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1225发布日期:2021-06-29 20:3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器械心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


背景技术:

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且病症一旦发生患者很有可能晕倒,不能自主吃药恢复,其后果及为严重,市场上目前并相关没有帮助解决这类情况的产品,这使得患者的出行手到极大的控制,必须有人协同外出防止突然病发,这无疑加重了患者心理上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壁上连通设有两个上下位置错开的收紧腔,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与所述收紧腔内的收紧杆,所述收紧杆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连接的左侧壁上固设有开口朝向第一转轴的第一卡死槽,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两个上下位置对称且与所述第一卡死槽连通的第二卡死槽,所述第二卡死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块,所述第二卡死槽内滑动连接有能够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死槽内的第一卡死块,所述第一卡死块内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第一卡死块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卡死槽固定连接,位于所述转动腔的左侧固设有药水腔,所述药水器那个上安装有补药装置,所述药水腔下侧固设有制雾腔,所述药水腔和制雾腔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制雾腔内固定安装有制雾器,所述外壳下侧固设有伸出腔,所述伸出腔内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通过出雾管与所述制雾腔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左端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连通管外滑动连接有送雾管,所述送雾管底壁设有开口朝下的齿条腔,所述齿条腔顶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能够带动所述送雾管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送雾管右端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送雾管右端固定连接有通块,所述通块上端固设有多个左右贯穿的通孔,所述外壳内设有能够闭合伸出腔的堵塞装置,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检测患者身体状况的检测装置,所述外壳内设有定位器,所述外壳上端底壁通过第二记忆金属固定连接有耳机,所述外壳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外壳左壁固定连接有灯条。
5.可选地,所述补药装置包括所述药水腔左壁连通设有的进药腔,所述进药腔外可拆卸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外壳外的进药管,所述进药管内固定连接有硅胶塞,所述药水腔底壁固定连接有重力传感器。
6.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齿条器那个连通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后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壁安装有与所述驱动腔前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7.可选地,所述堵塞装置包括与所述伸出腔右壁连通且贯穿所述外壳右壁的闭合槽,所述闭合槽前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连接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通过卷簧与所述第三转轴固定连接。
8.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所述外壳底壁通过第一记忆金属固定连接的脉搏传感器。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发明外观设计类似耳机,且拥有耳机的功能,一体多用,患者在佩戴的同时也不会引起他人的侧目,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0.第二:本发明内设有两个风机,为了确保即使是移动至外壳外的风机在患者摔倒或其他状况损坏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通过另一个风机将药物送至患者,确保本发明工作的顺利进行。
11.第三:本法明内设有重力传感器,提醒患者即使补药,补药时,通过注射器将药水注射进所述药水腔内,注射完成后更换进药管,更换进药管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的硅胶塞防止药水腔的泄漏,还方便操作下次的补药操作,一补一换也确保了补药环境的干净卫生。
12.第四:本发明内设有驱动装置可以在患者突发病症可能无法自己吃药的情况下自动喂药,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可以自动喂药后可适当的减少监管人员的陪伴,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由,直接提高患者的心情,是患者安心的外出活动或处理事物。
13.第五;本发明内设有堵塞装置可以在不需要的情况下闭合伸出腔,起到保护外壳内机械的作用,防止内部机械收到外界的影响收到损伤减少使用寿命,同时也确保内部机械在需要工作时可以正常工作,防止意外的发生,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14.第六:本发明内设有检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保障患者在突发病症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保护使者的安全。
15.第七:当患者病发后,本发明会自动通过耳机18进入倒计时,倒计时一分钟后患者没有关闭将通过定位器19自动呼叫救护车并发送位置,同时启动灯条帮助在夜间寻找昏迷的患者,加快抢救。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补药装置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重力传感器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转动腔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

a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第一风机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第二风机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参照图1

