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0873发布日期:2021-08-10 16:3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案属辅助医疗器械领域,能减轻病人俯卧睡眠痛苦,本案是对俯卧病人护理过程的总结,并设计自动化调节方案。

二、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落患者,一般地,手术后注入硅油,为了让上浮的硅油顶住手术部位,患者须俯卧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脸始终面向地面。在患者俯卧期间,身体发麻部位的支撑点因承载过重,支撑点反作用于该身体部位,让该身体部位发麻,进而不舒服,可抬高其它支撑点,试着用书垫高周围支撑点,可以减轻患者俯卧的痛苦。但过不了多久,患者身体其它部位又发麻或不舒服。只有让所有支撑点受力均匀,俯卧时身体才能处于放松状态,但人工护理,垫来垫去,太麻烦,如果自动调节,让所有支撑点受力均匀,患者可以安然入睡,也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因此,本案提出了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它能减轻病人俯卧睡眠痛苦。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俯卧睡眠痛苦的装置——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

本案是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由电子控制单元01、头部支撑02、右肩与右上臂支撑03、右前臂支撑04、右手支撑05、右大腿支撑06、右小腿支撑07、右足支撑08、胸部支撑09、腹部支撑10、左足支撑11、左小腿支撑12、左大腿支撑13、左手支撑14、左前臂支撑15、左肩与左上臂支撑16、头部支撑连接线束17、右肩与右上臂支撑连接线束18、右前臂支撑连接线束19、右手支撑连接线束20、右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1、右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2、右足支撑连接线束23、胸部支撑连接线束24、腹部支撑连接线束25、左足支撑连接线束26、左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7、左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8、左手支撑连接线束29、左前臂支撑连接线束30、左肩与左上臂支撑连接线束31组成。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头部支撑连接线束17与头部支撑02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肩与右上臂支撑连接线束18与右肩与右上臂支撑03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前臂支撑连接线束19与右前臂支撑04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手支撑连接线束20与右手支撑05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1与右大腿支撑06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2与右小腿支撑07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足支撑连接线束23与右足支撑08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胸部支撑连接线束24与胸部支撑09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腹部支撑连接线束25与腹部支撑10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足支撑连接线束26与左足支撑11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7与左小腿支撑12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8与左大腿支撑13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手支撑连接线束29与左手支撑14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前臂支撑连接线束30与左前臂支撑15连接,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肩与左上臂支撑连接线束31与左肩与左上臂支撑16连接;支撑点(1)0201、支撑点(2)0202至支撑点(n)0203构成头部支撑02,支撑点(1)0201、支撑点(2)0202至支撑点(n)02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头部支撑连接线束17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头部支撑连接线束17控制支撑点(1)0201、支撑点(2)0202至支撑点(n)02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301、支撑点(2)0302至支撑点(n)0303构成右肩与右上臂支撑03,支撑点(1)0301、支撑点(2)0302至支撑点(n)03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肩与右上臂支撑连接线束18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肩与右上臂支撑连接线束18控制支撑点(1)0301、支撑点(2)0302至支撑点(n)03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401、支撑点(2)0402至支撑点(n)0403构成右前臂支撑04,支撑点(1)0401、支撑点(2)0402至支撑点(n)04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前臂支撑连接线束19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前臂支撑连接线束19控制支撑点(1)0401、支撑点(2)0402至支撑点(n)04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501、支撑点(2)0502至支撑点(n)0503构成右手支撑05,支撑点(1)0501、支撑点(2)0502至支撑点(n)05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手支撑连接线束20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手支撑连接线束20控制支撑点(1)0501、支撑点(2)0502至支撑点(n)05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601、支撑点(2)0602至支撑点(n)0603构成右大腿支撑06,支撑点(1)0601、支撑点(2)0602至支撑点(n)06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1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1控制支撑点(1)0601、支撑点(2)0602至支撑点(n)06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701、支撑点(2)0702至支撑点(n)0703构成右小腿支撑07,支撑点(1)0701、支撑点(2)0702至支撑点(n)07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2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2控制支撑点(1)0701、支撑点(2)0702至支撑点(n)07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801、支撑点(2)0802至支撑点(n)0803构成右足支撑08,支撑点(1)0801、