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隙植骨装置及系统

文档序号:25522083发布日期:2021-06-18 20:0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间隙植骨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椎间隙植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椎间隙植骨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症,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椎管减压、腰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在术前常有下肢麻木无力,走路跋行,下肢疼痛等症状,均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导致,椎板及神经根管减压可使患者神经压迫症状缓解,而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可使患者脊柱不稳得到改善。但若要保证长期效果,则必须行腰椎融合,否则患者在术后长期生活中,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承受负荷过大,会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只有确切可靠的腰椎融合才能保证良好的长期效果。腰椎融合一般有后外侧横突间融合和椎间融合两种方式。

现常采用腰椎椎间融合,此融合方式位于脊柱前柱较大面积处,于椎体间隙内,力学性能好、融合面积大、融合率高。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在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以及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椎间隙植骨是脊柱椎间融合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术方法,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选择自体碎骨进行椎间隙填充。

现在临床上使用椎间融合器,但椎间融合器中间的孔隙植骨量有限,如果在椎间融合器前方先打压植骨,会较好地提高融合效果。而现在临床上没有合适好用的椎间融合打压植骨的工具。

现有常用的植骨器有植骨漏斗、市售植骨器和自制植骨器,其中,植骨漏斗无法打压植骨,不容易精确控制深度和植骨量,工具较大,操作不方便。现有的市售植骨器一般为两种规格4*10mm和6*15mm,而临床非微创型植骨融合手术中,实际使用的最小的椎间融合器的大小为高8mm,宽9mm,其植入空间或椎间隙的开口约为8*9mm,因此此植骨器偏大,无法伸进椎间隙。另外,此植骨器前方为弯头,实际操作非常不方便。

现有自制植骨工具一般为注射器或一次性吸引器头,将头端剪断,余下管体用于植骨。由于管体剪切后头端会有边缘不平整,且因管壁头端不平整,打击过程中会出现管壁前段受力不均,管壁碎裂。且设计面积在临床使用中有难度,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管内骨粒掉落,术中操作不便。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的普及,适合微创植骨的器械也渐渐多起来。现有的微创植骨器往往存在骨粒推移困难、骨耗损大、无法有效施压等不足之处,不方便同时适用多种体位及术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椎间隙植骨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以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椎间隙植骨装置,包括推进杆、填充圆管和植骨口接头,推进杆一端设置于填充圆管内,另一端位于填充圆管外,植骨口接头连接于填充圆管的末端;填充圆管末端的横截面上设置有活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填充圆管末端的横截面上设置有活瓣,可使填充圆管内的骨粒在不受推进作用下不会掉出,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管内骨粒的掉落,减小骨损耗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推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推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植骨口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植骨口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填充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填充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活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枪式外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填料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台钝型把手,2、推进杆本体,3、一字型把手,4、第一外螺纹,5、第一柔性活塞,6、连接段,7、植骨口接头,8、填充圆管,9、第二外螺纹,10、环形凹槽,11、直筒段,12、锥体段,13、通缝,14、柔性堵头,15、圆管接口,16、第二凹槽,17、前置贯通圆管,18、延伸杆,19、前置弹簧,20、前置挡板,21、后置贯通圆管,22、后置弹簧,23、后置挡板,24、推进杆,25、后置挤压把手,26、前置挤压把手,27、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一种椎间隙植骨装置,包括推进杆、填充圆管和植骨口接头,推进杆一端设置于填充圆管内,另一端位于填充圆管外,植骨口接头连接于填充圆管的末端;填充圆管末端的横截面上设置有活瓣。

