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及其微针贴

文档序号:26141032发布日期:2021-08-03 14:2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及其微针贴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及其微针贴。



背景技术:

与常规的药物载体相比,微针贴片具有精设计的微观结构和优越的载药能力,能够实现活性药物的装载和释放,微针贴片作为一种多功能贴片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伤口愈合、疾病治疗、生物传感和皮肤免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微针贴片中无法通过改变其结构或动作变化,来实现微针贴的力学调控效果,进而对贴合处皮肤的进行力学调控,无法能够使贴合处皮肤按照期望的方式生长和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及微针贴,通过改变微针贴的力学及形态,能够促使贴合处皮肤按照期望的方式生长和变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针贴的微针基层上增加力学调控层从而改变微针贴原有的力学效果的方法;

所述力学调控层由基层和加强筋层或驱动层组成;

通过所述加强筋层结构或者所述驱动层动作变化,实现对所述微针基层的力学效果的可控调节。

所述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强筋层结构使用加强筋的布置来改变所述力学调控层平面上不同方向和位置上力学性能的差别;

根据所需力学性能的不同,所述加强筋以直线的或者以曲线布置;

布置的所述加强筋之间相互独立不接触或者相互交错;

所述加强筋布置相互平行或者按角度交错;

所述加强筋在部分区域局部布置,部分区域不布置或者全区域布置;

布置的所述加强筋不同位置的布置密度均匀或者而不均匀;

布置的所述加强筋的宽度、高度、长度相互相同,或者相互不同;

对于不同方向上力学性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所述加强筋均匀铺设在整个力学调控层的基层上,对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在满足力学目标时越低越好。

所述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其中:所述驱动层变化是对于所述力学调控层通过驱动器驱动发生动作,所述动作可以是向中心收缩的,也可以沿一个方向收缩,也可以按不同位置和方向收缩;

所述动作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

所述周期性即为改变动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周期时间,收缩幅度,所述驱动层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层向中心方向收缩或者单一方向收缩,或者不同方向收缩,所述驱动层由电收缩材料或者压力收缩结构制作,由外接所述驱动器驱动;

所述驱动层上收缩材料或者收缩结构整体布置或者以特定形状布置或者按一定方向局部以条状布置,或者多个方向以条状布置从而实现所述驱动层按特定方向运动,实现带动微针贴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一种微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包括所述微针基层和所述力学调控层组成;

所述微针基层包括微针及微针附着层,所述微针附着层是所述微针的基面;

所述力学调控层与所述微针附着层相对于所述微针的另一面固定;

所述力学调控层由所述基层和所述加强筋层或所述驱动层组成;

通过所述加强筋层结构或者所述驱动层动作变化,实现对所述微针基层的力学效果的可控调节。

所述微针贴所述,其中:所述力学调控层的所述基层为所述力学调控层的基面一面于所述微针贴的所述微针的所述基面贴合,一面用于所述加强筋的固定;

在为了简单生产,可把所述微针的所述基面和所述力学调控层的所述基面合二为一;

或者所述微针贴都使用相同材料包括所述微针、所述基层及所述加强筋,所属材料可以是可降解凝胶类医疗可用材料。

所述微针贴,其中:所述加强筋是直线或者曲线;

其截面为半圆形、矩形、正方形或者靠近所述基面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基面的长度,所述加强筋截面尺寸的宽厚远小于加强筋的长度尺寸;

所述加强筋按直线或者曲线平行布置,能够实现布置方向上的延展性明显弱于其垂直方向上的延展性;

所述加强筋在部分区域布置,部分区域不布置,则实现布置区域的变形少,而不布置区域的弹性好的效果,所述加强筋按不同角度进行布置,可以实现按特定角度的力学变化;

所述加强筋在布置疏密上可以实现不同位置力学效果也有所区别,密得地方弹性弱于稀的地方。

所述微针贴,其中:所述驱动层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层向中心方向收缩或者单一方向收缩,或者不同方向收缩,所述驱动层由电收缩材料或者压力收缩结构制作,由外接所述驱动器驱动;

所述驱动层上收缩材料或者收缩结构整体布置或者以特定形状布置或者按一定方向局部以条状布置,或者多个方向以条状布置从而实现所述驱动层按特定方向运动,实现带动所述微针贴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力学调控层通过改变微针贴的力学及形态,能够促使贴合处皮肤按照期望的方式生长和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微针贴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微针贴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微针贴的加强筋层的纵向布置的结构图。

图4为微针贴的加强筋层的倾斜布置的结构图。

图5为微针贴的加强筋层的交叉布置的结构图。

图6为微针贴的加强筋层的垂直交叉布置的结构图。

图7为微针贴的加强筋层的均匀布置的结构图。

图8为微针贴的加强筋层的不均匀布置的结构图。

图9为微针贴的驱动层的倾斜收缩的结构图。

图10为微针贴的驱动层的中心处收缩的结构图。

图11为微针贴的驱动层的对向收缩的结构图。

图12为微针贴的驱动层的不规则中心处收缩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微针基层;2-微针;3-加强筋层;4-力学调控层;5-驱动层;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调控微针贴力学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针贴的微针基层1上增加力学调控层4从而改变微针贴原有的力学效果的方法,所述力学调控层4由基层和加强筋层3或驱动层5组成,通过所述加强筋层3结构或者所述驱动层5动作变化,实现对所述微针基层1的力学效果的可控调节。

