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1755发布日期:2021-07-23 21:0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哮喘发作时等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需要被迫行端坐卧位进行呼吸,其主要姿势是患者坐在床上,身体稍向前倾,在床上放一跨床小桌,上面放置有供患者伏桌休息的软枕,并将床头抬高至患者具有舒适的后依靠。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端坐呼吸,可使下肢储存血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减轻。

目前现有的急诊病床无法满足此类患者的端坐卧位需求,患者需要处于端坐卧位时,一般通过将各种软枕、软垫放置在患者背后来缓解背部肌肉疲劳,但是其对端坐卧位的适用性不高,不能稳定地维持其卧位,也不能对患者的腰背部和胸腹部进行全面有效支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在2019年申请专利:一种用于端坐卧位病人的护理支撑垫201922198978.4,以实现对病人的360度全方位有效支撑。但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1、支撑垫体积较大,不够灵巧;2、支撑垫的形状固定,无法根据病人需求调节端坐的角度;3、将支撑垫放置在病床上使用时,其无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有效固定;比如将一心衰患者放置在病床上,把床头摇高至指定角度并将支撑垫套在患者外部,在维持端坐卧位过程中,存在患者身体自己往下滑动的情况,患者身体一旦自主向下滑动,即导致患者的腰部腾空,腰部受力增加,进而增加了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在患者下滑后,端坐卧位角度也发生改变,此时也并没有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现状;因此发明人希望设计一种能够灵活调节端坐角度,并能有效固定患者身体位置的便携式支撑架,以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疲劳和痛苦,提高舒适度,也更加便捷和灵巧。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其包括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所述背部支撑部设置为能够调节后倾角度的开合调节型;所述胸腹部支撑部包括胸部支撑件和腹部支撑件,腹部支撑件设置为可折叠型;所述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体的固定部;患者位于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背部支撑部的后倾角度,及腹部支撑件是否处于折叠的状态,并通过固定部使得患者身体得到有效固定,使端坐卧位角度更个性化和稳定,适应不同体型及端坐角度的病人;本支撑架实现了对患者上半身360度稳定支撑的作用,达到稳定维持患者卧位的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疲劳和痛苦,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背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顶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下端设置固定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位置的固定结构;通过此种调节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距离的方式,调节第二支撑垫的后倾角度,使端坐卧位角度更个性化和稳定,适应不同体型及端坐角度的病人。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垫上端的第一旋转轴,和分别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两端的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外套在第一旋转轴的外侧;第二旋转轴与第二支撑垫一体连接,第一旋转轴的外径与第二旋转轴的外径相一致。

进一步,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显示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相对旋转角度的角度结构。

进一步,所述角度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轴的两端设置用于显示第一支撑垫旋转角度的第一角度结构,和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两端的用于显示第二支撑垫旋转角度的第二角度结构;第一角度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两端的第一角度刻度值,第一角度刻度值位于第二支撑垫所在侧,第一角度刻度值的范围为0度-180度;第二角度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两端的第二角度刻度值,第二角度刻度值位于第一支撑垫所在侧,第二角度刻度值的范围为0度-180度;第一角度刻度值和第二角度刻度值共用同一个0度,共用同一个180度,0度位于下方,180度位于上方。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指示针,指示针相对第一旋转轴能发生转动;即指示针不随着第一旋转轴和/或第二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指示针永远垂直向下;此种设置使得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发生转动时,方便直接进行读数。

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连接指示针的t型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的固定杆,固定杆与第一支撑垫活动连接,固定杆与第二支撑垫活动连接;固定杆的两端设置粘扣,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内侧也分别设置粘扣;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需要调节角度时,将固定杆两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根据需求调节至合适长度并有效固定;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需要紧贴时,拆下固定杆,正常使用。