活瓣为全透明高分子材料或可吸收材料制作,活瓣可分为四等份,且将每一等份结构称为分瓣,分瓣间有裂口,骨粒受推进杆挤压时,骨粒会给活瓣受力,活瓣受力时分瓣会打开,可让骨粒通过活瓣,骨粒不受挤压时,分瓣会闭合,以保证传递过程中骨粒不掉落。完全贴合后将填充圆管与填充出口对接。此时即可成为防止骨粒在传递过程中掉落的植骨器雏形,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手术术式需求可以组合为多种椎间隙植骨器,并称为椎间隙植骨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瓣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直筒段和锥体段,锥体段设置于直筒段的一端,锥体段上设置有至少一条通缝,通缝从锥体段的大径端延伸至顶点处。

进一步的,活瓣的直筒段上也设置有至少一条通缝,其与锥体段上的通缝一一对应设置。

活瓣的直筒段和锥体段上均设置有通缝,有利于保证活瓣的及时打开,活瓣由弹性材料制成,便于活瓣的及时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直筒段的相对于锥体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凸缘。

活瓣上的凸缘可以与填充圆管末端内壁的凹槽配合,便于将活瓣进行安装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圆管的首部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凹槽。

环形凹槽用于与喇叭口型装料接头内壁的凸槽配合设置。

设置喇叭口型的装料接头,可以提高向填充圆管中装料的效率。喇叭口型的装料接头内壁的凸槽与填充圆管外壁的环形凹槽配合,可以实现两者的快速活动对接,且拆卸方便,减少等待时间,加快手术进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进杆包括推进杆本体和圆台钝型把手,圆台钝型把手共轴设置于推进杆本体的一端,且两者通过小径端连接。

此处的圆台型钝把手有两个作用,其一,在推动推进杆本体时,可以增大与操作者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推动力度;其二,在植骨过程中,可以采用圆台型钝把手的大径端打压植骨,使植骨成型更加致密,一方面圆台型钝把手的大径端可以增大锤打面积,提高植骨捶打效率,另一方面圆台型钝把手的大径端的表面平整,有利于提高植骨捶打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杆本体的表面光滑设置,填充圆管的内壁光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进杆包括一字型把手和推进杆本体,一字型把手垂直设置于推进杆本体的一端,推进杆本体为半螺纹加压杆。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杆本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柔性活塞。其材质可以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圆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半螺纹加压杆配合。

该设计的半螺纹加压装置通过后置螺纹结构,可以用较小的力去均匀的施加较大的压力在植骨面上,使植骨成型更加致密。而第一柔性活塞可将垂直的压力逐步转化成侧向压力,从而进一步加压刚植入碎骨,适合椎间隙微创植骨。

一字型把手的设置,便于实现对推进杆施加扭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进杆的推进杆本体为光滑柱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第二柔性活塞,另一端设置有致密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推进杆与枪式外接器加压端连接,组成枪式加压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枪式加压器与填充圆管连接。

可组合为枪式推进单手椎间隙植骨器,适合镜下用单手操作椎间隙植骨。

进一步的,所述枪式加压器包括连接部、进给部和握持施力部,连接部用于与填充圆管连接,进给部与连接部连接,握持施力部与进给部连接,用于提供动力。

此处的进给部即为所述推进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施力部包括前置挤压把手、后置挤压把手和限位组件,前置挤压把手与后置挤压把手铰接,进给部为推进杆,前置挤压把手与推进杆固定连接,后置挤压把手与限位组件固定连接;

前置挤压把手与后置挤压把手的相对运动带动推进杆沿限位组件向前移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架体,架体与后置挤压把手固定连接,架体上设置有贯通圆管和逆止挡板,逆止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推进杆贯穿设置于贯通圆管和逆止挡板的通孔内。

逆止挡板的作用是,在正常填料状态下,仅允许推进杆朝一个方向移动,而不会反向移动,以保证骨颗粒填充均匀。

更进一步的,所述逆止挡板倾斜设置,对推进杆施加侧向力。对推进杆施加侧向力,进而对推进杆施加一定的压力,所以,推进杆受到逆止挡板的摩擦力较大,进而有利于防止推进杆反向移动。推进杆的正向移动由前置挤压把手的运动带动。

