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视肛门镜以及可视肛门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6490发布日期:2021-10-24 06:2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可视肛门镜以及可视肛门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次性可视肛门镜


背景技术:

2.肛门镜常被用于观察和治疗肛肠疾病的一种传统医疗器材。肛肠疾病种类多样,症状相似,极易误诊,而肛门镜不仅可以直观的观察肛管、直肠末端及齿状线附近的病变,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及其相关治疗,因此,可以检查直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混合痔,肛乳头瘤,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3.现有的肛门镜常用方法为:先作直肠指诊,然后右手持肛门镜并用拇指顶住芯子,肛门镜尖端应先涂上润滑剂,用左手拇指、食指将右臀拉开,显示肛门口,用肛门镜头部按摩肛缘,使括约肌放松;再朝脐方向缓慢插入,当通过肛管后改向骶凹进入直肠壶腹部;然后将肛门镜内芯取出取出后要注意芯子上有无血渍及血渍的性质,若直肠内有分泌物,可用镊子钳上棉花球擦净,然后再详细检查;查看粘膜颜色,注意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及异物,再将肛门镜缓缓地向外抽出,在齿线处注意内痔、肛乳头、肛隐窝或肛瘘内口等。医生在使用传统的肛门镜检查时,通常需要凑近观察,内部粘膜无法全面看清,误诊的可能性较大,在需要采样的情况下,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能一种操作方便且能实时观察肛门内部情况的一次性可视肛门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次性可视肛门镜,包括肛门镜本体以及与该肛门镜本体活动连接设置的内芯,所述肛门镜本体内部具有前后延伸布置的操作通道,操作通道具有可供内芯通过的入口与出口,且该操作通道内被限定出可容设摄像组件的摄像腔,所述摄像腔自近端朝向远端延伸,并在远端形成插入口,所述内芯远端至少其部分的径向尺寸被构造成能够与肛门镜本体定位配合,本技术方案操作通道的内径被构造成可容纳摄像腔以及内芯,摄像腔的布局不会影响内芯在操作通道内插拔,可实现放置肛门镜进入患者体内的过程可实时观察,防止错位,同时避免了将摄像腔设置在内芯上,当内芯拔出后无法监测取样结果的情况;此种技术方案中,摄像腔可安装在肛门镜本体内壁上、插入口从侧部穿出,或摄像腔插入口从入口处穿出。
7.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插入口被构造成贯穿入口设置或者被限定在入口处,即摄像腔与内芯共用一个操作通道入口。
8.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内芯具有供医护人员操作的操作部以及自操作部向前延伸的伸出部,所述操作通道具有定位壁,所述伸出部外壁至少部分向定位壁径向延伸形成与定位壁定位配合的定位部,定位部与定位壁配合以将操作部限定在入口外,防止内芯向患者体内方向滑脱,造成操作不便。
9.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摄像腔的前端向内弯曲形成倾斜部,摄像腔前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以实现多方位转动,以扩大了摄像组件的观察范围与空间。
10.作为优选方案的,现有临床上的肛门镜内芯的前端通常为半球形,摄像腔若从入口穿出,则内芯无法与肛门镜本体配合使用,基于此,会考虑将摄像腔设置在内芯中间,但如此设计的弊端是当肛门镜放置到位时,医生会将内芯取出进行下一步操作,内芯取出后,则无法继续观察内部操作情况;因此将摄像腔设置在操作通道最佳,可实现对整个手术或检查过程中的肛门内情况的观察与监测,基于此,本技术方案中,将定位部设一缺槽以供插入口穿出,改变内芯远端结构,避免实现可视功能对内芯操作造成的影响,同时内芯的定位部能防止内芯往近端滑脱。
11.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定位壁可为操作通道形成在近入口处的周向壁,此时定位部与周向壁的配合方式为卡接配合,或者自入口处径向向外形成的顶壁,此时顶壁与定位部的配合方式为止挡配合。
12.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定位部为对称形成于伸出部外壁的至少两侧翼,所述缺槽形成于两侧翼之间,此种技术方案为缺槽的一种实施方式,且其能平稳的定位内芯在本体上的位置。
13.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肛门镜本体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鞘管。
14.本发明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视肛门镜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可视肛门镜以及与肛门镜连接的摄像系统。
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1)操作方便,制作工艺简单,节约成本;
17.(2)本发明在肛门镜检查时,可实现观察功能,对器械的置入实时监测,避免出现错位问题;
18.(3)本发明摄像腔的布局设置未与内芯的插拔有相互影响,避免了因摄像腔设置在操作通道内,而会影响内芯的操作;
19.(4)本发明内芯的定位部形成缺槽以供插入口的安装,在定位防脱内芯的同时,可实现摄像腔安装在操作通道内,降低对内芯插拔的影响;
20.(5)本发明同时解决了若摄像腔设置在内芯上,因内芯的拔出造成的无法观察或者监测取样情况;
21.(6)本发明中摄像腔的前端呈内扣倾斜状,扩大了摄像组件的观察范围与空间;
22.(7)本发明内芯的至少部分与肛门镜定位配合,可有效的防止内芯操作部往近端滑脱。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1;
24.图2为本发明内芯的结构图;
25.图3为本发明摄像腔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摄像腔与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的侧视图。
28.其中,1、肛门镜本体;1