或者,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t型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单端2个t型连接件的固定杆;固定杆的长度可调节且可固定;通过此种方式将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调节至合适角度并有效固定,从而实现将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位置进行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整体设置为长度可调的固定杆,施外力时长度改变,不施外力时长度固定;或者,在固定杆的外侧设置能够固定固定杆长度的锁死结构;上述方式均能够很好地固定固定杆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垫一端的第一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支撑垫一端的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相对t型连接件能发生自由转动,第二固定杆相对t型连接件能发生自由转动;此种设置保证固定杆不会影响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固定杆面向第一支撑垫的一端设置供第一固定杆伸入的插入孔,且在第二固定杆的外侧设置锁死结构;通过锁死结构固定第一固定杆相对第二固定杆的位置,以保证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位置的相对固定。锁死结构设置在靠近插入孔口的位置。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支撑垫和/或第二支撑垫的内部分别设置稳固结构,稳固结构能够相对第一支撑垫和/或第二支撑垫发生相对移动;当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角度增大,上端旋转轴的中心高度降低,稳固结构向下移动并固定,用于保证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性;当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角度变小,上端旋转轴的中心高度增高,稳固结构向上移动并固定,实现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性。此种设置更好地保障了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位置发生变化时的稳固性。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支撑垫的上端设置头部支撑垫,以较好的支撑患者的头颈部。

进一步,所述头部支撑垫设置为向后弯曲的弧形支撑垫,且在弧形支撑垫的后方设置用于支撑弧形支撑垫的稳定架;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患者头部向后仰时头部的固定性,也能保证舒适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分别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硬质支撑块,以及设置在外部的弹性包装垫;此种内外两层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性,和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垫远离第一支撑垫的一侧设置为符合人体腰背部生理曲线的弧形;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胸部支撑件设置为向后弯曲的弧形片式支撑件,以保证患者胸部的舒适度。

进一步,在所述胸部支撑件的上端固定设置下颌支撑垫,下颌支撑垫与人体端坐时的下颌部位置相对应;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患者下颌的舒适性。

进一步,在所述胸部支撑件的下端设置腹部支撑件,腹部支撑件设置为片式支撑垫,片式支撑垫第一端与胸部支撑件下端一体连接,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与胸部支撑件活动连接,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与胸部支撑件连接时形成平面凸台;使用时,当患者的双上肢需要环抱平放时将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与胸部支撑件连接,双手放置在平面凸台上,不需要时将片式支撑垫平铺在床面,更为灵巧、便捷。

进一步,所述片式支撑垫折叠时形成平面凸台的部分为硬质部分,其他部分为具有支撑作用的软质或硬质部分;在胸部支撑件和腹部支撑件的连接处设置供片式支撑垫伸入的留置空间;通过此种方式将片式支撑垫的第二端伸入留置空间,形成平面凸台。

进一步,所述片式支撑垫的第二端设置为摩擦面,留置空间内侧壁设置为摩擦面,施外力时片式支撑垫从留置空间内拿出,不施外力时片式支撑垫留置在留置空间内;或者,在所述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锁死结构,利用锁死结构对伸入留置空间内的片式支撑垫进行有效固定。

进一步,所述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伸入留置空间内部时,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方形或三角形或圆弧形等形状;当片式支撑垫均为硬质部分时,每个拐弯处均为可折叠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腹部支撑件的下端设置用于放置双腿的缺口,缺口的位置与人体双腿的位置对应;此种设置使得患者在端坐时不会挤压双腿,以保证全身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缺口设置为圆弧形的缺口,以与患者端坐时双腿形状相吻合。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胸部支撑部上端的连接杆,连接杆对称设置在胸部支撑部的两端边缘处;在连接杆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杆与背部支撑部活动连接的连接结构;使用时,利用连接结构将连接杆与背部支撑部相连,患者头部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此种设置更简单灵活,有效保证患者头部的活动空间,不易卡住脖子;也能保证患者双臂的活动范围,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

或者,所述连接部为设置在胸部支撑部上端的连接片,在连接片的中间位置设置保证头部伸入伸出的圆孔;连接片通过魔术贴或系扣或其他方便拆卸且又保证稳固性的方式与背部支撑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连接带,连接带通过魔术贴或系扣或其他方便拆卸且又保证稳固性的方式与第二支撑垫相连接。

