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口罩内部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1907发布日期:2021-07-27 15:2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口罩内部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罩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口罩内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制造好后,需经过消毒之后在进行包装。目前口罩消毒常用的消毒方式为紫外线消毒,能够保证口罩的干燥,同时速度快,效率高,能够直接进行包装。一般口罩分为平板式、折叠式和杯式;平板式一般为一次性口罩,而折叠式常见为kn95等。由于折叠式生产时采用缝合或者粘合的方式,因此生产之后口罩为折叠状态,在进行消毒时,紫外线照射一般只能照射其外表面,而内侧面无法照射。另有一些设备会采用在制造前对布料进行消毒,但是需要保证整个制造过程的无菌,一般要求高,会造成后续的污染等问题,因此成本较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紫外线消毒需要保证照射剂量充足,为此多数设备一般具有较长或者较高的消毒设备从而延长照射时间,同时也会增加数量较多的紫外线灯管,如此便会造成设备体积巨大,成本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用口罩内部消毒装置,可有效解决折叠式口罩内部消毒不彻底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向放置的外箱体、外箱体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箱体,内箱体和外箱体的间隔之间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紫外线灯管,内箱体的中部插装有竖直的转轴,内箱体内部从上至下均布有多个隔板,内箱体以及隔板均为透光材质,每个隔板上均设置有缺口,多个隔板上的缺口依次错位;转轴上安装有多个分别置于每个隔板上方的拨片;内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内箱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撑口装置;撑口装置能将口罩撑开后落入内箱体的进料口内;

所述的撑口装置包括固定在内箱体上端的底板,底板前侧与内箱体的进料口相通,转轴的上端安装有置于底板上方的转盘,转盘上圆周均布有四个通槽;每个通槽的侧壁上均铰接有一个压杆,压杆的能够摆动并复位至竖直的状态;通槽随转轴转动至后方后压杆的自由端会下降并置于通槽的内部;转轴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与通槽对应的推板,推板能左右移动,推板的内端安装有能沿推杆伸缩并复位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上端面和推杆上均铰接有一个斜板,两个斜板的自由端铰接在一起;转轴的左后方设置有一个弧形板,弧形板能挤压处于右侧的推板向转盘的中心移动。

所述的外箱体的内侧壁上粘贴有反光贴纸。

所述的撑口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与转盘上最右侧的通槽对应。

所述的转盘的上端面中心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外箱体上端面的水平的支撑座;支撑杆的外缘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与通槽一一对应的竖槽,每个竖槽内均放置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滑块,每个通槽内的压杆的中部和滑块之间均铰接有一个连杆,压杆的中部和通槽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拉簧;滑块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强磁铁;压板的下端面上第二强磁铁,第一强磁铁处于支撑杆的左后方。

所述的转轴的下端经步进电机驱动进行转动,步进电机每次转动度。

所述的转轴的外缘面上经l型杆固定有方形套,推板能沿方形套左右移动,推杆的外端固定有滚轮,推杆的外端和方形套之间连接有压簧。

所述的活动板的内端为刀刃状,活动板和推板之间连接有压簧,滑块滑动至竖槽的底部后,此时活动板的内端正对压杆的自由端与和底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活动板对应的让位口,活动板朝向转盘的一端为尖状。

本发明本发明能够对折叠式口罩进行撑开之后在消毒,并且可以增长照射的时间,实现口罩的全方位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内箱体、隔板、转轴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撑口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撑口装置的左视剖面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位支撑座、第一强磁铁、支撑杆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竖向放置的外箱体1、外箱体1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箱体2,内箱体2和外箱体1的间隔之间圆周均布有多个竖直的紫外线灯管3,内箱体2的中部插装有竖直的转轴4,内箱体2内部从上至下均布有多个隔板5,内箱体2以及隔板5均为透光材质,每个隔板5上均设置有缺口6,多个隔板5上的缺口6依次错位;转轴4上安装有多个分别置于每个隔板5上方的拨片7;内箱体2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8,下方设置有出料口9;内箱体2的上端面安装有撑口装置10;撑口装置10能将口罩撑开后落入内箱体2的进料口8内;

所述的撑口装置10包括固定在内箱体2上端的底板1001,底板1001前侧与内箱体2的进料口8相通,转轴4的上端安装有置于底板1001上方的转盘1002,转盘1002上圆周均布有四个通槽1003;每个通槽1003的侧壁上均铰接有一个压杆1004,压杆1004的能够摆动并复位至竖直的状态;通槽1003随转轴4转动至后方后压杆1004的自由端会下降并置于通槽1003的内部;转轴4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与通槽1003对应的推板1005,推板1005能左右移动,推板1005的内端安装有能沿推杆伸缩并复位的活动板1006,活动板1006的上端面和推杆上均铰接有一个斜板1007,两个斜板1007的自由端铰接在一起;转轴4的左后方设置有一个弧形板1008,弧形板1008能挤压处于右侧的推板1005向转盘1002的中心移动。

为了更加聚光,所述的外箱体1的内侧壁上粘贴有反光贴纸。

为了方便进料,所述的撑口装置10的右侧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与转盘1002上最右侧的通槽1003对应。

为了实现压杆1004的能够摆动并复位至竖直的状态;通槽1003随转轴4转动至后方后压杆1004的上端会下降并置于通槽1003的内部,所述的转盘1002的上端面中心固定有竖直的支撑杆1009,支撑杆1009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在外箱体1上端面的水平的支撑座1010;支撑杆1009的外缘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与通槽1003一一对应的竖槽1011,每个竖槽1011内均放置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滑块1014,每个通槽1003内的压杆1004的中部和滑块1014之间均铰接有一个连杆1015,压杆1004的中部和通槽1003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拉簧1018;滑块1014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强磁铁1016;压板的下端面上第二强磁铁1017,第一强磁铁1016处于支撑杆1009的左后方。