支撑点(2)0802至支撑点(n)08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足支撑连接线束23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右足支撑连接线束23控制支撑点(1)0801、支撑点(2)0802至支撑点(n)08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0901、支撑点(2)0902至支撑点(n)0903构成胸部支撑09,支撑点(1)0901、支撑点(2)0902至支撑点(n)09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胸部支撑连接线束24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胸部支撑连接线束24控制支撑点(1)0901、支撑点(2)0902至支撑点(n)09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001、支撑点(2)1002至支撑点(n)1003构成腹部支撑10,支撑点(1)1001、支撑点(2)1002至支撑点(n)10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腹部支撑连接线束25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腹部支撑连接线束25控制支撑点(1)1001、支撑点(2)1002至支撑点(n)10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101、支撑点(2)1102至支撑点(n)1103构成左足支撑11,支撑点(1)1101、支撑点(2)1102至支撑点(n)11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足支撑连接线束26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足支撑连接线束26控制支撑点(1)1101、支撑点(2)1102至支撑点(n)11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201、支撑点(2)1202至支撑点(n)1203构成左小腿支撑12,支撑点(1)1201、支撑点(2)1202至支撑点(n)12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7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7控制支撑点(1)1201、支撑点(2)1202至支撑点(n)12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301、支撑点(2)1302至支撑点(n)1303构成左大腿支撑13,支撑点(1)1301、支撑点(2)1302至支撑点(n)13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8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8控制支撑点(1)1301、支撑点(2)1302至支撑点(n)13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401、支撑点(2)1402至支撑点(n)1403构成左手支撑14,支撑点(1)1401、支撑点(2)1402至支撑点(n)14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手支撑连接线束29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手支撑连接线束29控制支撑点(1)1401、支撑点(2)1402至支撑点(n)14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501、支撑点(2)1502至支撑点(n)1503构成左前臂支撑15,支撑点(1)1501、支撑点(2)1502至支撑点(n)15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前臂支撑连接线束30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前臂支撑连接线束30控制支撑点(1)1501、支撑点(2)1502至支撑点(n)15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支撑点(1)1601、支撑点(2)1602至支撑点(n)1603构成左肩与左上臂支撑16,支撑点(1)1601、支撑点(2)1602至支撑点(n)1603能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能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肩与左上臂支撑连接线束31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通过左肩与左上臂支撑连接线束31控制支撑点(1)1601、支撑点(2)1602至支撑点(n)1603支撑方向的伸缩,调节支撑点处承载强度。

该发明在工作中能够实现减轻病人俯卧睡眠痛苦,并减轻护理人员的护理劳动强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工作原理示意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是一种俯卧自动化调节辅助医疗机械装置,它在工作中能够实现减轻病人俯卧睡眠痛苦,并减轻护理人员的护理劳动强度。

病人首先俯卧在该装置上,然后开起自动调节功能。头部支撑02的支撑点(1)0201、支撑点(2)0202至支撑点(n)02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头部支撑连接线束17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201、支撑点(2)0202至支撑点(n)02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头部支撑连接线束17控制支撑点(1)0201、支撑点(2)0202至支撑点(n)02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右肩与右上臂支撑03的支撑点(1)0301、支撑点(2)0302至支撑点(n)03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肩与右上臂支撑连接线束18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301、支撑点(2)0302至支撑点(n)03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右肩与右上臂支撑连接线束18控制支撑点(1)0301、支撑点(2)0302至支撑点(n)03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右前臂支撑04的支撑点(1)0401、支撑点(2)0402至支撑点(n)04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前臂支撑连接线束19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401、支撑点(2)0402至支撑点(n)04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右前臂支撑连接线束19控制支撑点(1)0401、支撑点(2)0402至支撑点(n)04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右手支撑05的支撑点(1)0501、支撑点(2)0502至支撑点(n)05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手支撑连接线束20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501、支撑点(2)0502至支撑点(n)05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右手支撑连接线束20控制支撑点(1)0501、支撑点(2)0502至支撑点(n)05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右大腿支撑06的支撑点(1)0601、支撑点(2)0602至支撑点(n)06