或者,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垫远离第一支撑垫一侧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胸腹部支撑部面向背部支撑部一侧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固定部活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合理调整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固定部使得患者得到有效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自由端的插板,和设置在第一连接件自由端的供插板伸入的插孔;在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对应插孔的位置设置锁死结构;通过控制插板插入插孔的深度调节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此种设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进一步,在所述2个第一连接件靠近上端的位置分别设置袖口,袖口的尺寸大于患者的臂围,袖口的尺寸要不仅能使患者双臂从袖口灵活伸出,还要保证双臂有足够宽阔的空间,以便于病人活动。

进一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自由端设置插孔的部分加厚设置,方便设置插孔。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长度刻度值,在插板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也设置长度刻度值;设置在插板表面的长度刻度值零刻度位于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位置。此种设置方便记录数据,以应对同一患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开合调节型的背部支撑部,并在背部支撑部对应设置在调节相对距离时能够保证稳定支撑效果的固定结构和稳固结构,有效实现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后倾角度的效果;2、在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的顶端设置能够显示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角度的第一角度结构和第二角度结构,方便医护人员统计患者舒适的后倾角度;3、腹部支撑部和胸部支撑部之间活动连接的设置,使得本支撑架的使用更加便携方便;4、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通过可调节长度的连接部实现对患者身体进行有效固定的目的。本支撑架多个部位均可灵活调节,尽量减小体积,减小其占地面积,且对皮肤无压力性损伤,使用方便灵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三角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三角形)的侧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三角形且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成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方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方形且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之间成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固定结构采用实施例3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固定结构采用实施例3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侧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背部支撑部顶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旋转轴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局部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固定结构采用实施例3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背部支撑垫和第一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胸腹部支撑垫的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固定结构采用实施例3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分离,且背部支撑垫和胸腹部支撑垫分离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垫和第二支撑垫下端(稳固结构采用自行锁死方式)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稳固结构采用锁死结构手动锁死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垫;11、第一旋转轴;12、第一角度结构;13、指示针;14、t型连接件;15、锁死结构;16、第一固定杆;17、第二固定杆;18、活动杆;19、圆形杆;110、容纳空间;2、第二支撑垫;21、第二旋转轴;22、第二角度结构;23、头部支撑垫;24、稳定架;25、第一连接件;26、插孔;27、袖口;3、胸部支撑件;31、下颌支撑垫;4、腹部支撑件;41、平面凸台;42、缺口;43、第二连接件;44、插板;45、长度刻度值;51、固定杆;52、连接杆;53、连接片;54、圆孔;55、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携式可调节支撑架,其包括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背部支撑部设置为能够调节后倾角度的开合调节型;胸腹部支撑部包括胸部支撑件3和腹部支撑件4,腹部支撑件4设置为可折叠型;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体的固定部;患者位于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背部支撑部的后倾角度,及腹部支撑件4是否处于折叠的状态,并通过固定部使得患者身体得到有效固定,使端坐卧位角度更个性化和稳定,适应不同体型及端坐角度的病人;本支撑架实现了对患者上半身360度稳定支撑的作用,达到稳定维持患者卧位的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呼吸困难的疲劳和痛苦,提高舒适度。

背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顶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的下端设置固定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位置的固定结构;通过此种调节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距离的方式,调节第二支撑垫2的后倾角度,使端坐卧位角度更个性化和稳定,适应不同体型及端坐角度的病人。

旋转轴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垫1上端的第一旋转轴11,和分别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1两端的第二旋转轴21,第二旋转轴21外套在第一旋转轴11的外侧;第二旋转轴21与第二支撑垫2一体连接,第一旋转轴11的外径与第二旋转轴21的外径相一致。

在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显示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相对旋转角度的角度结构。角度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1的两端设置用于显示第一支撑垫1旋转角度的第一角度结构12,和设置在第二旋转轴21两端的用于显示第二支撑垫2旋转角度的第二角度结构22;第一角度结构12为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1两端的第一角度刻度值,第一角度刻度值位于第二支撑垫2所在侧,第一角度刻度值的范围为0度-180度;第二角度结构22为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1两端的第二角度刻度值,第二角度刻度值位于第一支撑垫1所在侧,第二角度刻度值的范围为0度-180度;第一角度刻度值和第二角度刻度值共用同一个0度,共用同一个180度,0度位于下方,180度位于上方。

