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

文档序号:25991780发布日期:2021-07-23 21:0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床,是指使用于人体的器具或者其他物品,其用于人体体表的作用不适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810185630.9,公开了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包括床体以及位于床体下端四周的床腿,床体前端设置有额头降温器和腋窝降温器,床体后端设置有脚底降温器,床体前端右侧设置有电动缸a,电动缸a推杆方向朝向床体前方一侧,与电动缸a推杆平行方向的床体边缘设置有滑轨a,电动缸a推杆末端设置有沿滑轨a滑动的滑块a,滑块a内部设置有凹槽a,凹槽a内设置有电动缸c……

上述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可以让病人直接躺在医疗床上进行治疗,减少病人身体负担,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与病人热交换为病人物理降温,并且具有额头、腋窝和脚底降温三重降温作用,能辅助病人降温,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医疗床表面并没有散热机构,导致病人躺在床上休息时必然需要铺设被子,由于病人体温较高在休息时会流淌大量的汗液,汗液滴落到被子上造成被子潮湿会导致病人不舒适,设置进一步造成病人病情加重,并且病人躺在医疗床上,后背大量出汗无法散热,会导致病人后背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造成捂热,捂热过久,影响了机体散热,体温就会急剧上升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并且在对病人手部、脚步进行擦水降温时,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控制擦水量,避免擦水降温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包括底座、抽水泵和电机,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床体结构,所述床体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冰结构,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内部安装有风干结构,所述风干结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插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表面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擦水散热结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测温器,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

所述床体结构包括支撑管、下横向管、下纵向管、上横向管和上纵向管,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横向管,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纵向管,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横向管,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纵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插设有密封塞,所述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温检测仪。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与床体结构通过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支撑管设置为四组呈等距离对称分布,四组所述支撑管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上下俩组开孔,所述下横向管设置为两组呈平行对称分布在两组支撑管底端表面设置的横向开口处,所述下纵向管设置为两组呈平行对称分布在两组支撑管底端表面设置的纵向开口处,所述上横向管设置为两组呈平行对称分布在两组支撑管顶端表面设置的纵向开口处,俩组所述上横向管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四组等距离平行分布的开口,所述上纵向管设置为六组呈等距离分布在支撑管顶端表面和上横向管表面设置的纵向开口处,一组所述支撑管的长度大小大于其他三组支撑管的长度大小且设置为开口状,所述支撑管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密封塞安装于支撑管底端表面设置的出生口处,所述支撑管的表面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水温检测仪安装于支撑管表面设置的检测口处。

优选的,所述加冰结构安装于长度最高的支撑管顶端处,所述加冰结构由储冰箱、滤网和密封盖组成,所述储冰箱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尺寸大小与支撑管尺寸大小相适配的开口,所述储冰箱底端表面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储冰箱的内部设置为镂空状且顶端设置为开口状,所述储冰箱的顶端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四组位置与四组支撑管位置相适配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支撑管上,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设置有俩组对称分布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风干结构包括轴承座和扇叶,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表面套有连接皮带,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轴承座设置为俩组分别安装于安装底板表面设置的俩组对称分布的孔洞内,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均安装于连接轴,俩组所述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转动连接,所述扇叶安装于安装底板的上方且位于上纵向管的下方空间内,一组所述皮带轮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安装于安装底板的表面处且覆盖包裹在风干结构的表面上,所述挡板的四面均设置有安装块、安装轴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为四组呈对称分布在床体结构的表面,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与床体结构相对应一边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擦水散热结构包括固定块、海绵轮和吸水垫,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轮,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水箱,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水箱,所述接水箱的内部安装有吸水垫,所述固定块设置为钩状结构,所述固定块的尺寸大小与安装板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固定座设置为俩组呈对称分布,俩组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均设置有三组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座的表面设置有三组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分别插设在三组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内,三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均设置于海绵轮,所述漏斗水箱垂直安装于海绵轮的上方且长度大小大于海绵轮的长度大小,所述漏斗水箱设置为漏斗状且底端表面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开口,所述接水箱垂直安装于海绵轮的下方且长度大小大于海绵轮的长度大小,所述接水箱朝向加冰结构一侧的侧壁顶端设置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均可安装擦水散热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床体结构结构组成床体,同时床体结构由支撑管、下横向管、下纵向管、上横向管和上纵向管组成,并且支撑管、下横向管、下纵向管、上横向管和上纵向管的内部均是空心管,使得支撑管、下横向管、下纵向管、上横向管和上纵向管内部注水后,使得床体结构整体结构的温度较低,并且支撑管、下横向管、下纵向管、上横向管和上纵向管之间留有大量缝隙便于散热,从而使得被子铺垫在床体结构上后较被汗液浸湿后可以被快速风干,同时床体结构整体保持低温可以使病人休息的更加舒适;

