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4636发布日期:2021-11-20 02:5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洁净棚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覆盖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使其内部为正压或负压而防止内部或外部的人的感染的洁净棚,特别涉及一种根据用途而能够将棚内部切换成负压和正压的洁净棚。


背景技术:

2.以往,广泛应用有如下所述的换气棚,即:以防止手术后患者感染等为目的,或者,以防止已有感染症状的患者感染给医务工作者或其他患者为目的,将病床上患者头部侧的一部分包围成蚊帐状,并使其内部为负压、或者正压的换气棚(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
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构成的无菌棚,即:进气单元将清洁空气供给到棚内,排气单元将被清洁化后的空气排出到棚外,通过设定成从排气单元排出的的排出量始终超过进气单元的空气供给量而使得棚内处于负压。
4.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所述的换气棚(清洁棚系统),即:设置了配置有杀菌灯的杀菌箱,该杀菌灯向内部射出杀菌线,被杀菌箱杀菌之后的空气向棚内输送,使得棚(或称隔离室、居间)内部处于正压。
5.然而,要让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那种只有负压或正压的一方的装置成为两方都具有,就会产生增大成本或保管空间等负担这样的问题。
6.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如下所述的清洁棚,即:通过能够反转风扇单元的气流方向,而将棚内既能变成负压又能变成正压。
7.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如下所述的换气棚,即:在壁挂式风扇单元的表面和背面设置进气开口和排气开口,通过颠倒正反面来挂设,而将棚内既能变成负压又能变成正压。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41318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51160号公报
11.专利文献3:登录实用新型第3108536号公报
1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269121号公报
13.然而,如专利文献3的洁净棚那样,在使风扇单元的气流方向反转的情况下,附着在风扇单元内的细菌或病毒有可能从排气开口被排出。
14.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的换气棚中,会产生:为了替换较重的过滤器单元而给医务工作者带来较大负担的问题。
15.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风扇单元的气流朝向反转,而且也不用抬起风扇单元进行拆卸,就能够对洁净棚内的负压和正压进行切换的洁净棚。


技术实现要素:

1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涉及一种洁净棚,该洁净棚具备:风扇过滤单元,其在相对置的一对侧面的一方具有排出口,在另一方具有进入口;以及洁净棚主体,其设置成与所述风扇过滤单元的排出口侧或者进入口侧邻接,所述洁净棚主体具有:对除了所述风扇过滤单元所存在的方向之外的3个方向进行覆盖的挂帘;对所述挂帘进行吊设的挂帘导轨;以及对上方进行封堵的顶壁,所述洁净棚构成为:通过使所述挂帘导轨能够在所述风扇过滤单元的排出口侧与进入口侧之间进行移动,能够将洁净棚主体内部切换为负压或者正压。
17.由于本发明的洁净棚能够如此地使挂帘导轨既能向风扇过滤单元的进入口侧移动又能向排出口侧移动,因此,通过使挂帘导轨向进入口侧移动向进入口侧设置棚,就能够使该棚内处于负压,另外,通过使挂帘导轨向排出口侧移动向排出口侧设置棚,就能够使该棚内处于正压。
18.所述挂帘导轨优选在所述风扇过滤单元的排出口侧与进入口侧之间滑动移动。通过这样做,能够容易地使挂帘导轨在进入口侧与排出口侧移动。
19.所述挂帘导轨优选构成为:能够从所述风扇过滤单元拆卸下来,并且将所述挂帘以及顶壁拆卸下来,吊挂于所述风扇过滤单元进行保管。通过这样做,能够节省保管时的空间。
20.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洁净棚,在变更洁净棚内的负压/正压时,由于不是使风扇过滤单元内的气流朝向反转,因此不会出现附着在风扇过滤单元内部的细菌或病毒逆流的情形。另外,由于不必提起风扇过滤单元来进行拆卸,因此能够减轻医务工作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2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洁净棚以内部为正压的形态而被使用的状况的侧视图。
22.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洁净棚以内部为负压的形态而被使用的状况的侧视图。
23.图3的(a)是图1所示的风扇过滤单元的俯视图,(b)是图1所示的风扇过滤单元的主视图,(c)是图1所示的风扇过滤单元的右视图,(d)是图1所示的风扇过滤单元的后视图。
24.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挂帘导轨滑动的样子的俯视图。
25.图5的(a)是表示挂帘导轨周边的要部侧视图,(b)是表示挂帘导轨周边的要部后视图。
26.图6的(a)是表示图5的滑动架周边(图5的(b)中符号x的部分)的要部放大俯视图,(b)是表示图5的滑动架周边(图5的(b)中符号x的部分)的要部放大后视图。
27.图7的(a)是表示图5的(a)止挡金属件周边(图5的(a)中符号y的部分)的要部放大侧视图,(b)是表示挂帘导轨钩挂于滑动金属件的样子的要部放大侧视图。
28.附图符号说明
29.100