所述加强筋层3结构使用加强筋6的布置来改变所述力学调控层4平面上不同方向和位置上力学性能的差别,根据所需力学性能的不同,所述加强筋6以直线的或者以曲线布置,布置的所述加强筋6之间相互独立不接触或者相互交错,所述加强筋6布置相互平行或者按角度交错,所述加强筋6在部分区域局部布置,部分区域不布置或者全区域布置,布置的所述加强筋6不同位置的布置密度均匀或者而不均匀,布置的所述加强筋6的宽度、高度、长度相互相同,或者相互不同,对于不同方向上力学性能需求一致的情况下,所述加强筋6均匀铺设在整个力学调控层的基层上,对于所述加强筋6的高度,在满足力学目标时越低越好。

所述驱动层5变化是对于所述力学调控层4通过驱动器驱动发生动作,所述动作可以是向中心收缩的,也可以沿一个方向收缩,也可以按不同位置和方向收缩,所述动作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所述周期性即为改变动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周期时间,收缩幅度,所述驱动层5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层5向中心方向收缩或者单一方向收缩,或者不同方向收缩,所述驱动层5由电收缩材料或者压力收缩结构制作,由外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层5上收缩材料或者收缩结构整体布置或者以特定形状布置或者按一定方向局部以条状布置,或者多个方向以条状布置从而实现所述驱动层5按特定方向运动,实现带动微针贴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一种微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包括所述微针基层1和所述力学调控层4组成,所述微针基层1包括微针2及微针附着层,所述微针附着层是所述微针2的基面,所述力学调控层4与所述微针附着层相对于所述微针2的另一面固定,所述力学调控层4由所述基层和所述加强筋层3或所述驱动层5组成,通过所述加强筋层3结构或者所述驱动层5动作变化,实现对所述微针基层1的力学效果的可控调节。

所述力学调控层4的所述基层为所述力学调控层4的基面一面于所述微针贴的所述微针的所述基面贴合,一面用于所述加强筋6的固定,在为了简单生产,可把所述微针2的所述基面和所述力学调控层4的所述基面合二为一,或者所述微针贴都使用相同材料包括所述微针2、所述基层及所述加强筋6,所属材料可以是可降解凝胶类医疗可用材料。

所述加强筋6是直线或者曲线,其截面为半圆形、矩形、正方形或者靠近所述基面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基面的长度,所述加强筋6截面尺寸的宽厚远小于加强筋的长度尺寸,所述加强筋6按直线或者曲线平行布置,能够实现布置方向上的延展性明显弱于其垂直方向上的延展性,所述加强筋6在部分区域布置,部分区域不布置,则实现布置区域的变形少,而不布置区域的弹性好的效果,所述加强筋6按不同角度进行布置,可以实现按特定角度的力学变化,所述加强筋6在布置疏密上可以实现不同位置力学效果也有所区别,密得地方弹性弱于稀的地方。

所述驱动层5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层5向中心方向收缩或者单一方向收缩,或者不同方向收缩,所述驱动层5由电收缩材料或者压力收缩结构制作,由外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层5上收缩材料或者收缩结构整体布置或者以特定形状布置或者按一定方向局部以条状布置,或者多个方向以条状布置从而实现所述驱动层5按特定方向运动,实现带动所述微针贴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实施例如下:

具体如图1所示微针基层1上增加力学调控层4,所述力学调控层4由基层和加强筋层3组成,通过所述加强筋层3结构,实现对所述微针基层1的力学效果的可控调节。

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微针基层1上增加所述力学调控层4,所述力学调控层4由基层和驱动层5组成,通过所述驱动层5动作变化,实现对所述微针基层1的力学效果的可控调节。

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筋层3上纵向布置加强筋6,能够实现布置方向上的延展性明显弱于其垂直方向上的延展性。

具体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加强筋层3上倾斜、交叉及垂直交叉布置所述加强筋6,可以实现按特定角度的力学变化。

具体如7至图8所示所述加强筋层3的部分区域上均匀布置或不均匀布置,则实现布置区域的变形少,而不布置区域的弹性好的效果。

具体如图9所示所述驱动层5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器倾斜收缩,实现带动所述微针贴倾斜收缩的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具体如图10所示所述驱动层5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器向中心处收缩,实现带动所述微针贴向中心处的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具体如图11所示所述驱动层5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器对向收缩,实现带动所述微针贴对向收缩的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具体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层5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器向不规则的中心处收缩,实现带动所述微针贴向不规则的中心处的动作变化,达到不同力学作用效果。

所述可降解凝胶内可添加的药物包括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商品名:得宝松)、氨甲环酸注射液(商品名:妥塞敏)、噻吗洛尔注射液、a型肉毒毒素注射液(商品名:衡力,保妥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族注射液、5氟尿嘧啶注射液及利多卡因注射液,上述药物能够使祛疤及护肤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

本发明的优点:

力学调控层通过改变微针贴的力学及形态,能够促使贴合处皮肤按照期望的方式生长和变化。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