再进一步的,前置挤压把手与推进杆的固定连接部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前置弹簧,前置弹簧套设于推进杆上;

进一步的,逆止挡板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后置弹簧,后置弹簧套设于推进杆上。

更进一步的,沿推进杆的进给方向,依次设置逆止挡板、后置弹簧、固定连接部和前置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前端设置有圆管接口,圆管接口内壁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填充圆管的外壁的环形凹槽卡合,用于将填充圆管固定安装。

更进一步的,所述推进杆贯穿所述圆管接口设置,推进杆的末端设置有柔性堵头。安装填充圆管后,推进杆末端的柔性堵头位于填充圆管内,推进杆的进给用于给填充圆管内的骨颗粒施加前进的动力。

进一步的,植骨口接头与填充圆管的末端螺纹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植骨口接头的出料口与填充圆管共轴或垂直设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植骨口接头的材质为透明材料。

更进一步的,植骨口接头的前端为长方体结构。可让主刀医生操作时视线不受遮挡。

进一步的,植骨口接头的出料口为长方形孔,其横截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孔的横截面积。可以使植骨颗粒在移动时不会卡堵。

该处的连通孔为连通填充圆管与植骨口接头的出料口的连通段。

进一步的,所述植骨口接头的出口侧面为平滑面。让主刀医生操作时更容易对准椎间隙,提高植骨填充的精准度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圆管的材质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圆管的材质为透明材质。

填充圆管为透明材料的圆管,便于手术者更直观地了解填充圆管中植骨的数量以及移动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瓣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活瓣的材质为透明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椎间隙植骨装置,包括推进杆、填充圆管和植骨口接头,推进杆一端设置于填充圆管内,另一端位于填充圆管外,植骨口接头连接于填充圆管的末端;填充圆管末端的横截面上设置有活瓣;

推进杆包括推进杆本体和圆台钝型把手,圆台钝型把手共轴设置于推进杆本体的一端,且两者通过小径端连接;

推进杆本体的表面光滑设置,填充圆管的内壁光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椎间隙植骨装置,包括推进杆、填充圆管和植骨口接头,推进杆一端设置于填充圆管内,另一端位于填充圆管外,植骨口接头连接于填充圆管的末端;填充圆管末端的横截面上设置有活瓣;

推进杆包括一字型把手和推进杆本体,一字型把手垂直设置于推进杆本体的一端,推进杆本体为半螺纹加压杆;

推进杆本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柔性活塞;

填充圆管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半螺纹加压杆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椎间隙植骨装置,包括推进杆、填充圆管和植骨口接头,推进杆一端设置于填充圆管内,另一端位于填充圆管外,植骨口接头连接于填充圆管的末端;填充圆管末端的横截面上设置有活瓣;

推进杆与枪式外接器加压端连接,组成枪式加压器;

枪式加压器与填充圆管连接。

一种椎间隙植骨系统,包括至少两种推进杆、至少两种填充圆管和至少两种植骨口接头,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推进杆、填充圆管和植骨口接头进行装配使用。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组合式基础型椎间隙植骨器,由植骨口接头、填充圆管、填料接口和推进杆组成,推进杆包括圆台钝型把手1和推进杆本体2,圆台钝型把手共轴设置于推进杆本体的一端,且两者通过小径端连接。其中圆台钝型把手1和推进杆本体2之间,可以为分离的单独结构,然后在使用时连接在一起使用或为一体的结构。

填充圆管8为透明材料的圆管,便于手术者更直观地了解填充圆管中植骨的数量以及移动情况。且填充圆管8内设有活瓣结构,活瓣如图7所示,活瓣材质为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可使填充圆管8内骨粒在不受推进杆作用下不会掉出,避免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管内骨粒掉落。

