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57512发布日期:2021-07-13 16:1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视力检测与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视力检测方法只有使用对数视力表一种选择,视力表有纸张和箱式两种形态。使用视力表做视力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4点:

1.待检测人位置固定,不论是3米,或是5米的检测表,均要求定距检测,即便是通过镜面反射缩小实际距离也不能改变固定检测位置的限制。

2.因为定距检测的缘故,待检测人员在无法看清最大字符标记时,该检测方法无法有效检测实际视力;并且当待检测人员在能够看清最小字符标记时,该检测方法无法有效检测实际视力。

3.该方法只能作为一次视力检测的手段,并不具备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

4.因为缺乏数据收集能力,因此不能将该方法有效应用于近视预防,不具备近视预警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应用于视力检测装置,所述视力检测装置接入物联网,其方法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视力检测装置启动,探测环境条件,调整显示屏显示亮度;

步骤二:探测人机距离,根据换算比例在显示屏上显示视力标记;

步骤三:用户通过遥控器输入遥控值,视力检测装置根据输入的遥控值判断准确性;

步骤四:根据遥控值的准确性对视力标记图标进行大小变化;

步骤五:当视力图标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判断上层图标检测为正确;

步骤六:视力检测结束后,以视力检测标准距离公式计算并保存检测数值,然后进入数据统计界面;

步骤七:统计近期视力检测值并绘制成波形图,判断视力值与历史数据的变化,作出预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视力检测装置通过无线模块接入物联网,视力检测装置与灯光调整模块电性连接;在视力检测时将环境灯光调整至中等亮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二中同一个距离,在不能看清屏幕上最大字符标记时,可通过靠近检测设备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视力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二中同一个距离,在能够看清屏幕上最小字符标记时,可通过远离检测设备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视力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二中,视力检测装置配备超声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探测人与视力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再进行视力标记大小的换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六中,视力检测值通过物联网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同步备份,且云端服务器将视力检测值发送至监护人或指定接收人的手机;通过云端服务器建立多个检测数据存储账号,且检测数据存储账号数据独立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六中采用等比例法计算视力,公式如下:

v1=v×d1/d

其中,v为标准检查距离视力,d为标准检查距离,d1为实际检查距离,v1为实际检查距离视力,作为小数记录视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七中将视力值分别与一周前、一个月前的视力检测值相比,对比视力变化是上升还是下降并做出预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七中的预警包括预警信息推送,同时进行定时休息提醒、眼保健操提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超声测距传感器进行距离检测,可打破定距检测的约束,配合可变大小的字符标记,真正实现自由检测的目的。

2.在同一个距离,在不能看清最大字符标记时,可通过靠近检测设备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视力检测,大大提高视力检测的下限。

3.在同一个距离,在能够看清最小字符标记时,可通过远离检测设备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视力检测,大大提高视力检测的上限。

4.该发明具备数据收集的能力,能够无限制记录每次视力检测的结果用于分析,能够通过长期检测跟踪,分析视力变化趋势,做到及时尽早预警,达到防范于未然的近视预警效果。

5.该发明可同时跟踪多人视力检测的数据,并针对其中每个人做不同的近视预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检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力动态检测与预警方法,应用于视力检测装置,所述视力检测装置接入物联网,其方法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视力检测装置启动,探测环境条件,调整显示屏显示亮度;

步骤二:探测人机距离,根据换算比例在显示屏上显示视力标记;

步骤三:用户通过遥控器输入遥控值,视力检测装置根据输入的遥控值判断准确性;

步骤四:根据遥控值的准确性对视力标记图标进行大小变化;

步骤五:当视力图标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判断上层图标检测为正确;

步骤六:视力检测结束后,以视力检测标准距离公式计算并保存检测数值,然后进入数据统计界面;

步骤七:统计近期视力检测值并绘制成波形图,判断视力值与历史数据的变化,作出预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视力检测装置通过无线模块接入物联网,视力检测装置与灯光调整模块电性连接;在视力检测时将环境灯光调整至中等亮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二中同一个距离,在不能看清屏幕上最大字符标记时,可通过靠近检测设备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视力检测,大大提高视力检测的下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二中同一个距离,在能够看清屏幕上最小字符标记时,可通过远离检测设备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视力检测,大大提高视力检测的上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二中,视力检测装置配备超声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探测人与视力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再进行视力标记大小的换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六中,视力检测值通过物联网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同步备份,且云端服务器将视力检测值发送至监护人或指定接收人的手机;通过云端服务器建立多个检测数据存储账号,且检测数据存储账号数据独立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六中采用等比例法计算视力,公式如下:

v1=v×d1/d

其中,v为标准检查距离视力,d为标准检查距离,d1为实际检查距离,v1为实际检查距离视力,作为小数记录视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七中将视力值分别与一周前、一个月前的视力检测值相比,对比视力变化是上升还是下降并做出预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七中的预警包括预警信息推送,同时进行定时休息提醒、眼保健操提醒。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启动视力检测装置后,通过探测环境的亮度条件,调整显示屏的显示亮度,以免亮度差别过大,不适于视力检测;然后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探测人与视力检测装置的距离,根据换算比例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大小的视力标记;测试者可以通过遥控器输入显示的视力标记,然后视力检测装置根据输入的视力标记判断段准确性,并根据准确性对视力标记的图标进行变大或变小;当视力图标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先判断被测试者是否坐再正确坐姿的范围,如果是则判断上层图标检测为正确;在检测结束后,保存检测数值并进入数据统计界面,在统计界面上将近30天的视力检测值绘制成波形图,并显示当天的视力值,并计算当天视力值与一周前和一个月前的视力检测值,对比视力是上升还是下降,并作出预警,且同步将视力检测信息发送到无线终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