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

文档序号:26351009发布日期:2021-08-20 20: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护理内容之一,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时巡视输液滴速来确保药物输注速度,并且定时巡视输液完成情况来及时更换输液或者结束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繁重的工作内容之一。

以往输液巡视过程中,护士对于输液滴速的测量方法多为人工测量方法,对于需要精确输液时使用输液泵输液。人工测量输液滴速测量误差较大,但所有输液均使用输液泵输液不仅增加患者医疗支出,笨重的输液泵也造成护士使用过程中的不便。临床中需要又精准又便捷而且费用较少的输液滴速测量工具。

cn209916927u公开了一种便携自锁式输液滴速测量器,包括壳体、显示屏、监测模块、自锁机构、电子密码锁和处理芯片,其中壳体背面设有滴斗槽,电子密码锁和显示屏设置在壳体正面,此外壳体上还设有报警灯和开关,监测模块设在滴斗槽内,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自锁机构包括两对步进电机和推杆,设在滴斗槽内上下两侧,步进电机与推杆连接,推杆的顶端正对着滴斗槽内设置的卡孔,处理芯片设置在壳体内部,监测模块、电子密码锁、显示屏、步进电机、报警灯以及开关均与处理芯片电连接,通过可充电电源供电。本发明用于测量输液时的药液滴速,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来,还可以在启动后自锁,防止被误取下和丢失。

cn107812275a公开了一种滴速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滴速录入界面包括的滴速按钮进行实时检测;根据用户点击滴速按钮的点击操作,确定病人点滴的滴速值。本发明在手机或掌上电脑等终端上为用户提供滴速录入界面,用户跟着病人点滴的滴落点击滴速录入界面中的滴速按钮,根据用户点击滴速按钮的点击时间及点击次数,自动确定出病人的滴速值。通过用户在终端模拟点击滴速按钮来自动确定病人点滴的滴速值,大大减少了滴速测量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成份,提高了滴速测量及录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测量的滴速值准确性很高,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滴速值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可参考性。

cn109621090b公开了一种输液管滴速测量装置,设置了天线和处理器,通过天线向滴壶内的液滴发射入射微波,再接收液滴反射的反射波,处理器根据该入射微波和反射波,利用多普勒效应判断出液滴下落,通过该方法测量输液管内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的滴落数目,能够得到较精确的滴速测量结果。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输液管滴速测量装置安装在输液管上,可以安装在滴壶的上部或下部,对滴壶是否倾斜、安装调整的要求不高,适应各种样式的滴壶,具有使用安全、测量准确、结构小巧的优点。

上述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滴速测量装置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对输液滴速进行测算,但仍然可能存在所用装置智能化程度低、不具备通用性,且功能单一的问题,其次,大多数装置的准确性及精度低,测算效率低下,且图像采集过程较为理想化,再者,医护人员的操作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对多名病患的输液监督管理等。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至少包括: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药液的滴落状态;处理模块,其能够对输液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显示模块,其用于基本信息和/或计算数据的输出;操作模块,其用于控制系统启停及信息的录入。

优选地,监测模块和/或处理模块至少能够根据液滴的具体形态,和/或液滴滴落至药液面时的振动形态,和/或药液面的波动情况,和/或莫氏滴管内壁面的液体状态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至少能够基于液滴滴落图像并至少根据药液的理化性质和/或输液器规格计算关于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由监测模块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以获得相应药物信息和/或输液巡视栏目中的输液信息,处理模块是基于所获得的相应识别码来确定药液的理化性质,并根据相应的理化性质来计算输液状态参数的,并且处理模块将输液状态参数的计算结果以与患者对应的方式来更新云端服务器内的病患个人档案。

优选地,药物信息的获得是由处理模块通过查询患者数据库按照以相应患者个人数据相关联的方式来实现的,处理模块基于药物信息来确定待输入药液的状态,其中,当待输入药液为透明态x时,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的典型透明态药液像素值来确定与当前药液在液滴滴落图像中所形成的像素值相对应的基础像素门限值p1,当待输入药液为非透明态x’时,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的典型非透明态药液像素值来确定与当前药液在液滴滴落图像中所形成的像素值相对应的基础像素门限值p1’,其中,对应于透明态的基础像素门限值p1不同于对应于非透明态的基础像素门限值p1’。