2、本发明通过电机运行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驱动一组皮带轮带动连接轴连接着扇叶转动,同时一组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转动连接这另一组皮带轮带动连接轴连接着扇叶转动,使得俩组扇叶在上纵向管的下方位置进行吹风,加快上纵向管上的热量流失,同时对床体结构上的被子进行快速风干,避免病人后面大量流汗造成捂热,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3、本发明通过加冰结构安装在床体结构上,当床体结构内的水温无法满足病人的降温条件时,可以通过加冰结构内加入冰块,再通过抽水泵运行驱动床体结构内部装填的水液流动,使得冰块可以对床体结构内部的水降温,进一步提高吸热效果,使得床体结构表面的温度更低从而适用于病人的体外降温;

4、本发明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床体结构的周围,使得安装板在病人休息时覆盖在床体结构周围,放置病人掉落,同时使得风干结构产生的风力更加集中,加快被子的自然风干速度,并且安装板上均可安装擦水散热结构,从而对病人脚底和手臂进行擦水散热;

5、本发明通过擦水散热结构的设置可以对病人脚底和手臂进行擦水散热,并且可以通过测温器实时检测病人的头部体温,使得擦水量被控制,避免擦水量过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且擦水散热结构不安装在病人的头部,使得测温器的测温更加精确,避免对头部的降温影响测温器的检测而造成病情判断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抽水泵;3、床体结构;301、支撑管;302、下横向管;303、下纵向管;304、上横向管;305、上纵向管;306、密封塞;307、水温检测仪;4、加冰结构;401、储冰箱;402、滤网;403、密封盖;5、安装底板;6、风干结构;601、轴承座;602、连接轴;603、皮带轮;604、连接皮带;605、扇叶;7、挡板;8、安装块;9、安装轴;10、安装板;11、擦水散热结构;1101、固定块;1102、固定座;1103、连接杆;1104、海绵轮;1105、固定杆;1106、漏斗水箱;1107、接水箱;1108、吸水垫;12、测温器;13、电机;14、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包括底座1、抽水泵2和电机13,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水泵2,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床体结构3,床体结构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冰结构4,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的内部安装有风干结构6,风干结构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安装块8的内部插设有安装轴9,安装轴9的表面铰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表面安装有擦水散热结构11,安装板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测温器12,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14;

