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输液器

文档序号:26180604发布日期:2021-08-06 18:2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输液器

本发明涉及骨输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输液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进行紧急抢救时所采用的液体复苏或输入药物的途径主要有静脉、动脉和骨内三种方式,其中骨内输液主要用于紧急状态为重病人的抢救;此外,在严重水肿、严重烧伤、威胁生命的癫痫发作、晃动的救护车或直升机、光线暗淡等操作困难的情况下,骨内输液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有效地优势,能及时建立起输液通道,并应用抢救药物甚至输注血浆、浓缩血细胞等,为抢救病人赢得宝贵时间。

目前市场的骨髓穿刺器通常为穿刺针结构,专利申请号为“cn201342184y”、名称为“手动骨内输液针”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常用的骨内输液针,包括手动驱动器和穿刺针,穿刺针为套管针结构,包括穿刺针管和穿刺针芯两部分组成。穿刺针管为空心结构,穿刺针芯为实心体,位于穿刺针管的空腔内,穿刺针芯的针头尖端穿出穿刺针管的尖端与穿刺针管的尖端紧密衔接,穿刺针管的底座和穿刺针芯的底座通过螺旋接口紧密连接。当使用这种常用的输液针时,首先需要手动驱动器进行驱动,也导致穿刺针在穿刺时容易脱落或者折断,并且穿刺针管径太细,会限制输液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输液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封堵鞘与输液钉内的中空腔相配合,依靠输液钉的下螺纹从而能够将输液钉旋入骨髓腔内,并通过梅花型结构,使中空腔和鞘管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保证鞘管在中空腔内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鞘管的负载能力。并鞘管外表面与中空腔侧壁间隙配合,从而通过鞘管也可对侧壁孔起到封堵作用,以防止在穿刺时骨髓液从侧壁孔流入中空腔内。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骨输液器,包括输液钉、封堵鞘和三腔输液管,所述输液钉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上螺纹,所述输液钉外表面下方设置有下螺纹,所述输液钉内部开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侧表面开设有侧壁孔,所述侧壁孔位于上螺纹和下螺纹之间;

所述封堵鞘包括鞘管和鞘柄,所述鞘柄固定连接在鞘管上端,所述鞘管安装在中空腔内,且与中空腔锁紧固定,所述鞘柄上表面开设有沉孔;

所述三腔输液管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锁止帽,所述螺纹锁止帽密封连接在输液钉上端外表面,所述三腔输液管的两个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输液鲁尔接头。

优选地,所述输液钉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密封螺纹,所述输液钉通过第一密封螺纹与螺纹锁止帽内侧表面螺纹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空腔和鞘管的截面均为梅花型结构,所述鞘管外表面与中空腔侧壁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沉孔为梅花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输液钉包括长钉和短钉,所述鞘管的长度与输液钉的中空腔深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三腔输液管的两个输入端的管路上均固定安装有流量控制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输液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输液钉表面的上螺纹和下螺纹的自攻螺纹作用,使其能够对输液钉起到固定作用的基础上,也能够避免液体从骨皮质相连处溢出。通过封堵鞘与输液钉内的中空腔相配合,从而能够通过转动封堵鞘的鞘柄,以将输液钉旋入骨髓腔内,并通过梅花型结构,使中空腔和鞘管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保证鞘管在中空腔内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鞘管的负载能力。并使鞘管外表面与中空腔侧壁间隙配合,从而通过鞘管也可对侧壁孔起到封堵作用,以防止在穿刺时骨髓液从侧壁孔流入中空腔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本发明中输液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封堵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输液钉和封堵鞘相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输液钉和三腔输液管相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中空腔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中封堵鞘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输液钉;2、封堵鞘;3、三腔输液管;4、上螺纹;5、下螺纹;6、中空腔;7、侧壁孔;8、第一密封螺纹;9、流量控制阀;21、鞘管;22、鞘柄;23、沉孔;31、螺纹锁止帽;32、输液鲁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一种骨输液器,包括输液钉1、封堵鞘2和三腔输液管3,输液钉1外表面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螺纹4和下螺纹5,输液钉1内部设置有中空腔6,中空腔6底部侧表面开设有侧壁孔7,侧壁孔7位于上螺纹4和下螺纹5之间的位置处;

封堵鞘2包括鞘管21和鞘柄22,鞘柄22固定连接在鞘管21上端,鞘管21安装在中空腔6内,且与中空腔6锁紧固定,鞘柄22上表面开设有沉孔23;

三腔输液管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锁止帽31,螺纹锁止帽31密封连接在输液钉1上端外表面,三腔输液管3的两个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输液鲁尔接头32。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先将封堵鞘2的鞘管21插入至中空腔6内,再将输液钉1的下螺纹5端垂直接触骨面,再通过转动封堵鞘2的鞘柄22,依靠输液钉1的下螺纹5将输液钉1旋入骨髓腔内,使侧壁孔7位于骨髓腔内部,再将封堵鞘2从中空腔6内取出,将三腔输液管3输出端的螺纹锁止帽31与输液钉1上端相连接,通过三腔输液管3两个输入端向输液钉1内的中空腔6中进行输液,再通过侧壁孔7进入到松质骨内,由于骨内充满骨髓和血液及造血细胞,与人体深部的静脉血管有效连通,从而是药液可以经静脉血管顺利进入人体大循环。在输液后,再将封堵鞘2插入至中空腔6内,通过反向转动鞘柄22,将输液钉1取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输液钉1表面的上螺纹4和下螺纹5的自攻螺纹作用,使其能够对输液钉1起到固定作用的基础上,也能够避免液体从骨皮质相连处溢出。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鞘柄22上表面开设沉孔23,从而在转动封堵鞘2时,也可通过沉孔23连接扳手或驱动器带动鞘柄22转动,已达到穿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沉孔23可设置为梅花孔结构。从而在连接扳手或驱动器时,能够提高其负载能力。

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方案,输液钉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密封螺纹8,输液钉1通过第一密封螺纹8与螺纹锁止帽31内侧表面螺纹密封连接。通过多个密封螺纹8的多重密封作用,从而能够保证三腔输液管3的输出端与输液钉1端部的密封性。

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方案,如图5所示,中空腔6和鞘管21的截面均为梅花型结构,鞘管21外表面与中空腔6侧壁间隙配合。通过梅花型结构,使中空腔6和鞘管21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保证鞘管21在中空腔6内转动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鞘管21的负载能力。并鞘管21外表面与中空腔6侧壁间隙配合,从而通过鞘管21也可对侧壁孔7起到封堵作用,以防止在穿刺时骨髓液从侧壁孔7流入中空腔6内。

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方案,输液钉1包括长钉和短钉,鞘管21的长度与输液钉1的中空腔6深度相匹配。从而针对不同病人,可选用不同规格的输液钉1。

实施例五,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方案,三腔输液管3的两个输入端的管路上均固定安装有流量控制阀9。通过流量控制阀9用以控制药液输入的速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