优选地,处理模块基于为计算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门限值而采集的图像来计算出代表了液体占据面积的白图总像素值rw,并根据白图总像素值rw与第一像素门限值p1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间的关系来筛选代表了不同状态药液液滴滴落前后的状态图像,并由此确定和记录相应的实际滴落事件,其中,第一像素门限值p1用于表征液滴与液面未接触时的状态,第二像素门限值p2用于表征液面抖动超出预定数值时的状态。

优选地,监测模块的摄像部以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的方式来获知相应的药物信息并进而确定药液状态为透明低密度态xh时,注射管理系统能够获得用于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h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h,其中,表征液滴滴落状态是由监测模块判断液滴与液面间的振动状态来完成的,监测模块至少能够根据rw与p1l和p2l间的关系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基于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根据公式计算该状态下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监测模块的摄像部以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的方式来获知相应的药物信息并进而确定药液状态为透明中密度态xm时,注射管理系统能够获得用于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m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m,其中,表征液滴滴落状态是由监测模块判断液滴与液面间的振动状态来完成的,监测模块至少能够根据rw与p1m和p2m间的关系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基于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根据公式计算该状态下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监测模块的摄像部以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的方式来获知相应的药物信息并进而确定药液状态为透明高密度态xh时,注射管理系统能够获得用于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h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h,其中,表征液滴滴落状态是由监测模块判断液滴与液面间的振动状态来完成的,监测模块至少能够根据rw与p1h和p2h间的关系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基于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根据公式计算该状态下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监测模块的摄像部以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的方式来获知相应的药物信息并进而确定药液状态为非透明低密度态xl’时,注射管理系统能够获得用于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l’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l’,其中,表征液滴滴落状态是由监测模块判断液滴与液面间的振动状态来完成的,监测模块至少能够根据rw与p1l’和p2l’间的关系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基于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根据公式计算该状态下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监测模块的摄像部以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的方式来获知相应的药物信息并进而确定药液状态为非透明中密度态xm’时,注射管理系统能够获得用于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m’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m’,其中,表征液滴滴落状态是由监测模块判断液滴与液面间的振动状态来完成的,监测模块至少能够根据rw与p1m’和p2m’间的关系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基于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根据公式计算该状态下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监测模块的摄像部以扫描患者输液袋上的识别码的方式来获知相应的药物信息并进而确定药液状态为非透明高密度态xh’时,注射管理系统能够获得用于表征液滴滴落状态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h’和/或第二像素门限值p2h’,其中,表征液滴滴落状态是由监测模块判断液滴与液面间的振动状态来完成的,监测模块至少能够根据rw与p1h’和p2h’间的关系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基于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根据公式计算该状态下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能够表征与所述透明低密度态xl的药液在液滴滴落图像中所形成的像素值相对应的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l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l的区间小于能够表征与所述透明高密度态xh的药液在液滴滴落图像中所形成的像素值相对应的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h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h的区间。透明药液对于光线的吸收强,成像效果取决于成像环境中的光线强弱,但同透明状态下高密度态药液在输液管中流速较慢,因此会拉长图像采集周期,将其对应的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h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h的区间拉大,有利于监测模块的图像采集,并确保采集尽可能多的更为清晰的液滴滴落图像,以便于处理模块进行滴速计算,以及基于所计算的滴速计算预计的输液时间和/或输液量。

优选地,通过操作模块预先输入有关待输入药液所采用的药液输送管和/或注射针管直径的参数信息,处理模块基于由监测模块采集的液滴滴落图像计算滴速,并依据计算滴速按照与药液输送管和注射针管直径相关联的方式计算待输入药液的预计注射时间和/或注射量,处理模块至少能够基于实际注射时间和/或注射量与理论计算值间的实际差值计算出合适的注射时间和/或注射量。基本参数将被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存储,以使得医护人员通过云端服务器查看输液状态参数时,至少能够通过输液状态参数与基本参数间的联系以判断系统计算数值的准确性。