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1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601、支撑点(2)0602至支撑点(n)06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右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1控制支撑点(1)0601、支撑点(2)0602至支撑点(n)06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右小腿支撑07的支撑点(1)0701、支撑点(2)0702至支撑点(n)07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2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701、支撑点(2)0702至支撑点(n)07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右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2控制支撑点(1)0701、支撑点(2)0702至支撑点(n)07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右足支撑08的支撑点(1)0801、支撑点(2)0802至支撑点(n)08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右足支撑连接线束23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801、支撑点(2)0802至支撑点(n)08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右足支撑连接线束23控制支撑点(1)0801、支撑点(2)0802至支撑点(n)08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胸部支撑09的支撑点(1)0901、支撑点(2)0902至支撑点(n)09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胸部支撑连接线束24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0901、支撑点(2)0902至支撑点(n)09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胸部支撑连接线束24控制支撑点(1)0901、支撑点(2)0902至支撑点(n)09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腹部支撑10的支撑点(1)1001、支撑点(2)1002至支撑点(n)10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腹部支撑连接线束25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001、支撑点(2)1002至支撑点(n)10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腹部支撑连接线束25控制支撑点(1)1001、支撑点(2)1002至支撑点(n)10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左足支撑11的支撑点(1)1101、支撑点(2)1102至支撑点(n)11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足支撑连接线束26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101、支撑点(2)1102至支撑点(n)11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左足支撑连接线束26控制支撑点(1)1101、支撑点(2)1102至支撑点(n)11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左小腿支撑12的支撑点(1)1201、支撑点(2)1202至支撑点(n)12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7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201、支撑点(2)1202至支撑点(n)12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左小腿支撑连接线束27控制支撑点(1)1201、支撑点(2)1202至支撑点(n)12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左大腿支撑13的支撑点(1)1301、支撑点(2)1302至支撑点(n)13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8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301、支撑点(2)1302至支撑点(n)13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左大腿支撑连接线束28控制支撑点(1)1301、支撑点(2)1302至支撑点(n)13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左手支撑14的支撑点(1)1401、支撑点(2)1402至支撑点(n)14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手支撑连接线束29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401、支撑点(2)1402至支撑点(n)14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左手支撑连接线束29控制支撑点(1)1401、支撑点(2)1402至支撑点(n)14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左前臂支撑15的支撑点(1)1501、支撑点(2)1502至支撑点(n)15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前臂支撑连接线束30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501、支撑点(2)1502至支撑点(n)15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左前臂支撑连接线束30控制支撑点(1)1501、支撑点(2)1502至支撑点(n)15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左肩与左上臂支撑16的支撑点(1)1601、支撑点(2)1602至支撑点(n)1603感知支撑点处承受的重量,并将各支撑点感知的重量通过左肩与左上臂支撑连接线束31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01,电子控制单元01对支撑点(1)1601、支撑点(2)1602至支撑点(n)1603感知的重量求和,并计算平均值,电子控制单元01根据平均值并通过左肩与左上臂支撑连接线束31控制支撑点(1)1601、支撑点(2)1602至支撑点(n)1603支撑方向的伸缩,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超过平均值,则收缩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下降,趋于平均值,如果支撑点的承载重量低于平均值,则伸张支撑点,让支撑点承载重量上升,趋于平均值。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本案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例如支撑点的伸缩,可以是步进电机驱动,也可以是电磁颤动驱动,还可以钢丝拉弹簧板两端使得弹簧板中间拱起。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案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案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