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2897发布日期:2021-07-23 21:0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呼吸系统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发热一直是临床医生难以处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目前各种中药和西药的对症退热治疗,绝大多数只能维持4-6h,患儿在病毒消除前往往反复高热三天左右,反复高热带来的并发症如惊厥、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给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在治疗急性热病方面有着几千年的临床经验积累,针对难治的发热性疾病,往往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典理论,应用通腑泄热法,经常能够使邪有出路,达到出奇制胜、中病即止的效果。但是,给小儿尤其是高热状态下的患儿灌服中药非常困难,影响了治疗的进程。授权公告号为cn102648958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灌肠剂,其包括以下中药制成:倒吊笔叶、毛冬青、麻黄、荆芥、龙珠果、菊花、柴胡、山豆根、太白贝母、天竹、桔梗、橘皮、厚朴。由于直肠表面积小,且直肠液的缓冲能力弱,如果将该发明的药灌肠剂直接注入到直肠,会引起直肠液ph值变化,导致直肠局部受到刺激,影响药物吸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生石膏10-18份、大黄8-13份、杏仁6-12份、瓜蒌皮8-18份、桃仁12-18份、桂枝8-12份、炙甘草8-10份、芒硝8-12份、双花12-18份、连翘12-18份、柠檬2-4份、牛黄3-6份和鱼油1-2份。可选的,所述大黄为鸡爪大黄的根茎,所述大黄采用后下煎药法。可选的,所述柠檬为洋柠檬的果实,所述柠檬中枸橼酸含量为6%-7%。可选的,所述牛黄为天然牛黄或人工牛黄。可选的,所述鱼油为从魟科食用鱼或鳐科食用鱼中提取的脂肪油,所述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16%,且所述鱼油中二十二碳酸的含量≥12%。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配比:按要求称取各重量份的原料;s2、预处理:将生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和牛黄干燥后,分别研磨成粉,并将柠檬去皮榨汁,过滤,得到柠檬汁液;s3、制备煎液:将生石膏、杏仁、瓜蒌和牛黄放入砂锅中,先加入清水煮沸10-15min,再加入大黄,文火煎煮3-5min,自然冷却,过滤,得到煎液;s4、混合乳化:将柠檬汁液和鱼油加入到煎液中,搅拌混合,得到药液;s5、包装:对药液进行分装、封口、消毒,即得中药灌肠剂。可选的,s3中,清水用量为1000-1200ml;文火煎煮到水剩余400ml。可选的,s4中,搅拌混合在真空搅拌罐中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药物直接作用于直肠内壁并直达肺系,通过柠檬中富含的枸橼酸作为酸碱稳定剂,减少药物对直肠内壁造成局部刺激,加快药物吸收,并通过添加牛黄和鱼油,使得药物体系形成w/o/w型多重乳状液,促进药物被直肠内壁吸收,并避免对直肠粘膜造成损伤;2.本发明采用真空搅拌罐混合煎液、柠檬汁液和鱼油,避免药物体系在搅拌过程中产生气泡,实现药物体系均匀,稳定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生石膏10份、大黄8份、杏仁6份、瓜蒌皮8份、桃仁12份、桂枝8份、炙甘草8份、芒硝8份、双花12份、连翘12份、柠檬2份、牛黄3份和鱼油1份。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生石膏12份、大黄10份、杏仁10份、瓜蒌皮10份、桃仁14份、桂枝9份、炙甘草9份、芒硝10份、双花14份、连翘14份、柠檬3份、牛黄4份和鱼油1份。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生石膏16份、大黄11份、杏仁8份、瓜蒌皮14份、桃仁16份、桂枝11份、炙甘草10份、芒硝11份、双花16份、连翘16份、柠檬3份、牛黄4份和鱼油2份。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包括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生石膏18份、大黄13份、杏仁12份、瓜蒌皮18份、桃仁18份、桂枝12份、炙甘草10份、芒硝12份、双花18份、连翘18份、柠檬4份、牛黄6份和鱼油2份。实施例1-4中:大黄为鸡爪大黄的根茎,大黄采用后下煎药法;柠檬为洋柠檬的果实,柠檬中枸橼酸含量为6%-7%;牛黄为天然牛黄或人工牛黄;鱼油为从魟科食用鱼或鳐科食用鱼中提取的脂肪油,鱼油中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16%,且鱼油中二十二碳酸的含量≥12%。本发明的配方包含以下原料:生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柠檬、牛黄和鱼油。其中,生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为中药药方宣白承气汤的原料,生石膏清泄肺热;生大黄泻热通便;杏仁粉宣肺止咳;瓜蒌皮润肺化痰,诸药同用,司使肺气宣降,腑气畅通,痰热得清,咳喘可止。