优选地,注射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至少能够在输液状态参数超出和/或低于推荐值前,发出预警信号以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输液参数,其中,处理模块能够将预警信息所对应的参数值一同上传至病患监管系统,以扩展病患的个人档案。

优选地,监测模块能够采集莫氏滴管内的实时液滴滴落状态,监测模块和/或处理模块至少能够通过筛选的方式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其中,处理模块至少能够基于各时段下的液滴滴落图像计算关于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

优选地,监测模块和/或处理模块能够将其采集的图像和/或计算结果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存储,其中,处理模块至少能够基于所述计算结果,结合病患履历以形成完善的个人档案并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以便分类管理。

优选地,注射管理系统能够搭载于不同类型的移动电子设备并兼容多种病患管理系统,以使得医护人员至少能够通过病患管理系统实现对多名患者的协同管理。

优选地,注射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至少能够在输液状态参数超出和/或低于推荐值前,发出预警信号以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输液参数,其中,处理模块能够将预警信息所对应的参数值一同上传至病患监管系统,以扩展病患的个人档案。

优选地,处理模块至少能够通过筛选和/或过滤的方式将液滴滴落过程中的处于非理想状态的滴落状态参数排除,以求得准确的输液状态参数,其中,处于非理想状态的滴落状态参数至少包括位于非均匀滴落时段内的液滴滴落状态参数。

优选地,监测模块至少能够采集不同时段下的不同液滴的滴落状态信息,同时记录液滴的滴落时刻,其中,所述滴落状态信息包括液滴形态、药液面的振动形态及莫氏滴管内壁面的液体状态。

优选地,监测模块至少能够通过美化和/或修整的方式将所采集的液滴滴落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升所述液滴滴落图像的清晰度,其中,处理方式至少包括调光、虚化、变色。

优选地,一种基于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s1:通过操作模块设置有关输液状态参数计算所需的基本参数,并将所述基本参数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及查看;

s2:监测模块扫描识别码和/或采集液滴滴落图像,并将获得的数据和/或经处理后的采集图像发送至处理模块以进行输液状态参数的计算和/或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及查看;

s3:所述处理模块基于液滴滴落图像进行输液状态参数的计算,同时结合病患履历形成完善的个人档案,并将对应的计算值和/或推荐值以及病患的个人档案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存储及查看;

s4: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所述云端服务器查看病患的输液状态参数和/或个人档案,同时实现对多名患者的注射管理,且至少能够基于所述基本参数和所述输液状态参数间的联系判断所述注射管理系统数值测算的准确性和/或真实性;

s5:报警步骤,在输液状态参数超出和/或低于推荐值前,发出预警信号以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输液参数,其中,处理模块能够将预警信息所对应的参数值一同上传至病患监管系统,以扩展病患的个人档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1、本发明告别了临床上传统的人工测量输液速率的方式,采用智能的自动化方式,其改进了医护人员工作模式并提高输液速度的准确性或精准度。

2、利用准确的输液滴速数据进行软件计算,运算出输液结束时间,提示护士需要更换输液,不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地去病房查看,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利用效率,避免人手周转困难的尴尬。

3、本发明能够辅助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的开展,在提高操作或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或效率。

4、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多类智能移动设备,尤其能够兼容多种护理系统,患者的治疗信息透明公开、互通性高,能够通过大屏幕集中提醒输液状态,并同步至其他系统有助于医护人员的协同管理。

5、本发明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同时远程监测多名患者的输液情况,实现一对多的管理,提高病患管理的效率及质量。

6、本发明能够实时提醒医护人员关于患者的输液进度及健康状况,尤其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使其及时作出应对决策,从而避免由于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失误而进一步导致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

7、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药物的理化性质区分不同的像素门限值,以使得所成像的液滴滴落图像更加标准,从而提高基于图像计算输液状态参数的准确性以及计算结果的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注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监测模块200:处理模块