为了实现转动,所述的转轴4的下端经步进电机12驱动进行转动,步进电机12每次转动90度。

为了实现推板1005的移动和复位,所述的转轴4的外缘面上经l型杆固定有方形套1012,推板1005能沿方形套1012左右移动,推杆的外端固定有滚轮,推杆的外端和方形套1012之间连接有压簧。

为了使活动板1006的端部准确的插入到口罩的缝隙中,所述的活动板1006的内端为刀刃状,活动板1006和推板1005之间连接有压簧,滑块1014滑动至竖槽1011的底部后,此时活动板1006的内端正对压杆1004的自由端与和底板100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

为了方便活动板1006插入到凹槽内,所述的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活动板1006对应的让位口1013,活动板1006朝向转盘1002的一端为尖状。

为了方便摆放口罩,所述的通孔的横截面与口罩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通孔的横截面大于口罩的横截面。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本装置放置于整个制造生产线的末端,由前序的制造机制造出口罩后,将口罩输送至输送带11上,并使口罩的朝向一致;或者将口罩由口罩存放箱传送输送带11上。同时控制口罩的间隔,或者控制输送带11的间歇转动,使转盘1002经步进电机12驱动每转动一次,输送带11可以将口罩传送至转盘1002上的最右侧通槽1003内一次。

本装置在运行时,首先步进电机12会带动转轴4以及转轴4上端的转盘1002每次转动90度,俯视状态下,转盘1002为逆时针转动;而转盘1002上设置有四个通槽1003,因此多个通槽1003的位置会依次互换。以下以其中一个通槽1003的位置(以下称为工位)进行说明。

首先,口罩会由最右侧的通槽1003进入,在右侧的工位状态下,第二强磁铁1017不与此时的滑块1014正对,因此滑块1014此时处于其行程的最上方,而压杆1004也会保持竖直的状态,方便口罩进入。随着转盘1002的继续转动,此时右方的工位会继续转动至后侧;当转动至后方后,支撑座1010上的第二强磁铁1017会推动滑块1014上的第一强磁铁1016,使滑块1014沿竖槽1011向下移动,而后也会使压杆1004的自由端向下挤压,并使口罩被压扁;当口罩被按压后,此时口罩的位置会被固定,并且参见附图4,此时口罩的中缝会正好与活动板1006端部的尖状对应。同时该工位上的推板1005的后端会与弧形板1008对应。

之后随着转盘1002的继续转动,此时后方的工位会继续转动至左侧,在此过程中,工位后端的推板1005会逐渐的被弧形板1008挤压,继而首先会使推板1005端部的活动板1006穿过转盘1002上的让位口1013,继而继续向转盘1002的内部插入,此时由于活动板1006的端部为尖状,并且高度正好对齐口罩的缝隙,因此活动板1006可以插入到口罩内。由于第二强磁铁1017处于左后方,此时第二强磁铁1017对处于左侧的工位内的滑块1014的斥力减小,使滑块1014呈现出稍微上升的趋势,则左侧工位的压杆1004不在挤压口罩。随着活动板1006逐渐的插入到口罩内部之中,此时活动板1006的端部会与转盘1002的中心位置接触,而推板1005继续移动,会使推板1005相对于活动板1006继续向着转盘1002的中心位置移动;当推板1005与活动板1006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后,此时铰接在活动板1006和推板1005之间的两个斜板1007,会发生倾斜,使两个斜板1007中间铰接的位置拱起,从而撑开口罩。由于口罩一般设置铁丝的鼻梁固定,因此口罩撑开后会保持张开的转态。

然后,位于左侧的工位会继续转动至前侧,此时第二强磁铁1017不在推动滑块1014上的第一强磁铁1016,滑块1014会向上复位,并使压杆1004保持竖直的状态;此时推板1005后侧会脱离与弧形板1008的基础,则推板1005会向外复位,同时带动活动板1006向外复位,使活动板1006脱离与口罩的接触。由于底板1001前侧与内箱体2的进料口8相通,因此,当转盘1002转动至前侧的工位后,此时口罩会与内箱体2的进料口8进入到内箱体2内部。

通过上述的撑口装置10,可以使口罩依次撑开,进入到内箱体2的内部。

当口罩进入到内箱体2的内部之后,此时由于内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的隔板5,并且隔板5上设置有缺口6,随着转轴4的转动,转轴4会带动每一层上的拨片7进行转动,并使拨片7拨动口罩移动。当口罩移动至与隔板5上的缺口6对应后,此时口罩会掉落至下一层的隔板5。并且随着掉落,口罩会随机的改变姿势,通过多次的改变,可以使口罩的全方位得到照射。同时由于在隔板5的内部,口罩的行走间隔较长,因此可以使口罩得到充分的照射。最后的口罩会由内箱体2底部的出料口9出来,并进行最后的打包作业。

本装置通过设置一体化的撑开装置和消毒装置,实现了两者的巧妙配合,即口罩撑开后可以自动的落入到内箱体2内部进行消毒。

本装置通过设置转盘1002,通过转盘1002实现多工位轮流循环工作,同时利用压杆1004来保证口罩的稳定,以及口罩的缝隙处于活动板1006刚好对齐,保证了口罩撑开的顺利,另外利用活动板1006的伸缩性,首先活动板1006会插入到口罩中,之后在此的挤压推板1005,斜板1007会起到撑开的作用,保证了撑开的程度;可以使紫外线充分的照射其内部。

本装置通过设置多层隔板5,使口罩可以一层一层的掉落,延长了照射的时间,同时通过自由下落改变口罩的姿势,使口罩的全方位局能够得到照射,保证了消毒的彻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