将生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制成灌肠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直肠内壁,不经胃酸及消化液的破坏,可以提高血药浓度,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原理,上述药物可以迅速作用于肺系,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的功效;芒硝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双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大黄协同桃仁和芒硝具有润下的功效,炙甘草协同桂枝具有温理的功效,双花协同炙甘草具有清热的功效,连翘协同炙甘草具有解表的功效。柠檬中富含枸橼酸,用于作为中药灌肠剂的酸碱稳定剂,可以减少药物对直肠内壁造成局部刺激,促进药物吸收。牛黄功能主治清心,化痰,利胆,镇惊。牛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胆汁酸,胆汁酸通常以侧链的羧基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甘氨胆汁酸或牛磺胆汁酸,并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如牛磺胆酸钠,而牛磺胆酸钠属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牛磺胆酸钠可以调节药物体系表面张力。鱼油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酸,在牛磺胆酸钠的调节下,药物体系形成w/o/w型多重乳状液,促进药物被直肠内壁吸收,并且不引起直肠粘膜损伤。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实施例1-4中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中药灌肠剂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配比:按要求称取各重量份的原料;s2、预处理:将生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和牛黄干燥后,分别研磨成粉,并将柠檬去皮榨汁,过滤,得到柠檬汁液;s3、制备煎液:将生石膏、杏仁、瓜蒌和牛黄放入砂锅中,先加入1000ml清水煮沸12min,再加入大黄,文火煎煮4min或者文火煎煮到水剩余400ml,自然冷却,过滤,得到煎液;s4、混合乳化:将柠檬汁液和鱼油加入到煎液中,在真空搅拌罐进行搅拌混合,得到药液;s5、包装:对药液进行分装、封口、消毒,即得中药灌肠剂。试验例试验目的:评价实施例1-4制备的中药灌肠剂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的疗效。试验目标:3-13岁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岁儿童104名,其中,轻症患者(体温为37.5-38.5℃)64名,重症患者(体温为38.6-39.1℃)40名,随记等分成四组。试验方法:患儿侧卧,臀下垫高10cm,取实施例1-4制备的中药灌肠剂100ml,加热至38℃,倒入灌肠袋中,用食物油涂抹灌肠管及肛周,关闭灌肠器开关,将灌肠管缓缓插入肛门20cm,打开开关,将中药灌肠剂缓慢滴注于直肠,调节滴速至90滴/min,隔3h灌1次,结合疗效标准,做出中药灌肠剂评价。疗效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如下:痊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有效:用药48-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用药72h内体温未降或上升,以及不符合以上标准者。试验结果:疗效统计见表1和表2。表1实施例1-4制备的中药灌肠剂对轻症患者的疗效统计组别轻症患者人数/人痊愈人数/人显效人数/人有效人数/人无效人数/人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实施例116573175.093.8实施例216862087.5100.0实施例31612400100.0100.0实施例4161051093.8100.0表2实施例1-4制备的中药灌肠剂对重症患者的疗效统计组别重症患者人数/人痊愈人数/人显效人数/人有效人数/人无效人数/人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实施例110233250.080.0实施例210432170.090.0实施例310721090.0100.0实施例410532180.090.0注:每组的总显效率是痊愈人数、显效人数之和占该组人数的百分比,总有效率是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之和占该组人数的百分比。根据表1和表2,实施例1-4制备的中药灌肠剂对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热均有效果,其中,实施例3的对治疗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为最高,值得推广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