定筒与导尿管可以一体制造成型,在固定筒的外壁设有环槽251。使用时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内,直至导尿管的第二端伸入膀胱内,此时关闭第三阀口,打开第一和第二阀口,按压气囊此时膀胱内的尿液便可进入导尿管内,并经回收管流动至回收袋内。由于回收袋内没有空气,此时回收袋内液体逐渐增多。气囊变瘪后,由于气囊自身具有弹性,气囊会逐渐恢复原状;此时导尿管第一端处形成负压,膀胱内的尿液便进入到尿管内,并经回收管流动至气囊内。当挤压气囊时,气囊内的尿液经回收管挤压至回收袋内。在气囊两端的回收管内均设有单向阀,以控制液体的单向流动,即回收袋和气囊之间,液体只能由气囊一侧流向回收袋。导尿管与气囊之间,液体只能由导尿管一侧向气囊一侧流动。

回收单元的设置便于将患者膀胱内的尿液抽出,以便于后续的清洗工作。且操作时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只需要用手挤压气囊即可。为实现对膀胱的冲洗,如图2、图4所示,冲洗夹持单元包括冲洗机构、第一夹持机构4和第二夹持机构,冲洗机构包括储液袋3以及设置在储液袋和第三阀口之间的连接管34。如图6所示,储液袋3为塑料袋,在储液袋内盛有冲洗液,如生理盐水。在储液袋的侧壁设有袋口33,袋口为硬质塑料件。袋口上包裹有塑料膜以实现对储液袋的封闭。操作时只需要将袋口打开即可。连接管34为软管,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有硬质的连接部341,连接部上设有外螺纹,连接管第一端的连接部用于与袋口螺纹连接,连接管的第二端的连接部用于与连接环螺纹连接。在储液袋远离袋口的一端设有扁平部31,扁平部的宽度大约为2~4厘米。如图7所示,在扁平部上固定有压杆32,压杆32为圆形的塑料杆,既可以为实体,也可以为中空结构。需要冲洗膀胱时,首先关闭第二阀口上的阀门,打开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上的阀门,然后如图12所示,将储液袋不断卷绕在压杆上,在压杆的挤压作用下,储液袋内的冲洗液流出并经连接管进入三通阀,然后经第一阀口流入回收管内一部分,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将流入连接管及三通阀内的尿液冲出,即实现对连接管和三通阀的清洗。最后关闭第一阀口上的阀门,打开第二阀口上的阀门,继续将储液袋卷绕在压杆上,通过压杆挤压储液袋,此时储液袋内的冲洗液经连接管、三通阀进入导尿管,经导尿管流出后进入膀胱内以实现对膀胱的清洗。在此操作过程中,挤压储液袋的力度不同,则流入膀胱内的冲洗液流速不同。流入膀胱内的冲洗液流速越大,冲洗效果越好,但应注意不能对患者造成太大的不适感。储液袋和连接管构成了冲洗机构,冲洗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构成了冲洗夹持单元。

现有技术中在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内时,导尿管相对人体的位置容易发生移动,进而使得导尿管有可能从膀胱内移出。此时若再次向尿道内推移导尿管,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此外,膀胱内的尿液流出时也会对导尿管起到冲击的作用,使得导尿管的位置发生移动。第一夹持机构的设置用于实现对导尿管位置的固定。

如图4、图9和图10所示,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夹杆41和第二夹杆42,第一、第二夹杆均为圆弧形结构,第一、第二夹杆既可以为塑料件,也可以为金属件。当第一、第二夹杆为金属件时,可以通过铁丝弯折而成。第一夹杆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杆的第一端铰接连接在一起,并在两者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杆第二端与第二夹杆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最小。在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第一端均固定有手柄43,手柄的设置便于将第一、第二夹杆的第二端分离。操作时,捏住两个手柄,使得两个手柄逐渐靠近,此时第一、第二夹杆的第二端相互远离。此后,便可以将第一、第二夹杆置于患者大腿两侧。然后松开手柄后,第一、第二夹杆与患者大腿接触并紧紧卡在大腿上。在第一夹杆上固定有支耳44,在支耳上转动安装有第二夹持机构5。如图10所示,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与支耳转动连接的下杆51、与下赶铰接连接的上杆52,在上杆与下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上杆夹持端和下杆夹持端接触。在上杆和下杆上均设有半圆槽53,在扭簧的作用下,上杆和下杆上的半圆槽围成夹持固定筒的圆孔。

当需要夹持导尿管时,压动上杆自由端使得上杆夹持部与下杆夹持部分离,然后将固定筒上的环槽置于上杆与下杆的半圆槽之间;松开上杆自由端后,在扭簧的作用下通过上、下杆的配合作用实现对固定筒的夹持。下杆与支耳之间设有阻尼件,这样下杆与支耳之间不可自行转动,下杆与支耳之间摩擦力应足够,这样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可以实现下杆与第一夹杆之间的相对转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下杆位置的固定,另一方面便于调节下杆的位置,使得导尿管处于合适的位置。

如图11所示,下杆与第一夹杆之间也可以固定连接,此时下杆为易于弯折的材料制成,且弯折之后可以实现定型。由于人体大腿各处粗细不同,越靠近臀部的大腿越粗,越靠近膝盖的大腿部位越细。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夹持住患者大腿后,为确保第一夹持机构不会在大腿上滑脱,以及避免第一夹持机构与大腿之间压力过大造成不适。如图13所示,在第一、第二夹杆的内壁均设有垫块45。垫块整体呈圆弧形,垫块的横截面为锥形,垫块为硅胶材质;一方面减小对大腿的挤压,另一方面增大第一夹持结构与大腿之间的摩擦力。使用时垫块较宽的一端置于靠近膝盖的一侧。

下面对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如图13所示,使用时打开箱盖,取出回收单元、储液袋和第一夹持机构。首先将第一夹持机构夹持在患者的左腿或右腿的大腿部位。然后将回收袋与回收管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管将三通阀与储液袋连接在一起,随后关闭第三阀口上的阀门,打开回收管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上的阀门,将导尿管插入男性患者6的阴茎61内,并继续向内推动直至导尿管穿过尿道伸入膀胱62内。此时开启回收管上的阀门,通过不断挤压气囊,使得膀胱内的尿液进入导尿管,然后经三通阀、回收管进入气囊内,然后经气囊、回收管进入回收袋内,实现对膀胱内尿液的排出。随后关闭第二阀口上的阀门,开启第三阀口上的阀门。通过压杆挤压储液袋,使得储液袋内的冲洗液经连接管进入三通阀和回收管内一段,以实现对连接管和三通阀的冲洗。随后关闭第一阀口上的阀门,开启第二法口上的阀门,继续挤压储液袋,使得储液袋内的冲洗液经连接管、三通阀和导尿管进入膀胱内,实现对膀胱的冲洗。冲洗完后,关闭第三阀口上的阀门,开启第一阀口上的阀门,将膀胱内的冲洗液排出至回收袋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方面通过第一、第二夹持机构将导尿管与患者大腿相对固定在一起,进而实现对导尿管的固定;护理时只要叮嘱患者不要移动大腿即可。在第一、第二夹持机构的作用下,导尿管相对尿道的位置固定,这样可以确保冲洗液能够直接进入膀胱内,确保冲洗效果。在进行清洗操作时,整个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如电源、气源,只需要操作者徒手挤压气囊或储液袋,即可执行尿液回收、膀胱冲洗操作。在执行清洗操作时,将箱体放置在患者两腿之间,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内,回收袋、储液袋均放置在箱体内对应的第二、第三盒体内,回收袋、储液袋均不与床体接触,保证了床体的清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