300:显示模块400:操作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可以包括以下部件之一:监测模块100,其用于检测莫氏滴管中药液的滴落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有关药液滴落频率、药滴形态以及其它有关输液过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参数等;处理模块200,其能够基于监测模块100所采集的关于药液的滴落状态的信息,将采集信息按照医护人员的需求进行转化及计算,所计算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滴落速度、药液输入量、药液输入时间等;显示模块300,其可用于显示有关患者的个人信息、实时输液状态信息(提前预测并提醒)以及时间、日期等类型的基本数据;操作模块400,其包括若干功能按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控制系统的启停、输入及调整前述处理模块200计算时所需的基本参数等。可选地,监测模块100、处理模块200以及显示模块300和操作模块400可搭载于不同的设备上。优选地,本发明中的模块可通过搭载于诸如手机、平板等类型的手持式移动电子设备来完成相应的功能。具体地,显示模块300和操作模块400均设置于设备表面,监测模块100可设置于设备背面,处理模块200设置于设备壳体内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中的监测模块100可以通过照相机成像技术来实时采集莫氏滴管中药液滴落时的状态信息。优选地,监测模块100可通过图像成像技术原理采集不同时段下的不同液滴滴落时的状态信息。具体地,监测模块100可设置有相应的照相和/或录像设备以采集液滴的图像信息。优选地,监测模块100所采集的液体状态信息包括液滴的具体形态、液滴滴落至药液面时的振动形态、药液面的波动情况、莫氏滴管内壁面的液体状态等,同时记录下液滴滴落时的对应时间点。优选地,监测模块100采集的液滴滴落图像也可上传至云服务器存储,以使得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查看分时状态下液滴的滴落形态。

进一步地,监测模块100的图像采集及成像过程不同于一般工业检测液体流速时的成像方式。具体地,患者或医护人员所处环境可能存在光线较强或较弱的可能性,监测模块100在采集液滴状态并成像的过程中,将基于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实施光线调节,以提升成像图形的清晰度。

其次,由于药液滴落过程中,势必会在莫氏滴管的内壁面形成残留液体,该残留液体会在监测模块100进行液滴图像采集时形成干扰,而监测模块100则能够通过所设定的硬件程序和/或软件的功能来鉴别位于莫氏滴管空腔中部不与内壁面接触的待成像液滴和置于内壁面上的残留液滴的位置关系,和/或两种不同状态液滴的实时运动状态来区分待成像的液滴或残留液滴,在成像过程中,监测模块100基于前述区分过程,降低最终所成图像中残留液滴的比例及清晰度,以使得最大程度保留待成像液滴的图像。

此外,监测模块100实施图像采集及成像时,莫氏滴管所处平面往往会有患者或医护人员充当图像背景,因此会对成像过程及最终显示图像的效果造成干扰,监测模块100能够基于莫氏滴管所处空间背景的色彩元素、色彩强度以及光线清晰度等因素,将莫氏滴管所处空间的背景进行重新绘制和/或消除。优选地,监测模块100可以将莫氏滴管所处空间的背景颜色重绘为易于图像分析识别的白色,或直接将其虚化,只保留待成像液滴的图像,以提供更为清楚、直观的液滴滴落时状态图像。最为重要的是,在监测模块100采集图像时,若因人为因素或不可抗力干扰,莫氏滴管可能会晃动而处于倾斜状态,因此所采集的图像会存在非理想的标准图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于药液的理化性质不同,药液的密度或粘稠度、悬浊程度以及部分药液的易分解性,都会对监测模块100的成像过程造成一定的干扰。特别地,由于部分药物具备见光分解的性质,因此需要选用避光输液器;另一方面,药液的密度或粘稠度、悬浊程度等会影响最终成像图形的像素。优选地,诸如血浆一类的不透明液体,可启动监测模块100内相应的补光调节单元,以提高监测区域的亮度从而使得监测模块100的最终成像结果更为清晰。因此,如何通过设定合理的像素阈值来获取理想化的图像,并基于该图像计算滴速是关键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于监测模块100图像采集的图像识别及计算方法:

第一步:依据药液理化性质通过操作模块400预先设置第一像素门限值p1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

第二步:通过监测模块100扫描输液袋上的识别码,来获取药液信息、对应的输液器规格以及第一像素门限值p1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

第三步:监测模块100基于预先设定的图像采集时间间隔δt来读取莫氏滴管内各帧率频段的液滴滴落图像,并对图像作灰度处理,其中,0.05s<t<0.1s;

第四步:基于差分法对灰度化处理后的相邻帧率频段内的液滴滴落图像作灰度差值处理,以取得差分图像;

第五步:基于阈值通过二值化处理将差分图像进一步转化为黑白图像,其中,黑白图像中的黑图总像素值被标记为rb,白图的总像素值则被标记为rw;

第六步:将rw与第一像素门限值p1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作差值比较,其中,若rw<p1,则系统判定莫氏滴管内的药液面未发生液面振动,即未有液滴滴落至药液内;rw>p2,则系统判定监测过程出现异常(例如莫氏滴管内的液面抖动超出了预期范围);在出现上述两种情况时,将对本次图像采集结果不作任何处理,而是返回第三步继续读取莫氏滴管内各帧率频段的液滴滴落图像,此外,为了避免干扰,在确定符合阈值的具体滴落行为之后,还额外验证上游某中间部位是否存在明显的像素变化用以确定实际滴落存在,而不是干扰像素(如图像抖动等);

第七步:若p1<rw<p2,则系统判定莫氏滴管内的药液面产生振动,即有液滴滴落至药液内,并记录该液滴滴落图像的帧率频段,同时与上次记录的图像所在帧率频段作差得到帧号差δf,根据图像采集时间间隔δt和帧号差δf计算液滴的平均滴速:

优选地,可按照所输入液体的物理性质将其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大类,进一步地,透光和不透光两大类中又可细分为低密度、中密度及高密度。具体地,医护人员可基于上述不同类型液体的理化性质而预先设置不同的第一像素门限值p1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由于依据待输入药液来确定彼此相异的基础像素门限值(例如p大于p’,倘若黑白颠倒时也可以p小于p’),使得在处理模块200将液滴滴落图像以二值化方式处理为黑白图像时,能够更为准确地确定液体与非液体,排除干扰的同时,提高了运算速度。

进一步地,当液体属于透明态x时,设定基础像素门限值为p1;而当液体属于非透明态x’时,设定基础像素门限值为p1’。

优选地,当液体属于透明低密度状态xl时(例如葡萄糖溶液),可分别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l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l;当液体属于透明中密度状态xm时(例如血清),可分别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m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m;当液体属于透明高密度状态xh时,可分别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h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h;

优选地,对于非透明态x’的液体,当液体属于非透明低密度状态xl’时,可分别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l’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l’;当液体属于非透明中密度状态xm’时(例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呈黄色或绿色至棕色略黏稠液体),可分别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m’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m’;当液体属于非透明高密度状态xh’时(例如血浆),可分别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为p1h’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h’。