在第一旋转轴11的两端分别设置指示针13,指示针13相对第一旋转轴11能发生转动;即指示针13不随着第一旋转轴11和/或第二旋转轴21的转动而转动,指示针13永远垂直向下;此种设置使得在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21发生转动时,方便直接进行读数。第一旋转轴11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连接指示针13的t型连接件14。

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的固定杆51,固定杆51与第一支撑垫1活动连接,固定杆51与第二支撑垫2活动连接;固定杆51的两端设置粘扣,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的内侧也分别设置粘扣;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需要调节角度时,将固定杆51两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根据需求调节至合适长度并有效固定;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需要紧贴时,拆下固定杆51,正常使用。固定杆51整体设置为长度可调的固定杆51,施外力时长度改变,不施外力时长度固定,类似行李箱的拉杆原理。

在第二支撑垫2的上端设置头部支撑垫23,以较好的支撑患者的头颈部。头部支撑垫23设置为向后弯曲的弧形支撑垫,且在弧形支撑垫的后方设置用于支撑弧形支撑垫的稳定架24;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患者头部向后仰时头部的固定性,也能保证舒适度和稳定性。

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分别包括设置在内部的硬质支撑块,以及设置在外部的弹性包装垫;此种内外两层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性,和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第二支撑垫2远离第一支撑垫1的一侧设置为符合人体腰背部生理曲线的弧形;此种设置有效保证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胸部支撑件3设置为向后弯曲的弧形片式支撑件,以保证患者胸部的舒适度。在胸部支撑件3的上端固定设置下颌支撑垫31,下颌支撑垫31与人体端坐时的下颌部位置相对应;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患者下颌的舒适性。下颌支撑件的上端面为向下凹陷的凹陷面。

在胸部支撑件3的下端设置腹部支撑件4,腹部支撑件4设置为片式支撑垫,片式支撑垫第一端与胸部支撑件3下端一体连接,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与胸部支撑件3活动连接,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与胸部支撑件3连接时形成平面凸台41;使用时,当患者的双上肢需要环抱平放时将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与胸部支撑件3连接,双手放置在平面凸台41上,不需要时将片式支撑垫平铺在床面,更为灵巧、便捷。

片式支撑垫折叠时形成平面凸台41的部分为硬质部分,其他部分为具有支撑作用的软质或硬质部分;在胸部支撑件3和腹部支撑件4的连接处设置供片式支撑垫伸入的留置空间;通过此种方式将片式支撑垫的第二端伸入留置空间,形成平面凸台41。

片式支撑垫的第二端设置为摩擦面,留置空间内侧壁设置为摩擦面,施外力时片式支撑垫从留置空间内拿出,不施外力时片式支撑垫留置在留置空间内;或者,在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锁死结构15,利用锁死结构15对伸入留置空间内的片式支撑垫进行有效固定。片式支撑垫第二端伸入留置空间内部时,片式支撑垫形成的形状为方形或三角形或圆弧形等形状;当片式支撑垫均为硬质部分时,每个拐弯处均为可折叠结构。

在腹部支撑件4的下端设置用于放置双腿的缺口42,缺口42的位置与人体双腿的位置对应;此种设置使得患者在端坐时不会挤压双腿,以保证全身的舒适度。缺口42设置为圆弧形的缺口42,以与患者端坐时双腿形状相吻合。

连接部为设置在胸部支撑部上端的连接杆52,连接杆52对称设置在胸部支撑部的两端边缘处;在连接杆52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杆52与背部支撑部活动连接的连接结构;使用时,利用连接结构将连接杆52与背部支撑部相连,患者头部位于两个连接杆52之间,此种设置更简单灵活,有效保证患者头部的活动空间,不易卡住脖子;也能保证患者双臂的活动范围,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连接结构设置为连接带55,连接带55通过魔术贴或系扣或其他方便拆卸且又保证稳固性的方式与第二支撑垫2相连接。