床体结构3包括支撑管301、下横向管302、下纵向管303、上横向管304和上纵向管305,支撑管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横向管302,支撑管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纵向管303,支撑管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横向管304,支撑管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纵向管305,支撑管301的内部插设有密封塞306,支撑管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温检测仪307。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急诊的体外快速物理降温医疗床,包括底座1、抽水泵2和电机13,抽水泵2与床体结构3通过管道密封连接,通过抽水泵2抽动床体结构3内的水液流动,使得床体结构3内的水液散热更加快速,并且可以使得床体结构3内的水液进入加冰结构4从而和冰块混合,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支撑管301设置为四组呈等距离对称分布,通过四组支撑管301支撑起床体,为装置的稳定性提供基础,四组支撑管301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上下俩组开孔,通过支撑管301表面设置的孔洞可以使得下横向管302、下纵向管303、上横向管304和上纵向管305均与支撑管301内部中控联通,从而使得床体结构3内部装填的水液流通,使得抽水泵2运行时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液流通加快散热,下横向管302设置为两组呈平行对称分布在两组支撑管301底端表面设置的横向开口处,下纵向管303设置为两组呈平行对称分布在两组支撑管301底端表面设置的纵向开口处,上横向管304设置为两组呈平行对称分布在两组支撑管301顶端表面设置的纵向开口处,俩组上横向管304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四组等距离平行分布的开口,上纵向管305设置为六组呈等距离分布在支撑管301顶端表面和上横向管304表面设置的纵向开口处,通过六组上纵向管305在支撑管301上部形成一组架空结构,方便被子的铺垫,使得病人可以躺着休息,并且上纵向管305之间留有缝隙可以使得被子上的汗液风干更快,一组支撑管301的长度大小大于其他三组支撑管301的长度大小且设置为开口状,支撑管30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出水口,密封塞306安装于支撑管301底端表面设置的出生口处,支撑管301的表面设置有检测口,水温检测仪307安装于支撑管301表面设置的检测口处,通过密封塞306对床体结构3的内部进行密封,使得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液使用时可以定期更换,提高为生的安全性,并且水温检测仪307可以对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温进行实时检测,便于控制,更利于病人的恢复;

加冰结构4安装于长度最高的支撑管301顶端处,加冰结构4由储冰箱401、滤网402和密封盖403组成,储冰箱40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尺寸大小与支撑管301尺寸大小相适配的开口,储冰箱401底端表面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滤网402,储冰箱401的内部设置为镂空状且顶端设置为开口状,储冰箱401的顶端开口处铰接有密封盖403,密封盖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加冰结构4的内部中空联通床体结构3内部,使得加冰结构4内部放置冰块后可以被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液吸收,从而对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液进行降温,提高吸热效果,使得床体结构3表面的温度更低从而适用于病人的体外降温;

安装底板5的表面设置有四组位置与四组支撑管301位置相适配的固定孔,安装底板5安装于支撑管301上,安装底板5的表面设置有俩组对称分布的孔洞,通过安装底板5安装风干结构6,使得风干结构6安装在上纵向管305的下方,可以对上纵向管305上铺垫的被子进行风干,同时对上纵向管305上躺着的病人进行降温散热;

风干结构6包括轴承座601和扇叶605,轴承座60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602,连接轴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603,皮带轮603的表面套有连接皮带604,连接轴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05,轴承座601设置为俩组分别安装于安装底板5表面设置的俩组对称分布的孔洞内,轴承座601的内部均安装于连接轴602,俩组皮带轮603通过连接皮带604转动连接,扇叶605安装于安装底板5的上方且位于上纵向管305的下方空间内,一组皮带轮603与转动轴14转动连接,通过风干结构6的结构组成,使得风干结构6在上纵向管305的下方运行时产生风力,可以加快上纵向管305上的热量流失,同时对床体结构3上的被子进行快速风干,避免病人后面大量流汗造成捂热,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挡板7安装于安装底板5的表面处且覆盖包裹在风干结构6的表面上,挡板7的四面均设置有安装块8、安装轴9和安装板10,安装板10设置为四组呈对称分布在床体结构3的表面,安装板10的长度与床体结构3相对应一边的长度相等,通过挡板7的安装可以对风干结构6进行覆盖保护,防止人员误触造成伤害,并且通过安装板10安装在床体结构3的周围,使得安装板10在病人休息时覆盖在床体结构3周围,放置病人掉落,同时使得风干结构6产生的风力更加集中,加快被子的自然风干速度,并且安装板10上均可安装擦水散热结构11,从而对病人脚底和手臂进行擦水散热;