优选地,上述第一像素门限值p1和第二像素门限值p2可通过预先拍摄足够数量的图像并通过分类筛选后进行平均值计算、标准差或方差计算以及曲线拟合等方式来获得。

优选地,不同类型液体的第一像素门限值和和第二像素门限值均可录入至输液袋上的识别码中,因此,医护人员不必在每次检测前都单独设定第一像素门限值和和第二像素门限值,而是直接通过读取识别码获取相关数值并进行后续的图像采集及计算即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监测模块100在实施前述消除成像干扰因素的操作的同时,将记录不同时段下位于莫氏滴管中的下落液滴的图像信息。优选地,监测模块100能够通过鉴别所采集图像中各元素的位置和/或运动状态信息,来判断所采集图像的标准性。可选地,监测模块100可将所采集图像经标准化筛选后发送至处理模块200进行参数计算,或直接将经美化修整的初始采集图像发送至处理模块200进行标准化筛选后再进行参数计算。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监测模块100采集图像时,可以液滴滴落至莫氏滴管中所存留药液的平面时的时间,记录为初始滴落时刻,同时采集同时刻下某一液滴的具体形态,待后续液滴滴落至相同位置时,记录其形态及所在时刻。因此,监测模块100能够采集到不同时刻下不同液滴滴落时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200,以便于后续对监测模块100所采集的液滴图像进行转化处理,并计算有关输液过程所涉及到的必要参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模块200内集成和/或连接有运算分析单元,运算分析单元包括但不限于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mcu(microcontrolunit)或mpu(microprocessorunit)。具体地,处理模块200能够基于监测模块100所采集的不同时刻下的不同液滴的图像信息,计算某段时间内莫氏滴管中液滴的滴速、且基于滴速进一步计算输液消耗时间、输液量等参数,并且根据所计算数据,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既往注射史以及个人当前状态等信息推荐适宜的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及注射量的范围等,并至少通过显示模块300进行输出。优选地,显示模块300对于适应的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及注射量的范围等数据的输出方式可通过颜色变化的形式来体现。例如,若当前患者的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及注射量的范围等数值处于推荐范围内时,显示模块300内的相关显示数值可用绿色表示;若高于所推荐范围,则相关显示数值可用红色表示;反之若低于所推荐范围,则相关显示数值可用蓝色表示。

优选地,在该注射管理系统所搭载的移动设备中,可设置有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可通过设置带有蜂鸣或语音播报功能的扬声器和/或能够发出不断闪烁及变化光线的led灯等形式的警示装置,以在前述所涉及到的输液参数即将超出和/或低于标准范围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输液参数,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地,在计算前述的液滴的滴速、输液消耗时间、输液量等参数并给出适应范围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例如莫氏滴管的大小、药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密度、挥发性、流动性等)、药液输送管的直径、注射针管的直径、接受注射的患者的疾病类型、输液人群的年龄等。

优选地,利用搭载于移动终端上的操作模块400可预先输入和/或设置一些基本参数。具体地,基本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床位号、输液器规格、测量精度选择、所需计算数值以及需要搭配的医疗服务系统等。优选地,这些基本参数都将上传至云服务器,以便后续医护人员能够基于不同的计算数值来匹配基本参数信息。例如,医护人员能够获悉某床位病患在服用某药物时,在使用某规格的输液器、输液管及输液针管的的情况下,以某种精度测得有关输液过程中的液滴滴速、药液输入时间以及输液量等参数。

优选地,输液器规格可以设置为小型输液器、普通输液器(默认规格,通常为20滴/毫升)以及大型输液器等。进一步地,根据输液器的规格,结合病人的病情,可选择不同的滴速测量精度。优选地,测量精度可分为a类(普通)和b类(精准)两种类型,其中,a类(普通)测量精度可用于常规输液,即可以选择3~5个液滴的成像时间来计算平均滴速即可;而b类(精准)测量精度则用于需要严格控制滴速的输液场合,通常选择6~10个液滴的成像时间来计算平均滴速。优选地,所需计算数值可以包括前述的滴速、输液消耗时间及输液量等参数;而医疗服务系统为医护人员实施病患管理时所用到的不同app系统和/或云服务器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模块200在计算液滴滴速时,需要基于采集图像进行校准。具体地,当莫氏滴管中的首滴药液滴落时,监测模块100就将开始进行图像采集。优选地,处理模块200将收集从输液开始到结束时的各时刻下的液滴滴落图像。然而,在药液滴落初期,液滴的滴落速度是不均匀的,虽然能够基于该时间段内的液滴滴落图像计算平均滴落速度,但这会影响整体数据的准确性或真实性等。因此,处理模块200能够在计算过程中省略前期滴液滴落不均匀时间段内的液滴滴落图像,并通过剩余均匀滴落时间段内液滴滴落图像来计算输液时的平均滴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计算滴速时,处理模块200基于监测模块100所采集的莫氏滴管中液滴的滴落图像与其对应的时刻即可求出平均滴速。但根据滴速进一步计算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等参数时,则需考虑前述的莫氏滴管的大小、药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密度、挥发性、流动性等)、药液输送管的直径、注射针管的直径等参数。