锁死结构15设置为螺纹锁死的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方便进行锁死的结构。

实施例2

请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连接部的设置:连接部为设置在胸部支撑部上端的连接片53,在连接片53的中间位置设置保证头部伸入伸出的圆孔54;连接片53通过魔术贴或系扣或其他方便拆卸且又保证稳固性的方式与背部支撑部活动连接;或者,在连接片53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带55,连接带55通过魔术贴或系扣或其他方便拆卸且又保证稳固性的方式与第二支撑垫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连接部的设置,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相同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请参照图6-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固定结构的设置: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t型连接件14,以及用于连接单端2个t型连接件14的固定杆51;固定杆51的长度可调节且可固定;通过此种方式将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调节至合适角度并有效固定,从而实现将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的位置进行固定的效果。在固定杆51的外侧设置能够固定固定杆51长度的锁死结构15;上述方式均能够很好地固定固定杆51的长度。

固定杆51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垫1一端的第一固定杆16,设置在第二支撑垫2一端的第二固定杆17,第一固定杆16相对t型连接件14能发生自由转动,第二固定杆17相对t型连接件14能发生自由转动;此种设置保证固定杆51不会影响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第二固定杆17面向第一支撑垫1的一端设置供第一固定杆16伸入的插入孔,且在第二固定杆17的外侧设置锁死结构15;通过锁死结构15固定第一固定杆16相对第二固定杆17的位置,以保证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位置的相对固定。锁死结构15设置在靠近插入孔口的位置。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固定结构的设置,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相同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请参照图13-图1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第一支撑垫1和/或第二支撑垫2的内部分别设置稳固结构,稳固结构能够相对第一支撑垫1和/或第二支撑垫2发生相对移动;当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角度增大,上端旋转轴的中心高度降低,稳固结构向下移动并固定,用于保证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性;当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之间角度变小,上端旋转轴的中心高度增高,稳固结构向上移动并固定,实现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性。此种设置更好地保障了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位置发生变化时的稳固性。

稳固结构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内部的活动杆18,和设置在活动杆18下端的圆形杆19;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内部设置用于容纳活动杆18和圆形杆19的容纳空间110,容纳空间110的底端与外界相连通;通过此种方式上下移动活动杆18和圆形杆19的位置,并进行固定;稳固结构可上下灵活移动及底端圆形杆19的设置有效保证了背部支撑部的稳定支撑作用。第一支撑垫1或第二支撑垫2内部设置的活动杆18为1-2个,设置1个时,位于中间位置;设置2个时,对称位于两侧。

活动杆18设置为类似行李箱的拉杆结构,施外力时长度改变,不施外力时长度固定且自行锁死。或者,在第一支撑垫1和第二支撑垫2的一侧分别设置能够稳定活动杆18位置的锁死结构15,锁死结构15与活动杆18的位置相对应。

实施例5

请参照图6-图1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垫2远离第一支撑垫1一侧两端的第一连接件25,和设置在胸腹部支撑部面向背部支撑部一侧的第二连接件43;第一连接件25和第二连接件43通过固定部活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合理调整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固定部使得患者得到有效固定。

固定部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43自由端的插板44,和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5自由端的供插板44伸入的插孔26;在第一连接件25的外侧对应插孔26的位置设置锁死结构15;通过控制插板44插入插孔26的深度调节背部支撑部和胸腹部支撑部之间的距离;此种设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在2个第一连接件25靠近上端的位置分别设置袖口27,袖口27的尺寸大于患者的臂围,袖口27的尺寸要不仅能使患者双臂从袖口27灵活伸出,还要保证双臂有足够宽阔的空间,以便于病人活动。将第一连接件25自由端设置插孔26的部分加厚设置,方便设置插孔26。在第一连接件25和第二连接件43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长度刻度值45,在插板44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也设置长度刻度值45;设置在插板44表面的长度刻度值45零刻度位于连接第二连接件43的位置。此种设置方便记录数据,以应对同一患者。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