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1123发布日期:2021-08-20 20:2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血管通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手术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血管通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诊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与内科、外科齐名的第三大支柱性学科。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由于颈动脉有很多的弯曲迂回,手术器械较难到达病变部位,技术要求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现今,专用于颈动脉穿刺器械较少,且内径较小,难以满足复杂病变情况下的联合治疗手术器械进入通道所需内径。研究表明,当患者的血管路径复杂时,比如为颈动脉迂曲、颈动脉弓为ⅲ型弓或牛角弓等路径,会增加手术难度。一般的动脉穿刺组件在患者颈动脉为复杂路径时,动脉穿刺组件由于采用硬性鞘管,无法在弯曲部位进行适应性弯曲,影响手术质量;反之,在采用柔性管体在该位置弯曲后,鞘管无法固定在颈动脉迂曲位置,还是会影响手术质量,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股动脉或其他大血管也会存在很多的弯曲迂回,手术器械较难到达病变部位。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鞘管对弯曲部位路径复杂的血管适应性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血管通路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血管通路系统,包括用于深入血管的可三维弯曲旋转管;所述可三维弯曲旋转管由非波纹管与波纹管交替连接形成,或仅为波纹管。

本方案中,可三维弯曲旋转管中设置波纹管,使得进入通道后可在三维空间内旋转和弯曲,从而提高了对复杂路径的适应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波纹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直型管、曲型管及直型管和曲型管的结合体中的任一种;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各固接一所述波纹管。

本方案中,波纹管至少具有两个,从而血管通路系统可适应多个弯度,提高了对复杂路径的适应性。连接管还能够保证血管通路系统的刚度,辅助血管通路系统进行定位,防止因定位不可靠导致压缩波纹管影响到手术质量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三维弯曲旋转管由两个所述波纹管和一个所述连接管构成;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三维弯曲旋转管具有多个所述连接管,相邻的连接管通过一个波纹管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第一直管和输入部,所述第一直管与所述可三维弯曲旋转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输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另一端具有输入支管;

所述输入部包括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管,另一端形成多个所述输入支管,各所述输入支管的延伸方向不同。

本方案中,输入部对应血管通路系统的操作端,输入部与进入通道相连通,输入支管可供介入治疗医疗器械或其他设备插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支管为两个,两个输入支管相对于第一直管的轴线对称;

或者,所述输入支管为三个,其中一输入支管与第一直管同轴设置,另外两个输入支管相对于第一直管的轴线对称设置;

或者,所述输入支管为四个,并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输入支管相对于第一直管的轴线对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可收缩气囊和气管,所述可收缩气囊套接在所述第一直管上,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可收缩气囊,所述可收缩气囊被设置为经由所述气管充气后贴合血管,经由所述气管排气后贴附于所述第一直管上。

本方案中,可收缩气囊充气后与血管过盈配合,从而帮助输入鞘管更好地贴附于血管的内部并定位于血管处而不发生移位,进而便于治疗手术器械从鞘管进入到血管病变部位进行手术,实现复杂迂曲血管路径的建立顺畅的进入通道。释放掉可收缩气囊内的气体时,可收缩气囊收缩后贴附在鞘管的外壁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第二直管和导引丝,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可三维弯曲旋转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导引丝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管的侧壁和/或可三维弯曲旋转管的侧壁和/或第二直管的侧壁。

本方案中,导引丝能够使血管通路系统具有一定的刚性,使血管通路系统能更顺利地进入血管。在血管通路系统自身长度较长的时候,导引丝使其不易弯折损坏,从而保证血管通路系统内形成稳定的进入通道。在波纹管处,导引丝游离于波纹管的内表面并贴合波纹管的内表面,可自由弯曲,在增强波纹管强度的同时增加波纹管的可操控性,并且,导引丝为丝状,不会阻碍波纹管的弯曲和旋转。换言之,导引丝增强了血管通路系统的支撑强度和可操控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管的侧壁和/或可三维弯曲旋转管的侧壁和/或第二直管的侧壁具有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为管状或槽状,所述导引丝穿设于所述固定通道;

和/或,所述固定通道内置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的侧壁中,或凸出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的内壁;