具体地,由于患者疾病类型的不同,则需对患者注射的药物也是不同的,与此同时,药物的性质也是不同的。例如,由于药物密度或粘稠度的差异,其在输液管道内的流动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将会导致最终输入至患者体内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另一方面,部分药物会见光分解,若不采用避光输液装置,那么最终输入值患者体内药量可能会比预估值更少。优选地,可通过操作模块400预先输入有关药物流速、密度等相关信息,以便处理模块200在计算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等参数时,能够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来求出实际的输液时间和/或输液量,并得出其与理论值间的差值,从而提供合适的输液时间和/或输液量。必要时,可在医院的大屏幕上进行集中显示和提醒。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药液输送管的直径和注射针管的直径不同时,也会影响处理模块200依据滴速计算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等参数的最终结果。具体地,药液输送管的直径和注射针管的直径都将影响药液的流动速度,进而影响药液从莫氏滴管中流出通过输液管输送至患者体内所需的时间和/或限定时间内输送至患者体内的药液量。优选地,可通过操作模块400预先输入有关药液输送管和注射针管直径的相关信息,以便处理模块200在计算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等参数时,能够结合药液输送管和注射针管的直径,来求出实际的输液时间和/或输液量,并得出其与理论值间的差值,从而提供合适的输液时间和/或输液量。优选地,当基于滴速所计算的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等参数与当前药液的理论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出现差异时,则可以通过求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的方式来获取更为理想的输液所需时间和/或预计输液量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处理模块200基于滴速进一步计算输液消耗时间和/或输液量等参数,并根据所计算数据推荐适宜的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及注射量的范围等信息时,会参照由预先设置的有关患者疾病类型、既往病史或注射史、个人恢复状况、禁忌事项等信息形成的患者病例,来计算合适的范围,以确保所推荐参数范围的准确与完善,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治疗风险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进一步将患者的病例信息与所推荐的参数范围结合以形成更为详尽的个人档案,且能够将该个人档案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便于医护人员的管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患者所注射药液的每个输液袋上均有患者识别及输液相关识别码,可应用于具有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进一步地,医护人员可通过监测模块100扫描识别码进行患者识别,扫描的同时医护人员也将完成日常的巡视打卡,处理模块200可将打卡记录上传至医院的考勤系统,方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各护士或医生对于患者的关照度情况,从而便于监督和/或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治疗,并且基于考勤记录和病患的输液状态历史信息,相关人员能够对各护士或医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其次,扫描识别码后能够进一步在不同患者的输液巡视栏目中获取处理模块200所计算的有关输液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优选地,扫描识别码后,处理模块200能够自动化辨认输液容量,并进一步计算输液完成时间,通过计算每个患者输液预计完成时间,可以通过显示模块300提前告知医护人员输液即将完成床号,此功能可以限定患者床号,即责任护士可以限定自己负责床号,在手持设备中提示输液情况,其包括但不限于当前输液时间、当前输液量、预计输液时间、预计输液量等信息。此外,针对大容量的输液,处理模块200将医护人员每小时的巡视数据归纳处理,也可计算患者已输入量,以便于护士计算患者总输入量。优选地,医护人员可在显示模块300上同时查看多名患者输液巡视栏目下的输液信息,以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完成一对多的管理,不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地去患者病床前进行实际测算,远程巡视即可,此举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方便了医护人员同时对多名病患的输液管理,最重要的是能够大大提高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个体利用效率,减缓人手周转困难的压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注射管理系统可进一步通过搭载于移动设备上的硬件程序和/或软件将处理模块200所计算的有关输液过程中相关参数以及由输液相关参数结合病人履历形成的个人档案等信息上传至院内的云端服务器和/或病患监管系统。优选地,在病患监管系统上,医护人员能够随时查看不同患者的个人档案信息及输液状态等。具体地,病患监管系统可以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过敏史、个人健康状态、个体生理禁忌、建议注射药物的种类(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不良反应)、推荐注射周期或频率、注射速率、输液量或时间以及建议复查周期等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医护人员在通过云端服务器和/或病患监管系统查看病患个人档案时,不仅能够查看跟病患输液状态相关的参数信息和/或设置的基本参数信息,还能够基于两种参数间的联系,判断注射管理系统的准确性。具体地,在诸如前述的莫氏滴管的大小、药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但不限于密度、挥发性、流动性等)、药液输送管的直径、注射针管的直径等基本参数一定的条件下,系统所计算的液滴滴速、输液时间及输液量等参数均应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和/或推荐值,而当仅改变其中至少一个参数的条件下,系统所得对应值和/或推荐值或没有明显差值和/或趋势变化时,医护人员可考虑系统所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或真实性,即是否由于其它因素导致了基本参数改变的情况下,而所计算的对应值和/或推荐值仍没有明显变化。例如,当输液管直径变大和/或变小时,同一药液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将有所变化,那么相应地输入同等含量药液所需的时间将有所不同,若系统所计算预计输液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和/或趋势相反,说明系统的计算值有误,那么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查看监测模块100上传的液滴滴落图像进行故障排查,譬如是否莫氏滴管内存在气泡和/或由于输液管道堵塞等因素影响了输液过程,从而能够评估系统计算值的准确性,同时医护人员能够基于基本参数信息和关于输液状态相关的计算参数来排查输液故障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前述所涉及到的输液参数即将超出和/或低于标准范围时,报警模块能够发出预警信号以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调整输液参数,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地,处理模块200会将报警信息所对应的参数值一同上传至病患监管系统,并成为前述个人档案中的信息,以便于医护人员在查看病患输液状态的同时,能够基于报警信息了解不同输液状态对于病患的影响程度,从而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发明的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论述。

