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50371发布日期:2021-07-20 17:0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



背景技术:

医用ct是当今临床医学上应用最多的常规检测设备之一,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血管造影、心脏成像和介入治疗等诸多临床医学领域。

现有的ct机对受检对象进行扫描检查时,需要ct技师首先操作设备的升床键将受检对象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操作进床键将受检对象送到ct机架孔径中,然后根据受检对象要扫描的部位,频繁的调整ct扫描床以沿纵向位置移动,进而将患者摆位/定位到正确的位置。这样做是因为不同的扫描部位的定位位置是不同的,如扫描颅脑需要定位头顶或听眦线,扫描胸肺需要定位胸锁关节,扫描腹部需要定位剑突等,然后才能在控制室中控制ct机进行出束扫描。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ct技师对ct设备不熟悉或者一些操作习惯不好的问题,导致定位不准确或扫描数据不准确,从而不能获得有效的受检影像,导致无法有效辅助医师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数据显示,ct技师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有接近30%的时间用来定位/摆位,因步骤繁琐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不一致,尤其是部分基层医师常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扫描数据不准确,以致需要重复扫描。这对基层技师的操作与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一种方案可以将机器视觉引入到ct辅助摆位中,具体是利用摄像机实时拍摄图像,根据实时拍摄的图像,分析患者在扫描床上的位置范围,然后自动一键摆位,简化ct操作技师的工作流程,减少技师的工作量,然而利用机器视觉进行ct辅助摆位的解决方案技术难度高,而且成本高,普通的基层医院限于条件,无法承受这种高成本,还有一种方案是引入标记传感器,具体是将标记传感器贴于受检对象将要扫描的部位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进而自动一键摆位,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传感器信号无线传输易受干扰的问题,无法保证摆位位置的准确性,另外,标记传感器需要粘贴或者捆绑于受检对象的身体上,对受检对象并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能够简化ct机的操作流程,提升ct机的操作便利性和友好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包括安装于扫描室的ct主机、ct扫描床、ct机架按键板和ct电源分布单元,以及安装在控制室的ct控制台、ct用户交互电脑,所述ct机架按键板包括机架控制芯片和与其连接的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接口分别连接至机架按键输入电路和运动驱动组件,当所述运动驱动组件产生的运动完成信号和所述机架按键输入电路的命令同时到达所述与门电路时才能作为所述机架控制芯片的有效输入。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运动驱动组件还连接有可操作指示部件,所述运动完成信号可控制所述可操作指示部件发出指示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ct控制台中包括与控制台芯片连接的与所述ct控制台的按键一一对应的按键提示部件,所述控制台芯片用于控制与需要按下的按键对应的所述按键提示部件发出提示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ct用户交互电脑内具有摆位数据库并且连接有一键摆位按键,所述ct用户交互电脑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受检对象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找出与所述受检对象信息对应的所述ct扫描床的最佳位置,并且在接收到用户按压所述一键摆位按键的命令后将所述ct扫描床移动到所述最佳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机架控制芯片为mcu芯片。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可操作指示部件为指示灯。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控制台芯片为mcu芯片。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按键提示部件为led灯。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受检对象信息包括扫描部位信息、年龄、身高、体重和性别,所述从所述数据库中找出与所述受检对象信息对应的所述ct扫描床的最佳位置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最佳位置中的摆位纵向位置:

起始位置=第一扫描部位经典位置值*身高系数+头托坐标位置值,其中,所述第一扫描部位经典位置值为根据多个受检对象的扫描部位位置值汇总得出,所述身高系数为与所述身高对应的值;

结束位置=起始位置+第二扫描部位经典范围值*身高系数,其中,第二扫描部位经典范围值为根据多个受检对象的扫描部位范围值汇总得出;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最佳位置中的摆位升降位置:

摆位升降位置=经典摆位升降位置值+调节摆位范围值*体厚系数,其中所述经典摆位升降位置值为根据多个受检对象的摆位升降位置值汇总得出,所述调节摆位范围值为常量,所述体厚系数为与所述身高、所述体重和所述性别对应的值。

优选的,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中,所述ct机为大孔径型ct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由于所述ct机架按键板包括机架控制芯片和与其连接的与门电路,所述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接口分别连接至机架按键输入电路和运动驱动组件,当所述运动驱动组件产生的运动完成信号和所述机架按键输入电路的命令同时到达所述与门电路时才能作为所述机架控制芯片的有效输入,因此能够在某一运动未完成情况下,相反运动操作功用键灯光指示为不可操作,避免了技师快速切换功用按键操作带来的设备运动卡顿、死机等使用不友好问题,从而能够提升ct机的操作便利性和友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ct机架按键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ct控制台中的导引电路示意图;