擦水散热结构11包括固定块1101、海绵轮1104和吸水垫1108,固定块11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102,固定座1102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1103,连接杆11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轮1104,固定座1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05,固定杆11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水箱1106,固定座1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水箱1107,接水箱1107的内部安装有吸水垫1108,固定块1101设置为钩状结构,固定块1101的尺寸大小与安装板10的尺寸大小相适配,固定座1102设置为俩组呈对称分布,俩组固定座1102的表面均设置有三组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固定座1102的表面设置有三组等距离分布的连接杆1103分别插设在三组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内,三组连接杆1103的表面均设置于海绵轮1104,漏斗水箱1106垂直安装于海绵轮1104的上方且长度大小大于海绵轮1104的长度大小,漏斗水箱1106设置为漏斗状且底端表面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开口,接水箱1107垂直安装于海绵轮1104的下方且长度大小大于海绵轮1104的长度大小,接水箱1107朝向加冰结构4一侧的侧壁顶端设置为圆弧状,通过向漏斗水箱1106内注水,水液会通过漏斗水箱1106底端表面设置的开口匀速低落到下方海绵轮1104上被人员吸收,同时人员踩着海绵轮1104表面可以被海绵轮1104擦水到脚底进行散热,提高人员体肤表面的散热效率,并且海绵轮1104上的水液会滴落到接水箱1107内的吸水垫1108上被吸收,避免打湿被子,同时接水箱1107的一侧顶端设置为圆弧状可以避免刮伤人员体肤;

安装板10上均可安装擦水散热结构11,使得擦水散热结构11在多个方位对病人脚底和手臂进行擦水散热。

工作原理:根据附图1-8所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将被子铺垫在上纵向管305上,同时人员躺在被子上休息,通过支撑管301、下横向管302、下纵向管303、上横向管304和上纵向管305内部注水后,使得床体结构3整体结构的温度较低,并且支撑管301、下横向管302、下纵向管303、上横向管304和上纵向管305之间留有大量缝隙便于散热,从而使得被子铺垫在床体结构3上后较被汗液浸湿后可以被快速风干,同时床体结构3整体保持低温可以使病人休息的更加舒适;

第二步:当人员体温较高或流淌大量汗液时,开启电机13驱动转动轴14转动,使得转动轴14驱动一组皮带轮603带动连接轴602连接着扇叶605转动,同时一组皮带轮603通过连接皮带604转动连接这另一组皮带轮603带动连接轴602连接着扇叶605转动,使得俩组扇叶605在上纵向管305的下方位置进行吹风,加快上纵向管305上的热量流失,同时对床体结构3上的被子进行快速风干,避免病人后面大量流汗造成捂热,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并且根据水温检测仪307实时检测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液的温度,当床体结构3内的水温无法满足病人的降温条件时,可以通过加冰结构4内加入冰块,再通过抽水泵2运行驱动床体结构3内部装填的水液流动,使得冰块可以对床体结构3内部的水降温,进一步提高吸热效果,使得床体结构3表面的温度更低从而适用于病人的体外降温;

第三步:通过向漏斗水箱1106内注水,水液会通过漏斗水箱1106底端表面设置的开口匀速低落到下方海绵轮1104上被人员吸收,同时人员踩着海绵轮1104表面可以被海绵轮1104擦水到脚底进行散热,提高人员体肤表面的散热效率,并且海绵轮1104上的水液会滴落到接水箱1107内的吸水垫1108上被吸收,避免打湿被子,同时接水箱1107的一侧顶端设置为圆弧状可以避免刮伤人员体肤,并且可以通过测温器12实时检测病人的头部体温,使得擦水量被控制,避免擦水量过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并且擦水散热结构11不安装在病人的头部,使得测温器12的测温更加精确,避免对头部的降温影响测温器12的检测而造成病情判断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