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天然复合物凝胶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6483927发布日期:2021-08-31 17:3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天然复合物凝胶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刺是在脸部、胸部等以及手臂上出现的阻塞性或开放性面疱、丘疹、囊肿、结节等各种皮肤病变的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通常长粉刺时,会有小米大小的皮疹,挤压粉刺则会挤出皮脂或类似豆花饭的物质,这些皮疹称作面疱,是粉刺的特征性症状。

粉刺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估计与多种原因的组合有关。但是,基本上有两种因素,即激素和遗传背景引起的性腺功能亢进和在毛皮脂腺繁殖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的粉刺菌的作用。特别是,停滞在毛囊内的皮脂堵塞毛囊,从而阻断空气循环,因此,在毛囊内部形成有利于寄居在毛囊内的厌氧性细菌成长的环境。这样生成的面疱形成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会生长痤疮丙酸杆菌(p.acne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以及皮屑芽孢菌(pityrosporumovale)等。这些是脂肪亲和性微生物,表皮葡萄球菌是需氧性细菌,生长在外毛囊或毛囊的中间,痤疮丙酸杆菌是厌氧性细菌,生长在毛囊内。

另一方面,人参的生理活性基于皂甙(saponin)、多糖体以及肽类,以人参皂甙(ginsenoside)为中心进行了诸多研究,科学证明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学习功能以及抗压力作用,并且具有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转移抑制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糖尿作用、肝功能改善、辐射防护作用、血栓形成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不仅在东方中药中,在现代医学中,作为医药品以及功能性保健食品其需求正在增加。人参对皮肤的功能具有改善皮肤皱纹或防止皮肤暴露在紫外线而受到损伤的保护效果。目前化妆品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天然复合物凝胶化妆品,该凝胶将壳聚糖加入,同时提高了红参提取物的抗敏作用,而且由于聚γ-谷氨酸的存在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分散性,使红参提取物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天然复合物凝胶化妆品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的天然复合物凝胶化妆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γ-pga溶于超纯水中,利用mesbuffer将ph调至5-6,加入edc和nhs,然后超声,封口,置于摇床,反应后得γ-pga溶液;

(2)取co溶于pbsbuffer中,超声,将co溶液加入到活化好的γ-pga溶液中,利用pbsbuffer将混合液调至7.2-7.5,超声,封口,置于摇床反应,反应后离心洗涤,透析,冷冻干燥得到co-γ-pga粉末;

(3)将co-γ-pga粉末、红参提取粉混合与d-甘露糖醇充分搅拌乳化,静置至达到体系平衡状态,制成凝胶。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γ-pga溶液的浓度为2mg/ml;所述γ-pga和nhs的质量比为1:6;所述edc和nhs的质量比为8:5;所述摇床反应为在37℃下反应15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co溶液的浓度为10-20mg/ml;所述co和γ-pga的质量比为10-20:1;所述反应为在37℃下反应10min;所述pbsbuffer的浓度为0.1mol/l。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co-γ-pga粉末、红参提取粉的质量比为30-60:1;所述d-甘露糖醇的加入量为总体系的30%。

本发明所使用的红参提取粉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红参原药材粉碎并过5目筛得红参粉,将红参中加入米浆,30-35℃下发酵48h,然后提取三次,投料量500kg,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次8倍量水,第三次8倍量水,温度95±5℃,每次1.5小时;精密过滤器过滤细度15um;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进一步的浓缩比重为1.08-1.10时加入1/2的填充剂,得混合粉;将上述混合粉干燥至水分为4-5%;将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得红参提取物粉。

上述红参和米浆的质量比为10:1;所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天然复合物凝胶化妆品。

本发明采用红参提取物和γ-pga-co联合成凝胶,使红参提取物对粉刺菌具有优秀的抗菌效果,并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本发明所使用的米浆为将糙米进行发芽处理,待芽长为1-1.5cm即可,将发芽米中加入10倍的水,打浆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壳寡糖与红参提取物联合,在改善粉刺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对粉刺菌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稳定性好,抗菌效果明显。

2、本发明制备的co-γ-pga红参提取物凝胶制备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起效迅速,作用更直接有效,原料成本较低,可应用于多个领域,且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使用的γ-聚谷氨酸分子量大小为40kd;co分子量大小为800-1000d。

实施例1

(1)取10mgγ-pga溶于10ml超纯水中,利用mesbuffer将ph调至5,加入192mgedc和120mgnhs,然后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5min。

(2)取200mgco溶于20mlpbsbuffer中,超声10min。将co溶液加入到活化好的γ-pga溶液中,利用pbsbuffer将混合液调至7.2,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0h,反应后离心洗涤,透析2天,冷冻干燥得到co-γ-pga粉末。