在使用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时,医护人员可在测量前通过操作模块400预先输入和/或设置一些基本参数,然后手持该注射管理系统所搭载的移动电子设备,将监测模块100配置的成像装置对准需要测量的输液袋进行监测。一方面,医护人员可先通过监测模块100扫描输液袋上的识别码来获取患者和/或输液的基本信息,同时完成考勤打卡;另一方面,当输液开始后,监测模块100能够持续采集莫氏滴管中的液滴滴落图像。监测模块100在采集图像过程中进行调光、虚化等系列处理后形成若干液滴滴落图像并发送至处理模块200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模块200将基于某一连续时间段内的液滴滴落图像计算液滴的平均滴速,并且根据实时滴速进一步计算譬如特定输液量下的预计输液时间和/或特定时间段内的预计输液量等信息,并通过显示模块300进行输出。进一步地,处理模块200基于计算数值,结合系统内预先存储的病人履历和药物信息等,推荐适宜的滴速、输液时间和输液量等,并通过显示模块300进行输出。处理模块将所计算的数值与病人的基本信息结合以形成详细的个人档案,并上传至病患监管系统或app应用中,以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实时查看多名患者的个人信息,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于病患的管理,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利用效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其告别了临床上传统的人工测量输液速率的方式,采用智能的自动化方式,改进了医护人员工作模式并提高输液速度的准确性或精准度;利用准确的输液滴速数据进行软件计算,运算出输液结束时间,提示护士需要更换输液,不需要医护人员频繁地去病房查看,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利用效率,避免人手周转困难的尴尬;其能够辅助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的开展,在提高操作或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或效率;其可搭载于各类智能移动设备使用,尤其能够兼容多种护理系统,将患者数据计入医疗大数据系统,使得信息透明公开、互通性高,有助于医护人员的协同管理;其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同时远程监测多名患者的输液情况,实现一对多的管理,提高病患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其能够实时提醒医护人员关于患者的输液进度及健康状况,尤其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以使其及时作出应对决策,从而避免由于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失误而进一步导致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