洁净棚;10

洁净棚主体;11

挂帘导轨;13

挂帘;16

顶壁;20

风扇过滤单元;21

排出口;22

进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适当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31.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洁净棚100。洁净棚100是使用于:将供已有感染症状、或者需要无菌状态的患者a躺卧的床b的头部周边从周围隔离开的场合,其具备:对患者头部进行覆盖的洁净棚主体10、以及将负压或者正压供给于洁净棚主体10的风扇过滤单元20。
32.如图1、图2所示,洁净棚主体10主要具备:挂帘导轨11;被吊设于挂帘导轨11的三个方向的透明树脂制的挂帘13、13、13;以及用于对洁净棚主体的上方进行堵塞的顶壁16。
33.挂帘导轨11是将铝合金或不锈钢等的金属管弯折而形成为圆角的矩形,多个挂帘挂钩12、12、

能够沿着纵边11a乃至横边11b而滑动,且被吊设成:能够在纵边11a与横边11b之间滑动。
34.挂帘导轨11构成为沿着一对滑动架14、14而滑动,其中,一对滑动架14、14设置在风扇过滤单元20的上表面26的宽度方向(图4中上下方向)的两端。
35.滑动架14在由金属制的不等边滑路构成的外侧部14a的内侧设置有:与挂帘导轨11接触的树脂制的接触部14b,将宽幅边作为下侧并将其螺纹固定于风扇过滤单元20的上表面26。滑动架14对挂帘导轨11的滑动进行引导,而且,以使得挂帘导轨11不会脱离水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地进行约束。
36.在风扇过滤单元20的上表面的厚度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一对滑动止挡件15、15。如图7所示,滑动止挡件15由铅直部15a、从铅直部15a的上缘朝向反风扇过滤单元侧延伸的上板部15b、以及从铅直部15a的下缘朝向与上板部15b相反的一侧延伸且通过旋钮螺栓15d而被螺纹固定于上表面26的基部15c构成。铅直部15a是用于将挂帘导轨11的横边11b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约束在一侧,上板部15b是用于约束横边11b向上方的移动。
37.如图7的(b)所示,在将挂帘13拆卸下来的状态下,挂帘导轨11的横边11b卡止于:滑动止挡件15的铅直部15a的内侧且基部15c的上表面,从而挂帘导轨11能够铅直地吊挂。
38.挂帘13是将软质透明树脂制片材切割成长方形而形成,通过上缘上穿设的孔眼13a而被吊设于挂帘挂钩12。3张挂帘13之中的床b的两侧的挂帘13、13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比横跨床b的挂帘13还要长。
39.顶壁16是将软质透明树脂制片材切割成长方形而形成,以堵塞挂帘导轨11的开口11c整个面的方式披挂于挂帘导轨11。顶壁16的周缘部16a朝向挂帘导轨11的外侧下垂。
40.如图3所示,风扇过滤单元20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在厚度方向(图3的(a)中上下方向)上相对置的侧面的一方的面上设置有排出口21(参照图3的(b)),在另一方的面上设置有进入口22。排出口21以及进入口22分别由设置在树脂制面板23的多个圆形贯通孔21a、22a构成。
41.在排出口21的内侧设置有排出hepa过滤器241,在进入口22的内侧设置有进入hepa过滤器242。风扇过滤单元20的内部被适当地划分,并构成为:通过风扇25,从进入口22吸入空气,从排出口排出空气。
42.在洁净棚100使用于防止手术后患者的感染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使挂帘导轨11滑动至风扇过滤单元20的排出口21侧,在排出口21侧组装洁净棚主体10,并设置:以风扇过
滤单元20侧作为头侧的床b。通过这样做,能够使洁净棚主体10的内部为正压,从而能够抑制细菌或病毒等从外部侵入到洁净棚主体10内部。
43.在洁净棚100使用于防止已有感染症状的患者感染给医务工作者等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使挂帘导轨11滑动至风扇过滤单元20的进入口22侧,在进入口22侧组装洁净棚主体10,并设置:以风扇过滤单元20侧作为头侧的床b。通过这样做,能够使洁净棚主体10的内部为负压,从而能够抑制细菌或病毒等从洁净棚主体10内部泄漏到外部的问题。
44.此外,由于清洁空气是从风扇过滤单元的后背侧被输送的,因此也能够实现周围环境的清洁化。
45.以上,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是挂帘导轨构成为在排出口侧与进入口侧之间能够移动,其移动方法并非限定于滑动式,例如,也可以将挂帘导轨的横轴用作旋转轴,使挂帘导轨转动,由此使挂帘导轨在排出口侧与进入口侧之间进行移动。
46.另外,也可以将挂帘导轨做成拆装式的导轨而使之移动。洁净棚主体也可以制作成不仅覆盖床的一部分还能够覆盖整体,也可以覆盖多个床。挂帘导轨也可以不吊挂于风扇过滤单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