(3)将红参原药材粉碎并过5目筛,将每份红参粉中加入占其十分之一的米浆,30℃下发酵48h;提取三次,每罐最大投料量500kg,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次8倍量水,第三次8倍量水,温度95±5℃,每次1.5小时;精密过滤器过滤细度15um;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进一步的浓缩比重为1.08时加入1/2的填充剂,得混合粉;将上述混合粉干燥至水分为4%;将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得红参提取物粉;

(4)将co-γ-pga粉末、红参提取物粉以质量比40:1混合与d-甘露糖醇充分搅拌乳化,静置至达到体系平衡状态,制成凝胶。

实施例2

(1)取10mgγ-pga溶于10ml超纯水中,利用mesbuffer将ph调至5,加入192mgedc和120mgnhs,然后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5min。

(2)取200mgco溶于20mlpbsbuffer中,超声10min。将co溶液加入到活化好的γ-pga溶液中,利用pbsbuffer将混合液调至7.2,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0h,反应后离心洗涤,透析2天,冷冻干燥得到co-γ-pga粉末。

(3)将红参原药材粉碎并过5目筛,将每份红参粉中加入占其十分之一的米浆,30℃下发酵48h;提取三次,每罐最大投料量500kg,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次8倍量水,第三次8倍量水,温度95±5℃,每次1.5小时;精密过滤器过滤细度15um;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进一步的浓缩比重为1.08时加入1/2的填充剂,得混合粉;将上述混合粉干燥至水分为4%;将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得红参提取物粉;

(4)将co-γ-pga粉末、红参提取物粉以质量比60:1混合与d-甘露糖醇充分搅拌乳化,静置至达到体系平衡状态,制成凝胶。

实施例3

(1)取20mgγ-pga溶于10ml超纯水中,利用mesbuffer将ph调至5-6,加入192mgedc和120mgnhs,然后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5min。

(2)取300mgco溶于20mlpbsbuffer中,超声10min。将co溶液加入到活化好的γ-pga溶液中,利用pbsbuffer将混合液调至7.2-7.5,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0h,反应后离心洗涤,透析2天,冷冻干燥得到co-γ-pga粉末。

(3)将红参原药材粉碎并过5目筛,将每份红参粉中加入占其十分之一的米浆,30℃下发酵48h;提取三次,每罐最大投料量500kg,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次8倍量水,第三次8倍量水,温度95±5℃,每次1.5小时;精密过滤器过滤细度15um;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进一步的浓缩比重为1.08-1.10时加入1/2的填充剂,得混合粉;将上述混合粉干燥至水分为4-5%;将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得红参提取物粉;

(4)将co-γ-pga粉末、红参提取物粉以质量比50:1混合与d-甘露糖醇充分搅拌乳化,静置至达到体系平衡状态,制成凝胶。

实施例4

(1)取20mgγ-pga溶于10ml超纯水中,利用mesbuffer将ph调至5-6,加入192mgedc和120mgnhs,然后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5min。

(2)取400mgco溶于20mlpbsbuffer中,超声10min。将co溶液加入到活化好的γ-pga溶液中,利用pbsbuffer将混合液调至7.2-7.5,超声10min,封口,置于摇床,37℃,反应10h,反应后离心洗涤,透析2天,冷冻干燥得到co-γ-pga粉末。

(3)将红参原药材粉碎并过5目筛;提取三次,每罐最大投料量500kg,第一次10倍量水,第二次8倍量水,第三次8倍量水,温度95±5℃,每次1.5小时;精密过滤器过滤细度15um;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进一步的浓缩比重为1.08-1.10时加入1/2的填充剂,得混合粉;将上述混合粉干燥至水分为4-5%;将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得红参提取物粉;

(4)将co-γ-pga粉末、红参提取物粉以质量比50:1混合与d-甘露糖醇充分搅拌乳化,静置至达到体系平衡状态,制成凝胶。

该实施例中,制备形成的凝胶,其稳定性较实施例1差。

对比例1

只使用壳寡糖和红参提取物制备凝胶,其他制备条件与实施例4一致。

该对比例中,制备的凝胶稳定性较差,同时,少了聚γ-谷氨酸,该凝胶的生物相容性较差。

效果实施例

将红参提取物@co、红参提取物@co-γ-pga通过纸片法确认了对粉刺菌的抗菌力。将作为粉刺发生原因的皮肤常居菌的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在强化梭菌培养基(reinforcedclostridialmedium)中增殖培养并使用。在reinforcedclostridialmedium平板培养基上,用消毒棉棒均匀地接种准备的p.acne菌液。测量作为粉刺菌不能生长的范围的透明区,比较了各样品的效果。作为阳性对照组,使用了用作粉刺抗菌剂的茶树油(100mg/ml)和三氯生(3mg/ml)。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