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0400发布日期:2021-08-10 16:3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穿刺是一个医学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

目前的穿刺设备在使用时经常需要对穿刺筒进行倾斜穿刺,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手动穿刺,容易出现抖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杆、旋转头、伸缩杆、竖杆、夹持架、穿刺针,所述升降杆顶部通过旋转头与伸缩杆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移动端与竖杆顶部相连接,所述竖杆底部与夹持架相连接,所述夹持架内设有穿刺针,所述夹持架包括固定座、上夹件组、固定结构、下夹件组,所述固定座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上夹件组、固定结构、下夹件组。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座中间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座上下两半分别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座中段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导槽与设在通孔侧面的活动槽相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上夹件组、下夹件组结构一致,所述上夹件组由8个弹力件组成,所述弹力件安装在滑动槽中。

作为优化,所述弹力件包括弹簧、滑块、夹杆,所述滑块设在滑动槽内,所述滑块一面通过弹簧与滑动槽内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夹杆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手柄、推动环、固定件,所述推动环设在环形槽内,所述推动环外侧与手柄相连接,所述固定件设在推动环内侧。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件包括导杆、铰接座、接触杆,所述导杆贯穿导槽,所述导杆一端设在环形槽内,另一端与设在活动槽内的铰接座焊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2个接触杆,2个接触杆上下对称。

作为优化,所述夹杆伸到通孔的一端设有硅胶垫。

作为优化,所述接触杆没有铰接一端设有橡胶垫。

作为优化,所述推动环的内侧设有8个凸起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旋转头将穿刺针旋转到要穿刺的部位上方,通过升降杆和伸缩杆能够调节高度和长度,然后通过夹持架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后进行穿刺,在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时,推动手柄使推动环顺时针旋转,从而松开固定件,使夹杆失去制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通过手动调整穿刺针的角度,通过弹簧的作用,能够使每个夹杆依然与倾斜后的穿刺针相贴合,然后将手柄逆时针推动复位,使推动环将导杆顶出,使接触杆紧紧抵住导杆对导杆进行固定,通过上下两层的导杆能够对倾斜后的穿刺针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两层夹紧件的设计,能够对倾斜的穿刺针进行固定,通过机械固定能防止人工操作发生的抖动现象,提高穿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持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上夹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升降杆1、旋转头2、伸缩杆3、竖杆4、夹持架5、穿刺针6、固定座50、上夹件组51、固定结构52、下夹件组53、通孔500、滑动槽501、环形槽502、导槽503、活动槽504、弹力件a、弹簧a1、滑块a2、夹杆a3、手柄b、推动环c、固定件d、导杆d1、铰接座d2、接触杆d3、硅胶垫a30、橡胶垫d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升降杆1、旋转头2、伸缩杆3、竖杆4、夹持架5、穿刺针6,所述升降杆1顶部通过旋转头2与伸缩杆3垂直连接,所述伸缩杆3的移动端与竖杆4顶部相连接,所述竖杆4底部与夹持架5相连接,所述夹持架5内设有穿刺针6,所述夹持架5包括固定座50、上夹件组51、固定结构52、下夹件组53,所述固定座50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上夹件组51、固定结构52、下夹件组53。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旋转头2将穿刺针6旋转到要穿刺的部位上方,通过升降杆1和伸缩杆3能够调节高度和长度,然后通过夹持架5调整穿刺针6的角度后进行穿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50中间设有通孔500,所述固定座50上下两半分别设有滑动槽501,所述固定座50中段设有环形槽502,所述环形槽502通过导槽503与设在通孔500侧面的活动槽504相连通,所述上夹件组51、下夹件组53结构一致,所述上夹件组51由8个弹力件a组成,所述弹力件a安装在滑动槽501中,所述弹力件a包括弹簧a1、滑块a2、夹杆a3,所述滑块a2设在滑动槽501内,所述滑块a2一面通过弹簧a1与滑动槽501内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夹杆a3相连接,所述固定结构52包括手柄b、推动环c、固定件d,所述推动环c设在环形槽502内,所述推动环c外侧与手柄b相连接,所述固定件d设在推动环c内侧,所述固定件d包括导杆d1、铰接座d2、接触杆d3,所述导杆d1贯穿导槽503,所述导杆d1一端设在环形槽502内,另一端与设在活动槽504内的铰接座d2焊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座d2上铰接有2个接触杆d3,2个接触杆d3上下对称,所述夹杆a3伸到通孔500的一端设有硅胶垫a30,所述接触杆d3没有铰接一端设有橡胶垫d30,通过硅胶垫a30和橡胶垫d30能够增加摩擦,提高固定效果,所述推动环c的内侧设有8个凸起处,能够与8个导杆d1对应,从而能够同时进行推动。

工作原理:在调整穿刺针6的角度时,推动手柄b使推动环c顺时针旋转,从而松开固定件d,使夹杆a3失去制动在弹簧a1的作用下向外弹出,通过手动调整穿刺针6的角度,通过弹簧a1的作用,能够使每个夹杆a3依然与倾斜后的穿刺针6相贴合,然后将手柄b逆时针推动复位,使推动环c将导杆d1顶出,使接触杆d3紧紧抵住导杆d1对导杆d1进行固定,通过上下两层的导杆d1能够对倾斜后的穿刺针6进行固定。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上下两层夹紧件的设计,能够对倾斜的穿刺针进行固定,通过机械固定能防止人工操作发生的抖动现象,提高穿刺的安全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