图4为ct智能摆位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能够简化ct机的操作流程,提升ct机的操作便利性和友好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型ct机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智能控制型ct机包括安装于扫描室的ct主机1、ct扫描床2、ct机架按键板5和ct电源分布单元4,以及安装在控制室的ct控制台3、ct用户交互电脑6,其中,参考图2,图2为ct机架按键板的电路示意图,该ct机架按键板5包括机架控制芯片501和与其连接的与门电路502,与门电路502的两个输入接口分别连接至机架按键输入电路503和运动驱动组件504,当运动驱动组件504产生的运动完成信号和机架按键输入电路的命令同时到达与门电路502时才能作为机架控制芯片501的有效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该ct主机1可以包括固定机架、机架旋转运动组件、x射线管、探测器组件、高压发生器组件、无接触滑环组件、备用电源组件、ct机架罩壳等,主要用于ct机架旋转和出束等,该ct扫描床2可以包括ct扫描床纵向运动组件、ct扫描床升降运动组件、ct扫描床床板、ct扫描床罩壳等,主要用于将受检对象升至一定高度并送进ct机架的孔中,该ct机架按键板5装于ct机架罩壳上,可以包括按键输入电路等,用于近台操作ct设备,上述运动驱动组件504还可以优选的连接有可操作指示部件505,运动完成信号可控制可操作指示部件505发出指示信号,进一步的,该可操作指示部件505可以优选为指示灯,这样在某一运动未完成的情况下,相关的其他运动操作就不能执行,并可以利用灯光进行指示,以避免对设备的运动部件产生冲击而造成不良影响,例如,ct操作技师在摆位定位的过程中,操作ct设备运动,如果设备正在进行某一方向的运动,相反方向运动按键操作就输入无效并且会有灯光指示该按键当前是不可以操作的,进而避免技师快速切换按键操作带来的设备运动卡顿和死机等使用不友好问题,该ct电源分布单元4可以包括电源调制组件、扫描重建控制电脑和不间断电源组件等,上述ct控制台3可以包括按键输入电路等,用于远台操作ct设备,上述ct用户交互电脑6可以装有ct用户操作软件,用于采集用户操作指令信息及图像显示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的实施例中,由于ct机架按键板包括机架控制芯片和与其连接的与门电路,与门电路的两个输入接口分别连接至机架按键输入电路和运动驱动组件,当运动驱动组件产生的运动完成信号和机架按键输入电路的命令同时到达与门电路时才能作为机架控制芯片的有效输入,因此能够在某一运动未完成情况下,相反运动操作功用键灯光指示为不可操作,避免了技师快速切换功用按键操作带来的设备运动卡顿、死机等使用不友好问题,从而能够提升ct机的操作便利性和友好性。

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为ct控制台中的导引电路示意图,可见,ct控制台3中包括与控制台芯片301连接的与ct控制台的按键一一对应的按键提示部件303,图中的pa代表芯片的io管脚,二者之间分别有排阻302,该控制台芯片301用于控制与需要按下的按键对应的按键提示部件303发出提示信号。优选的,该按键提示部件303可以为led灯。可见,该实施例增加了对流程的导引功能,通过对控制台按键的灯光控制,在摆位流程或者扫描流程中,操作技师当前需要操作哪一个按键的时候,该按键就会闪烁或者用其他颜色灯进行指示,这样操作技师就可以跟随着灯光操作,从而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还简化了操作技师摆位定位时频繁进出机房、频繁操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ct用户交互电脑内具有摆位数据库并且连接有一键摆位按键,ct用户交互电脑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受检对象信息,从数据库中找出与受检对象信息对应的ct扫描床的最佳位置,并且在接收到用户按压一键摆位按键的命令后将ct扫描床移动到最佳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受检对象信息可以包括扫描部位信息、年龄、身高、体重和性别,从数据库中找出与受检对象信息对应的ct扫描床的最佳位置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最佳位置中的摆位纵向位置:

起始位置=第一扫描部位经典位置值*身高系数+头托坐标位置值,其中,第一扫描部位经典位置值为根据多个受检对象的扫描部位位置值汇总得出,上述身高系数为与身高对应的值;

结束位置=起始位置+第二扫描部位经典范围值*身高系数,其中,第二扫描部位经典范围值为根据多个受检对象的扫描部位范围值汇总得出;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最佳位置中的摆位升降位置:

摆位升降位置=经典摆位升降位置值+调节摆位范围值*体厚系数,其中经典摆位升降位置值为根据多个受检对象的摆位升降位置值汇总得出,调节摆位范围值为常量,体厚系数为与身高、体重和性别对应的值。

在上述情况下,ct智能摆位的流程如图4所示,图4为ct智能摆位的流程示意图,受检对象躺于ct扫描床床板上指定位置,ct操作技师在控制室中ct用户交互电脑上录入受检对象扫描部位、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相应信息,然后根据ct控制台灯光导引指示,按下闪烁的摆位按键,一键将受检对象升至相应高度并送入ct机架孔径相应扫描位置,然后ct操作技师根据ct控制台灯光导引指示,按下闪烁的开始出束曝光按键,控制ct主机产生x射线透过受检对象在探测器组件上形成相应影像信号,然后传输到位于ct电源分布单元中的扫描重建控制电脑,最终转化为可在ct用户交互电脑上显示的图像,医师根据该图像显示进行辅助诊断。

利用该实施例,就无需繁琐操作,可以一键自动摆位到受检对象需要扫描的部位,如头颅、胸肺、和盆腔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上述机架控制芯片可以优选为mcu芯片,控制台芯片可以优选为mcu芯片,而且上述ct机可以优选为大孔径型ct机,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芯片,此处并不限制,ct机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ct机,此处不构成限制。

综上所述,利用上述智能控制型ct机,能够完成受检对象相应摆位操作,避免ct操作技师频繁地进出ct机房,频繁地操作设备,简化了ct操作技师工作流程,减少了ct操作技师的工作量,同时,ct扫描过程中,ct控制台提供实时流程灯光指示,ct操作技师可以更加便捷的根据提示灯光完成相应的操作,进而完成整个扫描操作,降低了ct设备操作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另外,ct机架按键板提供了按键功能可操作性的灯光指示,在某一运动未完成前,相反方向或者相互干扰的相关运动按键操作输入均无效,并会有灯光指示,进而避免了ct操作技师频繁快速的切换操作ct设备运动带来的运动执行卡顿和死机问题,提升了ct设备的使用友好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