防止骨粒在传递过程中掉落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所用植骨口接头内壁设置有卡槽,卡槽用于与活瓣的凸缘配合,安装活瓣,卡槽上端管壁较薄且设有内壁螺纹,用于与填充圆管所设置的外壁螺纹对接。卡槽所处平面及以下管壁较厚内芯直径与填充圆管内芯直径吻合。卡槽用于与活瓣结构的凸缘贴合,活瓣为全透明高分子结构,也可以使用可吸收材料制作,活瓣可分为四等份,且将每一等份结构称为分瓣,分瓣间有通缝,骨粒受推进杆挤压时,骨粒会给活瓣受力,活瓣受力时分瓣会打开,可让骨粒通过活瓣,骨粒不受挤压时,分瓣会闭合,以保证传递过程中骨粒不掉落。完全贴合后将填充圆管与填充出口对接。此时即可成为防止骨粒在传递过程中掉落的植骨器雏形,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手术术式需求可以组合为多种椎间隙植骨器,并称为椎间隙植骨系统。

如图3所示,植骨口接头端口呈长方体结构,一端为出口段,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另一端为连接段6,连接段6与出口段之间有通孔连通,出口段的出口为长方形孔,其横截面面积大于连接段6的通孔的横截面积,使植骨颗粒移动时不会卡堵,出口端的出口侧面为平滑面,让主刀医生操作时更容易对准椎间隙,提高植骨填充的精准度和效率。

连接段6与出口段之间的连通为圆滑过渡型连通,连接段6与填充圆管8的一端匹配,可通过螺纹系统组合。

植骨口接头由透明材料制成,装料接头呈喇叭口型,较小口径的一端与填充圆管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可以实现植骨颗粒的快速填充,可以有效减少植骨颗粒填装时间,填装完成后可拆卸或保留。

推进杆的本体呈圆棒形,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可滑动地插入填充圆管内,对填充在填充圆管8内的植骨颗粒进行推动从而让该植骨颗粒通过植骨口接头进入脊柱椎间隙中。

推进杆在远离填充圆管8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可与圆台钝型把手1组合,让主刀医生更容易地推拉推进杆。圆台钝型把手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可以加大捶打面积,加强椎间隙植骨及施压,使植骨成型更加致密。

实施例2

如图2、图6和图4所示,组合式微创型椎间隙植骨器,包括植骨口接头、填充圆管、填料接口和推进杆,推进杆包括一字型把手3和推进杆本体,推进杆本体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柔性活塞5,其靠近一字型把手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4。其中,一字型把手3和推进杆本体之间,可以为分离的单独结构,然后在使用时连接在一起使用或为一体的结构。

该组合式微创型椎间隙植骨器主要应用于临床微创通道下脊柱类手术中。

填充圆管8为透明材料的填充圆管,便于手术者更直观地了解填充圆管8中植骨的数量以及移动情况。且填充圆管8内设有活瓣结构,活瓣如图7所示,材质为透明高分子材料,可使填充圆管8内骨粒在不受推进杆作用下不会掉出,避免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管内骨粒掉落。且中前段设置内螺纹27,如图6所示。

装料接头呈喇叭口型,较小口径的一端与填充圆管8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以实现植骨颗粒的快速填充,可以有效减少植骨颗粒的填装时间,填装完成后拆卸。

如图4所示,植骨口接头7的出口段7呈弧形,出口在侧面,另一端为连接段6,与出口段7之间有通孔相连通,长方形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连接段6的通孔的横截面面积,该连通为圆滑过渡型连通,连接段与填充圆管8的一端匹配,可通过螺纹系统组合,固定连通出口段7的通孔为圆孔,植骨口接头由透明材料制成。植骨口接头7与填充圆管8连接并连通,可以组合为弯头植骨圆管,可以用于水平状态的水平植骨体位;也可以用于垂直状态的垂直植骨体位,推进杆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中前段外置螺纹,末端为第一柔性活塞5。