1、手柄;1

2、鞘管;2、内芯;3、操作通道;4、入口;5、出口;
6、摄像腔;7、操作部;8、伸出部;9、定位部;10、定位壁;11、倾斜部;12、缺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
33.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可视肛门镜,包括肛门镜本体1以及与该肛门镜本体1活动连接设置的内芯,所述的肛门镜本体1包括手柄1

1以及与手柄1

1连接的鞘管1

2,所述鞘管1

2内部具有前后延伸布置的操作通道3,操作通道3具有可供内芯通过的入口4与出口5,且该操作通道3内被限定出可容设摄像组件的摄像腔6,所述摄像腔6自近端朝向远端延伸,并在远端形成插入口4,所述内芯远端至少其部分的径向尺寸被构造成能够与肛门镜本体1定位配合,本技术方案操作通道3的内径被构造成可容纳摄像腔6以及内芯,摄像腔6的布局不会影响内芯在操作通道3内插拔,可实现放置肛门镜进入患者体内的过程可实时观察,防止错位,同时避免了将摄像腔6设置在内芯上,当内芯拔出后无法监测取样结果的情况;具体的,本摄像腔6可安装在肛门镜本体1内壁上、插入口4从侧部穿出(此种方式未在附图中示出),或摄像腔6插入口4从入口4处穿出。
3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内芯具有供医护人员操作的操作部7以及自操作部7向前延伸的伸出部8,所述操作通道3具有定位壁10,所述伸出部8外壁至少部分向定位壁10径向延伸形成与定位壁10定位配合的定位部9,定位部9与定位壁10配合以将操作部7限定在入口4外,防止内芯向患者体内方向滑脱,造成操作不便;
35.更具体的,所述的定位壁10可为操作通道3形成在近入口4处的周向壁,此时定位部9与周向壁的配合方式为卡接配合,或者自入口4处径向向外形成的顶壁,此时顶壁与定位部9的配合方式为止挡配合;
3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摄像腔的前端向内弯曲形成倾斜部11,摄像腔前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以实现多方位转动,以扩大摄像组件的观察范围与空间。
37.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入口4被构造成贯穿入口4设置或者被限定在入口4
处,即摄像腔6与内芯共用一个操作通道3入口4;
38.进一步地,现有临床上的肛门镜内芯的前端通常为半球形,摄像腔6若从入口4穿出,则内芯无法与肛门镜本体1配合使用,基于此,会考虑将摄像腔6设置在内芯中间,但如此设计的弊端是当肛门镜放置到位时,医生会将内芯取出进行下一步操作,内芯取出后,则无法继续观察内部操作情况;因此将摄像腔6设置在操作通道3最佳,可实现对整个手术或检查过程中的肛门内情况的观察与监测,基于此,本方案中,如图5所示,定位部9形成一缺槽以供插入口4穿出,改变内芯远端结构,避免实现可视功能对内芯操作造成的影响,同时内芯的定位部9能防止内芯往近端滑脱;
39.更为优选的,如图1、图2与图5所示,所述的定位部9为对称形成于伸出部8外壁的至少两侧翼,所述缺槽形成于两侧翼之间,此种技术方案为缺槽的一种实施方式,且其能平稳的定位内芯在本体上的位置。
40.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可视肛门镜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可视肛门镜以及与肛门镜连接的摄像系统。
41.本发明中首先实现了肛门镜手术检查过程时,可实时监测置入位置以及观察内部环境,即将摄像腔6设置在操作通道3内部从本体内部引出或者从入口4引出两种方式;然后解决了摄像腔6从入口4引出其与内芯的配合问题以及内芯的滑脱问题,通过改变内芯远端结构,内芯的定位部9可防止内芯滑脱,同时定位部9的另一功能为形成缺槽以供摄像腔6引出,避免摄像腔6与内芯操作会相互影响的缺点;最后为保证摄像组件最大范围的观察将摄像腔6前端向内倾斜设置,也方便了摄像组件的置入。
42.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例子。本发明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