和/或,所述血管通路系统具有两条相对设置的导引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第二直管固定并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血管通路系统一体成型;和/或,所述血管通路系统基于注塑、3d打印和铸造工艺中的任一种工艺制造成型。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可三维弯曲旋转管中设置波纹管,使得进入通道可在三维空间内旋转和弯曲,从而提高了对复杂路径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血管通路系统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血管通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血管通路系统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血管通路系统100

第一直管1

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

波纹管21

连接管22

第二直管3

导引丝4

固定通道5

软管6

输入部7

输入支管71

输入管72

可收缩气囊8

柔性管路9

可膨胀球囊10

气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下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进行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血管通路系统100,适用于介入治疗,例如用于颈动脉迂曲位置的介入治疗、人体其他大血管的迂曲位置的介入治疗。血管通路系统100主要为介入治疗医疗器械提供一个顺畅的进入通道,介入治疗器械如支架、内窥镜、引导管、导丝、弹簧圈、球囊等。

血管通路系统100包括顺次固定连接并相连通的第一直管1、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及第二直管3,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用于深入血管中。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包括波纹管21,其可仅由波纹管21构成,也可由非波纹管与波纹管交替连接形成。

具体而言,第一直管1、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及第二直管3均为管状,三者连接后形成进入通道,以便介入治疗医疗器械进入。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3为直型管,便于保持进入通道的形状。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包括了可在三维空间内弯曲、旋转的波纹管21,增强了血管通路系统100的柔顺性,有利于血管通路系统100顺利通过血管中的大弯度和多个弯度,从而适应复杂路径。本实施例不对波纹管21的数量进行限制。

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3可为能够形成通道的管,使用时管的内壁不会变形并贴合在一起导致通道消失,从而能够保持进入通道的形状,且血管通路系统在血管中的定位更加可靠。第一直管1和/或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和/或第二直管3为单层或复合层。

使用时,第一直管1的端部作为血管通路系统100的操作端,或者第一直管1的端部连接血管通路系统100的操作端;第二直管3的端部作为血管通路系统100的输出端,或者第二直管3的端部连接血管通路系统100的输出端。将操作端和输出端设置在直型管上,有利于血管通路系统100在血管中稳定地运行。

血管通路系统100还包括导引丝4,导引丝4固定于第一直管1的侧壁和/或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侧壁和/或第二直管3的侧壁。导引丝4能够使血管通路系统100具有一定的刚性,使血管通路系统100能更顺利地进入血管。在血管通路系统100自身长度较长的时候,导引丝4使其不易弯折损坏,从而保证血管通路系统100内形成稳定的进入通道。在波纹管21处,导引丝4游离于波纹管21的内表面并贴合波纹管21的内表面,可自由弯曲,在增强波纹管21强度的同时增加波纹管21的可操控性,并且,导引丝4为丝状,不会阻碍波纹管的弯曲和旋转。换言之,导引丝4增强了血管通路系统100的支撑强度和可操控性。

第一直管1的侧壁和/或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侧壁和/或第二直管3的侧壁具有固定通道5,固定通道5为管状或槽状,导引丝4穿设于固定通道5中。固定通道5内置于血管通路系统100的侧壁中,或凸出于血管通路系统100的内壁。

详细而言,固定通道5用于固定导引丝4。固定通道5与第一直管1的侧壁和/或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侧壁和/或第二直管3的侧壁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直管1的侧壁、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侧壁以及第二直管3的侧壁分别设置固定通道5,同一导引丝4对应一组固定通道5,一组固定通道5可连续设置也可间断设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条导引丝4,每条导引丝4从第一直管1的远离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一端延伸到第二直管3的远离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一端,相应地,血管通路系统100具有两组固定通道5。

血管通路系统100还包括软管6,软管6与第二直管3固定并连通。软管6较柔软,可以较容易地转弯,并顺利通过颈动脉等复杂的血管路径,而不会损伤血管壁,安全性较高,并可扩张血管的狭窄段。

本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100一体成型,可基于注塑、3d打印和铸造工艺中的任一种工艺制造成型。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为一个波纹管21,波纹管2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3。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该处不再详述。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进行理解。非波纹管包括连接管22,连接管22为直型管或曲型管或直型管和曲型管的结合体;连接管22的两端各固接一波纹管21,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的两端通过波纹管21与第一直管1和第二直管3相连接。