推进杆15可以与一字型把手3连接并连通,可以组合为螺纹加压杆可穿过插入填弯头圆植骨管,扭动挤压植骨颗粒可以实现加压植骨。

推进杆15的第一外螺纹4可以与填充圆管8的内螺纹27相契合,构成半螺纹加压装置,通过加压半螺纹结构,主刀医生可以用较小的力去均匀的施加较大的压力在植骨面上,使植骨成型更加致密。而第一柔性活塞5可将垂直的压力逐步转化成侧向压力,从而进一步加压刚植入碎骨,适合椎间隙微创植骨。

实施例3

推进杆的推进杆本体为光滑柱状结构,其一端设置有第二柔性活塞,另一端设置有致密外螺纹。

推进杆与枪式外接器加压端连接,组成枪式加压器。

枪式加压器与填充圆管连接,可组合为枪式推进单手椎间隙植骨器,适合镜下用单手操作椎间隙植骨。

组合式微创型椎间隙植骨器,由植骨口接头(图4)、填充圆管(图5)、填料接头(图9)和枪式外接器(图8)组合而成。

如图8所示,枪式外接器包括与填充圆管(图5)上的环形凹槽10相连接的圆管接口15内壁有第二凸槽16,圆管接口15位于前置贯通圆管17前端,前置贯通圆管17固定在枪式外接器前置挤压把手26上,推进杆24上有与填充圆管(图5)内孔配合的柔性堵头14;所述推进杆24中端设有的前置弹簧19位于圆管接口15与前置挡板20之间,后方设有后置弹簧22,后置弹簧22位于后置贯通圆管21与后置挡板23之间。

推进杆24前端为柔性堵头,尾端设为可用手推拉的钩状;植骨装置后置挤压把手2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前置挤压把手26,前置挤压把手26与后置挤压把手25铰接;所述前置挤压把手26的顶端设有与推进杆24配合的前置挡板20,前置挡板20与前置挤压把手26呈绝对固定状态。

后置挤压把手25的一个分支向前上方延伸并设有使推进杆24穿过并与填充圆管(图5)相连接的前置贯通圆管17。后置挤压把手25的第二个分支设有使推进杆24穿过的后置贯通圆管21。前置贯通圆管17与后置贯通圆管21的顶端由延伸杆18固定。延伸杆18固定前置贯通圆管17与后置贯通圆管21的顶端,并向后方延伸,尾端设有后置挡板23呈相对固定状态,可向前挤压后置挡板23。

所述前置挡板20、后置挡板23上均设有恰好使推进杆24穿过的贯通口。推进杆24前后均设有弹簧:前置弹簧19和后置弹簧22,在两个的弹簧的辅助下(前置弹簧19的作用是:在前置挤压把手26向后运动时,前置挡板20向前运动,前置弹簧19对前置挡板20施加一定向后的作用力,对前置挡板20的进给施加一定的缓冲,从而使得推进杆24的进给速度更容易控制;后置弹簧22的作用是:推进杆在前置挡板的带动下向前移动时,推进杆对后置挡板施加一定的向前的摩擦力,使后置挡板挤压后置弹簧,此时,后置挡板在后置弹簧的弹力作用和推进杆的摩擦力双重作用下维持在竖直左右的位置,使推进杆顺利进给;当部分区域植骨结束,前置挤压把手26停止挤压时,推进杆24停止进给,后置挡板在后置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即恢复至倾斜状态,对推进杆施加更大的静摩擦力,进而避免推进杆发生滑移,重复操作,即可实现推进杆的步进),通过挤压前置挤压把手26,前置挤压把手26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前置挡板20向前运动,松开前置挤压把手26后,后置挡板23可以防止推进杆24复位,由此可以实现推进杆24的步进前行。推进杆24步进前行过程中,将光滑圆管内的骨粒挤压入椎间隙。

植骨完成后,推进杆24除尾端外全部进入填充圆管(图5)中,此时,向前推挤后置挡板23,在两个的弹簧的辅助下,通过拉动推进杆尾端设有的钩状结构拉动推进杆24后移,可以实现推进杆24的复位工作。并可以重复上述挤压动作继续植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