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觉传输的实时病理监测心内科喂药系统,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内设有转动腔23,所述转动腔23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3,所述第一转轴33上下壁上连通设有两个上下位置错开的收紧腔35,所述第一转轴33上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与所述收紧腔35内的收紧杆34,所述收紧杆34与所述第一转轴33的连接的左侧壁上固设有开口朝向第一转轴33的第一卡死槽36,所述第一转轴33上固设有两个上下位置对称且与所述第一卡死槽36连通的第二卡死槽37,所述第二卡死槽37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块38,所述第二卡死槽37内滑动连接有能够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死槽36内的第一卡死块41,所述第一卡死块41内固定连接有铁块40,所述第一卡死块41通过第一弹簧39与所述第二卡死槽37固定连接,位于所述转动腔23的左侧固设有药水腔20,所述药水器那个29上安装有补药装置101,所述药水腔20下侧固设有制雾腔21,所述药水腔20和制雾腔21通过连接管31连接,所述连接管31上固定连接有阀门32,所述制雾腔21内固定安装有制雾器22,所述外壳11下侧固设有伸出腔45,所述伸出腔45内固定连接有连通管25,所述连通管25通过出雾管24与所述制雾腔21连通,所述连通管25的左端内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43,所述连通管25外滑动连接有送雾管44,所述送雾管44底壁设有开口朝下的齿条腔46,所述齿条腔46顶壁固定连接有齿条47,所述外壳11内安装有能够带动所述送雾管44移动的驱动装置102,所述送雾管44右端内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48,所述送雾管44右端固定连接有通块52,所述通块52上端固设有多个左右贯穿的通孔53,所述外壳11内设有能够闭合伸出腔45的堵塞装置103,所述外壳11上安装有检测患者身体状况的检测装置104,所述外壳11内设有定位器19,所述外壳11上端底壁通过第二记忆金属17固定连接有耳机18,所述外壳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按钮15和第二按钮16,所述外壳11左壁固定连接有灯条14。
20.优选地,所述补药装置101包括所述药水腔20左壁连通设有的进药腔26,所述进药腔26外可拆卸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外壳11外的进药管28,所述进药管28内固定连接有硅胶塞29,所述药水腔20底壁固定连接有重力传感器30,通过重力传感器30的重力感知提示是否需要补药,需要补药时,通过注射器将药水注射进所述药水腔20内,注射完成后更换进药管28,更换进药管28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的硅胶塞29防止药水腔20的泄漏,还方便操作下次的补药操作,一补一换也确保了补药环境的干净。
21.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102包括与所述齿条器那个46连通的驱动腔49,所述驱动腔49后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壁安装有与所述驱动腔49前壁转动连接的第
二转轴50,所述第二转轴50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47啮合的齿轮51,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50转动,第二转轴50转动带动齿轮51转动,齿轮51通过齿条47带动送雾管44移动至外壳11外侧的患者鼻子下方,便于患者用药,通过驱动装置102可以在患者突发病症可能无法自己吃药的情况下自动喂药,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可以自动喂药后可适当的减少监管人员的陪伴,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由,直接提高患者的心情,是患者安心的外出活动或处理事物。
22.优选地,所述堵塞装置103包括与所述伸出腔45右壁连通且贯穿所述外壳11右壁的闭合槽54,所述闭合槽54前后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55,所述第三转轴55上转动连接有闭合板57,所述闭合板57通过卷簧56与所述第三转轴55固定连接,当送雾管44移动至外壳11外侧闭合板57受力转动,卷簧56伸长,当送雾管44复位,卷簧56不受力复位带动闭合板57转动复位重新堵塞闭合槽54,通过堵塞装置103可以在不需要的情况下闭合伸出腔45,起到保护外壳11内机械的作用,防止内部机械收到外界的影响收到损伤减少使用寿命,同时也确保内部机械在需要工作时可以正常工作,防止意外的发生,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3.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104包括所述外壳11底壁通过第一记忆金属12固定连接的脉搏传感器13,患者佩戴好本发明后,将脉搏传感器13放置在脖子上的脉搏明显处,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保障患者在突发病症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保护使者的安全。
24.初始状态时,第一电磁块38通电,第一卡死块41位于第二卡死槽37内,重力传感器30关闭,阀门32关闭,制雾器22关闭,第一风机42关闭,第二电机关闭,第二风机48关闭,卷簧56不受力,闭合板57位于闭合槽54内,脉搏传感器13关闭,定位器19关闭,灯条14关闭。
25.当需要工作时,患者将本法明佩戴至耳朵上,启动第一电机42带动第一转轴33转动,通过按动第一按钮15和第二按钮16控制外壳11的收紧,第一按钮15按动关闭上侧第一电磁块,使上侧弹簧39带动上侧第一卡死块41移动至上侧的第一卡死槽中,是第一转轴33带动上侧的收紧杆34转动收紧,同理按动第二按钮16收紧下侧的收紧杆34,使外壳11牢固的佩戴,将脉搏传感器13放置在脖子上脉搏明显处,将耳机18放置在耳内,当脉搏传感器感受病发症状时,启动阀门32是药水进入制雾腔21内,之后启动制雾器22使药水变成雾气便于传送,启动第一风机42和第二风机48,同时启动驱动装置102将雾化后的药物传送至患者鼻子下方,便于吸收,当患者病发后,本发明会自动通过耳机18进入倒计时,倒计时一分钟后患者没有关闭将通过定位器19自动呼叫救护车并发送位置,同时启动灯条帮助在夜间寻找昏迷的患者,加快抢救。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