具体而言,连接管22具有一个或多个,波纹管21至少具有两个,从而血管通路系统100可适应多个弯度,提高了对复杂路径的适应性。连接管22还能够保证血管通路系统100的刚度,辅助血管通路系统100进行定位,防止因定位不可靠导致第二直管3向第一直管1侧压缩波纹管21影响到手术质量的情况。

本实施例优选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具有两个波纹管21和一个连接管22。该连接管22优选为直型管和曲型管的结合体,即部分为直型管,部分为曲型管。

作为可替换的手段,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三维弯曲旋转管2可具有多个连接管22,相邻连接管22通过一个波纹管21连接,以适用更为复杂的路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该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请参阅图5进行理解。血管通路系统100还包括输入部7,输入部7的一端与第一直管1固定连接并相连通,另一端具有一个或多个输入支管71。

输入部7对应血管通路系统100的操作端,输入部7与进入通道相连通,输入支管71可供介入治疗医疗器械或其他设备插入。输入部7可与第一直管1一体成型,也可为单独的构件固定在第一直管1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1-3中的任一项,该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请参阅图6进行理解。输入部7包括输入管72,输入管72的一端连接第一直管1,另一端形成多个输入支管71,各输入支管71的延伸方向不同。

各输入支管71可为不同的设备提供进出的通道。输入支管71可连接止血阀,以保证在介入手术时,血液不会流出。

输入支管71还可为介入手术器械提供通道,用于导引介入手术器械进入到血管通路系统100的相应的通道内,并在进入通道的引导下进入到手术位置进行手术。

输入支管71还可作为液体注入通路,连接高压注射器,向管道内注射显影剂,从而使手术的可视化加强。

输入支管71可供柔性管路9穿过,柔性管路9连通套接在第一直管1上的可收缩气囊8,可通过注射器和充气装置经由柔性管路9向可收缩气囊8中充气或排出可收缩气囊8中的气体,可收缩气囊8膨胀后可与血管过盈配合,实现对血管通路系统100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可收缩气囊8为充气后膨胀,排气后向中心收缩的构件;可收缩气囊8膨胀后的形状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状态,即中间为圆柱面,两端为逐渐收缩的曲面,可收缩气囊8膨胀后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只要其能够与血管过盈配合即可;可收缩气囊8的材质选用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医用材料。

本实施例中,输入支管71为三个,其中一输入支管71与第一直管1同轴设置,该输入支管71为介入治疗医疗器械进出血管提供一个顺畅进出的通道,另外两个输入支管71相对于第一直管1的轴线对称设置,这两个输入支管71分别连接止血阀和用作柔性管路9的通路,另外,用作柔性管路9的通路的输入支管71也可同时作为液体注射通路。两侧的两个输入支管71分别向远离第一直管1的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一个可替换的手段,输入支管71可为两个,并相对于第一直管1的轴线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另一个可替换的手段,输入支管71为四个,并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输入支管71相对于第一直管1的轴线对称设置。

另,本实施例中,输入管72的内壁上也设置有固定通道5,以固定导引丝4。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同实施例4,该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请参阅图7、8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100还包括可膨胀球囊10和气管11,可膨胀球囊10套接在第一直管1上,气管11连通可膨胀球囊10。可膨胀球囊10被设置为通过气管11充气后贴合血管,通过气管11排气后贴附于第一直管1上。其中,可膨胀球囊10可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可收缩气囊8的一个具体体现形式,气管11可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柔性管路9。

第一直管1连接输入管72,输入管72具有三个输入支管71,气管11的一端从其中一个输入支管71进入第一直管1内,第一直管1的内壁具有气孔,气管11深入第一直管1内,并于气孔处与第一直管1密封连接。气管11穿过第一直管1后连通可膨胀球囊10。气管11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注射器或其他充气装置,用于向可膨胀球囊10中充气或将可膨胀球囊10内的气体排出。

可膨胀球囊10采用具生物相容性强,膨胀力强,有较大的顺应性的材料制作而成;可膨胀球囊10可作为实施例5中的可收缩气囊8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膨胀球囊10充气后与血管过盈配合,从而帮助输入鞘管更好地贴附于血管的内部并定位于血管处而不发生移位,进而便于治疗手术器械从鞘管进入到血管病变部位进行手术,实现复杂迂曲血管路径的通路功能。释放掉可膨胀球囊10内的气体时,可膨胀球囊10收缩后贴附在鞘管的外壁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